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并肺栓塞的CT平扫、CTPA影像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温莎 夏傲 肖战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肺栓塞(PE)患者CT平扫、CT肺动脉造影(CTPA)影像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伴发PE将其分为PE组(n=62)及非PE组(n=78),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肺栓塞(PE)患者CT平扫、CT肺动脉造影(CTPA)影像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伴发PE将其分为PE组(n=62)及非PE组(n=78),比较两组患者CT平扫、CTPA影像特点差异,并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并PE患者临床特征。结果PE组肺内渗出病变、胸腔积液所占比例分别为77.78%、61.11%,较非PE组54.55%、36.36%均显著高(P<0.05);两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肺动脉直径、RV/LV、栓塞指数及栓子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2例恶性肿瘤并PE患者中,中央型栓塞50例(80.65%),周围性栓塞12例(19.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2.385,95%CI=1.259~4.518)、血小板计数(OR=2.776,95%CI=1.197~6.436)以及Khorana评分(OR=2.620,95%CI=1.380~4.972)为恶性肿瘤并发P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肿瘤并PE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当CTPA提示肺内渗出病变、胸腔积液且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以及Khorana评分升高时,应警惕PE的发生,提高相关认识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影像特点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肿瘤内科临床试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
作者 贺瑞蕊 张丹丹 +5 位作者 杨丰华 徐静 罗萌萌 李红月 贺会娟 程丽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肿瘤内科临床试验质量评价体系。方法:由肿瘤内科1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和8名护士组成课题小组,通过检索、查阅、筛选相关文献,拟订肿瘤内科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并依据质量体系构建要求,选择17名... 目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肿瘤内科临床试验质量评价体系。方法:由肿瘤内科1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和8名护士组成课题小组,通过检索、查阅、筛选相关文献,拟订肿瘤内科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并依据质量体系构建要求,选择17名征询专家,制订征询问卷,使用线上邮件和现场发填写问卷方式。结果:共完成2轮征询工作,每轮各发放17份问卷。第一轮共回收有效问卷16份,专家参与率为94.12%;第二轮共回收17份有效问卷,专家参与率为100%。两轮专家Cr值分别为0.915、0.960,表明两轮征询专家权威性较高;两轮专家意见的Kendall′s W值为0.336~0.485,P<0.001;评估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涉及范围较为全面,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研究依据德尔菲法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肿瘤内科临床质量评价体系,为肿瘤内科临床和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德尔菲法 临床研究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疗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孟艳莉 黎海亮 +3 位作者 赵妍 郭晨阳 宗登伟 余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35例患者为治疗组,与单纯采用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35例患者为治疗组,与单纯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该类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60.0%(21/35),获益率85.7%(30/35);对照组客观有效率53.8%(21/39),获益率84.6%(33/39),两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4,P=0.894);治疗组疾病无进展期平均12.2个月,对照组平均8.6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间隔时间延长了3.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组复发率40.0%(12/30),对照组57.6%(19/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治疗前后KPS平均值为72.4分和82.7分,对照组为68.9分和79.1分,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39),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对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采用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可以降低肿瘤复发,提高疾病无进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CT引导 化疗灌注 盆腔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丽亚 贾培君 +1 位作者 尚晋文 张成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为主,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故患者的5 a生存率较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寻找有...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为主,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故患者的5 a生存率较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寻找有效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DNA、RNA和蛋白质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下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肿瘤置管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及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辉 曹媛媛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下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肿瘤置管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及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影响。方法择选187例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使用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 目的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下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肿瘤置管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及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影响。方法择选187例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使用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应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方案,观察组给予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指导下形成的延伸护理服务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下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肿瘤置管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及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指导下形成的延伸护理服务方案可以提高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延伸护理服务 肿瘤置管化疗 PICC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手足麻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凤 刘辉 +2 位作者 王东梅 李红杰 周毅娟 《临床研究》 2021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熏洗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手足麻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手足麻木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温生理盐水清洗,观察组采... 