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疫木处置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勇 安一博 +5 位作者 董智 鲜李虹 申小娟 刘杨 李鸿苇 方文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266-273,共8页
松材线虫病作为林业重大检疫性病害,对重庆市松林构成严重威胁。为深入探索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为例,总结提炼试点工作中松材线虫病防治及... 松材线虫病作为林业重大检疫性病害,对重庆市松林构成严重威胁。为深入探索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梁平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为例,总结提炼试点工作中松材线虫病防治及疫木安全处置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采伐政策与技术标准、支持运用试点成果、探索丰富试点内容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成效 疫木处置 综合利用 重庆市梁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巫溪县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李文杉 董智 +4 位作者 孟祥江 何邦亮 向轶波 彭海龙 齐代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木本植物资源多样性,促进木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巫溪县木本植物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巫溪县木本植物有78科196属369种,双子叶植物占优势。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升高而降低,物种具有明显...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木本植物资源多样性,促进木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巫溪县木本植物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巫溪县木本植物有78科196属369种,双子叶植物占优势。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升高而降低,物种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常绿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中低海拔地区是常绿木本植物向落叶木本转变区域,落叶植物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及高海拔地区。木本植物科、属和种分布相对集中;科、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分布、温带分布为主,说明木本植物区系在科、属级水平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 巫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以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廉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工程,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是我国首个采取央地合作模式建设的储备林项目,创新“保证担保+选择权动态担保”的动态信用结构。本文重点剖析重庆储备林项目融资的创新路径,总结重庆模式的可复...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工程,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是我国首个采取央地合作模式建设的储备林项目,创新“保证担保+选择权动态担保”的动态信用结构。本文重点剖析重庆储备林项目融资的创新路径,总结重庆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适用基础,为其他地区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开发性金融 融资模式 央地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天冬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随着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在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及作业设计编制、营造林质量管理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无人机技术... 随着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在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及作业设计编制、营造林质量管理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无人机技术在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各个环节的应用分析,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提供一些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国家储备林 森林资源调查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工程技术在生态绿化工程的应用
5
作者 郑泽 张金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044-0047,共4页
由于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因素也多,因此,每一项生态绿化工程都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有选择地采用多种先进的营林技术。在进行生态绿化工程施工时,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林业工程技术。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由于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因素也多,因此,每一项生态绿化工程都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有选择地采用多种先进的营林技术。在进行生态绿化工程施工时,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林业工程技术。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地思索着生态绿化的发展方向,利用森林工程技术,创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构建绿色环保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技术 生态绿化工程 绿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复合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6
