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护理对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陈雪 陈新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25-0128,共4页
探讨对血科病患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本院血液科所收治的126名病人中,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血液科的病人63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感染管理,63名病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加强的感染护... 探讨对血科病患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本院血液科所收治的126名病人中,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血液科的病人63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感染管理,63名病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加强的感染护理管理,并将其与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肠道、口腔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血液科患者接受强化感染护理时可有效控制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患者 感染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血液内科化疗后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邢伟 孙培娟 任蒙蒙 《云南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从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在护理过程中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血液肿瘤... 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从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在护理过程中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会明显降低,增加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因继发重症感染而引起死亡[2],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血液内科化疗后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及评价,从而减少血液内科化疗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管理 血液内科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及传统炎症指标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评估
3
作者 刘钰 高娟 李亚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究新型及传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uman neutrophil apolipoprotein,HNL)、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tl CD64,nCD6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对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 目的探究新型及传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uman neutrophil apolipoprotein,HNL)、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tl CD64,nCD6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对血液疾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细菌感染血液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设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非细菌感染血液疾病患者62例为非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外周血HNL、nCD64、PCT、WBC计数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描述上述指标应用于血液疾病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外周血PCT、HNL、nCD64、WBC计数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HNL、nCD64、WBC计数水平及联合预测诊断血液疾病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1.18%、82.35%、78.82%、77.65%及96.47%,特异度分别为85.88%、89.41%、88.68%、88.24%及78.82%。ROC曲线结果显示,PCT、HNL、nCD64、WBC计数水平及联合预测诊断血液疾病细菌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907、0.891、0.788及0.984。结论外周血PCT、HNL、nCD64、WBC计数水平对诊断血液疾病细菌感染均有评估价值,其中以联合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疾病 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伴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人死亡风险建模
4
作者 徐新童 李俏俏 +2 位作者 梁春艳 张聪丽 邢海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寻影响恶性血液病伴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人死亡风险因素、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8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病人资料(建模组121例,验... 目的探寻影响恶性血液病伴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人死亡风险因素、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8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病人资料(建模组121例,验证组37例),建模组,根据其离院时存活与否,分为58例的存活亚组、63例的死亡亚组。纳入病人基本资料、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细菌感染前各种抗生素应用情况、血液病种、血常规及生化、侵入性操作或者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以及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纳入那些P<0.20的指标,以其作为自变量,应用方程所输出的风险因子以及因子的相关系数,建立死亡风险回归方程。进而纳入验证组37例病人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在耐药菌感染前住院时间[(13.40±10.02)d比(23.35±15.52)d]、抗生素使用时间[(11.03±9.33)d比(19.56±15.43)d]、抗生素使用种类[(2.81±1.87)种比(4.00±1.86)种]、最多几种抗生素联合应用[(1.67±0.925)种比(2.10±0.59)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否(40/18比58/5)、使用过其余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与否(24/34比45/18)、中性粒细胞计数[0.55(0.05,3.64)×10^(9)/L比0.06(0.03,0.22)×10^(9)/L]、粒缺持续时间[3.0(0,13.0)d比12.0(8.0,19.0)d]、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10/48比21/42)以及血液病谱(22/13/6/5/12比34/6/10/10/3)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过化疗(51/7与61/2)及是否接受过HSCT(8/50比4/59)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中0.05<P<0.20。P<0.20的单因素分析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建立模型,共输出4个风险因素,得到建模方程:logistic(P)=0.061×a(感染前住院天数)+1.868×b(感染前应用过其余的特殊使用级性抗生素与否)-0.412×c(感染前中性粒细胞计数)+1.345×d(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与否)-1.309。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似然比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42.26,P<0.001;H-L检验得出chi-square=2.985,P=0.935。以建模组的数据制出相对应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得到的AUC(即曲线下面积)为0.82,最佳截断值为0.50,计算出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75.9%,约登指数为0.56。以验证组资料绘制ROC曲线,得到AUC为0.85,最佳截断值为0.48,计算得出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75.0%,约登指数为0.56。结论所构建的预测模型校准度以及区分度较良好,对恶性血液病伴发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碳青霉烯类 抗药性 细菌 耐药性 死亡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石俊梅 张娜 +1 位作者 李贵平 翟文静 《癌症进展》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比...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饮食干预 健康宣教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秋红 孙慧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6年第2期167-168,F0003,共3页