目的研究中药熏洗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手足麻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手足麻木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温生理盐水清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症状积分(四肢麻木、无力刺痛、灼热感)、行为状况[卡氏评分(KPS)]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四肢麻木、无力刺痛、灼热感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KPS、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手足麻木患者中,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行为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胃肠道肿瘤化疗 手足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地区结肠镜筛查人群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郭兰伟 郑黎阳 +7 位作者 陈琼 刘茵 徐慧芳 康瑞华 王红 王潇杨 刘曙正 张韶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肠镜筛查人群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依托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 目的探讨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肠镜筛查人群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依托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招募的无症状参与结肠镜筛查的7454名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结肠镜筛查的7454人中共检出进展期肿瘤112例,检出率为1.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肉类摄入量、糖尿病史和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与40~49岁组相比,60~74岁组检出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风险增高(OR=2.04,95%CI:1.23~3.38);与不吸烟人群相比,正在吸烟的人群检出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风险增高(OR=2.21,95%CI:1.48~3.31);与肉类摄入量较少的人群相比,肉类摄入量较多的人群检出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风险增高(OR=1.53,95%CI:1.04~2.26);与无糖尿病史的人群相比,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检出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风险增高(OR=1.69,95%CI:1.07~2.69);与无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相比,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检出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风险增高(OR=1.64,95%CI:1.09~2.46)。结论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肠镜筛查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检出率为1.50%,高龄、吸烟、肉类摄入较多、糖尿病史、结直肠癌一级亲属家族史是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 筛查 影响因素 河南省
原文传递
河南省2015-2019年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分析
8
作者 陈琼 张明霞 +10 位作者 郭兰伟 郑黎阳 刘纯亚 王一先 刘茵 王红 徐慧芳 康瑞华 王潇杨 刘曙正 张韶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4-960,共7页
目的利用人群肿瘤登记数据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方法提取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库中诊断日期在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恶性肿瘤病例,采用现时生存分析方法估计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EdererⅡ方法计... 目的利用人群肿瘤登记数据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方法提取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库中诊断日期在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恶性肿瘤病例,采用现时生存分析方法估计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感兴趣时期设定为2015—2019年,随访截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国际癌症生存标准年龄结构进行标化,标化生存率的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河南省2015—2019年恶性肿瘤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为43.3%。总体标化5年相对生存率为40.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45.9%和34.7%;Z=39.60,P<0.001),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44.9%和39.1%;Z=12.97,P<0.001)。0~14岁儿童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为60.2%,15岁及以上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43.5%。标化5年相对生存率>70%的恶性肿瘤有2种(甲状腺癌82.2%,乳腺癌71.6%),<30%的有4种(胰腺癌18.2%,肝癌19.6%,肺癌24.0%,胆囊癌26.6%)。结论河南省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相对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继续加强肿瘤综合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现时生存分析 5年相对生存率 肿瘤防控 河南省
原文传递
巴林特小组培训对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焦妙蕊 李秀杰 +1 位作者 赵瑞 张有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5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分5期对60名护士进行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培训,每期培训8次.培训前后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估,比...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分5期对60名护士进行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培训,每期培训8次.培训前后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估,比较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工作应激源总分从(494.97±198.75)分降至(420.03±159.70)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从(23.43±4.57)分提高至(26.57±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5.31;P〈0.01).结论 巴林特小组培训能够促进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其职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压力 应对方式 巴林特小组 肿瘤医院
原文传递
