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1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2、SAA、SII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2
作者 刘豪 郭金培 +1 位作者 张欣鑫 张聪敏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雌二醇(E_(2))、淀粉样蛋白A(SAA)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某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女性90例为... 目的:探究血清雌二醇(E_(2))、淀粉样蛋白A(SAA)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某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女性9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E_(2)、SAA、SII水平。根据观察组术后2年内有无复发或转移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67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E_(2)、SAA、SII水平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E_(2)、SAA、S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患者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ASA分级及病理学类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期患者比例及血清E_(2)、SAA、SII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_(2)、SAA、SII均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E_(2)、SAA、SII水平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3、0.863、0.833;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7,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8.51%。结论:早期乳腺癌术后预后不良患者E_(2)、SAA、SII水平均异常升高,三者联合在诊断乳腺癌患者预后中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二醇 淀粉样蛋白A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微环境和缺氧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杜荣艳 郑苗苗 沈泽坤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局部氧疗对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微环境及缺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予传统清创联合换药方式治疗)和...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局部氧疗对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微环境及缺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予传统清创联合换药方式治疗)和观察组(103例,予VSD联合局部氧疗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1 d创面温度、创面渗液酸碱度(pH试纸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肉芽组织生长面积及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01),完全愈合、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01)。治疗后21 d观察组伤口温度、渗液酸碱度、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创面组织琥珀酸脱氢酶水平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VSD联合局部氧疗可以改善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创面微环境及缺氧状态,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难愈性 负压封闭引流 氧疗 局部 微环境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建锋 赵正国 +1 位作者 黑涛 樊军雨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2536-2542,共7页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双模拟与平行对照前瞻性方式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双模拟与平行对照前瞻性方式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1年内的复发率、术中与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与RAS活性指标[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96%vs83.67%;P<0.05),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08%vs18.37%;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研究组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ng1-7、AngⅠ、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4%vs16.33%,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与RAS活性,具有创伤小、利于恢复、疗效可靠、安全性佳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腹腔镜 肝外胆管结石 炎症因子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干预对结肠癌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生活质量、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菲菲 郑利娜 +2 位作者 赵玉玲 李攀攀 孙建丽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0期2148-2150,2154,共4页
目的探讨Orem自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创伤应激、生活质量、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Orem自理模式护理干预。术后第1天、术后2... 目的探讨Orem自理干预模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创伤应激、生活质量、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Orem自理模式护理干预。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4周,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应激障碍情况;术后第1天、术后4周,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PTSD-SS、ASDS、SDS、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患者PTSD-SS、A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低1天,且干预组患者的PTSD-SS、A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后低1天,且干预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结肠癌手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 结肠癌 创伤 应激 生活质量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建锋 常会玲 赵正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与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与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827,P=0.093);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75,P=0.046)。91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失访15例,随访率85.85%。两组急性胆管炎及结石复发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0.000,P=0.987、0.991)。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保护了Oddi括约肌生理功能,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于全身基础情况较差、黄疸严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老年患者更适合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大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美观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詹学斌 刘谊和 马剑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9期2249-225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美观度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大切口手...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美观度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大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等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0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01)。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美观满意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4,P=0.011)。结论甲状腺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的优点,可有效保护颈部的生理功能,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美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大切口手术 临床疗效 预后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SRGN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剑锋 张艳彩 孙慧 《癌症进展》 2018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糖蛋白丝甘蛋白聚糖(SRGN)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下调其表达对细胞凋亡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SMMC-7721、MCF7、HCC1569中SRGN蛋... 目的探讨小分子糖蛋白丝甘蛋白聚糖(SRGN)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下调其表达对细胞凋亡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SMMC-7721、MCF7、HCC1569中SRG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SRGN si RNA转染MDA-MB-231细胞(si RNA-SRGN组),以si RNA-Con为阴性对照(si RNA-Con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收集转染48 h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RGN、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 3)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乳腺癌细胞中SRG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P﹤0.05);si RNA-SRGN组的SRG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 RNA-SRGN组的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GN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升高,通过RNA干扰抑制其表达后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并下调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GN基因 乳腺癌 凋亡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方式对术后血钙离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黑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71-72,75,共3页
