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和超声特征及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吉文仲 韦亚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超声特征和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6例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 目的探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超声特征和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6例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收集统计2组患者的结节大小、形态、边缘、钙化、内部血流、血流阻力指数,钙化检出、钙化形态等超声图像特征,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和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126例患者均经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确诊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良性结节108例,对26例(12.88±5.79)mm(范围:5~29)mm的结节实施微创旋切术,对82例(15.91±12.29)mm(范围:5~65)mm的结节实施开放结节切除术。恶性结节18例(14.29%)患者中,14例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各2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CNB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一致。术后随访3~6个月,定期复查超声,其间所有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术区均未发现病变残留。其中14例恶性结节的患者亦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形态、边缘、钙化灶、钙化形态、内部血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有钙化的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存在钙化的BI-RADS 4A乳腺结节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BI-RADS 4A类的乳腺结节患者,需行组织学诊断。术前CNB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均可准确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应依据结节的超声特征和组织学诊断结果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案。微创旋切可用于BI-RADS 4A类的乳腺结节患者的病理取材及小结节的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BI-RADS 4A 微创旋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莹莹 许欢欢 +2 位作者 王妤 张强 孙满红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15-1019,1048,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手术治疗,统计PMPS发生率,分析PMPS的特征,比较PMPS患者和非PMP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手术治疗,统计PMPS发生率,分析PMPS的特征,比较PMPS患者和非PMP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82例中有20例患者术后发生PMPS,发生率为24.39%,其中患侧腋窝45.00%、麻木样疼痛35.00%、中度疼痛60.00%、术后即刻疼痛50.00%、每日发作疼痛50.00%占比较高。PMPS患者和非PMPS患者的体质指数、教育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占位、手术方式、术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化学治疗、术后化学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PS患者年龄低于非PMPS患者,负性情绪率30.00%高于非PMPS患者8.06%,清扫腋窝淋巴结率95.00%高于非PMPS患者72.58%,术后放射治疗率30.00%高于非PMPS患者6.45%(P<0.05)。年龄、负性情绪、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放射疗为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较容易发生PMPS,主要表现为术后即刻腋窝疼痛、麻木,发作频率较高,疼痛较重,其中年龄小、术前焦虑、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放疗为引发PMPS的危险因素,需加强监测和针对性处理,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疼痛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向药物联合TCb方案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3
作者 梁晓丹 张强 柴丽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21-29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靶向药物联合紫杉醇和铂类(TCb)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双靶向药物联合紫杉醇和铂类(TCb)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TCb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治疗,两组化疗6个周期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4周后的肿瘤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3.33%,客观缓解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和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CEA、CA125、CA153水平分别为(76.01±6.76)ng/mL、(64.62±6.24)ng/mL、(2.01±0.76)pg/m L、(14.62±5.21)U/m L、(22.16±8.36)U/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3±8.23)ng/m L、(78.35±7.52)ng/m L、(2.89±1.12)pg/mL、(18.37±5.56)U/mL、(28.55±9.0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靶向药物联合TCb方案可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肿瘤生长因子及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双靶向药物 紫杉醇和铂类 化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负性心理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梁晓丹 梁冰 +1 位作者 张强 柴丽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负性心理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保乳手术后的1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嘱患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负性心理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保乳手术后的1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嘱患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并评价患者的负性心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术后患者的负性心理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80例患者的SAS平均评分为(46.51±14.03)分,SDS平均评分为(48.77±12.16)分。以≥50分为存在负性心理,将患者分为存在负性心理组和不存在负性心理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肿瘤TNM分期、术后放化疗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OR=0.979)、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OR=4.893)、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OR=4.898)、肿瘤分期为Ⅱ期(OR=5.403)、术后接受化疗(OR=3.672)、术后接受放疗(OR=3.567)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负性心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负性心理出现的发生情况进行ROC曲线的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21.32%、0.52%、20.65%、21.54%、20.13%、17.95%、40.08%。