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传统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宗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8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接受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8,P=0.043)。治疗3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传统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独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中医传统手法 临床疗效 疼痛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令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7期281-282,共2页
目的:研究对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综合性护理组(n=45)和常规护理组(n=4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命体征监... 目的:研究对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综合性护理组(n=45)和常规护理组(n=4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用药指导及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性护理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疼痛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6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同时比较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综合性护理组患者在术后12 h和24 h的VAS评分均较低,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 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其在术后12 h和24 h的疼痛感,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 综合性疼痛护理 VAS评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纲驿 游钦键 刘启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七厘散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分别...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治疗急性胸壁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七厘散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分别采用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评价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VAS评分、ADL评分和SF-36量表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疼痛、压痛、肿胀、失眠及VAS评分更低,SF-36量表躯体疼痛和活力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复方伤痛胶囊联合七厘散外敷可明显改善急性胸壁扭挫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伤痛胶囊 七厘散 胸壁扭挫伤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掌根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4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金贵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67-168,共2页
近年来腕管综合征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症状重,病程长,常伴大鱼际肌萎缩,手桡侧3指半麻及夜间痛醒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11月通过改良掌根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45例,并发症较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掌根部 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开痹片治疗寒、热痹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游钦键 赵纲驿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通络开痹片治疗寒、热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中医诊断为寒、热痹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65,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通络开痹片治疗寒、热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中医诊断为寒、热痹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65,常规治疗+通络开痹片),观察组根据病邪性质不同将患者分为寒痹组(n=27)和热痹组(n=38)。观察对照组、寒痹组和热痹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疾病活动评分(DAS)、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治疗前下降,且寒痹组、热痹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CRP、IL-6、RF水平及DAS、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寒痹组、热痹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05)。寒痹组和热痹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络开痹片治疗寒、热痹症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可有效改善患者症候体征、实验室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开痹片 痹症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孔丽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2007~2010年,我们对40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5岁,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骨性关节炎5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行骨盆正侧... 2007~2010年,我们对40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5岁,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骨性关节炎5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行骨盆正侧位片检查及CT及生化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股骨头缺血坏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化检查 股骨颈骨折 骨性关节炎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在青年人轻型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贵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在轻型肘管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对青年轻型肘管综合征早期手术干预。结果有效地阻断病情发展,手术创伤及瘢痕相对较小。结论易于年轻人接受,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青年型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松解术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梯式功能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燕黎 袁其菊 况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9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梯式功能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该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并进行阶梯式功...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梯式功能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该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并进行阶梯式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技术上采用自我效能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梯式功能锻炼联,可改善不良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有助于促进指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护理 阶梯式功能锻炼 断指再植术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5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金贵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至今是个难题^[1],治疗方法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保守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术,方法简便,费用节省,但复位相对容易,后期保持骨折断端稳定性相对困难,学者们想了很多办法,如翘式夹板、悬吊石膏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至今是个难题^[1],治疗方法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保守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术,方法简便,费用节省,但复位相对容易,后期保持骨折断端稳定性相对困难,学者们想了很多办法,如翘式夹板、悬吊石膏外固定等,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住院时间长,护理困难,,小儿难以配合,并发症筋膜室综合征后果严重等限制了大规模使用。另一类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有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穿针 中药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患者术后呕吐的原因探析
10
作者 何银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现象的原因。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间入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8例,分析其呕吐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作用、饮食结构、卧床时间等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选...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现象的原因。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间入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8例,分析其呕吐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作用、饮食结构、卧床时间等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选取同期入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8例,实施护理对策,结果出现呕吐现象患者1例,比例为1.72%,较之前17.24%发生比率下降显著。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做好预防和护理,降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胃肠道 呕吐现象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骨不连伴无明显屈肘功能障碍1例
11
作者 金贵根 郭永富 刘光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17-317,共1页
我科于2009年11月20日收治1例肱骨干骨折伴骨不连8年,但屈肘功能无明显障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左髋部伤痛伴功能障碍1d入院.患者及亲属诉1d前,在家不慎摔倒跌伤,致左髋部瘀肿、疼痛,左下肢短缩、畸形、功... 我科于2009年11月20日收治1例肱骨干骨折伴骨不连8年,但屈肘功能无明显障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左髋部伤痛伴功能障碍1d入院.患者及亲属诉1d前,在家不慎摔倒跌伤,致左髋部瘀肿、疼痛,左下肢短缩、畸形、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左下肢不能站立及负重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功能障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服药酒和药酒穴位按摩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12
作者 何银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283-284,共2页
目的观察本院药酒内服外用在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方法选用112例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理疗、针灸推拿和飞燕式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本院自治药酒,并做1次/d药酒穴位按... 目的观察本院药酒内服外用在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方法选用112例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理疗、针灸推拿和飞燕式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本院自治药酒,并做1次/d药酒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总有效率(分别为100豫、67.86%)、治愈率(分别为26.79%、5.36%)、显效率(分别48.21%、26.79%)上有显著差异。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药酒内服和外用相结合,可有效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酒 穴位按摩 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凯 陈勇 +5 位作者 汤国庆 钱红兵 陈吉 娄方练 付福建 王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诊治的12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61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诊治的12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61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结果1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12.4个月,平均12.2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以明显减少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兔关节软骨块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小明 吴佳奇 +3 位作者 熊小天 华强 左宇 石厚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与兔关节软骨块共培养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RBMSCs,对P3代细胞进行氯甲基苯甲酰氨荧光染料(CM)标记。用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关节面制备软骨块。分为3组,分别为单... [目的]探讨与兔关节软骨块共培养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RBMSCs,对P3代细胞进行氯甲基苯甲酰氨荧光染料(CM)标记。用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关节面制备软骨块。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细胞组、细胞+软骨组和单纯软骨组,于第7、14、21 d细胞爬片,行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经过3周培养,单纯细胞组细胞仍保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细胞+软骨组RBMSCs与兔关节软骨块混合共培养后,RBMSCs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为短小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表现出典型的"铺路石"样改变;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符合软骨细胞特点;单纯软骨组软骨块在培养液中成活,无细胞生长。[结论]兔关节软骨块所营造的微环境能够促进RB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此种RBMSCs能够在兔关节软骨块表面贴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块 共培养
原文传递
电热针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7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1-861,共1页
2008年10月-2010年6月,笔者运用电热针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7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骨科门诊,其中男4例,女23例;年龄34~62岁,平均50.7岁,30-40岁3例,41~50岁8例,50岁以上者16例;
关键词 腱鞘炎 电热针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二次推注法预防椎体前方骨水泥渗漏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吴凯 王卫明 +4 位作者 夏贤霆 陈勇 钱红兵 陈吉 王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二次推注法预防椎体前方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总结二次推注法操作注意事项。方法纳入自2017-01—2021-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78例合并椎体前壁破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二次推注法预防椎体前方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总结二次推注法操作注意事项。方法纳入自2017-01—2021-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78例合并椎体前壁破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常规推注组36例术中采用常规骨水泥推注方法,二次推注组42例术中采用骨水泥二次推注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ODI指数。结果7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0~12.8个月,平均12.3个月。常规推注组与二次推注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推注组椎体前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推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推注组1例骨水泥渗漏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不适,考虑原因是骨水泥刺激交感干导致,其余骨水泥渗漏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常规推注组与二次推注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二次推注法在椎体前壁破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的效果满意,可以有效防止椎体前方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前壁破损 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次推注法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