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对术后患者血钙离子(Ca^(2+))变化的影响。选择2012年5月—2015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侧大部分切除术者62例(A组),单侧叶全切+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术34例(B组),单侧全切术50... 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对术后患者血钙离子(Ca^(2+))变化的影响。选择2012年5月—2015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侧大部分切除术者62例(A组),单侧叶全切+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术34例(B组),单侧全切术50例(C组),双侧全切术32例(D组)。分别在术前1 d及术后3、7 d检测各组Ca^(2+)水平,分析各组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以及低钙血症的发生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术后3、7 d 4组间Ca^(2+)水平比较,C组显著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各组术后3 d Ca^(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7 d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7 d Ca^(2+)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D组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较B组及C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血Ca^(2+)水平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呈负相关(r=-0.684,P=0.001)。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术后患者血Ca^(2+)水平有一定影响,但低钙血症的发生与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外科治疗 Ca^(2+)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剑锋 赵正国 黑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6期76-76,9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各51例,分别实施常规手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各51例,分别实施常规手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TSH、TgA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建锋 赵正国 《临床研究》 2021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TSH、Tg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TSH、Tg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两组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6个月骨密度及术前和术后3 d的TSH、TgAb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股骨大转子、第四腰椎骨密度与术前比无显著差异,且两组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TSH、TgAb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完全切除病灶,避免肿瘤残留情况的发生,便于各项观察,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密度 促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振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3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DA、SOD等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MDA明显低于常规组,SOD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直肠癌 血清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振华 赵正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短,而且切口瘢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高频彩超 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建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1—2020-01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疝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TAPP组和L...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1—2020-01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疝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前及术后24 h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E-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创伤反应指标。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每组58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Lichtenste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血清TNE-α、IL-6、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ichtenstein和TAPP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均有创伤小等优势,但后者手术用时少、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经验予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腹股沟斜疝 经腹腹膜前修补术 开放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詹学斌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7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7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有关指标、切除标本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肿瘤 肠梗阻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P-2、MACC1联合miR-17对结肠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16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刘景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17-3521,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联合微小RNA-17(miR-17)对结肠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联合微小RNA-17(miR-17)对结肠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均接受CME治疗。随访3 a,根据预后情况分组,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血清MASP-2、MACC1、miR-17水平。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MASP-2、MACC1、miR-17预测结肠癌CM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后血清MACC1、miR-17水平低于术前,MASP-2水平高于术前(P<0.05)。随访3 a,80例结肠癌CME患者中19例被纳入预后不良组,60例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Ⅲ期占比及血清MACC1、miR-17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ASP-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MACC1、miR-17是影响结肠癌CM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ASP-2为保护因素(P<0.05)。血清MASP-2、MACC1、miR-17均可预测结肠癌CME患者的预后,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结肠癌CME后患者血清MACC1、miR-17水平降低,MASP-2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均可作为结肠癌CME预后的预测指标,且三者联合的预后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微小RNA-1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詹学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术式治疗,...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_(3)和FT_(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腔镜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振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9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7例,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7例,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多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小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詹学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 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临床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11—2020-01间行手术治疗的5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切开挂线组(切开挂线组,24例)和括约肌... 目的 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临床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11—2020-01间行手术治疗的5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切开挂线组(切开挂线组,24例)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组(瘘管结扎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瘘管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挂线组,术后疼痛持续、住院及创面愈合等时间均短于切开挂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术后1周和6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少于切开挂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切开挂线术及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均有较好效果,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肛门正常控便等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单纯切开挂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乳房美观度、术后恢复、应激反应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房美观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乳房美观度,促进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房美观度 术后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