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发生负性心理的风险较高,年龄较小、家庭收入较低、自费、肿瘤分期为Ⅱ期,以及术后行化、放疗是患者发生负性心理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负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与甲苯磺酸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梁晓丹 许欢欢 +1 位作者 张强 柴丽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与甲苯磺酸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06—2022-10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6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30例。...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与甲苯磺酸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06—2022-10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6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方案,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甲苯磺酸拉帕替尼方案。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为终点。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疾病的无进展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DC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中位PF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马来酸吡咯替尼联合甲苯磺酸拉帕替尼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晚期HER-2阳性型乳腺癌,能提高患者的DCR、延长PFS,且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HER-2 马来酸吡咯替尼 甲苯磺酸拉帕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4SF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及EMT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冰 邓萌 裴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TM4SF1的siRNA并转染MDA-MB-231细胞(TM4SF1 siRNA组),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TM4SF1的siRNA并转染MDA-MB-231细胞(TM4SF1 siRNA组),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M4SF1、E-cadherin、Vimentin、α-SMA、N-cadherin、β-catenin、Snail、Slug、ZEB、TWIS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两对照组比较,TM4SF1 siRNA组细胞中TM4SF1蛋白表达降低,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下降(P<0.05);上皮表型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而间质表型Vimentin、α-SMA、N-cadherin表达下降(P<0.05);EMT相关转录抑制因子Snail和TWIST表达下降(P<0.05)。结论:TM4SF1可能通过调控乳腺癌细胞EMT进而参与其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四次跨膜蛋白1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38在TGF-β1诱导的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冰 刘灿 王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38在TGF-β1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0.005 g/L TGF-β1刺激MDA-MB-231细胞48 h,以未刺激细胞作为空白对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 mRN... 目的:探讨miRNA-138在TGF-β1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0.005 g/L TGF-β1刺激MDA-MB-231细胞48 h,以未刺激细胞作为空白对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miRNA-138表达的变化。MDAMB-231细胞转染100 nmol/L miRNA-138拟似物48 h,以转染100 nmol/L miRNA无关序列细胞、单纯转染脂质体细胞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RT-PCR检测miRNA-138表达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0.005 g/L TGF-β1刺激同时转染100 nmol/L miRNA-138拟似物48h,以0.005 g/L TGF-β1刺激同时转染100 nmol/L miRNA无关序列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05 g/L TGF-β1刺激MDA-MB-231细胞48 h可降低E-cadherin表达,提高vimentin表达,抑制miRNA-138表达(P<0.05)。与其他3组相比,转染100 nmol/L miRNA-138拟似物48 h组MDA-MB-231细胞E-cadherin表达升高,而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与其他2组相比,miRNA-138表达增加可部分逆转TGF-β1刺激诱导的MDA-MB-231细胞EMT的发生。结论:miRNA-138参与TGF-β1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38 TGF-Β1 EMT MDA-MB-231细胞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真空辅助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微钙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潇毅 陈建中 刘景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233-223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真空辅助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微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乳腺X线摄影诊断组与B超诊断组,每组60例,通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成像技术和B超检查成像技术的引导下对乳腺微钙化...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真空辅助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微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乳腺X线摄影诊断组与B超诊断组,每组60例,通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成像技术和B超检查成像技术的引导下对乳腺微钙化患者实施乳腺穿刺活检诊断,对比活检结果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分析两组诊断的正确率。结果乳腺X线摄影诊断组的穿刺准确率为100%,无漏诊和误诊,B超诊断组穿刺准确率为56.67%,其中未检测出钙化26例,占比43.33%。结论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成像技术引导下乳腺微钙化的穿刺准确率高,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 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微钙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翟媛媛 柴丽君 陈建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703-37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与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第3个月进行为期1 a的随访,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与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第3个月进行为期1 a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骨转移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血清CRP、IL-6水平,并分析血清CRP、IL-6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7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19例,占27.14%。