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松 吴彬 +4 位作者 齐宇 杨洋 张春敭 刘东雷 吴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和双腔气管插管在胸段食管癌微创McKeown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飞 齐宇 +2 位作者 张春敭 吴恺 赵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中单双腔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行微创McKeow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腔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45%)低于双腔组(37.33%),平均手... 目的对比分析胸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中单双腔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行微创McKeow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腔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45%)低于双腔组(37.33%),平均手术时间和插管时间较双腔组短,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双腔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患者在行微创McKeown术时,单腔气管插管较双腔支气管插管简单、易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更有利于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尤其是左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微创McKeown术 单腔气管插管 双腔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向楠 张岩 +4 位作者 朱登彦 赵佳 杨洋 张春暘 赵松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24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24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留置胸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90±16)min、术中出血量(140±24)m L、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13.0±1.8)枚、留置胸管时间(7.2±1.9)d、术后引流量(1 860±38)ml、术后住院时间(14.1±3.2)d、并发症发生率10.83%(26/240)分别与对照组(189±19)min、(282±31)m L、(7.0±1.6)枚、(10.4±2.3)d、(2 920±46)m L、(17.1±1.8)d、16.25%(39/24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淋巴结清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香 程会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疼痛情况,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经胸腔闭式引流 针对性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冯帅兵 杨洋 +5 位作者 朱登彦 齐宇 李向楠 张庆怡 陈彦理 赵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01—2016-12间实施的628例食管癌切除术且病理处于ⅠA~Ⅳ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8~82岁;男394例,女234例。经...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01—2016-12间实施的628例食管癌切除术且病理处于ⅠA~Ⅳ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8~82岁;男394例,女234例。经右胸开放手术165例,胸腔镜手术463例。所有手术均采用UICC指南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淋巴结转移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χ~2=11. 135,P=0. 001)、吸烟(χ~2=10. 325,P=0. 008)、饮酒(χ~2=7. 137,P=0. 001)、p T分期(χ~2=75. 733,P=0. 001)、G分期(χ~2=60. 261,P=0. 001)和脉管浸润(χ~2=35. 092,P=0. 001)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病理肿瘤T分期增加、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检验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 566),表明在预测和观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 773(95%CI:0. 734-0. 812)。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病理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密切相关。从而可以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以帮助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脉管浸润 T分期 G分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玉 薛晓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单孔胸腔镜手术,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单孔胸腔镜手术,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1/43)较常规组18.60%(8/43)低(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35%(41/43)高于常规组76.74%(33/43)(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单孔胸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全面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58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94
7
作者 张仁锋 张岩 +2 位作者 温丰标 吴恺 赵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常随时间、地域、人群分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014年住院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初步了解近年来肺癌的流行趋势...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常随时间、地域、人群分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014年住院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初步了解近年来肺癌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登记为河南地区常住人口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城乡来源、吸烟史、饮酒史、地区、手术情况和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收集肺癌病例共6,058例,其中2012年1,495例,2013年2,070例,2014年2,493例。肺癌患者男女比例2012年-2014年分别为2.26:1、2.29:1、2.20:1(χ~2=0.367,P=0.832).发病年龄以60岁-69岁年龄段居多,占35.72%,男女患者各年龄段病理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48,P〈0.001)。2012年-2014年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44,P=0.013)。男女性肺癌患者均以腺癌为主,在各类病理类型中分别占37.64%和7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82,P〈0.001)。各年龄段肺癌患者中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60.62%、56.59%、49.84%、45.15%、47.03%和4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6,P〈0.001)。豫北地区腺癌的构成比最高,占55.95%。在城市与农村患者中,各病理类型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32,P〈0.001)。吸烟患者中以鳞癌居多,占38.39%。饮酒患者中也以鳞癌居多,占37.37%。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5.40%。结论近年来腺癌在所有类型肺癌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鳞癌呈下降趋势。男性肺癌患者以腺癌最常见。腺癌在中青年患者高发,鳞癌在男性患者中高发并与吸烟饮酒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行病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肺癌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天亮 赵松 +2 位作者 郭海周 崔广晖 林大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783-2788,共6页
背景:从目前研究来看,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具备促进或抑制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釆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得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结合消化控制法纯化细... 背景:从目前研究来看,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具备促进或抑制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釆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得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结合消化控制法纯化细胞。培养肺癌细胞株,采用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及迁移实验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建立大鼠肺癌原位肿瘤模型,左侧肺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 d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结论:1划痕后肺癌细胞迁移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划痕处愈合;2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肺癌细胞迁移数增多;3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肺癌细胞穿透Matrigel的能力增强;4肺癌组织周围存在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且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肿瘤细胞核大;转移病灶组织出现明显的浸润,坏死比较明显,肿瘤细胞核大;5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提高肺癌细胞株的侵袭、迁移以及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肿瘤转移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肺癌转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划痕实验 侵袭实验 迁移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亚男 屈清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一般资料、疾病资料、抗凝认知情况、抗凝治疗依从... 