作者 夏渊 林洋 +2 位作者 吴小勇 李江 马刘洋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化肥过量施用严重威胁土壤和生态安全,探讨化肥减量增效同时配施褐藻寡糖、螯合锌和活性硅条件下高山水稻生长性状与产量,对于指导高山农作物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N15-P15-K15(T1)、N22-P8-K10-褐硅锌(T2)、N2... 化肥过量施用严重威胁土壤和生态安全,探讨化肥减量增效同时配施褐藻寡糖、螯合锌和活性硅条件下高山水稻生长性状与产量,对于指导高山农作物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N15-P15-K15(T1)、N22-P8-K10-褐硅锌(T2)、N22-P8-K10(T3)、N25-P10-K16(T4)及0-0-0(CK)5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施用量为600kg·hm^(-2),研究不同配方复合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与CK相比,水稻株高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较T3、T1、T4和CK处理分别提高5.22%、9.49%、11.28%和21.42%;水稻穗长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T2处理水稻穗长较T3、T1、T4和CK处理分别提高1.31%、2.50%、2.44%和5.73%;T2、T3和T1处理之间水稻分蘖数无显著差异,T2处理水稻分蘖数较T3、T1、T4和CK处理分别提高4.37%、1.99%、6.54%和11.89%;T2处理水稻穗粒数达最大值,较T3、T1、T4和CK处理分别提高2.30%、3.70%、4.43%和11.28%,T3、T1、T4处理较CK处理水稻穗粒数分别提高8.78%、7.32%和6.56%;T2处理水稻千粒重较T3、T1、T4和CK处理分别提高2.12%、0.82%、1.70%和3.88%;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T2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T1、T4和CK处理。化肥减量下,复合肥添加其他元素配施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对水稻生长发育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 水稻 褐藻寡糖 螯合锌 活性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储备林+森林康养”项目生态价值实现困境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刘洋 周鹏飞 李博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举措,森林康养是国储林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重庆“储备林+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现状、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活用森林康养土地政策、推...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举措,森林康养是国储林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重庆“储备林+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现状、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活用森林康养土地政策、推进森林康养配套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储备林+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林 森林康养 生态价值 实现路径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合作共建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实践与启示——以重庆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廉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储备林建设所需资金量大,传统的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开...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储备林建设所需资金量大,传统的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本建设国家储备林。通过分析近年来央地合作共建国家储备林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对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创新机制的研究,提出把握“公益性”、“民生性”、“创新性”,做大做强国家储备林的有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生态安全 央地合作 脱贫攻坚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措施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留彬 方文 +6 位作者 马玲 安一博 潘超 鲜李虹 董智 韦丹 熊兴政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松材线虫病作为世界检疫性病害严重危害松属植物并威胁森林生态安全,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除杀。为满足人们对森林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需要,通过对马尾松林进行高强度(采伐强度60%)和低强度(采伐强度15%)2种间伐措施采... 松材线虫病作为世界检疫性病害严重危害松属植物并威胁森林生态安全,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除杀。为满足人们对森林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需要,通过对马尾松林进行高强度(采伐强度60%)和低强度(采伐强度15%)2种间伐措施采伐松材线虫病疫木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间伐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间伐抚育后的马尾松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高间伐措施林分组(H-CK)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1指数最高,H-CK组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低间伐措施林分组(L-CK)和对照组(CK)。L-CK组中标志细菌群落为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标志真菌群落为Leotiomycetes(锤舌菌纲);H-CK组中标志细菌群落为Chloroflexi(绿弯菌门),标志真菌群落为Dothideomycetes(座囊菌纲)。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伐H-CK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13%,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同时,H-CK组的全氮含量达1.12 g/kg,碱解氮的含量为64.15 mg/kg,可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氮含量的积累(P<0.05),从而提升林地地力。稳步提升森林质量,逐步将现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纯林培育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使其抗病能力增加,生态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松材线虫病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成熟森林群落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博超 朱燕 +2 位作者 申小娟 孙美美 杜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8,共9页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机制,揭示该区域两个典型森林群落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差异性,为该地区森林植被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树种...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机制,揭示该区域两个典型森林群落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差异性,为该地区森林植被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树种的成熟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地0—300 cm范围土壤含水量10年间(2009—2019)的监测,并结合同期降水量变化,分析这两种森林群落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对降雨的响应。