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改变及APACHEⅡ与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袁法伟 冯辉斌 +4 位作者 尹欢 郑鲲 梅喜平 袁利学 祝小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0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改变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改变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9例,年龄(43.28±9.59)岁。以接受ECMO支持后180 d为研究终点,分为生存组(39例)和死亡组(45例),比较两组心率、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支持治疗时间过短、APACHEⅡ评分较高、SOFA评分较高、PaO_(2)/FiO_(2)降低及心率较快为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OR=0.802、1.630、2.010、1.127、1.132,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心率、PaO_(2)/Fi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四项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858、0.863、0.857、0.991,可知四项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高于单项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100.0%。结论心率、PaO_(2)/FiO_(2)改变及APACHEⅡ与SOFA评分为呼吸衰竭患者ECMO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其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准确度、灵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心率 氧合指数 APACHEⅡ SO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抢救重度气管狭窄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法伟 尹欢 +1 位作者 冯辉斌 邵碧波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7期1357-1358,共2页
气管狭窄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而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气管狭窄的原因有外伤、感染、肿瘤、化学气体吸入、烧伤、先天性因素等,最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占良性气管狭窄所有病因的32.9%。
关键词 良性气管狭窄 抢救 严重呼吸困难 先天性因素 医源性损伤 气体吸入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梅喜平 袁利学 +7 位作者 祝小梅 袁法伟 李炳奇 叶俊伟 刘栋 王雪琴 郑鲲 冯辉斌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应用ECMO进行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35例。收集临床资料,记录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35例危重症患者均成功上机,其中17...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应用ECMO进行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35例。收集临床资料,记录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35例危重症患者均成功上机,其中17例成功下机且存活出院,ECMO支持成功率为48.6%,平均支持时间为(158.4±67.3)h。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出血(40.0%)、缺血(14.3%)、感染(25.7%)、血栓(22.9%)、肾功能不全(31.4%)等。气管插管,置入ECMO,ECMO运作时间,ECMO支持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MAP、Hb、Scr及乳酸水平为ECMO治疗后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病因,ECMO支持治疗前的体温、HR、PaO_(2)、PaCO_(2)、WBC及PLT与患者ECMO治疗后的转归无相关性。结论气管插管,置入ECMO时间,ECMO支持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MAP及乳酸水平是ECMO转归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参考评估患者转归,严格把握上机适应症及时机,提高ECMO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症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胰岛素优化疗法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梅喜平 郑鲲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优化疗法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4例,并将... 目的观察胰岛素优化疗法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优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法,观察2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低血糖和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优化疗法可以减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优化疗法 应激性高血糖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研究
5
作者 陈春艳 卫丽琴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1期0065-0066,共2页
目的 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将其按照抽签法均分并设组,依次实施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8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 目的 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将其按照抽签法均分并设组,依次实施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8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09±0.8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3.56±1.25)分,并发症发生率6.25%,对照组分别为(49.82±0.79)分、(51.28±1.31)分、22.91%,数据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 临床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抢救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最佳的状态配合临床,从而保证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精准护理及效果观察
6
作者 卫丽琴 陈春艳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1期0064-0065,共2页
目的 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办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62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实验比较,依次实施精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31例患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 目的 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办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62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实验比较,依次实施精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31例患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27±0.19)d、护理满意度为30/31(96.77%),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9.86±0.22)d、护理满意度为23/31(74.19%),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时,辅助配合精准护理干预,相比其他护理而言,更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且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功能衰竭 精准护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梅喜平 冯辉斌 邵碧波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5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5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组(n=57)与NIPPV组(n=58)。结果:NIPPV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IPPV组的84.21%(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潮气量(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与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aO2与TV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NIPPV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IPPV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NIPPV组明显低于IPPV组(P<0.05)。NIPPV组住院时间为(16.98±3.87)d,明显短于IPPV组的(24.16±5.18)d,P<0.05。NIPPV组VAP与病死率均为1.72%,明显低于IPPV组的17.55%和15.79%(P<0.05)。结论: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炎症状态,进而改善预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