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普通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间质型胃癌复发风险相关的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特征
1
作者 潘雨薇 谭玉婷 +7 位作者 薛锐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王涛 王斌 张璇 杨永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2,共10页
目的整合多组学数据解析间质型胃癌(mesenchymal-subtype gastric cancer,Mes-GC)临床特性,探究与间质型胃癌复发风险相关的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1... 目的整合多组学数据解析间质型胃癌(mesenchymal-subtype gastric cancer,Mes-GC)临床特性,探究与间质型胃癌复发风险相关的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19例弥漫型胃癌、22例肠型胃癌与23例混合型胃癌患者的组织,用于转录组和基因组测序;整合包括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GEO)以及国家基因组科学中心(National Genomics Data Center,NGDC)数据库资源,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间质型胃癌与非间质型胃癌在临床特性以及肿瘤微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结果相比非间质型胃癌,间质型胃癌临床分期较晚、肿瘤浸润程度深、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间质型胃癌生存期短、极易复发、临床预后差(P<0.05);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数据分析揭示了间质型胃癌肿瘤细胞高表达干性、转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肿瘤微环境中髓系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显著升高,其中成纤维细胞含量升高最为明显(P<0.05),且成纤维细胞含量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间质型胃癌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干性和EMT特征,肿瘤微环境中富集髓系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间质细胞,这些特征可能是导致间质型胃癌预后差、易复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型胃癌 肿瘤微环境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敏 应坚 +3 位作者 刘莉 程俊 张琼 刘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10,共4页
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肿瘤学界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及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疗效特点,对制定既充分体现中医疗效特点又为国内外肿瘤学界广泛接受、理解、认同的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探讨。认为应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总生... 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肿瘤学界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及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疗效特点,对制定既充分体现中医疗效特点又为国内外肿瘤学界广泛接受、理解、认同的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探讨。认为应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或"无病生存期"等生存获益时间为主要终点指标,以临床获益率为次要终点指标,并结合对生存质量的评价,制定出既符合中医肿瘤临床疗效特点又与国际接轨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以推动中医肿瘤学标准化、客观化、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疗效评价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藏魂”理论分析小补肝汤在肿瘤相关性失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嘉玲 罗玲 刘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71-75,共5页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疗效差等问题,故需要寻求中医药的帮助。肿瘤相关性失眠在中医学中归属于“不寐”范畴,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认为“不寐”与肝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在于“肝不藏魂”。本文从“五脏寄五神”“神、魂”角度来探讨失眠发生的病因病机,着重指出“肝藏魂”与肿瘤相关性失眠密切相关。并介绍从“肝”着手运用小补肝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肝藏魂”理论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运用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失眠 不寐 肝藏魂 小补肝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石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00164-00164,166,共2页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到2019年11月入住本科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30例未采取或未坚持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长期坚持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到2019年11月入住本科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30例未采取或未坚持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长期坚持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肿瘤 化疗 胃肠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献春基于“脾肾二源”理论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经验
5
作者 王静 崔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85-187,共3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外周血象异常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及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方法^([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外周血象异常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及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方法^([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成年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因为老年患者耐药现象普遍、器官功能减退、合并多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基因不稳定性增加等因素,老年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在10%以下,老年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十分困难^([2])。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及支持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器官功能减退 中医辨证论治 免疫力低下 多系统疾病 异常增殖 联合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的增强子重塑及其对增殖相关基因CD2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锐 潘雨薇 +7 位作者 谭玉婷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王涛 王斌 张璇 沈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4,共9页