[结果](1)2019年生长季末两森林群落0—100 cm和0—3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均高于2009年平均值,在0—100 cm范围内两群落均达到显著差异,且2019年辽东栎林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刺槐林;在0—300 cm范围的平均值仅辽东栎林达到显著差异。(2)两森林群落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均在0—200 cm土层内呈现较为明显波动;在2—300 cm土层辽东栎林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均高于刺槐林。(3)两森林群落土壤水分的月际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与降雨量月际动态大致同步,但辽东栎林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刺槐林。(4)在年际尺度上,两森林群落生长季末土壤含水量均与当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随降雨量的增大,辽东栎林在抵消蒸散耗水的同时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大于刺槐林。两森林群落土壤储水量增量与次降雨量均呈现极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次降雨量较小时(小于22 mm)刺槐林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大于辽东栎林,而次降雨量较大时(大于22 mm)则辽东栎林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补充。[结论]两种森林群落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深层土壤。与刺槐林相比,辽东栎林土壤水分对年际降雨的响应更为明显,而两森林群落土壤储水量对单次降雨事件响应的差异取决于次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森林群落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降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储备林项目运营管理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刘洋 周鹏飞 李昊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18-122,共5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关乎我国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当前大多数国家储备林项目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而忽视项目运营管理。储备林项目运营困境包括缺乏案例和经验、缺乏专业运营人员、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脱节、营林生产一个标准、产业布局单... 国家储备林建设关乎我国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当前大多数国家储备林项目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而忽视项目运营管理。储备林项目运营困境包括缺乏案例和经验、缺乏专业运营人员、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脱节、营林生产一个标准、产业布局单一等情形。在实地调研后,文章提出了完善运营规划和管理体系,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储备林运营团队;整合市场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支撑,数字技术赋能运营管理;强化政策支持,给予基础保障;降低运营风险,保障项目收益;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坚持分区分级规划;加强与地方合作,构建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等八个路径,助力于提高国家储备林项目的运营水平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林下经济 森林经营 运营困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12
作者 冯子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14期108-110,共3页
2021年,我国进入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数字化、企业发展数字化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主要讨论内容,结合目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 2021年,我国进入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数字化、企业发展数字化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主要讨论内容,结合目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突出问题与工作难点,就如何加快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与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物种狗牙根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智 张丽苗 +3 位作者 谭雪 袁中勋 郑杰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0-2451,共12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蓄水期间植物腐烂分解释放的养分会增加库区的富营养化风险,水淹前刈割是消减水体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刈割对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对水淹和刈割胁迫的耐受情况... 三峡库区消落带蓄水期间植物腐烂分解释放的养分会增加库区的富营养化风险,水淹前刈割是消减水体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刈割对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对水淹和刈割胁迫的耐受情况,选取消落带适生植物狗牙根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浅淹(SF)、浅淹-对照(SFK)、全淹(TF)、全淹-对照(TFK)5种水淹处理和不刈割(NC)、留茬30 cm(S30)、留茬20 cm(S20)、留茬10 cm(S10)4个刈割强度,研究不同水淹和刈割处理对狗牙根存活、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狗牙根在不同水淹和刈割处理下整体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83.3%)。(2)刈割和水淹处理对狗牙根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均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SF组狗牙根的根长、基径和生物量显著降低,TF组狗牙根的株高、基径、根长和生物量显著降低,但是SFK和TFK处理(脱离水淹胁迫)相比SF和TF组却显著增长。(3)刈割和水淹处理对狗牙根的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其中SF组狗牙根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Ci)显著降低,TF处理叶片全部凋落无光合作用,SFK组狗牙根的光合速率与CK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FK组相比TF组光合速率恢复至较高水平。(4)相关性分析表明,狗牙根的净光合速率(Pn)与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综合考虑狗牙根的存活和恢复生长情况,发现无论浅淹还是全淹,最佳的刈割处理为留茬20 cm和留茬30 cm。