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洪波 缪剑华 +5 位作者 袁经权 夏春生 黄碧有 包中会 田敏 李少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12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治疗组68例(Ⅲa期28例,Ⅲb期40例),放疗开始紫杉醇135 ...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12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治疗组68例(Ⅲa期28例,Ⅲb期40例),放疗开始紫杉醇135 mg/m2静滴d1,顺铂60 mg/m2静滴d3,每21~28天重复。放疗结束后给予原方案化疗。共化疗4周期。在化疗结束时口服健脾补肾中药三胶扶正合剂每天250 mL,放化疗结束后每日口服250 mL至疾病进展。对照组放化疗方案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5.24%。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0.88%(55/68),对照组为65.5%(3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2%、21.49%,中位生存时间(MST)22个月;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73%、15.14%,中位生存时间(MST)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χ2=5.94,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治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20.59%低于对照组的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P<0.05)。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88%(21/68)1、3.23%(9/68),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和10.13,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健脾补肾中医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3、5年远期生存率较单纯同步放化疗提高,毒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同步放化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通过调节HIF-1α活性抑制缺氧环境下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被引量:5
2
作者 康强强 唐敏 +6 位作者 侯妍利 段丽群 陈兴月 舒锦 吴府容 王颖 李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研究在缺氧环境下,两性霉素B(AmB)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常规培养(37℃,5%CO2,95%空气)对数生长期Eca109细胞,分别加入0、1.25、2.5、5μg/ml的AmB,放入三气培养箱(37℃,3%O2,5%CO2,92%N2)中... 目的研究在缺氧环境下,两性霉素B(AmB)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常规培养(37℃,5%CO2,95%空气)对数生长期Eca109细胞,分别加入0、1.25、2.5、5μg/ml的AmB,放入三气培养箱(37℃,3%O2,5%CO2,92%N2)中缺氧培养24 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IF-1α、MMP-2和E-cadherin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μg/ml)比较,各AmB处理组Eca109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Eca109细胞体外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0μg/ml)比较,各AmB处理组Eca109细胞MM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HIF-1α蛋白水平均下调(P<0.05),HIF-1α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mB能抑制缺氧条件下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HIF-1α及其下游MMP-2、E-cadher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食管癌 HIF-1Α 缺氧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羧酸转运蛋白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倩 何笑冬 +2 位作者 舒小镭 文军 李少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24-2726,共3页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2在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IDC标本37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作病理诊断分...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2在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IDC标本37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作病理诊断分级,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MCT 1、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MCT 1、2在乳腺IDC中均有高表达;其表达量随病理级别的升高逐渐增强。结论 MCT 1、2在乳腺IDC组织中表达增强,其强度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羧酸转运蛋白1 单羧酸转运蛋白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胶扶正合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冉毅 夏冬梅 +7 位作者 包中会 任洪波 蒋义 杨吉帆 黄碧有 姚岚 倪燕侠 李少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三胶扶正合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注射液... 目的:观察三胶扶正合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静脉滴注,d_1+注射用奈达铂75 mg/m^2,静脉滴注,d_3,21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行常规分割调强放疗,每次2 Gy,每周5次,共60~70 Gy;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原方案化疗2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胶扶正合剂250 mL/d,分3次服用,至治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82.35%vs.对照组73.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PAB、ALB、H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CC-Ag、CEA、TK1、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度白细胞减少、Ⅰ~Ⅱ度Hb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胶扶正合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相当,但前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紫杉醇 奈达铂 三胶扶正合剂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对晚期宫颈癌病灶内细胞恶性生物学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吉帆 任洪波 +3 位作者 李春梅 包中会 蒋义 李少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7期2408-2411,共4页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对晚期宫颈癌病灶内细胞恶性生物学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晚期宫颈癌的患者并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B组患者接受顺铂+调强放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时,...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对晚期宫颈癌病灶内细胞恶性生物学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晚期宫颈癌的患者并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B组患者接受顺铂+调强放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时,检测两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肿瘤侵袭分子、肿瘤增殖分子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2、4周时血清中E-cad、STMN1、Fas、p5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SGF、TK1、SCC-Ag、CA125、OPN、MMP9、NGAL、CyclinE、CyclinD1、PCN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时血清中E-cad、STMN1、Fas、p5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TSGF、TK1、SCC-Ag、CA125、OPN、MMP9、NGAL、CyclinE、CyclinD1、PCN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康艾注射液+调强放疗用于晚期宫颈癌治疗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替吉奥 调强放疗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液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吉帆 任洪波 +3 位作者 李春梅 包中会 蒋义 李少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商品名:特尔立)含漱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放疗+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液含漱)和对照组(放疗+ 0.9%...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商品名:特尔立)含漱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放疗+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液含漱)和对照组(放疗+ 0.9%NaCl溶液含漱),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出现时间及反应程度.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会(RTOG)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Ⅱ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照射剂量时口腔黏膜的损伤程度.结果 在照射剂量30 Gy时,试验组黏膜反应以Ⅰ级为主[30例(75.0%)],对照组以Ⅱ级为主[27例(67.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照射剂量50 Gy时,两组黏膜反应均加重,试验组黏膜反应主要以Ⅰ~Ⅱ级为主[37例(92.5%)],对照组主要以Ⅲ~Ⅳ级为主[33例(82.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液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防治 鼻咽肿瘤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原文传递
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ⅢB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任洪波 伍红英 +2 位作者 包中会 李少林 黄碧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126例ⅡB~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组)和化疗后放疗组(对照组)。对照组62例外照射加腔内治疗,当放疗剂量达到30Gy时用^192Ir腔内治疗,7.0Gy/次,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126例ⅡB~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组)和化疗后放疗组(对照组)。对照组62例外照射加腔内治疗,当放疗剂量达到30Gy时用^192Ir腔内治疗,7.0Gy/次,1次/周。当外照射剂量达到46Gv时中间挡铅。A点剂量65~70Gy,B点剂量50—56Gy结束放疗,在放疗开始前给予顺铂(DDP)20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750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每28d重复。2个周期结束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原方案化疗2个周期,共4个周期。治疗组64例,放射治疗同对照组,在放疗开始时给予DDP20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5-Fu 750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每28d重复,共用4个周期。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414%。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5.6%;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x^2=5.01,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疗效好,可以提高3、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洪波 王琦 +1 位作者 黄碧有 李少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步放化疗)和对照组(序贯放化疗)。治疗组52例,放疗开始给予顺铂(DDP)20mg静脉滴注,第1~5天,依托泊苷(VP16)100mg静脉滴注第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步放化疗)和对照组(序贯放化疗)。治疗组52例,放疗开始给予顺铂(DDP)20mg静脉滴注,第1~5天,依托泊苷(VP16)100mg静脉滴注第1~5天,21~28d为一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去甲长春碱(NVB)40mg静脉滴注,第1,8天,DDP20mg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共用6个周期。对照组45例,在治疗开始前先给予2周期化学治疗后给予放疗。放疗方法、化疗方案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3.81%。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2%,19.69%,中位生存时间(MST)19个月;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13%,8.14%,中位生存时间MST1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使近期疗效较序贯放化疗有所提高,但毒性有所增加。但能有效地提高3,5年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