目的通过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组织中组蛋白H3K27ac修饰标记的增强子图谱,探究表观调控对HGIN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14例正... 目的通过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组织中组蛋白H3K27ac修饰标记的增强子图谱,探究表观调控对HGIN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1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Nor组)、31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HGIN组)和17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GC组),利用染色质靶向捕获测序(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技术捕获组蛋白H3K27ac修饰的增强子区域;联合多组学分析筛选HGIN组织特异的活性增强子及其潜在调控的基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目的基因在不同类型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CRISPR-dCas9基因编辑技术沉默活性增强子,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验证潜在调控关系。结果表观多组学测序数据质量较好,3组样本组间H3K27ac修饰的全基因组分布特征无显著差异,但H3K27ac增强子在HGIN、GC组织中发生明显重塑(P<0.05)。联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增强子重塑可能上调HGIN组织增殖相关靶基因CD24表达;抑制增强子活性,则CD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24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P<0.001)。结论H3K27ac标记的增强子重塑是HGIN的重要表观遗传学特征,H3K27ac标记的活性增强子上调CD24表达,可能促进HGIN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表观遗传 增强子 肿瘤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熊霖 万飞 +3 位作者 刘勇 黄萌 林海凤 赵斯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9-1621,167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使用中药配方颗粒,2组均服药...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使用中药配方颗粒,2组均服药10 d,同时观察组将上方制成中药穴位敷贴块贴于相应穴位,治疗前后记录2组咳嗽程度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咳嗽缓解时间及消失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评价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而咳嗽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能够减轻日间、夜间咳嗽程度,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药内服 穴位贴敷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肿瘤恶病质患者TNF-α、TWEAK、Fn1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成琳 胡陵静 +1 位作者 叶海英 张国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0-953,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肿瘤恶病质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弱凋亡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fibroblast growt...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肿瘤恶病质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弱凋亡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1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例诊断符合肿瘤恶病质,辨证属于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在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汤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共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生存质量评定(Kanrofsky score,KPS)、TNF-α、TWEAK及其受体早期反应蛋白Fn14。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脾气虚证患者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40.62%和15.6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KPS评分改善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TWEAK、Fn14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TNF-α、TWEAK、Fn14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与营养支持相联合,可改善肿瘤恶病质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体力状况,降低患者体内TNF-α、TWEAK、Fn14表达,提示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该途径起到控制肿瘤恶病质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肿瘤恶病质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弱凋亡诱导剂 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因子-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补骨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白平 陈皎皎 +1 位作者 胡陵静 张国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独活补骨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独活补骨方口服。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独活补骨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独活补骨方口服。观察2组止痛效果、止痛药用量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KPS)变化情况,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止痛药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KP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NRS)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NTX、血BAL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唑来膦酸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中药能有效提高止痛效果,减少止痛药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肿瘤骨破坏具有协同作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独活补骨方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疫苗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生成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立 周颦 +4 位作者 李正芳 傅敏 白平 刘楠 王智彪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846-28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肿瘤疫苗对小鼠抗同源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以HIFU辐照或高温水浴灭活H22细胞制成HIFU瘤苗和高温瘤苗。将雌性BALB/c小鼠108只,随机分为HIFU瘤苗、高温瘤苗、生理盐水组,分别皮下注射HIFU瘤苗、高温...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肿瘤疫苗对小鼠抗同源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以HIFU辐照或高温水浴灭活H22细胞制成HIFU瘤苗和高温瘤苗。将雌性BALB/c小鼠108只,随机分为HIFU瘤苗、高温瘤苗、生理盐水组,分别皮下注射HIFU瘤苗、高温瘤苗、生理盐水,之后接种H22细胞,观测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生存期。ELSIA检测免疫后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在同源肿瘤再刺激下IFN-γ的生成。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结果 HIFU瘤苗免疫使小鼠肿瘤生长被抑制,脾淋巴细胞IFN-γ生成增加,且较高温瘤苗组更显著(P<0.05)。瘤苗增加了肿瘤中CD4+和CD8+细胞浸润的程度。结论 HIFU瘤苗提高了实验动物的抗肿瘤免疫力,表现为增高的淋巴细胞IFN-γ生成和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疫苗 超声 高强聚焦 干扰素Γ 淋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洪 周平 +3 位作者 曲世界 唐曦 廖震 罗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07-240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给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MDA)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预处理的时机。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6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前48h)、...