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万州区“三峡”茶庄园打造策略思考
1
作者 胡琳玲 鞠丽萍 +3 位作者 乔兴华 刘翔 张德海 刘波 《南方农业》 2024年第9期102-106,共5页
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万州区打造“三峡”茶庄园的意义及优势,阐述了万州区打造“三峡”茶庄园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具体措施,即确定茶庄园类型,走差异化精品旅游模式;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文环境;开... 分析了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万州区打造“三峡”茶庄园的意义及优势,阐述了万州区打造“三峡”茶庄园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具体措施,即确定茶庄园类型,走差异化精品旅游模式;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文环境;开发茶旅项目,丰富茶庄园内容;引入专业机构,培育茶庄园运营专业人才;强化“三峡”品牌意识,创新营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茶庄园 现状 发展优势 打造对策 重庆市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打造建议
2
作者 鞠丽萍 乔兴华 +1 位作者 刘波 唐三琴 《农家科技》 2025年第5期13-15,共3页
近年来,为满足万州区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促进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销售拓展,万州区围绕特色水果、高山茶叶等“7+5”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以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全区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的品... 近年来,为满足万州区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促进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销售拓展,万州区围绕特色水果、高山茶叶等“7+5”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以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全区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有效推动了全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动权 特色经济作物 产业振兴 特色农产品 品牌打造 农业农村发展 现代农业体系 特色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州天地红萝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3
作者 邹瑞昌 杨梅 +3 位作者 曾新宇 徐茜 沈勇 万鹏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总结重庆市万州区天地红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的产业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天地红萝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天地红萝卜 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滋味品质的万州区主栽茶树品种绿茶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翔 许彦 +7 位作者 冯婷婷 张磊 张艳 付勋 胡琳玲 俞滢 杨如兴 聂青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1-139,共9页
滋味是茶叶的重要品质,为探明万州区主栽品种绿茶的滋味品质,采用感官审评和靶向检测方法评价不同品种绿茶茶汤的滋味,分析茶汤中儿茶素类、游离氨基酸类、嘌呤碱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和有机酸类5大类滋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茶树... 滋味是茶叶的重要品质,为探明万州区主栽品种绿茶的滋味品质,采用感官审评和靶向检测方法评价不同品种绿茶茶汤的滋味,分析茶汤中儿茶素类、游离氨基酸类、嘌呤碱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和有机酸类5大类滋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茶树制备的绿茶滋味品质有明显区别,川中小叶群体种滋味浓强,‘安吉白茶’鲜爽、甘醇滋味特征明显,‘福鼎大白茶’兼具浓强、鲜爽、醇厚,‘中黄1号’滋味鲜爽但浓强不足;滋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川中小叶群体种儿茶素类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类含量较低;‘安吉白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福鼎大白茶’各类滋味成分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中黄1号’滋味成分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均较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可以得到较好地区分,通过滋味贡献度分析发现,芦丁、咖啡碱等13种滋味成分具有较大贡献;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茶氨酸是‘安吉白茶’和‘福鼎大白茶’鲜爽度的主要贡献物质,杨梅素-3-O-半乳糖苷和金丝桃苷是‘中黄1号’区别于其他3个品种茶类的主要滋味贡献物质,川中小叶群体种内部也有较大差异,其中C4和C5距离较近,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苷类物质,滋味表现出较强的收敛感。本研究对万州区主栽品种所制绿茶的品质特性进行了梳理,为万州区绿茶滋味品质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品种 滋味品质 川中小叶群体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州柑桔轮斑病综合防控实践
5
作者 刘凤娇 乔兴华 +3 位作者 胡军华 龙思羽 陈力 周彦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柑桔轮斑病于2018年传入重庆万州并使当地尤力克柠檬产业损失惨重。为更好地防控柑桔轮斑病,助力柑桔产业健康发展,对重庆万州地区柑桔轮斑病发生历史及危害、流行成因以及症状识别进行了梳理,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总结了一... 柑桔轮斑病于2018年传入重庆万州并使当地尤力克柠檬产业损失惨重。为更好地防控柑桔轮斑病,助力柑桔产业健康发展,对重庆万州地区柑桔轮斑病发生历史及危害、流行成因以及症状识别进行了梳理,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并于2022—2023年在万州尤力克柠檬产区推广示范。示范区采用综合防控方案后,柑桔轮斑病发病率由2019—2021年的100%降至25.60%~41.23%,病情指数由50~60降至5.31~10.86,未发生大面积枯枝落叶和落果现象,保证了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不受影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轮斑病 杀菌剂 防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鞠丽萍 胡琳玲 《农家科技》 2023年第7期8-10,共3页