关键词 PTEN基因 血液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期激酶相关蛋白2与恶性血液病
7
作者 韩利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89-91,94,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F-BOX蛋白 Skp2 肿瘤恶性程度 肿瘤发生 生物学特性 家族成员 多种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其与跌倒恐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蒋婷婷 单岩 +5 位作者 杜理平 李艳艳 周越 蔡利 蒋鑫鑫 高雅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其与跌倒恐惧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两家医院共25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量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估量表对... 目的:调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其与跌倒恐惧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两家医院共25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量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为25.9%,跌倒恐惧总分为(66.09±19.15)分。年龄、性别、跌倒史、是否锻炼、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认知衰弱组和非认知衰弱组跌倒恐惧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及跌倒恐惧水平均较高,且认知衰弱可能影响跌倒恐惧水平,提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二者的关注,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液透析 认知衰弱 跌倒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曼曼 姜中兴 +6 位作者 谢新生 万鼎铭 刘延方 孙玲 孙慧 何飞 郭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87-589,共3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血液病患者较易并发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为肿瘤细胞浸润、化疗药物应用、长期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较低,且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血液病患者较易并发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为肿瘤细胞浸润、化疗药物应用、长期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较低,且心力衰竭的诊断存在困难,治疗效果欠佳。我们现对血液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10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分析
10
作者 仵菲斐 刘晓艳 +4 位作者 王亚楠 甘思林 王卫敏 马杰 孙慧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62.5(19~87)岁,≥60岁者占52.8%(56/106),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66.0%(70/106),结外病变≥2处者占46.2%(49/106),骨髓受累者占20.8%(22/106),Ⅲ~Ⅳ期者占67.0%(71/10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6.4%(28/106),2分22.6%(24/106),3分16.0%(17/106),4、5分34.9%(37/106)。接受化疗者102例,90例完成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2%(47/90),经分析LDH>240 u/L(χ^(2)=6.136,P=0.017)、IPI评分3~5分(χ^(2)=5.257,P=0.022)患者缓解率低。106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533.5 d。单因素分析示年龄(χ^(2)=7.061,P=0.008)、B症状(χ^(2)=5.188,P=0.023)、骨髓受累(χ^(2)=14.074,P<0.001)、分期(χ^(2)=4.030,P=0.049)、LDH水平(χ^(2)=5.219,P=0.022)、β2-MG水平(χ^(2)=10.979,P=0.001)、IPI评分(χ^(2)=14.886,P=0.002)、化疗强度(χ^(2)=36.992,P=0.001)是DLBCL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示LDH水平(HR=1.001,95%CI:1.000~1.001,P=0.004)、化疗强度(HR=0.403,95%CI:0.164~0.988,P=0.047)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DLBCL预后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LDH水平、化疗强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王珂 张姝雅 张警华 《癌症进展》 2024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1,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1,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可改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白血病 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能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铁代谢及铁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巴林超 李威 +1 位作者 范正军 马鹏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3-747,共5页
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铁处理能力,在机体铁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功能亚型巨噬细胞的铁代谢过程明显不同,反之铁代谢亦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状态。当巨噬细胞内铁离子超载时,可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启动细胞铁死亡程序。巨噬细胞铁死... 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铁处理能力,在机体铁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功能亚型巨噬细胞的铁代谢过程明显不同,反之铁代谢亦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状态。当巨噬细胞内铁离子超载时,可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启动细胞铁死亡程序。巨噬细胞铁死亡可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促进代谢、感染、炎症等多种疾病的进展,因此抑制巨噬细胞铁死亡可能是重要的治疗靶点;在恶性肿瘤中,抑制M1样巨噬细胞铁死亡和促进M2样巨噬细胞铁死亡对抑制肿瘤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铁代谢 铁死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 张聪丽 张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化疗患者,用随机数表法纳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化疗患者,用随机数表法纳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4CR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SA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统计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QLQ-C30评分较干预前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 4CR模式护理能显著提高DLBCL化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随访管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TGF-β1、SDF-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魏慧茹 赵航 李英梅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组选取92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MDS患者,对照组选取9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组选取92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MDS患者,对照组选取9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SDF-1的水平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GF-β1、SDF-1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下降,SDF-1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且随着IPSS评分等级的增加,TGF-β1的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SDF-1的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预后不良组TGF-β1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SDF-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F-β1低表达水平为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DF-1高表达水平为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TGF-β1、SDF-1预测M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54、0.798,两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TGF-β1、SDF-1单独预测的AUC(Z_(TGF-β1)=2.733、Z_(SDF-1)=2.162,均P<0.05)。