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边漫漫 周丽娜 +1 位作者 陈悦 王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55-156,159,共3页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接受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61例慢阻肺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31例,常规护理干预+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接受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61例慢阻肺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31例,常规护理干预+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1个月,对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护理1个月后,两组各项SGRQ得分与总分、SDS、SAS、mMRC、CAT得分比护理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6 MWD比之护理前更长,且B组长于A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接受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并且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多学科协作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心排出量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邢书成 王宁 +5 位作者 朱斌建 邢树发 付振强 吴景硕 马汤力 李俊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出量(CO)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共255例,对其进行无创CO监测,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O)检查,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的CO监测情况...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出量(CO)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共255例,对其进行无创CO监测,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O)检查,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的CO监测情况。结果:无创CO监测、心脏彩超检查、PiCCO检查测得到CO平均值分别是(5.07±2.14)L/min、(4.91±2.08)L/min、(5.14±2.16)L/min,经方差分析,三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两两之间比较发现,与心脏彩超检查相比,无创心排出量监测、PiCCO检测的CO值显著升高(P<0.05,P<0.01),而无创心排出量监测与PiCCO检测的CO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心排出量监测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监测心排出量值分别优于心脏彩超检查(P<0.05,<0.01),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排血量 危重病 诊断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琳 朱惠源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细菌性肺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及观察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布地奈德吸入)...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细菌性肺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及观察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CRP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患者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促进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 肺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戒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73-174,177,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戒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戒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1例,常规护理联合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戒烟护理)。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SGRQ各维度评分均下降(P<0.05),CSES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戒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老年慢阻肺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自我管理效能及遵医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戒烟 慢阻肺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下的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贾明英 吴婷婷 +2 位作者 许会娟 李园园 王毅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下的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下的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下的肺康复护理,均从入院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后的SGRQ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趋势更明显;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下的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辅助促进肺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性化身心诉求 肺康复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琳 吴景硕 +2 位作者 刘正 朱惠源 张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金荞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配合呼吸机... 目的:探讨金荞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配合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荞麦片,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COPD评估量表测试评分(CAT)、6分钟步行距离、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AT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距离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氢离子浓度(p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荞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临床疗效较佳,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片 噻托溴铵粉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正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相关性及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哮喘控制量表(CAT)评估患者预... 目的分析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相关性及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哮喘控制量表(CAT)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总分<24分为未完全控制,总分≥24分为完全控制,将总分<24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29例),将总分≥24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51例)。患者入院时均检测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及肺功能,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肺功能与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CD3^(+)、CD4^(+)低于治疗前,CD8^(+)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显示,CD3^(+)、CD4^(+)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CD8^(+)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预后不良组家族哮喘史、吸烟史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FEV1、FVC、FEV1/FVC、CD8^(+)低于预后良好组,CD3^(+)、CD4^(+)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FVC、CD3^(+)、CD4^(+)高水平是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CD8^(+)高水平是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D3^(+)、CD4^(+)、CD8^(+)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情况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关系密切,同时两者还可影响患者预后,淋巴T细胞各亚群水平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淋巴T细胞亚群 肺功能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李晓琳 吴景硕 +3 位作者 刘正 朱惠源 张钟 马星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单独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单独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与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炎性指标水平,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混悬液 特布他林雾化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气指标 炎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耿艺维 吴景硕 张爱新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653-654,共2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AR)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R分为合并AR组(n=22)与未合并AR组(n=73),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AR)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R分为合并AR组(n=22)与未合并AR组(n=73),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FEV_(1)/FVC]与气道炎性反应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且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AR患者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R组的FEV_(1)%pred、FVC%pred低于未合并AR组,FeNO高于未合并AR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合并AR患者的FEV_(1)%pred、FVC%pred与FeNO呈负相关(r=-0.489、-0.512,P=0.016、0.024)。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AR患者肺功能明显降低,而气道炎性反应明显升高,且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具有相关性,检测其相关指标有助于支气管哮喘合并AR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肺功能 气道炎性反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冯明明 吴景硕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9例COPD患者,均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分为血二氧化碳测定组(39例)、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40... 目的探究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9例COPD患者,均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分为血二氧化碳测定组(39例)、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40例),分别于通气前、通气12 h、通气24 h、通气72 h后测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对比两组不同时刻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呼吸机治疗压力[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末正压(PEIP)]及PaCO_(2)监测值;观察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PaCO_(2)、TcPCO_(2)监测值,分析PaCO_(2)与TcPCO_(2)的相关性;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对比两组通气72 h后CAT评分及PaCO_(2)达出院标准所用时间。结果通气12 h、通气24 h、通气72 h后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PaCO_(2)均低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2 h、通气24 h、通气72 h后两组PEE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2 h、通气24 h、通气72 h后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PEIP均高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通气前、通气12 h、通气24 h、通气72 h后组内PaCO_(2)、TcPC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72 h后PaCO_(2)与TcPCO_(2)之间呈较强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52,P=0.037);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通气72 h后CAT评分低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达出院标准所用时间均少于血二氧化碳测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与血二氧化碳测定应用于COPD患者,有利于辅助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即时调整,促进通气改善及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辅助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