万州区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区县之一,也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茶叶产业除了是山地高效型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外,更是“百万亩经果林”重大农业工程、国土绿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茶叶... 万州区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区县之一,也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茶叶产业除了是山地高效型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外,更是“百万亩经果林”重大农业工程、国土绿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茶叶产业一直作为万州区助力产业扶贫、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践行“两山”理念和走深走实“两化”路径的典型代表,现已被列为万州区“7+5”现代农业体系七大高效产业链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产业扶贫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产业振兴 特色产业 国土绿化 茶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情况及思考建议
7
作者 胡琳玲 鞠丽萍 +2 位作者 刘翔 刘波 陈榆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7期9-13,共5页
茶叶是万州区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万州茶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扶持下,在茶叶商会、协会、茶企、茶农的不懈努力下,以打造三峡牌“三峡天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壮大基地规模,... 茶叶是万州区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万州茶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扶持下,在茶叶商会、协会、茶企、茶农的不懈努力下,以打造三峡牌“三峡天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壮大基地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平台,促进茶旅融合,茶叶产业取得较快发展。截至2023年,全区茶园面积达6.5万亩,毛茶总产量稳定在3400吨,产值超过4亿元,综合产值超12亿元;有茶叶社会团体组织2家,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12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4500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公用品牌 主导产业 社会团体组织 综合产值 茶叶加工企业 茶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茶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区提升茶树资源综合利用成效的对策措施
8
作者 胡琳玲 鞠丽萍 +2 位作者 陈榆 刘波 刘翔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7期14-16,共3页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北纬30°世界黄金产茶带和世界茶叶发源地之一的三峡库区,茶园生态环境优美,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没有工业污染,生物多样性平衡、稳定,是发展生态低碳、有机茶理想区域。近年来,随着万州茶叶产业的快...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北纬30°世界黄金产茶带和世界茶叶发源地之一的三峡库区,茶园生态环境优美,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没有工业污染,生物多样性平衡、稳定,是发展生态低碳、有机茶理想区域。近年来,随着万州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产能逐步扩大,为广大茶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万州区 工业污染 资源综合利用 有机茶 茶叶产业 森林覆盖率 云雾缭绕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褪绿矮缩病毒侵染尤力克柠檬诱导细胞自噬
9
作者 余玲 申世凯 +4 位作者 王甲军 柏自琴 陈力 胡德玉 周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5,共9页
自噬是寄主响应病毒侵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为明确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侵染柑橘是否引起细胞自噬反应,运用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检测、GFP-NbATG8f荧光标记和蛋白印记等方法,结果发现,... 自噬是寄主响应病毒侵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为明确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侵染柑橘是否引起细胞自噬反应,运用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检测、GFP-NbATG8f荧光标记和蛋白印记等方法,结果发现,CCDaV感染尤力克柠檬15 d后,在尤力克柠檬叶片细胞质内观察到自噬小体结构的形成,自噬相关基因(ClATG3、ClATG5、ClATG7、ClATG8a、ClATG8d、ClATG8f、ClATG8g、ClATG8i、ClBeclin1、ClPI3K和ClNBRI)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且ATG8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99倍。将CCDaV编码的6个病毒蛋白分别与GFP-NbATG8f共表达于本生烟48 h后,通过共聚焦观察到V3和V4蛋白分别与GFP-NbATG8f共表达时诱导产生的自噬小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且游离GFP的含量也显著增加。表明CCDaV侵染可诱导尤力克柠檬产生细胞自噬反应,且病毒编码的V3和V4蛋白可能是诱导自噬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褪绿矮缩病毒 尤力克柠檬 细胞自噬 病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柑橘品种感染柑橘轮斑病菌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10
