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中医院检验科质量和安全现状与规范化管理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小芳 夏寅辉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810-811,共2页
随着临床医疗的发展,检验科的管理要求日渐繁琐且规范,它包含了质量、环境、设备、耗材、信息、数据、人员、临床沟通等多方面。本文针对性地对基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实用性的策略,以期帮助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实... 随着临床医疗的发展,检验科的管理要求日渐繁琐且规范,它包含了质量、环境、设备、耗材、信息、数据、人员、临床沟通等多方面。本文针对性地对基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实用性的策略,以期帮助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与安全 基本管理策略 PDCA循环 质量指标 规范化管理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院皮肤科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恋 黎敏 +1 位作者 秦兴利 张娟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皮肤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碧迪公司... 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皮肤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碧迪公司Phoenix-100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及其配套的鉴定及药敏卡,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100-S31标准进行判定。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534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71.90及28.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率为17.27%;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5.52%;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检出率分别为64.4%、45.5%。结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医师在治疗此类感染时应充分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张嘉真 蒋小燕 严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1-0124,共4页
研究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40例血液疾病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检验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疾病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参数检... 研究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40例血液疾病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检验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疾病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参数检验结果比较(P<0.05);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方法(P<0.05)。结论 血液疾病检验中,应用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验,效果良好,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血液疾病 检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某医院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庄婧 高月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监测2017年某医院感染发生、分布状况及多重耐药菌分布,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防控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泗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住院病人9750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 目的监测2017年某医院感染发生、分布状况及多重耐药菌分布,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防控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泗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住院病人9750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750例病人,发生医院感染297例次,医院感染患病率为3.05%。感染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ICU)、呼吸科、神经科,分别占6.12%,4.55%,3.84%。共检出4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有94株,占22.22%,革兰阴性菌有288株,占68.09%,真菌41株,占9.69%。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上、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检出率较高的主要革兰阳性菌,除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强,对其他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检出率较高的主要革兰阴性菌,除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有较强的敏感性外,对其他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显示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医院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菌。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病原菌 分布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急诊检验的模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华建 李琳彬 陈宏础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急诊检验的分析 ,摸清门诊夜间病人就诊的时间规律性 ,从而合理安排人员及配备专门的急诊检验仪器。方法 统计 1999年内不同月份及每晚各个时段内各项检验的数量及分布 ,并绘制成图。结果 每晚 19∶0 0~ 2 2∶0 0之间属... 目的 通过对急诊检验的分析 ,摸清门诊夜间病人就诊的时间规律性 ,从而合理安排人员及配备专门的急诊检验仪器。方法 统计 1999年内不同月份及每晚各个时段内各项检验的数量及分布 ,并绘制成图。结果 每晚 19∶0 0~ 2 2∶0 0之间属高峰期 ,血常规占全晚的 6 5 % ,尿常规占 5 2 % ,大便常规占 4 9% ,血淀粉酶为4 1%。凌晨 2∶0 0~ 5∶0 0为一低潮期 ,夏季以及季节交换时检验数量有所增加。结论 通过对急诊检验模式分析 ,合理地安排人员及配备专门的急诊检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检验 检验模式 发病规律 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艺 沈小丽 高月 《大医生》 2018年第8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妇科患者阴道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选取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 250例女性患者,通过盐水涂片法判断清洁度及镜检。通过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 1 250例女性阴道洁净度为Ⅰ度119例,占9.5%,Ⅱ度516例,占41.3%,Ⅲ度381例,... 目的观察妇科患者阴道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选取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 250例女性患者,通过盐水涂片法判断清洁度及镜检。通过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 1 250例女性阴道洁净度为Ⅰ度119例,占9.5%,Ⅱ度516例,占41.3%,Ⅲ度381例,占30.5%,Ⅳ度234例,占18.7%。Ⅲ度、Ⅳ度患者中阴道感染检出率显著高于Ⅰ度和Ⅱ度(P <0.05)。通过对不同年龄组中阴道炎的分析,36~59岁组感染细菌、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细菌和真菌是中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能够快速简便筛查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病原菌感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喻甫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662-1664,共3页
贫血作为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对症治疗是常规手段,而病因治疗在贫血的治疗中十分重要。临床多种疾病都可出现贫血,即多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两者病因却千差万别,因此做好此种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的鉴... 贫血作为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对症治疗是常规手段,而病因治疗在贫血的治疗中十分重要。临床多种疾病都可出现贫血,即多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两者病因却千差万别,因此做好此种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接下来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骨髓形态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确诊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即一方面研究骨髓中三系细胞的数量变化,形态的改变,从而了解是否存在造血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 骨髓形态学 巨幼细胞性贫血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周迎端 陈敏 邓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对重庆市永州区中医院2012年1~6月收集的4658份血液标本质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658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有256份,占5.5%;血液标本不合格常见原因有样本量少(27.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对重庆市永州区中医院2012年1~6月收集的4658份血液标本质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658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有256份,占5.5%;血液标本不合格常见原因有样本量少(27.7%)、抗凝不全(20.3%)、溶血(12.9%)、凝血(11.3%),还有容器不当(6.6%)、输液同侧采集(6.3%)、送检不及时(6.3%)、受检者准备不足(5.1%)、标签不当(3.1%)、标本污染(0.4%)。