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某三级妇幼医院再返住院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芳 孙红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再返分布特征,并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12月住院期间所有住院患者为基础资料,应用Excel 2007筛选计算2017年住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率,分析再住院率在时间及病种方...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再返分布特征,并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12月住院期间所有住院患者为基础资料,应用Excel 2007筛选计算2017年住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率,分析再住院率在时间及病种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 2017年2次住院率为43.13%,31天内再住院率为24.47%,当天再住院率在1月份较其它月份高,在病种分布方面31天内再返住院前三位病种为化学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行为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当天再返率较高。结论病种分布及医保报销政策等均是影响再住院率因素,再住院率对医疗质量的反映和评价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院 病种分布 原因分析 医疗质量 影响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三级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5岁以下患儿疾病谱及死亡情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芳 李新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级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5岁以下患儿疾病谱及死亡情况,为确定重点人群、重点病种采取健康管理,为提高5岁以下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某三级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收治的5岁以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诊...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级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5岁以下患儿疾病谱及死亡情况,为确定重点人群、重点病种采取健康管理,为提高5岁以下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某三级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收治的5岁以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诊疗信息,分析其疾病谱及不同年龄段死亡情况。结果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行为障碍类疾病均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健康的重要病种。新生儿患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生期疾病、先天性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呼吸系统疾病在5岁以下患儿死亡病种中居主导地位。结论为提高5岁以下儿童健康水平,要加强对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行为障碍类疾病的防治工作。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是减少先天性畸形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疾病谱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某三级妇幼保健院住院费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芳 孙红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前后住院费用数据,通过t检验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各疾病住院费用变化情况及各费用分类结构变动情况。结果卫生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后,次均住院... 目的分析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前后住院费用数据,通过t检验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各疾病住院费用变化情况及各费用分类结构变动情况。结果卫生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为(7 785.04±3 551.80)元,低于改革前(t=8.843,P=0.001)。综合医疗服务类价格呈正向变动,在结构变动度贡献中占比为37.51%,其次为西药费用,占比为30.86%,呈负向变动趋势。结论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减少了住院费用,尤其在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系统病种方面影响较大;西药费用降低,体现了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综合医疗服务类价格增长,符合改革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工具(SGNA)在住院神经损伤患儿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功勋 朱登纳 +8 位作者 王玉梅 游杰 程志伟 张广宇 李三松 杨磊 王明梅 赵云霞 王瑞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2-967,共6页
目的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工具(SGNA)评估结果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其对住院神经损伤患儿进行营养评估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1月—10月住院的1466例神经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SGNA对其进行营养评估,使用WHO推荐的人体测量... 目的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工具(SGNA)评估结果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其对住院神经损伤患儿进行营养评估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1月—10月住院的1466例神经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SGNA对其进行营养评估,使用WHO推荐的人体测量Z值评分法来验证SGNA对神经损伤患儿营养评估的有效性。结果以SGNA评估的中、重度养不良及营养不良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5.14%、3.27%、18.41%。以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及综合Z值为标准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9.69%、12.48%、10.10%和21.56%。以WAZ作为参照标准,SGNA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6.62%、88.90%、0.76。以综合Z值评分法作为参照标准,这些分别为57.28%、92.27%、0.50。SGNA与WHZ、综合Z值之间均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53、0.523,P均<0.001)。SGNA评估结果与WAZ和WHZ之间相关系数为-0.52、-0.45。结论SGNA是有别于人体测量更为全面的营养评估方法,可以作为神经损伤患儿可靠的营养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营养评估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工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组方法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芳 孙红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以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细分方法,为该地区制定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付费标准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确定影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使用E-CHAID决策树计算... 