作者 陈泉 徐嵩琳 +1 位作者 何锦辉 刘忠贤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92-98,107,共8页
为研究感染轮斑病菌后柑橘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揭示不同抗性品种对柑橘轮斑病的抗病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采集的高感品种尤力克柠檬、福本脐橙,中抗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伦晚脐橙和高抗品种沙田柚、血橙8号6个柑橘品种叶片为材... 为研究感染轮斑病菌后柑橘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揭示不同抗性品种对柑橘轮斑病的抗病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采集的高感品种尤力克柠檬、福本脐橙,中抗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伦晚脐橙和高抗品种沙田柚、血橙8号6个柑橘品种叶片为材料,离体接种轮斑病(Pseudofabraea citricarpar)菌株WZSS1后在0、2、5、10、15、20、30 d取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病菌侵染对不同抗性柑橘品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轮斑病菌后,高感品种尤力克柠檬、福本脐橙的叶片CAT活性均在接种后2 d达到最高值,分别比接种后0 d时提升了417.59%和110.60%,且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高抗品种的叶片CAT活性在接种后30 d达到最高值,且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尤力克柠檬叶片POD活性有3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0、10、20 d,且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高抗品种叶片POD活性在接种后2 d快速降低,接种后30 d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高感品种、中抗品种叶片PAL活性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感品种、高抗品种叶片PAL活性在接种后10 d降至最低值,中抗品种在接种后15 d达到最低值。高感品种叶片SOD活性均在接种后2 d骤然升高;中抗品种、高抗品种叶片SOD活性最高值出现的时间比高感品种晚3 d以上。在接种后2 d,供试品种的叶片PPO活性均增加;之后,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抗病品种的叶片PPO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明显晚于高感品种,抗性越强的品种,峰值也越高。综上,高感品种接种柑橘轮斑病菌后,其叶片CAT活性在接种后2 d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供试的抗病品种;高抗品种的叶片CAT活性在接种后30 d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抗病品种叶片SOD、PPO活性最高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高感品种,抗性越强其活性最高值也越高。因此,接种轮斑病菌后,叶片CAT、SOD、PPO活性变化可作为反映柑橘对轮斑病菌抗性水平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轮斑病 抗性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州“玫瑰香橙”产地环境质量及果实品质评价
11
作者 李丽 何才智 +3 位作者 李辉 朱劲 向苹苇 夏清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了弄清万州“玫瑰香橙”(塔罗科血橙优系)果园灌溉水和产地环境质量,在7个主产乡镇9个村采集果园灌溉水样品和土壤样品,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 1054—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21)》要求... 为了弄清万州“玫瑰香橙”(塔罗科血橙优系)果园灌溉水和产地环境质量,在7个主产乡镇9个村采集果园灌溉水样品和土壤样品,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 1054—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21)》要求评估污染情况和分析土壤肥力,并采集果实样品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水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铅、六价铬、氟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土壤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总铜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21)》标准上限,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21~0.43,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42~0.63,均处于清洁状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相关标准要求。土壤有机质普遍较低,仅两地达到I级标准;全氮含量分化明显;有效磷较丰富,绝大多数达到I级标准;速效钾较为丰富,达到I级或Ⅱ级标准。不同果园之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但可溶性固形物多数在11%以上,而酸含量多数低于0.9%,固酸比均超过12。部分果园应增施氮肥和有机肥,适当控制磷肥,以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香橙 产地环境质量 土壤肥力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不同种植区域川中小叶种红茶滋味品质分析
12
作者 李翔 许彦 +10 位作者 冯婷婷 俞滢 胡琳玲 付勋 张艳 杨如兴 张小萍 张磊 聂青玉 何小丽 彭耀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5-332,共8页
