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1
作者
付雨菲
熊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及相关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2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及MRI信号特征。结果2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均发生于大腿,诊断时均已发生肺部转移...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及相关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2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及MRI信号特征。结果2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均发生于大腿,诊断时均已发生肺部转移。2例肿瘤MRI信号不均,病灶边缘及周围均见“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呈持续性明显强化。结论ASPS的临床、MRI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患者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鑫
石义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63-65,16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SFT)患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和MRI图像资料,观察记录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边界等相关信息,总结SFT...
目的分析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SFT)患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和MRI图像资料,观察记录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边界等相关信息,总结SFT患者在CT和MRI中的影像学征像。结果收集的18例SFTP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的最大径1.8~13.4cm,中位值6.5cm,其中有3例患者病灶的最大径>10cm。多数患者病灶部位位于肋胸膜(66.67%),其次是膈面胸膜(22.22%)、纵隔胸膜(5.56%)和叶间裂胸膜(5.56%),CT平扫可见病灶边界均清晰光整,瘤体呈软组织密度影,10例病灶密度均匀,8例病灶密度不均,CT增强扫描后,密度均匀的病灶仅轻度强化,密度不均病灶强化不均匀,在MRI平扫中,T_(1)WI多呈等、稍低信号,仅2例呈稍高信号;T_(2)WI呈等、稍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可见“假包膜征”;12例加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其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或“地图状”强化,有5例瘤体内部或周围观察到流空影血管。26例ESFT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的最大径1.1~14.8cm,中位值6.2cm,其中有5例患者病灶的最大径>10cm。多数患者病灶部位位于颅内(30.77%)、眼眶(26.92%)及腹腔(23.08%),亦有部分病灶位于盆腔或腹腔内,各部位病灶表现不一,肿瘤形态多样,边界清或欠清,CT平扫呈等或不均匀密度,MRI平扫中T_(1)WI多呈等信号,T_(2)WI信号表现多样,主要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表现与SFTP类似。结论SFTP和ESFT的影像学表现均与其自身肿瘤的大小、部位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二者CT及MRI表现较为相似,出现不均匀持续性强化或“地图状”改变即流空影血管等特征对鉴别SFT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胸膜外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 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研究
3
作者
黄娟
张吉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侧支循环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BCS患者47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MR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RI LAV...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侧支循环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BCS患者47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MR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RI LAVA对BCS分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DSA检查诊断肝静脉阻塞型BCS 1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BCS 21例和混合型BCS 8例,而MRI LAVA诊断肝静脉阻塞型16例,下腔静脉阻塞型21例,混合型10例,其准确性为95.7%;在47例BCS患者中,MRI LAVA显示膈下静脉扩张9例(19.1%),肝内交通支扩张12例(25.5%),腹壁浅静脉扩张26例(55.3%),副肝静脉扩张26例(55.3%),奇/半奇静脉扩张39例(83.0%);与DSA检查比,MRI LAVA显示副肝静脉的准确性为100%。结论采用MRI LAVA扫描技术能够准确判断BCS分型,观察不同类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肝脏加速容积采集技术
侧支循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先春
陈莉
+4 位作者
左敏
刘长华
吴汉斌
杨克勤
王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42-2046,共5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OMBC)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经CT和MRI诊断的35例OMBC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总结OMBC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4...
