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军梅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郑州市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59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比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郑州市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59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比较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9例患者乙肝防治知识得分为(51.46±8.75)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民族患者之间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比较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事业单位员工、居住地为城镇、月收入≥5000元患者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比年龄≥3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非事业单位员工、居住地为农村、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乙肝防治知识得分明显更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月收入是影响郑州市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郑州市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月收入是影响其认知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加强对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重点关注老年群体、低收入人群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防治知识 认知情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丙肝病毒RNA定量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贵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丙肝病毒RNA定量对干扰素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不足正常水平2倍的20例作为a组,超过2倍的20例作为b组,丙肝病毒RNA定量不足106的20... 目的观察慢性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丙肝病毒RNA定量对干扰素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不足正常水平2倍的20例作为a组,超过2倍的20例作为b组,丙肝病毒RNA定量不足106的20例作为c组,超过106的20例作为d组,均进行干扰素治疗,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a组与b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与d组相比c组疗效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干扰素疗效影响不显著,丙肝病毒RNA定量水平对干扰素疗效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 血清谷丙转氨酶 丙肝病毒RNA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赋权的督导跟进护理模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3
作者 王姗姗 霍蕊蕊 李若霞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的督导跟进护理模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家庭赋权组...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的督导跟进护理模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家庭赋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赋权的督导跟进护理模式),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家庭赋权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家庭赋权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家庭赋权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家庭赋权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督导跟进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督导跟进护理模式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遵医行为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贵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进行复查,20例乙...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进行复查,2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对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与来氟米特抑制免疫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来氟米特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评价CC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赵颖颖 徐秋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查尔斯共病指数(CCI)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中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来源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查尔斯共病指数(CCI)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中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来源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有患者的随访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死亡组患者存活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不同随访阶段、不同CCI评分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对比不同CCI评分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应用ROC曲线对CCI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进行评定。结果 120例患者中男性87例,占比72.50%,平均年龄(48.76±11.45)岁,死亡组63例,存活组57例,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年龄、Hb、WBC、TBi L、ALB、MELD评分、PTA、CCI、ACCI及随访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ALT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在于Hb、MELD评分、PTA、CCI、ACCI(OR=4.568、4.572、1.772、1.791、1.685,均P<0.05);随着CCI评分的不断升高,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呈逐渐上升趋势(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CI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2.76%、73.88%;ACCI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66.12%、84.32%;MELD评分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5.44%、60.25%;PTA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36.89%、87.25%;Hb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45.10%、70.05%,其中MELD评分预测的灵敏度较高,而ACCI预测的特异度较高,CCI的AUC值为0.837,比ACCI、MELD评分、PTA、Hb的AUC值大。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Hb、MELD评分、PTA、CCI、ACCI,且CCI应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评价 查尔斯共病指数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非活动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柯 许青田 +5 位作者 丁丽敏 左路 武建华 李可 郑秀荣 陈香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非活动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非活动性HBV携带者147例,按照是否合并单纯性NA... 目的探讨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非活动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非活动性HBV携带者147例,按照是否合并单纯性NAFLD分为A、B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年龄、性别、肝纤维化酶谱、HBs Ag水平、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纤维化程度等。结果 A组患者肝纤维化酶谱、碱性磷酸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主要分布在S2期,B组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主要分布在S0~S1期。结论单纯性NAFLD能促进非活动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活动性HBV携带者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善雷 李广明 +3 位作者 任娜 许金生 高鹏 李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例,肝癌患者30例,采用GP73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例,肝癌患者30例,采用GP73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P73水平。