为探明万州川中小叶种制作红茶滋味品质,该文以9个不同区域和表型特征的川中小叶种制备红茶,采用靶向检测方法,分析茶汤中儿茶素类、游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黄酮醇及其苷类、有机酸类和可溶性糖组分6大类滋味成分,以感官分析,多元统计... 为探明万州川中小叶种制作红茶滋味品质,该文以9个不同区域和表型特征的川中小叶种制备红茶,采用靶向检测方法,分析茶汤中儿茶素类、游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黄酮醇及其苷类、有机酸类和可溶性糖组分6大类滋味成分,以感官分析,多元统计法,结合滋味贡献度(dove-over-threshold,Dot)分析川中小叶种茶树的滋味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茶样分为4类,Ⅰ类茶样中包含C4,C5,C6,C8以及2个对比样,各滋味成分含量相对较为均衡;Ⅱ类茶样具备类似的林下栽培环境,黄酮苷类物质含量低,没食子酸、咖啡碱(caffeine,CAFF)、儿茶素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含量高,表现出醇厚、鲜爽度高的滋味特征;Ⅲ类茶样为叶形较大的种质,黄酮苷类、琥珀酸为其特征滋味成分,儿茶素类、茶氨酸和CAFF含量低,涩味和鲜爽度较高;Ⅳ类茶样儿茶素类、CAFF含量较高,Thea含量低,滋味浓强,但欠鲜爽。该研究对万州区不同区域川中小叶种制备红茶的品质特性进行了梳理,为该类种质资源进一步改进工艺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川中小叶种 滋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皮重要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雪峰 杨梅 +4 位作者 向苹苇 马晓丽 胡德玉 杨茂盛 袁项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柑橘果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柑橘果皮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柑橘果皮中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香精油、柠檬苦素类、果胶、... 柑橘果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柑橘果皮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柑橘果皮中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香精油、柠檬苦素类、果胶、膳食纤维和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菌消炎活性、抗糖尿病活性、抗肥胖活性、抗心脑血管疾病活性和抗癌活性等,不同品种的柑橘果皮已被应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或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动物饲料、有机肥和生物燃料等,从柑橘果皮活性成分深入挖掘和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柑橘果皮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果皮 活性成分 加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低效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
14
作者 鞠丽萍 胡琳玲 +2 位作者 刘波 陈榆 陈海霞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5期45-46,共2页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叶用木本植物,一生将经历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4个生物学年龄时期,随着生物学年龄时期的推移,树体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树势则有从幼弱到旺盛再到衰退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茶园鲜叶产量和...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叶用木本植物,一生将经历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4个生物学年龄时期,随着生物学年龄时期的推移,树体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树势则有从幼弱到旺盛再到衰退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茶园鲜叶产量和质量也有“低-高-低”的发展趋势,而茶园鲜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茶农、茶企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衰老期 生物学年龄 幼年期 青年期 鲜叶产量 茶叶产业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下茶园生产管理应对措施
15
作者 鞠丽萍 胡琳玲 +2 位作者 刘翔 刘波 陈榆 《农家科技》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万州区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区县之一,也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茶园面积达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达4.7万亩。但近年来万州区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早春寒潮、盛夏早秋暴雨洪涝或持续高温伏旱、冬季低温霜冻... 万州区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区县之一,也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茶园面积达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达4.7万亩。但近年来万州区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早春寒潮、盛夏早秋暴雨洪涝或持续高温伏旱、冬季低温霜冻等不利天气对万州区茶园生产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万州区茶叶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现针对渝东北地区不同的农业气象灾害天气,提出加强万州区茶园生产管理的对应措施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霜冻 投产茶园 成渝 暴雨洪涝 万州区 产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幼龄茶园防草布覆盖控草防草技术集成
16
作者 胡琳玲 鞠丽萍 +2 位作者 刘翔 刘波 陈榆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1期48-50,共3页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三峡库区生态、有机茶茶区的中心,是茶叶发展的最适生态区,茶园皆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的高山、丘陵地带。近年来,万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把茶叶作为发...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三峡库区生态、有机茶茶区的中心,是茶叶发展的最适生态区,茶园皆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的高山、丘陵地带。