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外科带教中模拟手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1
作者 黄辰 宋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001-004,共4页
分析模拟手术在心血管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80例心血管外科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讲授教学法,给予观察组模拟手术,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 分析模拟手术在心血管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80例心血管外科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讲授教学法,给予观察组模拟手术,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医师考核成绩、对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价高于常规组实习医师,P<0.05。结论 模拟手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带教质量,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模拟手术 带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在心血管外科带教中的实践
2
作者 黄辰 宋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应用在心血管外科带教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2024年1月~2024年12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5例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为常规组(n=37)、观察组(n=38)。对比两组实习...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应用在心血管外科带教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2024年1月~2024年12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5例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为常规组(n=37)、观察组(n=38)。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学习情况、考核成绩、思维能力、对带教的认可情况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PBL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带教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心血管外科 带教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带教护理本科生的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素兰 李涛敏 +2 位作者 王丽 郝倩 柴祥雪 《中华护理教育》 2008年第3期105-106,共2页
总结了心血管外科带教42名本科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及体会。针对护理本科生的特点,成立了带教组织并设立总带教,选拔并培养了带教师资,制订了带教计划,确定了评价指标与考评方法。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完善教学环境与设施,对护生进... 总结了心血管外科带教42名本科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及体会。针对护理本科生的特点,成立了带教组织并设立总带教,选拔并培养了带教师资,制订了带教计划,确定了评价指标与考评方法。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完善教学环境与设施,对护生进行入科教育,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特别注意加强监护室专科的带教,并培养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本组有37名考评成绩为优,7名为良,均圆满完成了本阶段的实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教育 医学 本科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与LBL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结合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鸿 乔晨晖 +2 位作者 张新 张伟华 刘东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以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 (基于问题的教学)结合LBL(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2012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教学中,对40名学生实施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LBL教学,40名学生... 目的:探讨以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 (基于问题的教学)结合LBL(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2012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教学中,对40名学生实施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LBL教学,40名学生进行LBL教学。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 PBL+LBL教学组客观题成绩显著优于LBL教学组。主观调查87.5%以上的学生认为以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LBL教学模式能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标准病例为基础的PBL结合LBL教学法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 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 心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3 a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静 郝爽 +2 位作者 张竞超 裴宇 徐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9-64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LAR)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3 a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ABG的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 a。根据术后LA...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LAR)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3 a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ABG的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 a。根据术后LAR分为低比值组(137例)、中比值组(112例)和高比值组(109例),比较3组的MACE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3 a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LAR或LAR联合其他危险因素对术后3 a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从低比值组到高比值组,MACE发生率升高,高比值组MACE发生率为2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193,95%CI 1.068~1.333)、LAR(OR=3.029,95%CI 0.973~9.428)和糖尿病(OR=2.559,95%CI 1.193~5.487)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AR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 0.656~0.745),敏感度为0.692,特异度为0.614;LAR联合糖尿病、BMI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 0.664~0.799),敏感度为0.762,特异度为0.661。结论:LAR是CABG患者术后3 a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可联合糖尿病、BMI预测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术前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介入栓塞及外科结扎18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素强 乔晨晖 张伟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7-598,共2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介入栓塞术 结扎术 体肺动脉侧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邓凯龙 于鑫溢 张竞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9,共6页
外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具有明确的生存获益。目前,外科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鉴于房颤外科治疗的已知生存优势,本文回顾了近年外科手术路径、消融径线、能量来源和辅助治疗技术等相关研究,概述了目前房颤手术类型的... 外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具有明确的生存获益。目前,外科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鉴于房颤外科治疗的已知生存优势,本文回顾了近年外科手术路径、消融径线、能量来源和辅助治疗技术等相关研究,概述了目前房颤手术类型的最新进展与争议,以期为制定房颤外科治疗的最佳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肺静脉隔离 左心耳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动脉桥应用不增加低心功能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及近中期风险:单治疗组3年随访结果
8
作者 李子濡 白晟玮 +3 位作者 张俭 徐昊 臧素华 张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目的比较多支动脉桥和单支动脉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在左心功能降低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及近中期结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治疗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比较多支动脉桥和单支动脉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在左心功能降低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及近中期结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治疗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的患者86例,其中行多支动脉桥OPCABG22例(多支动脉桥组),行单支动脉桥OPCABG64例(单支动脉桥组)。收集整理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9.28±14.84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影响因素,Kaplan-Meier分析OPCABG术后无MACE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中,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动脉桥组患者年龄小于单支动脉桥组,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监护室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后新发房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动脉桥组与单支动脉桥组相比,术后低血压状态发生率较高(34.78%vs 11.54%,P=0.009)。随访数据中患者MACE的发生率及超声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OR:0.191,95%CI:0.049-0.075)、肌酐(OR:1.016,95%CI:1.000-1.033)是患者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无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支动脉桥OPCABG对于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不增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且不增加近中期MACE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多支动脉移植物 左室功能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鹏 舒礼良 +1 位作者 苏刚 徐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77-437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2月我院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及冲洗式射频消融术50例为研究组,同期仅行瓣膜置换50例为对照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2月我院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及冲洗式射频消融术50例为研究组,同期仅行瓣膜置换5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当时、术后1d、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房颤消除率分别为100%、96%、86%、80%、72%和64%、56%、48%、36%、24%(P<0.05)。