目的以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细分方法,为该地区制定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付费标准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确定影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使用E-CHAID决策树计算方法对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进行DRGs分组,计算标准费用,同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将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分为16个组,CV值在0.03~0.06之间,R^2=0.70,组间异质性和组内同质性较好。结论准确、完整的编码是DRGs分组的基础,DRGs分组因素的确定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住院患者DRGs分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法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以儿童肺炎作为一个基本DRGs分组探索DRGs细分方法,进一步为专科医院开展DRGs管理工作探索适合的实施路径。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住院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CHAID决策树算法进行儿童肺炎细分组,并对细... 目的以儿童肺炎作为一个基本DRGs分组探索DRGs细分方法,进一步为专科医院开展DRGs管理工作探索适合的实施路径。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住院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CHAID决策树算法进行儿童肺炎细分组,并对细分组结果进行检验,计算每组预测住院费用。结果将儿童肺炎细分为8个分组,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异质性显示分组合理。结论病案质量和编码标准化是基于统计原理获得合理DRGs分组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儿童肺炎 决策树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红霞 王芳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疾病构成现状,为开展本地区妇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出院患者中,位列前3位系统疾病依次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40.59... 目的分析某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疾病构成现状,为开展本地区妇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出院患者中,位列前3位系统疾病依次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40.5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3.56%),肿瘤(16.6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前5种分别是异位妊娠、医疗性引产、稽留流产、先兆流产和自然流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5种分别是生殖道息肉、子宫其他非炎性疾患、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炎和卵巢炎;肿瘤前5位是子宫平滑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原位癌、宫颈恶性肿瘤和子宫体恶性肿瘤。结论异位妊娠、医疗性引产、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息肉等为妇科常见病。基于常见疾病,应提高保健知识宣传和体检筛查力度,积极治疗早期疾病,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某院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红霞 王芳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2015-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现状,为开展本地区儿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5-2019年0~14岁儿科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中,男童78 211例(63.13%),女童45... 目的分析某院2015-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现状,为开展本地区儿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5-2019年0~14岁儿科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中,男童78 211例(63.13%),女童45 672例(36.87%),男女比例1.71∶1。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中,前5位系统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28 919人次(23.34%),围生期疾病27 780人次(22.42%),精神和行为障碍13 054人次(10.54%),神经系统疾病12 819人次(10.35%),先天性畸形、变形和异常9 227人次(7.45%)。呼吸系统疾病前3位分别是肺炎15 115人次(52.27%)、上呼吸道感染3 502人次(12.11%)和急性细支气管炎2 770人次(9.58%);围生期疾病前3位分别是新生儿呼吸窘迫6 706例(24.14%)、新生儿黄疸4 517人次(16.26%)和新生儿肺炎3 219人次(11.59%);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主要集中在童年孤独症9 482人次(72.64%)和精神发育迟缓3 308人次(25.34%)。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是儿科疾病防治重点。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肿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也应引起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9例婴儿不自主抖动临床病因分析
9
作者 张香敏 韩倩 +2 位作者 刘宗源 王芳 徐发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婴儿不自主抖动的病因,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婴儿不自主抖动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69例不自主抖动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症120例(71.0%),生... 目的:研究分析婴儿不自主抖动的病因,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婴儿不自主抖动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69例不自主抖动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症120例(71.0%),生理性肌阵挛18例(10.6%),战栗发作13例(7.7%),癫痫12例(7.1%),维生素B 12缺乏症6例(3.6%)。VD缺乏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之间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4.772,P<0.05)。而且,维生素D缺乏还与季节、胎龄有关。结论:婴儿不自主抖动病因复杂,临床医生要注意早期识别,以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主抖动 婴儿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B12 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王芳 孙红霞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了解院内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使孕产妇保健及术后医疗根据重点人群,重点管理,促进群体健康。方法现况调查某院2017年全年剖宫产患者基本信息及切口愈合情况,利用t检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 目的了解院内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使孕产妇保健及术后医疗根据重点人群,重点管理,促进群体健康。方法现况调查某院2017年全年剖宫产患者基本信息及切口愈合情况,利用t检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切口愈合不良对住院费用、住院时长的影响和影响切口愈合的高危因素。结果切口愈合不良者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均高于正常愈合组;影响切口愈合的高危因素有糖尿病、贫血、剖宫产史、低蛋白血症、较高的体质量指数(BMI> 30 kg/m^2)、高龄(> 35岁)。术后应用生物性止血材料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仍待考证。