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扬 姜艳红 +3 位作者 刘冰 米瑞华 毕利军 许青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41例t-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为血液肿瘤组t-AML(n=28)和实体瘤组t-AML(n=13)。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41例t-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为血液肿瘤组t-AML(n=28)和实体瘤组t-AML(n=13)。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结果 41例患者第一肿瘤至t-AML的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21.0个月(16.5~46.0个月);24例(58.5%)伴淋系抗原异常表达, 28例(68.3%)染色体核型异常, 18例(43.9%)融合基因阳性, 28例(68.3%)基因突变阳性;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11.0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5个月。血液肿瘤组t-AML患者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PL)比例(0.0, 0/13)、达到完全缓解(CR)的比例(18.2%, 2/11)、中位OS(4.5个月)和中位RFS(2.5个月)低于实体瘤组[分别为35.7%(10/28)、68.0%(17/25)、均未达到], 但M4/M5比例(93.2%, 12/13)高于实体瘤组[53.6%(15/18), 均P<0.05]。实体瘤组PML-RARa基因阳性和预后良好核型比例[分别为35.7%(10/28)和46.4%(13/28)]高于血液肿瘤组[0.0(0/13)和0.0(0/13), 均P<0.05], 而预后中等核型比例(42.9%, 12/28)低于血液肿瘤组[84.6%(11/13), P<0.05]。治疗相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APL)组患者CR比例(90.0%, 9/10)、中位OS(未达到)和中位RFS(未达到)均高于无APL的t-AML组[分别为38.5%(10/26)、6和8个月, 均P<0.05]。剔除t-APL患者影响后, 实体瘤组患者CR患者例数8例、中位OS(9个月)和中位RFS(未达到)与血液肿瘤组(分别为2例、4和2个月)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原发肿瘤为血液肿瘤是影响t-AML患者OS和RFS的危险因素(均P<0.10)。结论与实体瘤继发的t-AML患者比较, 血液肿瘤继发的t-AML患者治疗效果差, 预后差;剔除t-APL患者的影响后, 血液肿瘤与实体瘤治疗相关的t-AML患者间治疗效果和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实体瘤 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 跨系抗原表达
原文传递
医护患协同模式在骨肉瘤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晶 刘新 +1 位作者 刘志勇 韩金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患协同模式对骨肉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保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行铰链式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医护... 目的探究医护患协同模式对骨肉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保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行铰链式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医护患协同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2组,每组45例,比较2组数字疼痛分级(NRS)、肢体功能(MSTS)、自我护理能力(ESCA)与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进展逐渐降低(F_(组间)=26.365,P_(组间)<0.001;F时点=715.361,P时点<0.001;F_(交互)=2.528,P_(交互)=0.115)。研究组MST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进展逐渐升高(F_(组间)=242.784,P_(组间)<0.001;F时点=5224.310,P时点<0.001;F_(交互)=98.565,P_(交互)<0.001)。研究组护理后ESCA、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292,P<0.001;t=10.411,P<0.001)。结论医护患协同模式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肢体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关节置换 医护患协同模式 疼痛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郭峰杰 孙爱英 宋瑞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7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7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137例患者中,36例(26.28%)出现并发症,纳入并发症组;101例(73.72%)未出现并发症,纳入无并发症组。2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冠心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45,P<0.001;χ^(2)=7.956,P=0.005;χ^(2)=7.499,P=0.006;t=2.477,P=0.015)。年龄、吸烟史、冠心病为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95%CI:1.234~4.358,P=0.009;95%CI:1.105~7.030,P=0.030;95%CI:1.029~6.614,P=0.044)。结论年龄、吸烟史及冠心病为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严格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陆舜 余新民 +14 位作者 胡艳萍 马智勇 李醒亚 李卫东 刘云鹏 王东 王秀问 王哲海 吴敬勋 钟殿胜 李高峰 何婉毓 包圆媛 袁园 范静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7,共9页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肿瘤缓解特征。方法:选取RATIONALE 304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单独化疗治疗后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非鳞状NSCLC...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肿瘤缓解特征。方法:选取RATIONALE 304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单独化疗治疗后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非鳞状NSCLC患者,分析其缓解特征和安全性特征。至缓解时间(TTR)定义为从随机到获得首次客观缓解的时间。肿瘤缓解深度定义为与基线靶病变长径总和相比的最大肿瘤缩小百分比。结果:截至2020年1月23日,共计128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获得肿瘤客观缓解(应答者),占意向治疗人群的57.4%(128/223),TTR为5.1~33.3周,中位TTR为7.9周。在应答者(128例)中,50.8%(65例)在首次疗效评估(第6周)时获得首次缓解,31.3%(40例)在第2次疗效评估(第12周)时获得首次缓解,18.0%(23例)在第3次及之后的肿瘤评估中获得首次缓解。肿瘤缓解深度达到30%~<50%、50%~<70%和70%~100%的应答者比例分别为45.3%(58/128)、28.1%(36/128)和26.6%(34/1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9.0个月(95% CI: 7.7~9.9个月)、11.5个月(95% CI: 7.7个月~不可估计)和未达到(95% CI: 11.8个月~不可估计)。应答者整体耐受性良好,与总体安全性人群类似。 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鳞状NSCLC的应答者中,82.0%(105/128)的患者在前2次肿瘤评估(12周)内获得缓解,18.0%(23/128)的患者在更晚期(18~33周)的评估中获得缓解,且肿瘤缓解深度较深的应答者其PFS有延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至缓解时间 肿瘤缓解深度
原文传递
华蟾素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八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璐 米瑞华 +4 位作者 魏旭东 陈琳 艾昊 尹青松 汪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4-956,共3页
华蟾素(cinobufag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etus 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为我国自行研制和开发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软坚散结等作用。随着进一步... 华蟾素(cinobufag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etus 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为我国自行研制和开发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软坚散结等作用。随着进一步研究证实,华蟾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患者免疫力、止痛等功效,同时对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有部分改善,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提高疗效。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华蟾素治疗8例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文献复习 华蟾素 难治性 复发 治疗 肿瘤细胞增殖 恶性肿瘤患者
原文传递