研究组房颤转复率明显提高,心功能有所改善。结论:射频消融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房颤,不增加心内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单行瓣膜置换术房颤复发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射频消融术 心房纤颤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房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磊 舒礼良 +4 位作者 苏刚 乔洪武 黄明君 徐敬 宋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评估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和左房折叠术(LAP)治疗巨大左心房慢性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60mm或左心房容积指数≥55mL/㎡的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与冲洗式单... 目的:评估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和左房折叠术(LAP)治疗巨大左心房慢性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60mm或左心房容积指数≥55mL/㎡的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与冲洗式单极射频消融术,其中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LAP组)23例,未加行LAP术的23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观察手术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心电活动的变化。随访1年。结果:LAP组和对照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占82.6%和56.5%(P<0.01)、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1.71±0.65和0.78±0.63(P<0.01)、手术后LAVl分别为39.88±11.02和51.86±13.09(P<0.01)、LAEF分别为(64.04±6.81)%和(55.69±5.32)%(P<0.01)。结论:对合并巨大左心房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更能有效消除AF,使窦性心律得以恢复和维持,使左心房、心室收缩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疗效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巨大左心房 慢性颤动 二尖瓣病变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舒礼良 韩雪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来本科就诊的4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来本科就诊的4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药。2组均于术后6h、12h、24h、48h、72h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ng-Ⅱ、ET-1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结果:①治疗组术后6h、12h、24h、48h、72h血清Ang-Ⅱ含量分别为(69.57±17.98)ng/L、(65.71±19.37)ng/L、(57.62±18.35)ng/L、(63.35±24.34)ng/L、(61.25±16.39)ng/L,对照组分别为(72.41±19.38)ng/L、(81.62±22.59)ng/L、(85.07±16.23)ng/L、(70.68±19.64)ng/L、(68.77±23.21)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ET-1含量分别为(13.27±4.24)ng/L、(12.55±3.07)ng/L、(12.34±2.95)ng/L、(11.37±3.32)ng/L、(11.84±1.76)ng/L,对照组分别为(14.25±3.61)ng/L、(16.78±2.64)ng/L、(18.76±3.18)ng/L、(15.35±2.74)ng/L、(14.51±2.90)ng/L,2组比较除术后6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术后6h、12h、24h、48h、72hNO浓度分别为(25.69±7.31)μmol/L、(27.34±5.36)μmol/L、(26.58±6.21)μmol/L、(28.09±5.16)μmol/L、(27.89±4.5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6.38±6.73)μmol/L、(22.51±5.08)μmol/L、(22.67±6.91)μmol/L、(24.36±4.01)μmol/L、(25.76±6.37)μmol/L,2组比较除术后6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给予丙泊酚输注,可明显降低血Ang-Ⅱ、ET-1含量,升高NO浓度,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术后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瘤38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敬 张岩伟 +4 位作者 舒礼良 罗鸿 张竞超 刘超 赵文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主动脉根部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主动脉根部瘤和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敬 张竞超 +4 位作者 刘超 舒礼良 罗鸿 张岩伟 赵文增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瘤 升主动脉瘤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38例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敬 舒礼良 赵文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 心肌保护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围术期的出凝血管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臧素华 张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407-410,共4页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1]),自1967年第一例心脏移植开展以来,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累计完成了10万余例。心脏移植围术期过程中由于患者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必然导致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1]),自1967年第一例心脏移植开展以来,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累计完成了10万余例。心脏移植围术期过程中由于患者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必然导致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本文参考我国围术期出凝血管理麻醉专家共识协作组《2020年围术期出凝血管理专家共识》、欧洲心胸麻醉协会《2018共识声明:心脏外科手术中口服直接抗凝剂围术期管理》、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心脏移植受者管理指南》等相关内容,结合近年来各地发表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凝血功能障碍 心脏移植 移植受者 围术期管理 管理指南 抗凝剂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慧 岳爱华 +1 位作者 杨丽 张聪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387-1388,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心包纵膈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有效改善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干预效果
17
作者 李能 李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12月某院9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应激组(n=45)、常规组(n=45),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应激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12月某院9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应激组(n=45)、常规组(n=45),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应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干预后,应激组PCL-C评分低于常规组(t=15.289,22.937,15.684;P<0.05);干预后,应激组回避、屈服评分、HAMD、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t=6.213,7.367,15.832,13.868,10.238;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应激 主动脉夹层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舒礼良 张宛哲 +1 位作者 徐敬 赵文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患 冠状动脉 大鼠血清 缬沙坦 发病危险性 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内压力阶差的影响
19
作者 李聪 舒礼良 +2 位作者 苏刚 黄辰 徐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内压力阶差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并术后回访的患者42例,在相同临床特征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比...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内压力阶差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并术后回访的患者42例,在相同临床特征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内早期、晚期比较,试验组的LVOTD、IVS、LVPWT、V、G和LVMI术后晚期数值相比早期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V、G和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早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晚期IVS、G和LVMI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常规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安全可靠,同时可降低其残存的心室内压力阶差,并可改善左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内压力阶差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主动脉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20
作者 葛振伟 赵文增 +5 位作者 杨志远 谢周良 张志东 王佳祥 程兆云 顾以茼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0期16-17,23,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已出现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性病例29例。外科手术全部采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同时术中直视下留置肺动脉内置...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已出现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性病例29例。外科手术全部采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同时术中直视下留置肺动脉内置管泵入前列腺素E1(PGE1),必要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和/或三尖瓣成形术,比较术前、术后肺动脉压及血气指标变化用,并超声心动图监测分流情况。结果肺动脉压和血气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发现2例术后持续肺动脉高压存在,单向活瓣持续右向左分流,其余27例分别于3-6个月后活瓣关闭无分流。结论单向活瓣补片修补缺损、肺动脉内置管泵入(PGE1)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气指标,确保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前者能在术后发生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发挥良好的右向左分流“减压”作用,肺动脉压力下降后又能自动关闭;同期行必要的瓣膜成形术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间隔缺损 先天性 单向活瓣补片 前列腺素E1 瓣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