目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一般资料、疾病资料、抗凝认知情况、抗凝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有效问卷260份。260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73例(28.1%),其中发生出血56例(21.5%),发生栓塞17例(6.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域、抽烟史、嗜酒史、病程长短、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认知水平得分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域、抽烟史、嗜酒史、病程长短、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认知水平得分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华法林抗凝知识的宣传教育,重视社会支持对患者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华法林 并发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及移植后对肺癌小鼠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天亮 赵松 +2 位作者 郭海周 崔广晖 林大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457-3463,共7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潜,能促进细胞植入和免疫调节,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及移植后对肺癌小鼠化疗的影响能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及移植后对肺癌小鼠化疗的影响。...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潜,能促进细胞植入和免疫调节,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及移植后对肺癌小鼠化疗的影响能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及移植后对肺癌小鼠化疗的影响。方法:取新鲜的新生儿脐带,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Balb/C裸小鼠肺癌模型20只,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两组均给予化疗治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化疗期间联合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与结论:(1)瘤质量、肠黏膜组织形态及血常规指标:与单纯化疗的肺癌模型小鼠相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胃肠道红润、有光泽,肠黏膜光滑、完整,瘤质量和血常规指标稳定(P<0.05);(2)结果证实: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能获得成熟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胃肠道的损害,稳定外周血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肺癌 脐带 组织工程 移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鉴定 化疗 组织块培养法 酶消化法 毒副反应 应用价值 苏木精-伊红染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第5肋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道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政 赵松 +3 位作者 李向楠 赵佳 朱登彦 吴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1期83-8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体检发现右侧第5肋骨占位9d"于2014年11月28日入院,无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查体:胸廓无畸形,双侧对称,双侧呼吸活动度一致,未触及肿物,胸壁无红肿、压痛。
关键词 肋骨 骨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宇 黄伟鹏 +4 位作者 常琦 殷均阳 王益民 郭海周 李辑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1—2018-10间75例拟诊肺癌并接受EBUS-TBN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EBUS...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1—2018-10间75例拟诊肺癌并接受EBUS-TBN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者,根据患者情况行外科手术或随诊6个月。结果影像学怀疑肺癌伴纵隔淋巴结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短径≥1cm)59例,经EBUS-TBNA确诊肺癌51例。8例未能明确诊断,经胸腔镜或开胸手术确诊肺癌2例、肺部炎性病变4例、结核及结节病各1例。大气道旁肺实质内占位16例。经EBUS-TBNA确诊肺癌13例,肺部炎症1例及结核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并随诊6个月,病变部位明显吸收;左肺下叶气管旁肺占位1例,经胸腔镜手术证实为鳞癌。EBUS-TBNA在本组肺癌诊断中敏感度为95.5%(64/67),特异度为100%(8/8),阳性预测值为100%(64/64),阴性预测值为72.7%(8/11),准确度为96%(72/75)。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肺癌的诊断,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内超声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淋巴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症候群、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香 程会芳 李娇丽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3期2455-2457,2461,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干预(MBSR)对肺癌术后患者症候群、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MBSR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MBS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BSR,比较两组患者的MD安德森症状评...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干预(MBSR)对肺癌术后患者症候群、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MBSR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MBSR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BSR,比较两组患者的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血清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_(2))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DASI各症候群评分、VAS评分、GQOL-74各维度评分、血清SP和PGE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DASI各症候群评分、VAS评分、血清SP和PGE_(2)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MBSR组MDASI各症候群评分、VAS评分、血清SP和PGE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对肺癌术后患者症候群干预效果较好,可减轻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干预 肺癌术后 症候群 癌性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均阳 郭航 +2 位作者 刘宇 李辑伦 郭海周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SOX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6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SOX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6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OX4 mRNA在NSCL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5±0.72和0.58±0.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9,P<0.001)。SOX4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0.3%(38/63)和30.2%(1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5,P<0.001)。肿瘤组织中SOX4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χ^(2)=9.839,P=0.007)、临床分期(χ^(2)=10.030,P=0.002)、淋巴结转移(χ^(2)=10.240,P<0.001)有关。结论SOX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且高表达多见于病情严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4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肺巨大肺泡囊腺瘤一例
15
作者 宋帅林 齐宇 +3 位作者 杨洋 刘东雷 张春敭 赵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3-68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以“活动后胸闷6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4min-1,呼吸21min-1,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以“活动后胸闷6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4min-1,呼吸21min-1,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稍弱,律齐,心音无异常。胸部CT示:右肺可见囊实性占位,最大截面约78.7mm×91.7mm,边界较清,边缘可见条索状影与胸膜牵拉,邻近支气管推压移位,增强扫描见部分强化影(图I),术前诊断:右肺囊实性占位,考虑右肺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囊腺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预后因素与治疗模式分析