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给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MDA)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预处理的时机。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6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前48h)、B组(术前24h)、C组(术前12h)、D组(0h即诱导时)、E组(对照)、F组(空白对照),每组10例。A、B、C、D组均用1%利多卡因1.5mg/kg按预定时间静脉注射预处理后常规诱导麻醉,E组常规诱导麻醉后辅以1%利多卡因2.5mg·kg-1·h-1静脉注射麻醉,F组术前、术中均不使用利多卡因。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检测血中MDA及ET的水平。结果 C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较其他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NIHS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C组与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各组间ET和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组与其他组ET和MD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前12h予1%利多卡因1.5mg/kg静脉注射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血中MDA及ET水平显著降低,这可能是该组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较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利多卡因 丙二醛 预处理 内皮素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的H3K27me3沉默子重塑特征及转录调控功能
12
作者 杜艾贝 任原锋 +9 位作者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向俊宇 陈东风 王涛 王斌 郭海英 张璇 李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7-425,共9页
目的通过表观遗传组学技术,解析胃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SRCC)的H3K27me3沉默子的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以阐明SRCC恶性进展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陆军特色... 目的通过表观遗传组学技术,解析胃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SRCC)的H3K27me3沉默子的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以阐明SRCC恶性进展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35例胃镜样本(正常胃窦/胃体15例,SRCC 20例)。采用以下多组学分析:染色质可及性测序(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ATAC-seq)检测染色质开放区域;染色质靶向捕获测序(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捕获H3K27me3沉默子区域;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分析转录组。测序于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完成(符合深度标准)。通过DESeq2筛选H3K27me3相关差异基因(|Log_(2)FC|>1,FDR<0.05),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c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进行功能富集,Homer鉴定转录因子基序,Cytoscape构建调控网络,并使用免疫组化进行验证,探讨其调控机制。结果SRCC沉默子主要分布于基因组远端基因间区(占37.06%)。与正常组织相比,SRCC中H3K27me3沉默子信号显著降低(95%CI:1.34~2.30,P=0.007),共鉴定出6257个丢失位点(FDR<0.01)。CUT&Tag和RNA-seq整合分析显示,380个因沉默子丢失而上调的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如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OR=4.2,95%CI:2.8~6.3,P=0.002)。免疫组化验证表明,转录因子EHF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SRCC中存在H3K27me3沉默子重塑现象,转录因子EHF可能在SRCC恶性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表观遗传 组蛋白修饰 沉默子 H3K27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成琳 胡陵静 +1 位作者 郭婷婷 张国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60例诊断符合恶性肿瘤TNM分期Ⅳ期,辩证属于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参苓白术散,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共用4周...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60例诊断符合恶性肿瘤TNM分期Ⅳ期,辩证属于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参苓白术散,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共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证候、体质量、生存质量评定(kanrofsky score,KPS)、外周血象[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在以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腹胀等为主症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治疗组在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有明显提升(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晚期肿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介入室精细化管理探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晓瑜 李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729-2730,共2页
自临床医学和影像学相结合以来,介入手术就以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喜爱,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随着现阶段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基层医院纷纷购人数字减... 自临床医学和影像学相结合以来,介入手术就以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喜爱,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随着现阶段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基层医院纷纷购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大型仪器设备用于介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介入室 精细化管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诊疗技术 大型仪器设备 临床医学 医务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萍 刘利 郑炜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71-673,共3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0例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2015年1~12月期间予以常规止痛与癌痛常规护... 目的研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0例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2015年1~12月期间予以常规止痛与癌痛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2016年1~12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以及情感状况评分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能改善晚期癌痛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晚期癌痛患者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姑息治疗晚期肿瘤伴随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丽萍 程俊 +1 位作者 孟令占 蔡三 《癌症进展》 2016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在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姑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5例晚期肿瘤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最大限度地引流胸腔积液,然后给予rmhTNF 300万IU,每3天一次,连续4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在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姑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5例晚期肿瘤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最大限度地引流胸腔积液,然后给予rmhTNF 300万IU,每3天一次,连续4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例患者由于已经进入肿瘤终末期,于4周内死亡。