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一号”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德明 刘作金 +3 位作者 吴勇 李旭宏 石毓君 龚建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1391-1392,1394,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抗癌复方"肝癌一号"对裸鼠肝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24只5周龄Balb/C裸鼠,皮下注射HepG2肝癌细胞1.0×106个,待肿瘤长大至8~10mm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分别给予"肝癌一号"... 目的观察抗癌复方"肝癌一号"对裸鼠肝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24只5周龄Balb/C裸鼠,皮下注射HepG2肝癌细胞1.0×106个,待肿瘤长大至8~10mm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分别给予"肝癌一号"提取液2ml(1 600mg)/d或生理盐水2ml/d灌胃。21d后,处死裸鼠,记录皮下肿瘤大小并称重;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癌一号"治疗21d后,虽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所增大(t=5.76,P<0.01),但明显小于对照组(t=12.35,P<0.01),抑癌率为31%;肿瘤组织凋亡指数分别为(45.7±6.6)%和(11.7±4.8)%;"肝癌一号"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8.64,P<0.01),而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9.23,P<0.01)。结论诱导肿瘤组织bax基因表达同时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是抗癌复方"肝癌一号"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介入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附35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培生 李旭宏 +3 位作者 何天时 苟剑林 吴勇 顾红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92-993,99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介入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病死率低[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介入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病死率低[25.7%(9/35)和5.7%(2/35),2χ=5.285,P=0.02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37.1%(13/35)和14.3(5/35),2χ=4.786,P=0.029];胰性脑病发生率低[34.3%(12/35)和11.4%(4/35),2χ=5.185,P=0.023];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7.6±2.1)d和(3.4±1.5)d,t=-9.628,P=0.000];住院时间短[(34.0±6.4)d和(23.5±8.9)d,t=-5.667,P=0.000];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18.0±2.6)d和(10.0±2.4)d,t=-13.376,P=0.000]。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发展,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附208例报告 被引量:19
3
作者 何培生 顾红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保脾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余年收治的208例脾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采用保脾手术治疗88例,包括20例单纯脾修补,48例施以脾动脉结扎和/或脾部分切除和/或脾修补术,20例脾切...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保脾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余年收治的208例脾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采用保脾手术治疗88例,包括20例单纯脾修补,48例施以脾动脉结扎和/或脾部分切除和/或脾修补术,20例脾切除术后自体脾移植;100例脾门及附脾多处破裂者行脾切除术。结果108例保脾患者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其IgM,CD3+远高于切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D8+和CD4+显著高于切脾组(P<0.05),痘痕红细胞百分率低于切脾组(P<0.01)。CT,B超,99锝核素显像等证实保脾组1个月后脾结构恢复正常,裂口创面完全愈合。结论大部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可采用保留脾治疗,术后脾结构和功能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治疗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薛浩 李旭宏 +3 位作者 赖登祥 曾文兵 何天时 吴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9年余收治的3 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 2例(包括介入术后行根治性手术5例),姑息性手术9例,介入治疗1 9例(其中5例术后改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根治性手术...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9年余收治的3 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 2例(包括介入术后行根治性手术5例),姑息性手术9例,介入治疗1 9例(其中5例术后改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彻底止血,1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再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介入治疗组再出血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根治性手术1 2例中生存1年者9例,2年者7例,5年者4例;姑息性手术9例中,生存1年者2例,2年者1例;介入治疗组1 4例中生存1年者8例,2年者4例,5年者1例。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止血满意,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可作为不能行切除手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行介入治疗止血时可通过血管造影判断有无行根治性手术的可能,以减少不必要的急诊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肝癌自发性破裂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及孔道治疗中晚期肝癌16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勇 何天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经腹腔镜治疗 经孔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勇 何天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肝海绵状淋巴管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34例分析
7
作者 何天时 薛浩 吴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709-1709,共1页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诊断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肥肝要你命!
8
作者 吕传彬 《肝博士》 2019年第3期48-48,共1页
现代人过剩营养又缺乏运动,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脂肪肝不痛不痒,若任由它持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形成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发生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机会增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与营养过剩、肥胖、高血糖... 现代人过剩营养又缺乏运动,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脂肪肝不痛不痒,若任由它持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形成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发生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机会增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与营养过剩、肥胖、高血糖、高血脂有关。而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包括: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年纪大于40岁、常暴饮暴食者、偏爱甜食、甜饮料、米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玉米糖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液电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严骏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液电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6月至2014年5月,行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同时纳入2010年06月至2012年5月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 目的比较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液电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6月至2014年5月,行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同时纳入2010年06月至2012年5月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液电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但激光组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液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及液电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残余结石均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与液电碎石术相比,钬激光碎石术的操作更快、创伤更小,但费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胆道镜 液电 碎石术 残余结石
原文传递
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天时 李旭宏 +2 位作者 严骏 苟剑林 薛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胰空肠吻合方法的胰瘘发生率。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18.3%(13/71);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后无胰瘘发生(0/2... 目的探讨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胰空肠吻合方法的胰瘘发生率。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18.3%(13/71);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后无胰瘘发生(0/22);传统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7.6%(8/29);胰空肠端侧吻合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5.0%(5/20)。改良胰空肠吻合术后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端端吻合(P<0.05)和端侧吻合(P<0.05),而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术后胰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术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副作用 胰瘘 胰管空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骏 李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30位健康人群(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30位健康人群(对照组),原发性肝癌组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血清HIF-1α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对照组仅体检当日检测血清HIF-1α和AFP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HIF-1α和AFP水平,并探索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IF-1α和AFP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时,原发性肝癌组的HIF-1α和AF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性肝癌组HIF-1α和AFP水平3个时点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均是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A、B及C期组的HIF-1α水平和AFP水平在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均逐渐降低,同组内各时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时,A、B及C期组的HIF-1α水平和AFP水平均逐渐增高,同时点各分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治疗前1 d、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IF-1α水平与AFP水平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0)。结论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AFP水平一致,HIF-1α有可能是评价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