结论针对高危人群给予正确的评估,实施专案管理,同时通过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感染等多措施并举共同促进剖宫产患者良性愈合,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生物止血材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魏琛 程志伟 +2 位作者 牛铭 陶琳琳 郝长付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儿童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后28 d内患儿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24例)和病死组(18例),分别使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儿童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后28 d内患儿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24例)和病死组(18例),分别使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42例儿童HPS患者发病性别比例为男:女=1∶1.21,存活率为57.14%。病因方面:原发性噬血19例,病毒感染16例,疱疹病毒(EBV)感染15例。相较于存活组,病死组患儿瘀斑发生率高,脾脏肿大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病死组淋巴细胞(LYM)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小板(PLT)计数降低,同时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RBC降低和LDH升高是儿童HP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0.277,1.00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RBC最优截断值为3.595×10^(12) L^(-1)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54.2%;当LDH最优截断值为978.5 U·L^(-1)时,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75.0%。结论儿童HPS确诊时RBC计数<3.595×10^(12) L^(-1)或LDH>978.5 U·L^(-1),提示28 d内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生存分析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历档案的现实用途与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简丹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某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10月病历档案用途数据,得知病历档案对于患者主体有看病复查和保险报销两种用途,对非患者主体有检查、教学科研和处理医疗纠纷三种用途。医疗机构要规范管理病历档案,充分发挥病例档案的作用,推动医疗事业的... 分析某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10月病历档案用途数据,得知病历档案对于患者主体有看病复查和保险报销两种用途,对非患者主体有检查、教学科研和处理医疗纠纷三种用途。医疗机构要规范管理病历档案,充分发挥病例档案的作用,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档案 现实用途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管饲喂养指征的脑性瘫痪患儿营养干预的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张利红 史凯丽 +3 位作者 陈功勋 王瑞霞 程志伟 朱登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对符合管饲喂养指征的脑性瘫痪(脑瘫)合并营养不良患儿在经口喂养和管饲喂养干预下, 观察营养指标及临床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住院的符合... 目的对符合管饲喂养指征的脑性瘫痪(脑瘫)合并营养不良患儿在经口喂养和管饲喂养干预下, 观察营养指标及临床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住院的符合管饲喂养指征的脑瘫合并营养不良患儿82例, 分为经口喂养组和管饲喂养组, 应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等分析2组干预前后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AZ)及身高/身长别体重Z评分(WHZ)等营养指标及临床并发症和呼吸道感染改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3个月, 经口喂养组60例, 管饲喂养组22例, 管饲喂养组WHZ[-0.23(-1.79, 0.88)]改善优于经口喂养组[-1.62(-2.02, -0.91)](P<0.05);营养干预后6个月, 经口喂养组50例, 管饲喂养组16例, 管饲喂养组WAZ[-0.80(-1.92, -0.42)比-2.26(-2.88, -1.84)]、HAZ(-1.31±1.23比-2.32±1.19)、WHZ(-0.74±1.39比-1.58±1.03)改善均优于经口喂养组(均P<0.05);营养干预后12个月, 经口喂养组30例, 管饲喂养组10例, 管饲喂养组WAZ[-1.06(-1.77, -0.88)比-2.25(-3.06, -1.47)]、HAZ(-1.22±1.63比-2.54±1.50)改善均优于经口喂养组(均P<0.05)。管饲喂养组临床并发症改善情况优于经口喂养组, 管饲喂养组中呛咳(χ^(2)=16.29, P=0.001)、呕吐(χ^(2)=6.81, P=0.013)在营养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在营养干预后3个月、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符合管饲喂养指征的脑瘫患儿中, 与经口喂养相比, 管饲喂养能更有效地优化临床营养指标, 降低各类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营养不良 经口喂养 管饲喂养
原文传递
输卵管积水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凯 程志伟 +7 位作者 乔洪武 职云晓 赵鑫 管一春 陆林 刘香婷 牛广颖 王亚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34,共6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及残存积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输卵管积水行介入栓塞术且行IVF-ET的65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及残存积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输卵管积水行介入栓塞术且行IVF-ET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积水处最宽径与盆腔横径比值量化积水指数,记录患者移植时年龄、体重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缪勒管激素(AMH)、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胚胎类型、输卵管积水位置等数据,随访至栓塞术后首次移植临床妊娠结局。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妊娠结局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约登指数计算积水指数截断值。结果65例患者中临床妊娠率为63.1%(41/65),其中于栓塞前已行胚胎移植且未成功的45例患者栓塞术后临床妊娠率为62.2%(28/45)。数据分析表明IVF-ET临床妊娠结局与年龄、BMI、FSH、LH、E2、AMH、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胚胎类型以及输卵管积水位置无相关性(P>0.05),与输卵管积水指数存在相关性(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积水指数可以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25,约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积水指数的最优截断值为12.925%。结论输卵管积水行介入栓塞治疗可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但当患者当积水指数较大时对IVF-ET临床妊娠产生不利影响,在移植之前应对输卵管积水进行进一步抽吸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结局 输卵管积水 介入栓塞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登纳 刘汉友 +6 位作者 陈功勋 赵云霞 王玉梅 程志伟 王军 李巧秀 蔡威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疾病风险项在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合理赋值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36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 目的探讨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疾病风险项在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合理赋值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36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不同GMFCS分级水平的脑瘫患儿分别应用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NA)量表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分析应用SGNA量表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在各GMFCS分级组间中的分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根据组间统计学差异将各GMFCS分级脑瘫患儿分成不同亚组,对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疾病风险项评分分别赋值0分或1分,组成不同赋值方案。