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南廷 廖凡勋 +1 位作者 杨博翔 王威巍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1期1303-1308,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有重要影响,也是大脑能量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氨基酸。其常用于抗惊厥、抗焦虑和治疗癫痫。近年来,在很多肿瘤细胞中发现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其...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有重要影响,也是大脑能量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氨基酸。其常用于抗惊厥、抗焦虑和治疗癫痫。近年来,在很多肿瘤细胞中发现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其与GABA结合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作用。肿瘤细胞可能通过GABA信号调节其新陈代谢和分裂增殖,同时这些信号也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肿瘤微环境。因此,深入研究不同肿瘤中GABA_(B)R的表达情况以及功能,有助于了解其与免疫治疗的关系,开发相应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抗肿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大鼠经粪便细菌移植后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
2
作者 王威巍 刘丰睿 +1 位作者 吕朝华 申呈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FMT组,每组10只。B组进行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进行FMT(按200μL/d灌胃,每毫升细菌溶液含细菌1.5×10^(11))。每天观察大鼠生存情况。收集大鼠肠道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实验过程中大鼠共死亡9只,A组无死亡。FMT前后,C组大鼠移植后体重明显增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C组较B组可有效地改善菌种的多样性和丰度;与A组比较,B、C组中变形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结论FMT可以改变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肝性脑病 宏基因组 肠道菌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茵利胆胶囊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PPARγ/NF-κB通路相关肝损伤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歆 张涛 陈圣开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究金茵利胆胶囊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0... 目的:探究金茵利胆胶囊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0.54 g/kg)组、阳性药(0.1 g/kg熊去氧胆酸)组大鼠采用ANIT灌胃复制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金茵利胆胶囊组大鼠给予0.54 g/kg金茵利胆胶囊灌胃,阳性药组大鼠给予0.1 g/kg熊去氧胆酸灌胃,7 d后采集标本进行指标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PARγ、NF-κB p65亚基、胆酸代谢相关蛋白胆盐出口泵(Bsep)、牛磺胆酸钠协同转运蛋白(Ntc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血清TBil、TBA、AST、ALT、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肝组织PPARγ、Bsep、Ntcp和Mr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茵利胆胶囊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肝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血清TBil、TBA、AST、ALT、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PPARγ、Bsep、Ntcp和Mrp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金茵利胆胶囊可通过调控PPARγ/NF-κB通路,减轻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肝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茵利胆胶囊 肝内胆汁淤积 肝损伤 PPARγ/NF-κB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梅林 刘丽丽 +3 位作者 冉雄 何佩佩 肖林康 李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观察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其中30例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接受3D肝脏分析软件(3D组,n=30)、30例接受2D后处理软件(2D组,n=30)评估,比较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其中30例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接受3D肝脏分析软件(3D组,n=30)、30例接受2D后处理软件(2D组,n=30)评估,比较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改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年死亡率及1年复发率的差异,分析3D肝脏分析软件的价值。结果3D组1例及2D组8例术中改变原计划手术方式,切除肝段数量增加或转为肝叶切除;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改变率均明显少于2D组(P均<0.05)。结论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1例报告
5
作者 申呈祥 吴洪生 +1 位作者 吕朝华 王威巍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76-477,共2页
患者男,72岁,汉族,以“反复上腹胀痛10余年”为主要表现,多为餐后及呼气时发作,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表现,反复就诊于重庆及四川多家医院,多次行胃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按慢性胃炎予以口服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时常发作,患者自诉与是否服药... 患者男,72岁,汉族,以“反复上腹胀痛10余年”为主要表现,多为餐后及呼气时发作,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表现,反复就诊于重庆及四川多家医院,多次行胃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按慢性胃炎予以口服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时常发作,患者自诉与是否服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治疗 腹腔镜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 胃镜检查 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恶心 餐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6
作者 郑蕊馨 胡维书 黄乐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18-121,共4页