近年来,万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把茶叶作为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的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万州区以每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约300公顷的速度稳步推进茶园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茶园基地 产业生态化 稳步推进 重庆市万州区 幼龄茶园 技术集成 有机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冠覆盖材料对塔罗科血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刘雪峰 袁项成 +3 位作者 马晓丽 胡德玉 王兵 向苹苇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晚熟柑橘果实若遇到低温冻害天气,则会出现落果、枯水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树冠覆膜是防控晚熟柑橘冬季冻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研究不同树冠覆盖材料对血橙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柑橘生产中树冠覆膜技术的科学应用提... 【目的】晚熟柑橘果实若遇到低温冻害天气,则会出现落果、枯水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树冠覆膜是防控晚熟柑橘冬季冻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研究不同树冠覆盖材料对血橙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柑橘生产中树冠覆膜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了农用塑料薄膜、无纺布、遮阳网3种树冠覆盖材料对塔罗科血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农用塑料薄膜在提高果面亮度(L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食率方面效果最好;遮阳网在提高果面呈现红色(a值)、黄色(b值)效果最好;无纺布在降低果实酸度,提高果实固酸比方面效果最好。【结论】综合果实内外品质来看,农用塑料薄膜最适宜作为塔罗科血橙冬季树冠覆盖材料,无纺布次之,而利用遮阳网进行树冠覆盖虽然能使果实更偏向于红—黄色,但会明显降低果实可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 树冠覆盖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形柑橘冠层春梢、叶片营养及果实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雪峰 胡德玉 +2 位作者 马晓丽 向苹苇 袁项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柑橘树形春梢、叶片营养及果实的空间分布,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三峡库区奥林达夏橙的最优树形。【方法】以自然圆头形、开心形、篱壁形和主干形4种不同树形的奥林达夏橙植株为试材,调查分析冠层春梢数量、叶片矿质营养... 【目的】研究不同柑橘树形春梢、叶片营养及果实的空间分布,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三峡库区奥林达夏橙的最优树形。【方法】以自然圆头形、开心形、篱壁形和主干形4种不同树形的奥林达夏橙植株为试材,调查分析冠层春梢数量、叶片矿质营养及果实空间分布变化。【结果】抽生春梢总量以开心形最多,为1249枝。较其他3种树形,圆头形枝梢多分布在树冠上层和外部,占总枝梢的58.39%和79.32%,呈蛋壳状。各树形叶片N、Ca、S、Fe、Cu含量均呈从上至下、从外向内降低的趋势,不同树形间,叶片平均N、P、Ca、S、Fe、Cu含量均以圆头形最低。各树形果实多集中于树冠中上层及外部,果实品质以上部和外部的较好。各树形间,单株产量、果面色泽综合指标(CCI值)、可溶性固形物(TSS)、固酸比、维生素C(VC)含量以开心形最高,较圆头形分别高出58.07%、11.68%、5.93%、6.51%和8.35%,且达显著水平。【结论】在重庆三峡库区奥林达夏橙栽培中,开心形树形可以通过改善光照、增强光合、扩大结果面积、改良枝组结构、优化矿质营养供应,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是该地区最理想的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树形 冠层 春梢 叶片营养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血橙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19
作者 陈泉 杨靖 +1 位作者 何锦辉 刘忠贤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为探究血橙果实成熟过程中理化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川渝地区4个特色血橙品种,测定其5个成熟阶段的理化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4个血橙品种果实L^(*)值均呈下降的趋势,a^(*)值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b^(*)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 为探究血橙果实成熟过程中理化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川渝地区4个特色血橙品种,测定其5个成熟阶段的理化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4个血橙品种果实L^(*)值均呈下降的趋势,a^(*)值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b^(*)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果实硬度整体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呈逐渐下降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固酸比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前期较为稳定,后期快速增加后下降,至2月18日丽朵血橙维生素C含量峰值达290.00 mg/kg,为4个品种中最高;PAL活性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除血橙9号外),POD活性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除血橙8号外),PPO、SOD活性和CAT活性则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除血橙9号外,其余3个品种的类黄酮含量均在2月18日达到最高值,较1月31日的类黄酮含量增加2.37~64.33倍;花青素含量大致呈上升趋势,且在成熟后期表现为丽朵血橙>血橙9号>血橙8号>塔罗科血橙新系;全N、全P、全K含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1月14日的含量均较12月30日增加5倍以上。主成分分析显示,12月底至1月底,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品质在4个血橙品种中为最优;2月中旬和3月初,血橙9号和丽朵血橙果实品质则分别在4个品种中排名第一。综上,血橙9号、塔罗科血橙新系和丽朵血橙均可在2月中旬前销售,3月上旬血橙8号可以进入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 品种 成熟度 理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