16
作者 黄伟鹏 杨洋 +4 位作者 常琦 刘宇 李辑伦 王益民 郭海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预后因素与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检索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6例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生存曲线间差异,... 目的探究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预后因素与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检索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6例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生存曲线间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98例患者纳入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4%、21.2%、8.8%。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M分期、TNM分期、VALSG分期、是否手术、是否化疗与预后显著相关(P=0.036、0.047、0.001、0.047、0.026、0.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1)和是否化疗(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局限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30个月)与单一治疗组(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广泛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与单一治疗组(1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N分期、M分期、TNM分期、VALSG分期、是否手术、是否化疗与PESC患者的预后相关,TNM分期和是否化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论局限期还是广泛期,推荐PESC应用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治疗模式 化疗 手术 放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环节式健康教育在肺大泡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谦 杨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究分级护理+环节式健康教育在肺大泡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06~2019-12选取我院肺大泡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30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环节... 目的:探究分级护理+环节式健康教育在肺大泡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06~2019-12选取我院肺大泡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30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环节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引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引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护理+环节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肺大泡患者,可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环节式健康教育 肺大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晓艳 薛晓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食管癌患者103例(2018-10~2019-10),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8-10~2019-03)内51例为常规组,(2019-04~2019-10)内52例为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食管癌患者103例(2018-10~2019-10),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8-10~2019-03)内51例为常规组,(2019-04~2019-10)内52例为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常规组17.6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常规组80.39%(P<0.05)。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食管癌能改善自护能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 食管癌 自护能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法及悬吊法在胸段食管癌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飞 齐宇 +2 位作者 张春 吴恺 赵松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探讨寻根法及悬吊法在胸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60例采用寻根法及悬吊法清扫... 目的探讨寻根法及悬吊法在胸段食管癌行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60例采用寻根法及悬吊法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设为研究组,60例采用不显露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MeKeown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3个月肿瘤复发转移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爿。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MeKeown术,无中转开胸、开腹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19)min、(248±22)min;(484±80)mL、(493±60)m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2,-0.69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成功率、转移率,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0±4.1)枚和(1.0±0.9)枚、86.7%(52/60)和60.0%(36/60)、23.3%(14/60)和1.7%(1/60)、16.7%(10/60)和5.0%(3/6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0,x2=10.909,12.876,4.22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成功率、转移度.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3.5±3.6)枚和(1.5±1.0)枚、93.3%(56/60)和83.3%(50/60)、8.55%(20/234)和4.00%(4/100),7.69%(20/260)和1.72%(1/58),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5,x2=2.911,2.172,1.856,P〉0.05)。(2)术后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d、(2.2±0.8)d,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1±0.6)d、(3.2±0.5)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7.2±0.3)d、(6.9±0.5)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618,-0.991.3.985,P〉0.05)。喉返神经损伤程度比较:轻度损伤比较,研究组5例患者轻度损伤,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1,P〉0.05);中度损伤比较,研究组1例患者中度损伤,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重度损伤。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8±2.5)d、(14.5±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9,P〉0.05)。(3)随访情况:1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采用术后化疗辅助颈部局部放疗,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发生喉返神经轻度损伤的6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声音嘶哑;喉返神经中度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1~2个月发音均有好转,进流质食物后无呛咳症状。结论寻根法及悬吊法在微创Mckeown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安全有效.尤其利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暴露及清扫,同时降低了喉返神经中度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喉返神经损伤 微创McKeown术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经胸腔镜治疗咽后脓肿合并纵隔脓肿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彬 齐宇 +2 位作者 杨洋 李晶 赵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7-517,共1页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吞咽困难半个月,呼吸闲难2d于2013年10月10口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心率8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9/71mmHg(1mmHg=0.133kPa)。入院后行增强CT检查示:咽后间隙、后纵隔内多发条...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吞咽困难半个月,呼吸闲难2d于2013年10月10口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心率8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9/71mmHg(1mmHg=0.133kPa)。入院后行增强CT检查示:咽后间隙、后纵隔内多发条索状囊性密度影(图1A、1B),累及范围从颈2椎体前缘延续至胸12椎体前缘(网IC),增强扫描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考虑咽后间隙及后纵隔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隔脓肿 胸腔镜 咽后脓肿 治疗 增强CT检查 咽后间隙 椎体前缘 间断发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