标本血液比例不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值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值偏低;标本溶血后生化检测指标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测定值偏低,谷草转氨酶(AST)、钾浓度(K+)测定值偏高;标本有凝块致血小板(PLT)测定值显著降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测定值偏低,白细胞(WBC)测定值偏高(P<0.05)。结论为保证临床检验标本准确性,科室需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最大限度降低样本不合格风险性,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检验 不合格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蒋琳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临床分离菌1 578株,第2季度临床分离菌2 051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临床分离菌1 578株,第2季度临床分离菌2 051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结果第1季度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93株,占12.2%,其中产ESBLs菌株52株,占26.9%;第2季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占15.2%,其中产ESBLs菌株96株,占30.9%。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重症监护病房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低。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ICU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科室分布 抗菌药物敏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脉象”在红细胞输注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陶娜娜 李群堂 +1 位作者 兰炯采 张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由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危害和临床用血存在不合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以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而祖国医学通过脉象同时对患者是否贫血、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组织供氧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是一种综合性评估... 由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危害和临床用血存在不合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以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而祖国医学通过脉象同时对患者是否贫血、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组织供氧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是一种综合性评估的诊断方式,这与输血前评估中的指标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通过脉象进行输血前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着重对红细胞输注前评估相关脉象及脉象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阐明脉象在红细胞输注前评估中的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前评估 贫血 脉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审查视角下非注册临床研究方案常见问题刍议——基于某三甲医院近十年伦理审查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竟 陈秀琴 +1 位作者 蒋璐灿 陈勇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对某三甲医院2008年至2017年伦理审查的非注册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方案的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纳排标准不严谨、样本量的确定缺少依据、观察指标设置不合理、研究背景不充分,缺乏必要的立题依据、隐私和保密条款缺如等方面。原因... 对某三甲医院2008年至2017年伦理审查的非注册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方案的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纳排标准不严谨、样本量的确定缺少依据、观察指标设置不合理、研究背景不充分,缺乏必要的立题依据、隐私和保密条款缺如等方面。原因在于研究人员伦理意识淡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能力不足,对方案制定的重视度不够。建议临床研究人员在方案制定上多下功夫,在夯实科研基础的同时正确处理好科研与伦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审查 非注册临床研究方案 样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伤口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绪平 叶娜 郎中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26-627,共2页
目的监测本院近3年来,骨科各类感染性伤口分泌物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对本院骨科伤口感染... 目的监测本院近3年来,骨科各类感染性伤口分泌物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对本院骨科伤口感染的各类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用API鉴定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均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操作及结果判断均按NCCLS标准执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占22.2%和77.8%;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CON)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4.3%和75.0%,耐药率监测表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株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远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株,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VRS)株。结论由MR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发现MRS株实验室要根据NCCLS的有关规定修订药敏报告并且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和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感染 葡萄球菌属 甲氧西林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飞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4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效能情况。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为早期肾功能受损者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不同,分为观察A组88例,观察B组82例。另外选择80名健康人为对...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效能情况。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为早期肾功能受损者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不同,分为观察A组88例,观察B组82例。另外选择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开展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观察A、B组的尿微量蛋白以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1、1.225、1.584,P>0.05),和单独检测相比,开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更高(χ^2=4.558、5.636、18.362、19.974、19.663、21.265,P<0.05)和观察A组的尿微量蛋白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41.03±1.77)mg/L、(1.41±0.67)mg/L相比,观察B组的尿微量蛋白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46.23±1.99)mg/L、(2.67±0.53)mg/L显著较高(t=5.556、5.639、19.663、24.585、5.669、9.963,P<0.05)。结论使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指标检测,有助于判定早期肾损伤水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联合检测 早期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和准确性观察
14
作者 刘弋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2期11-11,共1页
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性和准确性观察。方法:2020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7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研究样本,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诊断,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血脂检验,分析两组... 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性和准确性观察。方法:2020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7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研究样本,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诊断,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血脂检验,分析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以及准确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常规组之间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中,基于血脂检验的应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患者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诊断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血脂检验 血脂指标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周迎端 《饮食科学》 2019年第22期19-19,共1页