结论:MDS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降低,而SDF-1表达水平升高,二者是影响MDS患者预后的因素,联合TGF-β1、SDF-1表达水平预测MDS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周勤晓 安艳萍 张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443-144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9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入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9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59例)、小剂量组(60例),2组均采用阿糖胞苷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阿糖胞苷,小剂量组予以小剂量阿糖胞苷,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外周血象指标、近期疗效、代谢指标、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小剂量组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4.3±1.2)×10^(9)/L、(82.4±10.4)×10^(9)/L,略低于常规组[(4.8±1.4)×10^(9)/L、(85.4±10.3)×10^(9)/L];小剂量组的总缓解率86.7%(52/60)略低于常规组89.8%(53/59);小剂量组的铁蛋白、维生素B12、维生素b9分别为(195.4±20.4)μg/L、(475.4±20.3)pg/L、(5.7±1.4)mg/L,略高于常规组[(192.3±20.4)μg/L、(471.3±20.5)pg/L、(5.4±1.4)mg/L];小剂量组的肿瘤抑制因子p15、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甲基化率分别为6.7%(4/60)、5.0%(3/60),略高于常规组[3.4%(2/59)、1.7%(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低于常规组17.0%(1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辅助治疗中高危MDS可在不影响患者外周血象、近期疗效、代谢指标或增加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率同时,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糖胞苷 外周血象 近期疗效 治疗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血友病患者情况调查及现状分析
16
作者 丁冰洁 刘柳 +4 位作者 宋雪雯 李梦娟 夏傲 刘静远 周虎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5期212-217,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内131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生活状况,为制定本省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河南省血友病患者登记信息、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问,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10例血友病患者均为男性,来自河南省18...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内1310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生活状况,为制定本省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河南省血友病患者登记信息、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问,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10例血友病患者均为男性,来自河南省18个市、地区,未成年患者占51.37%(673/1310),成年患者占48.63%(637/1310)。血友病A型占87.79%(1150/1310),血友病B型占12.21%(160/1310);其中重型74.81%(980/1310)、中间型21.3%(279/1310)、轻型3.89%(51/1310)。有过抑制物的患者占13.51%(177/1310)。42.98%(563/1267)的患者接受预防治疗,53.74%为按需治疗。80.69%(1057/1310)的患者年出血4次及以上。已残疾及关节病变患者占91.68%(1201/1310)。73.66%(965/1310)的患者表示该病对生活有严重影响。88.93%(1165/1310)的患者表示该病对家庭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49.39%(647/1310)的患者为低保或贫困户。结论河南省血友病患者以重型患者居多,预防治疗不足,关节病变及致残率高,急需建立本省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和规范血友病患者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现状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惠晓培 靳迎 +1 位作者 卫晶晶 王颖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0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ML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1,常规干预+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ML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1,常规干预+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eu)]。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SAS、SD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社会/家庭、情感、认知、白血病特异模块评分及FACT-Leu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生理、社会/家庭、情感、认知、白血病特异模块评分及FACT-Leu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蒙特梭利法的干预可减轻CML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梭利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卫晶晶 靳迎 +1 位作者 杨艳 齐明珠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感谢(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AL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AIDET组(52例,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和参照组(46例,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基于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感谢(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AL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AIDET组(52例,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和参照组(46例,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AIDET组患者HAMA、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关系、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及环境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AIDET组患者社会关系、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及环境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ET组患者骨髓抑制、呕吐、肝功能受损、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AL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健康教育 急性白血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9
作者 齐明珠 杨艳 卫晶晶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6例MM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2,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正性负性情...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6例MM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2,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 AS)]、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服用、运动饮食、日常管理、定期复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叙事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改善MM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叙事理论 健康宣教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化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杨艳 靳迎 +1 位作者 卫晶晶 齐明珠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化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 目的探讨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化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个性化干预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沟通模式 个性化干预 急性白血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