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血清CRP、IL-6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IL-6水平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清CRP、IL-6水平分别预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AUC>0.80,联合预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AUC>0.85,当取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血清CRP、IL-6水平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术后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酮联合拉帕替尼对乳腺癌脑转移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丹丹 宋宁宁 +1 位作者 亢春彦 陈建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常山酮联合拉帕替尼对乳腺癌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BALB裸鼠分为溶剂组、拉帕替尼组、常山酮+拉帕替尼组。首先通过体外实验,以MTT法及划痕试验观察各组MDA-MB-231增殖及迁移能力;然后制备乳腺癌脑... 目的探讨常山酮联合拉帕替尼对乳腺癌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BALB裸鼠分为溶剂组、拉帕替尼组、常山酮+拉帕替尼组。首先通过体外实验,以MTT法及划痕试验观察各组MDA-MB-231增殖及迁移能力;然后制备乳腺癌脑转移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部HE染色观察各组脑转移情况。结果拉帕替尼显著抑制了MDA-MB-231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减少了MDA-MB-231向脑部的定植作用。常山酮显著增强了拉帕替尼的治疗效果。结论常山酮联合拉帕替尼能够显著提升拉帕替尼对乳腺癌脑转移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脑转移 常山酮 拉帕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吉文仲 刘春丽 陈建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27-1329,1361,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B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ACT-B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总生存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腋淋巴结清扫术 早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酮抑制乳腺癌脑转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丹丹 宋宁宁 +1 位作者 亢春彦 陈建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常山酮抑制乳腺癌脑转移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溶剂组及常山酮组,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BALB裸鼠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体外实验,使用MTT法、划痕试验及Western blot观察各组MDA-MB-231增殖、迁移及bax、bcl-2、cleaved-casp... 目的探讨常山酮抑制乳腺癌脑转移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溶剂组及常山酮组,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BALB裸鼠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体外实验,使用MTT法、划痕试验及Western blot观察各组MDA-MB-231增殖、迁移及bax、bcl-2、cleaved-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然后制备乳腺癌脑转移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部HE染色观察各组脑转移情况。结果常山酮显著抑制了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了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减少了MDA-MB-231向脑部的定植。结论常山酮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促进凋亡等机制抑制乳腺癌细胞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脑转移 常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媛媛 柴丽君 陈建中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行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行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及住院期间并发症(上肢水肿、上肢疼痛、皮肤感觉障碍)发生情况。结果:2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80.56±6.74)vs(105.64±12.34)min]、住院时间[(8.67±1.30)vs(12.58±2.03)d]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1.25±4.36)vs(90.35±8.41)mL],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4.06±1.03)vs(12.14±2.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短,提高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癌胚抗原 乳房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宁宁 梁冰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9期2026-2029,共4页
目的探讨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NHG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接受改良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种组织中SNHG6 mRNA的... 目的探讨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NHG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接受改良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种组织中SNHG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SNHG6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访3~72个月,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分析不同SNHG6 mRNA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NHG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23±0.14),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02±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为Ⅲ期、病理分级为Ⅲ级、雌激素受体阴性、Ki-67水平≥14%、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SNHG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级为Ⅰ~Ⅱ级、雌激素受体阳性、Ki-67水平﹤14%、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HG6 mRNA低表达组患者的平均OS为(58.62±4.15)个月,长于SNHG6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41.12±2.86)个月。SNHG6 mRNA低表达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为72.4%,明显高于SNHG6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病理分级和SNHG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NHG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吉文仲 陈建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05—2016-05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均为女性。(2)同时癌9例,异时癌15例。... 目的探讨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05—2016-05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均为女性。(2)同时癌9例,异时癌15例。乳腺癌首发12例,甲状腺癌首发3例。