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狗牙根 刈割 水淹 恢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对漆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綦远才 董智 +3 位作者 李文杉 薛沛沛 何雅楠 齐代华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1期76-81,共6页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自然状态下其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均较低。而光照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进一步明确光照有无对漆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常规的苗圃播种(CNS),黑暗处理的田间播种(SFS),24h光照的温室大...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自然状态下其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均较低。而光照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进一步明确光照有无对漆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常规的苗圃播种(CNS),黑暗处理的田间播种(SFS),24h光照的温室大棚播种(SG)共3个不同光照处理组和5个取样时间(3月、4月、5月、6月、7月),研究光照有无和培养时间对漆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漆树种子随着光照从有到无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但漆树种子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萌发率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69.60%);不同栽培时间处理下,GS处理更有利于漆树幼苗成长,GS处理组的株高、基径和根长显著高于SFS、CNS处理组的(P<0.05),分别高于SFS处理组的7.86倍、1.43倍、4.90倍;不同栽培时间处理下,GS处理组的漆树幼苗生物量最高,SG处理组的根、茎、叶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SFS、CNS处理组的(P<0.05),分别是SFS处理组的2.80倍、5.71倍、5.41倍、4.75倍;漆树幼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根冠比与漆树生长和生物量负相关。综合分析发现,长时间光照更有利于漆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该研究结果可为漆树幼苗批量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光照 栽培时间 生长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落羽杉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雪 李留彬 +4 位作者 向国伟 刘明辉 殷凡 耿倩雯 李昌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23,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落羽杉在消落带的生态适应策略,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木本植物落羽杉细根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样地为重庆市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以消落带浅淹(... 为了进一步明确落羽杉在消落带的生态适应策略,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木本植物落羽杉细根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样地为重庆市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以消落带浅淹(SS,即对照)、中度水淹(MS)、深度水淹(DS)3个处理组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幼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植株生长指标、细根(d≤2 mm)元素质量分数(C,N,P)以及对应0~20 cm土壤样品元素质量分数(C,N,P,AN,AP).结果表明: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和水淹强度的增加,落羽杉的株高、冠幅、基径和胸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SS组、MS组、DS组;不同的水淹处理对落羽杉细根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不同,MS和DS组的C,N,P质量分数及其比值均与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细根C质量分数、C∶N、C∶P和N∶P比值与落羽杉的生长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细根N,P质量分数与落羽杉的生长指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除土壤P质量分数与细根P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外,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与落羽杉细根C,N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或呈负相关关系.实验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落羽杉对P元素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实生土壤中的P元素,C,N,P元素质量分数和实生土壤养分处于不完全同步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落羽杉 细根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轮伐毛白杨人工林耗水规律及作物系数曲线构建
16
作者 李玲雅 邸楠 +4 位作者 刘金强 赵小宁 邹松言 付海曼 席本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88,共13页
【目的】明确短轮伐毛白杨人工林在轮伐期内的长期耗水规律并构建(基础)作物系数曲线,为毛白杨人工林节水灌溉与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充分供水下2~6年生毛白杨人工林的蒸腾(T_(r))、土壤蒸发(E_(s))和林分蒸散(ET)进行连续监测... 【目的】明确短轮伐毛白杨人工林在轮伐期内的长期耗水规律并构建(基础)作物系数曲线,为毛白杨人工林节水灌溉与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充分供水下2~6年生毛白杨人工林的蒸腾(T_(r))、土壤蒸发(E_(s))和林分蒸散(ET)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获取气象因子、茎干直径日增长量(DGR)、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下水位数据,并计算参考作物潜在蒸散量(ET0)、基础作物系数(K_(cb))和作物系数(K_(c))。【结果】1)林分每年的主要生长阶段不同,但5—7月均生长最快,该时期林木的直径生长量占生长季总生长量的69%~88%,ET累积量占生长季ET总量的47%~61%。根据轮伐期内林分的平均DGR和LAI季节动态,可将毛白杨人工林生长阶段划分为生长前期、发展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其对应时段分别为4月初—4月中旬、4月中旬—6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中旬和8月中旬—10月末。2)林分T_(r)、E_(s)和ET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变化模式在不同林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林分Tr的季节变化与ET0仅在3~6年生林分中显著正相关(P<0.05)、E_(s)和ET_(0)的正相关(P<0.05)只出现在2年生和6年生林分中,但ET和ET0在所有林龄林分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林分年总ET和Tr随林龄增加分别呈指数(P<0.001)和线性升高(P=0.004),林分E_(s)则逐渐降低但在6年生林分中突然大幅度升高;ET中的T_(r)和E_(s)占比分别逐年升高和降低,并在5~6年生林分中趋于稳定。