评价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到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40名规培生予以选取,按带教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比组20名给予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20名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 评价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到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40名规培生予以选取,按带教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比组20名给予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20名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案例分析以及护理文书考核评分均显著较对比组更高(P<0.05)。带教前,两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临床思维以及知识转化四个项目评分均无差异(P>0.05);带教后,研究组上述各项目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带教总满意度100.00%明显较对比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可显著提升带教质量、教学效率,且有助于较大程度提高规培生综合能力以及其对带教的满意度,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具较高的推广、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护理带教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诊治流程与预后分析(附787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钧 孙旭恒 +95 位作者 冯佳毅 任泰 贾子衡 李霖 李雪川 刘珂 刘立果 刘照南 蒲鹏 陶雯琦 颜伟康 央茂 杨明杰 郑志元 邹路 陈涛 陈炜 耿亚军 何敏 李永盛 王辉 吴文广 杨林华 张军峰 吴向嵩 顾钧 巴桑 白俊超 蔡鸿宇 曹宏 曹景玉 陈晓亮 崔云甫 戴朝六 党学义 段绍斌 冯健 顾剑峰 韩玮 郝继辉 何松青 张斌 胡小强 姜小清 金慧涵 李兵 李桂臣 李国松 李明章 李其云 李志臻 刘昌军 刘超 刘付宝 刘建生 刘景丰 刘军 刘连新 吕文才 聂高华 杞映华 钱叶本 邵成浩 孙备 王传磊 王槐志 王军华 王雷 王琳 王琦 王益 王志强 武步强 徐军明 徐民 闫军 杨佳华 杨填 喻定刚 袁玉峰 张磊 张启瑜 张彤 张煊 张学利 张学文 赵辉 郑进方 朱春富 朱海宏 左石 耿智敏 龚伟 李茂岚 张薇 刘颖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54,1061,共18页
目的 回顾总结并探讨2010—2017年间中国人群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全国49家医院共计7874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诊疗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 目的 回顾总结并探讨2010—2017年间中国人群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全国49家医院共计7874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诊疗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性别、B超检查情况、CT检查情况、MRI检查情况、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检查情况、确诊方式、诊断时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是否达根治标准、TNM分期及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结局指标包括死亡日期,根本死因,失访日期,失访原因。计量资料通过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占总体百分比)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后退Logistics回归分析。总体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进行计算,生存数据以中位生存期(95%CI)来描述,固定时间点处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Z检验,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胆囊癌确诊病例数随年份持续增长,确诊病人女性多于男性,中位确诊年龄为64(56,71)岁。随时间推移,增强CT、增强MRI、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比例不断上升,增强CT、增强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出率也在不断提升。首诊年龄、性别、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B超检查、平扫及增强CT检查、增强MRI检查、MRCP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对于胆囊癌早期诊断有着显著作用,其中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性别、增强CT检查、肿瘤标记物CA125检查是胆囊癌早期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中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334 d,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66.0%,1年总体生存率为48.0%,2年总体生存率为31.3%,3年总体生存率为22.2%,5年总体生存率为11.2%,各生存指标随肿瘤TNM分期升高快速下降,其中可切除胆囊癌病人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699 d,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88.0%,1年总体生存率为71.6%,2年总体生存率为48.6%,3年总体生存率为33.8%,5年总体生存率为17.6%。研究还发现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水平、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是否达根治标准、TNM分期对胆囊癌病人的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 胆囊癌的诊治流程规范化程度与诊疗水平随时间推移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胆囊癌的综合治疗方式和总体生存情况仍有较大进步空间,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到胆囊癌的综合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流行病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粪便细菌移植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影响
8
作者 吕朝华 万青松 +2 位作者 申呈祥 周斌 王威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39-41,共3页
探讨粪便细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FMT治疗,观察其腹痛及排便时间,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进行... 探讨粪便细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FMT治疗,观察其腹痛及排便时间,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进行FMT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改善明显(9.29±5.61vs 8.16±4.33),具有统计学差异;腹痛缓解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缩短(5.23±2.01vs4.45±1.56;6.36±1.48vs 4.64±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随访3周后特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FMT可用于改善急性胰腺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急性胰腺炎 临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