以SGNA量表评估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上述不同赋值方案的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风险检出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8.1%(209/360)和36.9%(133/360)。营养不良发生率在GMFCSⅡ级和Ⅲ级,GMFCSⅣ级和Ⅴ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据此将脑瘫患儿分成3个亚组(Ⅰ级组、Ⅱ~Ⅲ级组和Ⅳ~Ⅴ级组)。3个亚组疾病风险项予不同评分,组成3种赋值方案:方案一(3个亚组疾病风险评分分别为0分、0分、1分)、方案二(分别为0分、1分、1分)和现行方案(分别为1分、1分、1分)。以SGNA量表评估结果作为参照标准,3个方案的敏感度分别为85.7%、92.5%、93.2%,特异度分别为81.1%、78.0%、62.6%,约登指数分别为0.668、0.705、0.558,方案二的约登指数相对较高。结论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能有效筛查出脑瘫患儿营养不良风险,而GMFCS分级Ⅰ级和Ⅱ~Ⅴ级的患儿疾病风险项评分分别赋值为0分和1分的改进方案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儿科主观全面营养评定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原文传递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93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敬敬 杨春丽 孙红霞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行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成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入院后行择期手术60例为选择性环扎组;孕期彩超提示...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行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成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入院后行择期手术60例为选择性环扎组;孕期彩超提示宫颈管扩张或羊膜囊突出者行紧急环扎33例为紧急环扎组,比较不同宫颈环扎时机的成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选择性环扎组延长孕周明显长于紧急环扎组[(151.85±27.52)d比(57.12±38.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环扎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均高于紧急环扎组[(3081.75±742.63)g比(1868.33±1017.87)g,(9.7±0.72)比(6.27±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环扎组手术成功率、足月生产率高于紧急环扎组[93.3%(56/60)比69.7%(23/33),80%(48/60)比24.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流产、早产及感染率均低于紧急环扎组[6.7%(4/60)比30.3%(10/33),13.3%(8/60)比45.5%(15/33),3.33%(2/60)比24.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均建议于孕14-18周选择性行宫颈环扎术,急诊宫颈环扎术仍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流产 早产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霞 赵倩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的护理,提高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0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经...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的护理,提高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0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经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学习,对降低患者不适度,保证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ADC图的全域直方图分析在鉴别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灵洁 程美英 +4 位作者 程志伟 庄娟 陆林 李双宇 赵鑫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9-1654,共6页
目的探讨全域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定量参数鉴别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MEOT和34例BEOT的患者临床影像资料。采用FireVoxel软件在肿瘤轴位ADC图上逐层勾画感... 目的探讨全域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定量参数鉴别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MEOT和34例BEOT的患者临床影像资料。采用FireVoxel软件在肿瘤轴位ADC图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进行全域直方图分析,获得8个直方图参数。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ADC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ADC直方图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定量参数比较,第1、10、50、90、99百分位数、偏度、熵及手动勾画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峰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第10百分位数的AUC为0.85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07%,88.24%,86.13%。结论基于ADC图的全域直方图分析在BEOT和MEOT的鉴别中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直方图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不同吸痰方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柳红 余丰侠 +2 位作者 张晓佳 史瑞鹤 程志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吸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0月8日至2021年9月30日收治住院的16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吸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0月8日至2021年9月30日收治住院的16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5例,A组使用吸痰管经口鼻吸痰,B组使用橄榄头经鼻吸痰,C组使用吸痰管经口和橄榄头经鼻联合吸痰。比较3组患儿吸痰效果、呼吸道黏膜损伤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最终,A组纳入53例,B组54例,C组53例。C组吸痰总有效率为96.21%(584/607),高于A组的94.32%(581/616)和B组的74.12%(464/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2,P<0.0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95、11.32、132.16,均P<0.017);B组呼吸道黏膜损伤率为1.12%(7/626),低于C组的3.13%(19/607)和A组的10.39%(64/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25.47、6.04,均P<0.017);C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8.11%(52/53),高于B组的90.74%(49/54)和A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相比,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A组与C组相比,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P<0.017)。结论使用吸痰管经口和橄榄头经鼻联合吸痰,提升了支气管肺炎患儿吸痰效果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呼吸道黏膜损伤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儿童 吸痰 呼吸道黏膜损伤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