3)K_(cb)和K_(c)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不同林龄林分中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季节变化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但其在3~6年生林分中受LAI的控制(P<0.05),且K_(cb)(R^(2)=0.44~0.87)和K_(c)(R^(2)=0.42~0.77)与LAI间均可建立较好的定量关系模型。此外,依据Kcb和Kc的变化规律和划分的林木生长阶段,构建了毛白杨人工林的(基础)作物系数曲线和列表。【结论】毛白杨林分蒸散、蒸腾和蒸发的季节动态特征存在年际变化,ET0的波动是控制耗水季节动态的重要因子,但控制方式因耗水组分和林龄而异。毛白杨生长阶段可划分为4个时期,且每年5—7月为林分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构建的毛白杨人工林(基础)作物系数曲线、列表和预测模型,可用于林分耗水量的估算,帮助制定和优化灌溉制度。此外,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其他树种的高效水分管理提供借鉴,而且还能帮助深化认识人工林的水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 蒸散 土壤蒸发 毛白杨 人工林 水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CV的桉树人工林林木株数识别与统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天冬 戚澍 《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37-38,共2页
在桉树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伐区调查时,往往要估算整个采伐小班的林木株数。为了实现快速林木株数统计,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与OpenCV图像识别计数的处理方法,对航拍的林地影像进行灰度转化、二值化、形态学处理、连通区域分割... 在桉树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伐区调查时,往往要估算整个采伐小班的林木株数。为了实现快速林木株数统计,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与OpenCV图像识别计数的处理方法,对航拍的林地影像进行灰度转化、二值化、形态学处理、连通区域分割计算等处理。最后基于二值图片,标记每株树木影像的质心编号,从而实现图像范围内的林木株数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每株树冠有效分离出来,成功解决了计数目标粘连现象对后续分析、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算法基于Python+OpenCV平台,语言简便易行。经测试,识别准确率可达99%,是一种有效的林木株数计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 桉树人工林 图像处理 树木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国家储备林培育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向晋含 余彬 +2 位作者 陶志先 张利 刘顺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3-9,共7页
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并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森林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国家储备林建设是... 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并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森林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国家储备林建设是解决木材供给、提升木材保障能力、维护木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兼具碳汇等多种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将为“碳中和”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碳中和”内涵、简述国家储备林的发展及对“碳中和”作用的基础上,基于森林碳汇潜力提升角度,提出注重前期规划布局、科学营造林、合理营建混交林、合理构建复层林、适当延长轮伐期、加强森林经营管护等方面建议,探究国家储备林碳汇功能提升的培育优化路径,以发挥其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碳中和” 碳汇 培育措施 优化路径
原文传递
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效益分析及可行性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梅 向晋含 《林草政策研究》 2022年第3期33-37,共5页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轮伐期的可行性策略:1)金融机构强化桉树人工林认知,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2)林业主管部门澄清桉树种植诸多误解,加大延长轮伐期宣传工作;3)相关国企、国有林场率先延长轮伐期,作好桉树科学经营示范。研究可为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加大中大径材林培育力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培育现状 延长轮伐期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分异特征
20
作者 李源 何丙辉 +5 位作者 秦华军 赵旋池 熊兴政 毛文韬 于传 王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5期67-73,共7页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地区金银花林地不同坡位及土壤剖面的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以重庆市秀山县青场镇南农村金银花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3个坡位(上坡US、中坡MS、下坡BS)和2个剖面层次(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SMBC(土壤微...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地区金银花林地不同坡位及土壤剖面的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以重庆市秀山县青场镇南农村金银花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3个坡位(上坡US、中坡MS、下坡BS)和2个剖面层次(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SMB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N(土壤微生物量氮),_(q)MBC(微生物碳熵)、_(q)MBN(微生物氮熵),CAT(过氧化氢酶)、INV(蔗糖酶)、URE(脲酶)的分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坡位下降,URE递增,SMBC、SMBN、_(q)MBC、_(q)MBN、CAT、INV则先增加后减少,以中坡最大。表层SMBC、SMBN、_(q)MBC、_(q)MBN、CAT、INV、URE均高于亚表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BC、SMBN、_(q)MBC、_(q)MBN、CAT、INV、URE间存在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该研究支持了坡位、坡面是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金银花林地 坡位 剖面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