目的:了解分析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方式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监控作用的价值与应用的意义。方法:整理在2018年3月之后2019年4月之前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并提取其中的118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将所有患... 目的:了解分析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方式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监控作用的价值与应用的意义。方法:整理在2018年3月之后2019年4月之前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并提取其中的118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且两组中均有研究对象59例。给予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式,并且给予研究组患者微生物检验,并在检验结果的指导下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监控,依据患者的相关诊疗心理以及其它的相关信息统计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以及感染的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数据研究分析发现p <0.05。结论:在对住院患者临床治疗时,在微生物检验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感染监控,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等,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可以推广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住院治疗患者 感染监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致急性肝损伤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16
作者 刘跃亮 王瑜伟 +2 位作者 赵世巧 毕小云 张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166-169,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及传统中医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即TCM-NM-HP-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诱发,在正常治疗或临床试验剂量范围内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肝功能受损... 药物性肝损伤(DILI)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及传统中医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即TCM-NM-HP-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诱发,在正常治疗或临床试验剂量范围内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肝功能受损[1]。在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或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均可导致DILI,DILI是临床较常见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之一,临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病,重者可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莫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硫酸多糖下调miR-886-5p对肺结核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蒋琳华 陈秀琴 王瑜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50,共4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硫酸多糖下调miR-886-5p对肺结核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建立肺结核模型,喂养4 w后每组随机抽样2只,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 目的研究夏枯草硫酸多糖下调miR-886-5p对肺结核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建立肺结核模型,喂养4 w后每组随机抽样2只,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建模成功。建模成功后将建模成功的3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4只)、低剂量组(12只)、高剂量组(12只)。低剂量组给予夏枯草硫酸多糖60 mg/kg,高剂量组给予夏枯草硫酸多糖100 mg/kg,均4 d/1次,共3次。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2 w。对比分析各组miR-886-5p、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相比与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miR-886-5p、ALT、AST、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miR-886-5p、ALT、AST、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miR-886-5p、ALT、AST、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GF-β1、Smad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肺结核模型大鼠通过夏枯草硫酸多糖下调miR-886-5p表达后可减轻肺结核组织病变,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硫酸多糖 肺结核 miR-886-5p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意义探究
18
作者 王凌 刘志东 周丹丹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miR-155、miR-181a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HBV HC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 目的探究外周miR-155、miR-181a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HBV HC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BV HCC患者117例作为肝细胞癌组,HBV相关良性肝病117例作为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采集外周血,比较两组miR-155、miR-181a表达差异,分析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患者发病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对HBV相关HCC的诊断价值。随访3年,Kaplan-Meier法分析miR-155、miR-181a对HBV相关HC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癌组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均较慢性肝病组高(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发病、HBV-DNA载量、门静脉侵袭、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诊断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68、0.818,二者联合诊断AUC值0.923,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6%、88.03%。miR-155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2.14%,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4.74%(P<0.05);miR-181a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0.36%,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6.49%(P<0.05)。结论HBV相关HCC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共同参与HBV相关HCC发病及恶性进展,检测其水平对于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微小核糖核酸-155 微小核糖核酸-18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IF-1α、VEGF、sV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忠余 赵世巧 +1 位作者 李蔚 江程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9例SAHS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组,以3...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9例SAHS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组,以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IF-1α、VEGF、sVCAM-1的水平。对58例中、重度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轻、中、重度组SAHS患者HIF-1α、VEGF、sVCA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分别为(18.7±8.2)pg/mL、(35.5±45.1)pg/mL、(463.1±121.1)ng/mL。HIF-1α水平中度组(33.9±9.0)pg/mL明显高于轻度组(26.5±6.4)pg/mL(P<0.05),轻、中度组间VEGF、sV-CAM-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HIF-1α、VEGF、sVCAM-1表达水平分别为(51.8±17.1)pg/mL、(192.2±77.8)pg/mL、(824.8±201.3)ng/mL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经CPAP治疗后HIF-1α、VEGF、sV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S可导致患者血清HIF-1α、VEGF、sVCAM-1水平升高,且病情越重,血清HIF-1α、VEGF、sVCAM-1浓度越高。经CPAP治疗后,可明显降低HIF-1α、VEGF、sV-CAM-1的水平,改善心血管炎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CD44和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世巧 陈忠余 +2 位作者 邓玮 胡仁智 陈大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eIF4E、CD44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胃癌组织58例和正常胃黏膜2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CD4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通过检测eIF4E、CD44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胃癌组织58例和正常胃黏膜2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CD4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eIF4E、CD4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呈低表达。eIF4E、E-cadherin、CD44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eIF4E、CD4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eIF4E与CD44表达呈正相关(P<0.05)。eIF4E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eIF4E、CD44、E-cadherin有助于对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胃癌的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 转移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 CD44 E-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