目的探讨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OMBC)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经CT和MRI诊断的35例OMBC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总结OMBC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外伤患者中发现OMBC 35例,共226枚病灶,其中CT随访复查发现15例共21枚病灶,MRI常规序列扫描共发现29例80枚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发现32例98枚病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发现31例206枚病灶。CT随访复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9%、55.00%、13.0%,MRI常规序列分别为32.5%、45.00%、36.18%,DWI序列分别为77.77%、45.00%、43.50%,SWI序列分别为91.15%、35.00%、86.59%,多模态影像分别为91.86%、85.00%、98.78%。五种检查方式对急性OMBC诊断比较,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OMBC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可以明显提高OMBC的敏感度。OMBC的早发现有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和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灶性脑挫伤
隐匿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题名
大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1
作者
付雨菲
熊鑫
机构
湖北省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湖北省
鄂东
医养
集团
黄石市
第五
医院
普外
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57-35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及相关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2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及MRI信号特征。结果2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均发生于大腿,诊断时均已发生肺部转移。2例肿瘤MRI信号不均,病灶边缘及周围均见“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呈持续性明显强化。结论ASPS的临床、MRI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磁共振成像
分类号
R738.6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患者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鑫
石义志
机构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出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63-65,165,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SFT)患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和MRI图像资料,观察记录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边界等相关信息,总结SFT患者在CT和MRI中的影像学征像。结果收集的18例SFTP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的最大径1.8~13.4cm,中位值6.5cm,其中有3例患者病灶的最大径>10cm。多数患者病灶部位位于肋胸膜(66.67%),其次是膈面胸膜(22.22%)、纵隔胸膜(5.56%)和叶间裂胸膜(5.56%),CT平扫可见病灶边界均清晰光整,瘤体呈软组织密度影,10例病灶密度均匀,8例病灶密度不均,CT增强扫描后,密度均匀的病灶仅轻度强化,密度不均病灶强化不均匀,在MRI平扫中,T_(1)WI多呈等、稍低信号,仅2例呈稍高信号;T_(2)WI呈等、稍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可见“假包膜征”;12例加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其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或“地图状”强化,有5例瘤体内部或周围观察到流空影血管。26例ESFT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的最大径1.1~14.8cm,中位值6.2cm,其中有5例患者病灶的最大径>10cm。多数患者病灶部位位于颅内(30.77%)、眼眶(26.92%)及腹腔(23.08%),亦有部分病灶位于盆腔或腹腔内,各部位病灶表现不一,肿瘤形态多样,边界清或欠清,CT平扫呈等或不均匀密度,MRI平扫中T_(1)WI多呈等信号,T_(2)WI信号表现多样,主要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表现与SFTP类似。结论SFTP和ESFT的影像学表现均与其自身肿瘤的大小、部位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二者CT及MRI表现较为相似,出现不均匀持续性强化或“地图状”改变即流空影血管等特征对鉴别SFT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胸膜外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Solitary Fibrous Tumor
Pleura
Extrapleu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655.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 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研究
3
作者
黄娟
张吉琛
机构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89-692,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CFB638)。
文摘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侧支循环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BCS患者47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MR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RI LAVA对BCS分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DSA检查诊断肝静脉阻塞型BCS 1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BCS 21例和混合型BCS 8例,而MRI LAVA诊断肝静脉阻塞型16例,下腔静脉阻塞型21例,混合型10例,其准确性为95.7%;在47例BCS患者中,MRI LAVA显示膈下静脉扩张9例(19.1%),肝内交通支扩张12例(25.5%),腹壁浅静脉扩张26例(55.3%),副肝静脉扩张26例(55.3%),奇/半奇静脉扩张39例(83.0%);与DSA检查比,MRI LAVA显示副肝静脉的准确性为100%。结论采用MRI LAVA扫描技术能够准确判断BCS分型,观察不同类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肝脏加速容积采集技术
侧支循环
诊断
Keywords
Budd-Chiari syndrom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 techniqu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Diagnosis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先春
陈莉
左敏
刘长华
吴汉斌
杨克勤
王弘
机构
武汉
科
技大学附属汉阳
医院
放射
科
武汉
科
技大学附属汉阳
医院
消化内
科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42-2046,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1.5 MRI-SWI对急性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面上项目基金资助(编号WX17D25)
文摘
目的探讨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OMBC)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经CT和MRI诊断的35例OMBC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总结OMBC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外伤患者中发现OMBC 35例,共226枚病灶,其中CT随访复查发现15例共21枚病灶,MRI常规序列扫描共发现29例80枚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发现32例98枚病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发现31例206枚病灶。CT随访复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9%、55.00%、13.0%,MRI常规序列分别为32.5%、45.00%、36.18%,DWI序列分别为77.77%、45.00%、43.50%,SWI序列分别为91.15%、35.00%、86.59%,多模态影像分别为91.86%、85.00%、98.78%。五种检查方式对急性OMBC诊断比较,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OMBC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可以明显提高OMBC的敏感度。OMBC的早发现有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和良好预后。
关键词
小灶性脑挫伤
隐匿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Mini-focal brain contusion
Occult
Toma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816.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付雨菲
熊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患者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周鑫
石义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RI LAVA扫描技术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研究
黄娟
张吉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杨先春
陈莉
左敏
刘长华
吴汉斌
杨克勤
王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