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尔硫卓与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周春娟 桑海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13-715,837,共4页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U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双药组...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富马酸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U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双药组(n=44)和三药联合组(n=45),双药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和阿托伐他汀钙10 mg Qd治疗,三药联合组在双药组基础上口服地尔硫卓30 mg Tid治疗。治疗3 m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患者心率、血压,使用心脏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 proteinase-9,MMP-9)、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结果:治疗3m后,三药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双药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双药组(P<0.05);三药联合组LVEF、CO高于双药组,LVEDD、血清P选择素、MMP-9、MPO水平均低于双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药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地尔硫卓 富马酸比索洛尔 阿托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心肌力学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会若 宋毅 +4 位作者 张艳 张姗 马丹珂 吴婷 郑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心肌力学变化,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对其的评估作用。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慢性全心衰竭(CBHF)患者87例(CBHF组)和慢性左心衰竭(CLHF)患者85例(CLHF组),...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心肌力学变化,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对其的评估作用。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慢性全心衰竭(CBHF)患者87例(CBHF组)和慢性左心衰竭(CLHF)患者85例(CLHF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平静状态下采集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于局部放大的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上,参照心电图,测量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平面最大夹角(AMAmax)和最小夹角(AMAmin),计算角度变化率。采用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测量室间隔侧电-机械传导时间(TIVS P-a)、侧壁侧电-机械传导时间(TLW P-a)、舒张期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E峰、A峰及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计算E/e’,并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应用超声定量分析软件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及左心房储存期应变(LASr)、管道期应变(LAScd)、收缩期应变(LASct)。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BHF、CLHF患者LASr、LASct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分析2组LASr、LASct与LVGLS、LAVi的相关性。结果 CBHF组收缩压[127.00(115.01,139.11)mmHg]低于CLHF组[132.00(122.12,142.30)mmHg](Z=-2.143,P=0.032),TLW P-a[45.00(32.00,57.00)ms]长于CLHF组[30.00(26.00,39.00)ms](Z=-3.749,P<0.001),LVESV[174.00(147.29,204.55)mL]、LAVi[(64.85±1.72)mL/m^(2)]均大于CLHF组[164.00(143.50,182.00)mL、(57.98±1.54)mL/m^(2)](Z=-2.156,P=0.031;t=2.967,P=0.003),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比率(42.53%、34.48%)高于CLHF组(36.47%、17.65%)(χ^(2)=7.493,P=0.007;χ^(2)=8.763,P=0.007),体质量指数、心率、舒张压、E峰、A峰、E/e’、TIVS P-a、AMAmax、AMAmin、角度变化率、LVEF、LVEDV及高血压、糖尿病比率与CLH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BHF组LVGLS[(-7.00±0.00)%]、LASr[8.00(6.00,10.00)%]、LASct[(-2.00±0.00)%]绝对值均低于CLHF组[(-8.00±0.00)%、9.80(7.60,12.30)%、(-4.00±0.00)%](P<0.05),LAScd绝对值与CL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GLS是CBHF、CLHF患者LASr的影响因素(β=-0.430,95%CI:-0.771~-0.088,P=0.014;β=-0.304,95%CI:-0.605~-0.003,P=0.048),LAVi、LVGLS是CLHF患者LASct的影响因素(β=0.001,95%CI:0.000~0.001,P=0.004;β=0.285,95%CI:0.065~0.506,P=0.012)。CBHF组、CLHF组LASr与LVGLS均呈负相关(r=-0.321,P=0.005;r=-0.217,P=0.046),CLHF组LASct与LAVi、LVGLS均呈正相关(r=0.246,P=0.023;r=0.228,P=0.036)。结论 CBHF患者LAVi增高,二尖瓣环TLW P-a延长,LASr随LVGLS增大而降低;2D-STE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心肌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二维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 心肌力学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和主动脉瓣环夹角运动变化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关系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会若 尹立雪 +4 位作者 张瑞芳 滑少华 桑海强 郑璐 侯苏芸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8-562,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健康人群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平面夹角(AMA)的变化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1例ICM患者为ICM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于胸骨旁左...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健康人群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平面夹角(AMA)的变化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1例ICM患者为ICM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依次测量心电图R波顶点(R—AMA)、J点(J-AMA)、ST段中点(ST—AMA)、T波末(T—AMA)及P波末(P—AMA)对应的AMA,计算角度差△θ(AMAmax—AMAmin)及角度变化率(△θ/AMAmax);应用2D-STE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整体周向应变(GCS)。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对照组中J—AMA最大,而ICM组ST—AMA最大。ICM组中LVEDV、LVESV和各个时相的AMA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而LVEF、GLS、GCS、△θ/AMAmax及△θ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T—AMA与LVEF有相关性(r=-0.349,P=0.007),△θ与GLS呈负相关(r=-0.372,P=0.004)。ICM组中△θ/AMAmax及△θ与LVEF均有相关性(r=0.424,P=0.018;r=0.490,P=0.005)。结论ICM患者AMA明显增大,其△θ和△θ/AMAmax与LVEF密切相关,是心肌立体三维结构改变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缺血性心肌病 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夹角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闫海艳 张阳 戴可可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以循证支持理念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合理膳食、情绪控制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绞痛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配合实施循证护理可对疾病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循证护理 依从性 自我效能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