结果: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血清GP73分别为(101.11±35.60)ng/mL、(81.87±30.54)ng/mL和(60.45±12.24)ng/mL,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而ALB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血清GP73与ALT、AST、TBIL成正相关(r=0.451、0.406和0.357,P<0.05),与ALB成负相关(r=-0.380,P<0.05)。结论: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肝功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六君子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洪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患者的相同体征,118例该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半年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患者的相同体征,118例该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半年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KPS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毒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可有效防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柴芍六君子汤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香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261-262,共2页
医院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由于近年艾滋病的蔓延和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传染科护士成为经血液传播的高危人群,我院是一所传染病医院,护士每天的护理对象是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工作风险大,危险性高,尤其是新护士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缺乏... 医院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由于近年艾滋病的蔓延和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传染科护士成为经血液传播的高危人群,我院是一所传染病医院,护士每天的护理对象是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工作风险大,危险性高,尤其是新护士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科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肝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可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7期964-966,共3页
重症肝病是因患者短时间内大量肝细胞严重受损、坏死,致使肝脏功能迅速减退而出现的严重综合征。重症肝病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据报道我国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超过60%[1]。因此,重症肝病护理任务较繁重,对护理质量要... 重症肝病是因患者短时间内大量肝细胞严重受损、坏死,致使肝脏功能迅速减退而出现的严重综合征。重症肝病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据报道我国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超过60%[1]。因此,重症肝病护理任务较繁重,对护理质量要求高。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指的是结合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设计层次管理方法,实施对应层次的有效管理。既往研究[2]显示,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本研究将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肝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病 护理管理水平 重症肝炎患者 分级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层级管理模式 重症监护病房 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艳敏 《临床研究》 2016年第9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使用QOL评定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使用满意度调... 目的:观察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使用QOL评定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QOL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前1d统计护理满意率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0%(38/40)]明显优于对照组[82.5%(33/40)](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形成,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 肝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管理模式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 服药依从性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
12
作者 刘月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0期37-38,4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管理模式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77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依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对...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管理模式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77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依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行医院-家庭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自护能力、生存质量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Morisky、ESCA、KPS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21.05%相比,观察组2.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医院-家庭管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其自护能力,同时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从而使其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恩替卡韦 医院—家庭管理模式 服药依从性 营养不良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凯 赵夏平 +1 位作者 袁生武 葛亮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接诊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选择血管栓塞介入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接诊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选择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选择开颅夹闭的手术治疗形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手术的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9、11.839,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使用Glasgow评分评价预后,实验组患者预后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P<0.05)。结论:使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介入 脑动脉瘤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发生率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山岭 李晓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 目的:观察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肝益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水平、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和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LT、总胆红素、AST、C-Ⅳ、LN、透明质酸、CRP和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益脾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及CD3^(+)、CD4^(+)水平,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益脾颗粒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功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时艳丽 王焕枝 刘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97-798,共2页