河南省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治疗依从性观察及其对12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珍 张龚莉 +6 位作者 周健 李梦娟 王娟 赵慧芳 桂瑞瑞 祖璎玲 宋永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就诊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接受伊马替尼(IM)400mg/d治疗的51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对12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的影响。方法513例CML—CP患者均来自河南省,其中... 目的观察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就诊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接受伊马替尼(IM)400mg/d治疗的51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对12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的影响。方法513例CML—CP患者均来自河南省,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56例,其他医疗保险57例。患者接受IM治疗后,对其进行常规患教,告知其定期复查骨髓象、BCR.ABL融合基因及染色体的重要性。每例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其定期复查情况分别将其纳入依从性好组或依从性差组。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在12个月时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及Sokal评分危险度分布的差异;并记录患者诊断至开始IM治疗时间、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居住地至医院的交通是否便利、年龄、性别等,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12个月CCyR的因素。结果513例CML.CP患者在IM治疗12个月时依从性好组(354例)CCyR率达82.2%,依从性差组(159例)CCyR率为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Sokal评分进行危险度分层,依从性好组低、中、高危分别为121、132、101例;依从性差组分别为58、61、40例,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1);COX单因素分析示,Sokal评分、年收入、受教育程度、诊断至开始治疗时间、依从性均与12个月时CCyR率显著相关(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示:受教育程度低(B=0.457,P=-0.018)、年收入低(B=0.267,P=0.035)及治疗依从性差(B=0.587,P=-0.026)是IM治疗中影响患者12个月时CCy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依从性好的CML—CP患者接受IM治疗12个月时获得较好的遗传学反应;低学历、低收入及依从性差是影响患者12个月时CCy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依从性
原文传递
三种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辉 李强 +2 位作者 李文亮 李德宇 张富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资料与方法收集拟采用肾动态显像Gates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201例河南地区中国人,分别采用CT实测、李乾算式、T 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计算肾脏深度,代入Gates公式计算相应的GFR。... 目的探讨不同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资料与方法收集拟采用肾动态显像Gates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201例河南地区中国人,分别采用CT实测、李乾算式、T 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计算肾脏深度,代入Gates公式计算相应的GFR。以CT实测值为评价标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BlandAltman法比较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的准确性和对河南地区中国人的适用性。结果李乾算式取得的左、右肾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4、1.499,P>0.05),左、右肾GF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654、1.798,P>0.05)。T 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取得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以及相应的GF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二者均低估了肾脏深度和GFR。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李乾算式最小,并显著优于T 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结论应用Gates公式测定河南地区中国人GFR时,采用李乾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和由此计算的GFR的准确性均明显优于T 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深度算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一肿瘤复发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娟 周健 +4 位作者 李珍 韩利杰 桂瑞瑞 张龑莉 宋永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0-962,共3页
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随着实体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t-AML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临床治愈t-AML的主... 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随着实体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t-AML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临床治愈t-AML的主要方法,但移植后患者生存情况则与疾病是否复发密切相关。目前移植后患者复发多以白血病为主,以第一肿瘤复发的病例尚未见报道。我们报告1例乳腺癌继发t-AML行allo-HSCT3年后乳腺癌复发伴多发转移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复发 文献复习 放射治疗 移植后 原发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原文传递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性生活现状的现象学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卢红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性生活的状况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肿瘤科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40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00例。采用现象学的分析方式观察不同人口学特...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性生活的状况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肿瘤科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40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00例。采用现象学的分析方式观察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患者治疗后性心理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患者术后性生活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性生活频率及在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达88.00%,常规组为52.00%,干预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年龄越小的患者、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疗程越长的患者及经济状况越好的患者性心理的变化越大。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应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性生活质量及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术后性生活 现象学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232-233,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采用肿瘤疾病外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采用肿瘤疾病外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结直肠癌疾病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手术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60例肺癌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居家护理培训,B组给予首诊医院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60例肺癌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居家护理培训,B组给予首诊医院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B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电话沟通频率(12.8±1.6)次/人显著低于B组(16.1±2.1)次/人,导管留置时间(120.9±3.3)d显著长于B组(112.1±3.5)d(P<0.01)。而更换贴膜、冲管封管、更换正压接头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培训方式帮助肺癌PICC患者化疗间期的导管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