(3)两原发癌发生间隔时间在3a内的18例,占75%。(4)乳腺多原发癌与乳腺单癌发病诊断年龄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多原发癌发病诊断年龄与甲状腺单癌发病诊断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多原发癌中乳腺首发癌浸润性癌占80.95%;再发癌以导管内癌为主,占66.66%。多原发癌中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其首发癌与再发癌中乳头状微小癌分别为83.33%、91.66%。(6)乳腺多原发癌ER阳性率为62.5%,乳腺单发癌ER阳性率5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4例多原发癌中,乳腺癌与甲状腺癌,均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良好。结论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第二原发癌好发于3a内,其再发癌肿瘤分化好,临床分期较早。早发现、早诊断,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甲状腺 多原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妤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本科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4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分为对照组122例,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本科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4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分为对照组122例,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患侧肢体的活动度、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淋巴结水肿、皮瓣坏死、皮瓣积液和肢体肿胀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外展、内收、前屈上举、后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度均较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患侧肢体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在用厕、进食、穿衣、修饰、洗澡方面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患侧肢体的活动度,提高患肢肌力和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护理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活动度 肌力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86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冰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2期163-163,共1页
目的讨论乳癖散结胶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门诊明确诊断乳腺增生病186例给予乳癖散结胶囊口服治疗(45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186例100%治疗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乳癖散结胶囊 乳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ATAD2增加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18
作者 任潇毅 宋宁宁 +2 位作者 陈建中 张东铭 郑英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337-4341,共5页
目的 研究沉默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ATAD)2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探讨对象,在乳腺癌细胞中转染ATAD2 shRNA载体,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TAD2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 目的 研究沉默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ATAD)2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探讨对象,在乳腺癌细胞中转染ATAD2 shRNA载体,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TAD2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激活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4、p21蛋白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结果 转染ATAD2 shRNA载体后的乳腺癌细胞中ATAD2表达水平降低。沉默ATAD2或放射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p21蛋白水平升高,CDK4蛋白水平降低。沉默ATAD2和放射共同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p21蛋白水平升高,CDK4蛋白水平降低,与沉默ATAD2或放射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沉默ATAD2后的乳腺癌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396。结论 沉默ATAD2协同放射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沉默ATAD2具有提高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乳腺癌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9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冰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680-680,共1页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我院门诊行乳腺彩超或乳腺钼靶片明确诊断乳腺增生病患者198例,给予口服消结安胶囊治疗一或三个疗程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个疗程(45天)或三...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我院门诊行乳腺彩超或乳腺钼靶片明确诊断乳腺增生病患者198例,给予口服消结安胶囊治疗一或三个疗程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个疗程(45天)或三个疗程治疗后,178例治愈,18例明显好转。有效率99%。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结安胶囊 乳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期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屈会青 陈建中 +1 位作者 宋宁宁 顾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CA125、CYFRA21-1、CA72-4和肿瘤相关物质(tumor associated material,TAM)在Ⅲ期+Ⅳ期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疾病患者共229例,乳腺...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CA125、CYFRA21-1、CA72-4和肿瘤相关物质(tumor associated material,TAM)在Ⅲ期+Ⅳ期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疾病患者共229例,乳腺良性肿瘤组60例、乳腺癌组104例(Ⅰ期+Ⅱ期58例、Ⅲ期+Ⅳ期46例)、术后进展复发组65例;乳腺癌Ⅲ期+Ⅳ期患者及术后进展复发患者参与治疗的化疗组80例(无效组33例、有效组47例)。CA15-3、CA125、CYFRA21-1、CA72-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AM采用生化法测定,对各项指标血清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Ⅲ期+Ⅳ期组、术后进展复发组检测的血清各标记物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乳腺癌Ⅰ期+Ⅱ期组;单项还是联合对乳腺癌Ⅰ期+Ⅱ期诊断阳性率都不高。几种常用联合检测方式比较,CYFRA21-1+CA72-4联合检测意义较大,可以达到5项指标的联合效果;相比于化疗前组、无效组,CA15-3、CA125、CYFRA21-1、CA72-4和TAM的浓度在有效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FRA21-1+CA72-4联合检测是一组互补性较好的组合,用于乳腺癌术后随访监测患者复发转移意义较大;检测血清CA15-3、CA125、CYFRA21-1、CA72-4和TAM对于化疗药物疗效评估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5-3 CA125 CYFRA21-1 CA72-4 肿瘤相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