在治疗4周内有76.2%(16/21)的患者未复发;对于曾经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过的15例患者,有73.3%(11/15)未复发。25例患者共给药83次,其中发热发生率10.8%(9/83),流感样症状发生率1.2%(1/83),总发生率为12.0%(10/83)。所有的不良反应是完全可逆的,对症治疗即可消失。结论胸腔内灌注rmhTN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疗效确切的方法,在其他方法失败的情况下也有效,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进行姑息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姑息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和胃合剂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皎皎 邓鑫 +2 位作者 郭婷婷 彭爽 胡陵静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合剂对改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纳入发生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合剂组和常规组各36例,前者给予中药健脾和胃合剂联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后者仅给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合剂对改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纳入发生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合剂组和常规组各36例,前者给予中药健脾和胃合剂联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后者仅给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比较两组营养改善效果、证候积分及食欲变化情况,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查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脘腹胀闷、饮食减少、神疲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合剂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明显(P <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合剂组食欲增加率及营养指标水平升高幅度更显著(P <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较常规组高(P <0.05)。结论健脾和胃合剂可有效改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增加食欲,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血清营养指标水平,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合剂 营养不良 肿瘤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积方对人肺癌SPAC-1荷瘤裸鼠肿瘤血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游捷 赵慧 +7 位作者 方丹 谭翔文 汪霞 单孟俊 田建辉 李和根 王菊勇 殷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肺积方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及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SPAC-1建立BALB/c裸鼠鼠背视窗模型,造模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肺积方高、中、低剂量组。用共聚焦显微镜活体观察各组裸... 目的探讨中药肺积方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及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SPAC-1建立BALB/c裸鼠鼠背视窗模型,造模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肺积方高、中、低剂量组。用共聚焦显微镜活体观察各组裸鼠活体背部视窗的肿瘤内部血管,计算瘤内单位面积的平均血管数量和直径;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肿瘤血管壁Ⅳ型胶原(Collagen-Ⅳ)及血管平滑肌抗体(a-SMA)细胞覆盖率。结果在干预后第5天,高剂量组小鼠瘤径显著小于空白组(P<0.05);第9天,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血管数明显少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管平均直径明显小于中剂量组(P<0.05);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管数明显少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瘤径明显小于空白组和低剂量组(P<0.05)。自药物干预第6天始,肿瘤血管a-SMA和Collegen-Ⅳ覆盖率较空白组逐步升高,其中高、中剂量组较空白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肺积方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可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肿瘤血管aSMA和Collegen-Ⅳ覆盖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积方 肺癌 抗肿瘤 血管生成 Ⅳ型胶原 血管平滑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玥 杨小军 +7 位作者 熊亚 梅俊 张遂峰 陈代兴 周陪陪 冯银琼 余欣 宋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35-3241,共7页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在胃恶性肿瘤患者短期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空肠营养管置入+十全大补汤加味+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7例)、对照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8例)。分别于第...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在胃恶性肿瘤患者短期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空肠营养管置入+十全大补汤加味+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7例)、对照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8例)。分别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复查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同时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评分。结果血红蛋白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蛋白治疗组分别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蛋白分别在治疗前、第4周末、第8周末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白蛋白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KPS评分在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4周末与第8周末,第4周末与第12周末,第8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第4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能有效纠正患者低白蛋白及贫血状态,并能改善KPS及营养风险评分,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肿瘤 十全大补汤 空肠营养管 气血两虚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怀碧 李封 +7 位作者 陶劲 张琼 邱敏 李晓清 赖宗浪 宋娜 孙明令 汪宇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0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rmh TNF联合化疗方... 目的观察低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rmh TN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两组均采用NP、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低剂量的rmh TNF联合化疗药物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化放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