目的调查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 目的调查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护理和健康指导。采用SF-36量表行生存质量评价并进行依从性评价。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无显著性相差(32.6±2.3对32.4±2.4),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53.3±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3.1),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生存质量得分为(62.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3.7),P<0.05】。结论采取优势内容递增教育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对完成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例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年龄、HBeAg(±)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玉贵 武建华 +1 位作者 李蔚 张全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与年龄、HBeAg(±)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1例慢性HBV携带者肝活检病理结果,按年龄分为三组:〈30岁组,30~40岁组,〉40岁组,计算各组不同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者所占比例,比...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与年龄、HBeAg(±)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1例慢性HBV携带者肝活检病理结果,按年龄分为三组:〈30岁组,30~40岁组,〉40岁组,计算各组不同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者所占比例,比较组间差异。并计算不同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各占比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113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中约30%患者出现明显纤维化;无炎症患者为0,所有患者均有轻度炎症及纤维化;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与年龄比较:三组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1)。G1、G2、G3三组HBeAg阳性率逐步下降,S0、S1、S2三组阳性率逐步下降。结论所有患者均有轻度炎症及纤维化,且肝纤维化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其中纤维化程度重者以HBeAg阴性者为多,积极进行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测,对预防疾病发展,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EAG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结核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7
作者 靳大川 姬广森 +2 位作者 杨亚琦 袁晓燕 武淑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曾误诊的食管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吞咽痛2个月,加重伴午后低热、盗汗10 d就诊。曾在当...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曾误诊的食管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吞咽痛2个月,加重伴午后低热、盗汗10 d就诊。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冠心病,但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后到某省级医院就诊,行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食管溃疡,不除外结核?内镜下活组织病理切片经另一省级医院病理科医师会诊,诊断不能除外猫抓病样肉芽肿性炎。1个月前曾来我院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予相应治疗,病情加重。近10 d患者出现午后低热、盗汗,再次来我院就诊。经综合分析病情考虑结核病,经4周试验性四联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1个月四联抗结核治疗,并行7个月二联抗结核治疗。完成6个月抗结核治疗时复查胃镜显示食管溃疡已经消失,仅遗留瘢痕。结论食管结核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诊断措施,易误诊。为此临床医师要全面详细收集患者病史,掌握食管结核临床特点和正确诊疗方法,以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食管 误诊 冠心病 食管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小丽 高鹏 +3 位作者 刘俊华 周凤蕊 王佳乐 李广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和IL-12)及趋化因子(CXCL16和CXCL11)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体内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乙肝患者93例,其中轻度乙肝患者37例,中度乙肝患者30例,重度乙肝患者26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和IL-12)及趋化因子(CXCL16和CXCL11)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体内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乙肝患者93例,其中轻度乙肝患者37例,中度乙肝患者30例,重度乙肝患者26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6、IL-10和IL-12)、趋化因子(CXCL16和CXCL11)和生化指标(AST、ALT、TC、TG和DBIL)。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组CXCL16和CXCL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IL-6、IL-10和IL-12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P<0.05);中度组IL-6、IL-10和IL-12明显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AST、ALT和DBI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HBV DNA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HBV DNA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IL-6和IL-12与ALT成正相关(r=0.404和0.434,P<0.05),而IL-10与ALT成负相关(r=-0.341,P<0.05);CXCL16与生化指标无相关性(P>0.05);IL-6、IL-12和IL-10与CXCL16、CXCL11无相关性(P>0.05);HBV DNA与ALT、AST、CXCL16呈正相关(r=0.302、0.305和0.413,P<0.05)。结论:乙肝患者IL-6、IL-10、IL-12以及CXCL16和CXCL11表达上调,其中IL-6、IL-10、IL-12和CXCL11可一定程度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趋化因子 乙肝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义胜 高鹏 常冰 《肝脏》 2018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资料。分析3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差异和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再将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得出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P<0.05)。健康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均P<0.05)。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和ALT、AST、TBil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和PTA、Alb水平均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肝功能损伤越重,患者血清HMGB1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重型肝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肝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广军 饶慧瑛 +16 位作者 李广明 郭晓林 贾战生 张明香 贾继东 姜相君 郑素军 赵英仁 尚佳 杨兴祥 蔡大川 南月敏 王福生 毛青 谢尧 秦宏 魏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评价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对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16家研究中心筛选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所有受试者接受索磷布韦(400 mg/片,1片/d)联合利巴韦林(体质量<75 kg,1000 mg/d;体质量≥75 kg,12... 目的评价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对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16家研究中心筛选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所有受试者接受索磷布韦(400 mg/片,1片/d)联合利巴韦林(体质量<75 kg,1000 mg/d;体质量≥75 kg,1200 mg/d)治疗12周,停药随访12周。主要的疗效指标为治疗结束停药随访12周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情况。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治疗2、4、8、12周及停药后4周时HCV RNA低于定量下限的比率;治疗4、8、12周时病毒学反跳率;停药随访4、12周的复发率。并观察治疗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136例受试者,非肝硬化121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停药12周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2.6%(95%可信区间:88.3%~97.0%);治疗第8周,有1例病毒学反跳;停药4周时,有8例病毒学复发;停药12周时,有10例病毒学复发。入组的136例受试者中,共有128(94.1%)例报告了549例次治疗期不良事件,研究用药相关治疗期不良事件243例次(99例受试者,72.8%),未出现导致索磷布韦调药或暂停用药的不良事件,6(4.4%)例受试者发生了7例次严重不良事件,仅1例考虑与研究用药可能有关(肝低回声区性质待查),未出现导致试验中止或受试者死亡的不良事件。结论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的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基因型 抗病毒药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