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为遗尿的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奎 文建国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诊断以遗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变。方法对2例经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以遗尿为主诉就诊,B超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期膀胱颈口不...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诊断以遗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变。方法对2例经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以遗尿为主诉就诊,B超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期膀胱颈口不能完全关闭,排尿期膀胱颈口不开放,膀胱大量残余尿,上尿路损害,瘫痪性膀胱。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为遗尿的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全面地了解膀胱尿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 神经源性膀胱 影像尿动力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后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周钊凯 杨帅 +5 位作者 喻佳婷 文一博 张国贤 王庆伟 陆伟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31-736,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 study,UDS)结果,探讨脊髓栓系松解术对TCS患儿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 目的通过比较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 study,UDS)结果,探讨脊髓栓系松解术对TCS患儿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3例TCS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接受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的UDS参数,并对部分UDS参数进行量化评分,分析手术前后变化。UDS评分由UDS参数量化后相加获得。本研究依据患儿手术前UDS参数和下尿路症状将患儿分为膀胱功能正常组(Normal组)和膀胱功能异常组(Abnormal组),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后UDS参数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特征,评估TCS患儿手术后膀胱功能情况。结果43例患儿手术时年龄(4.0±4.5)岁,均符合纳入条件。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TCS患儿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1.00(0.00,1.00)分比1.00(0.00,2.00)分]和UDS评分[4.00(2.00,7.00)分比6.00(1.00,9.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12.00(9.00,13.00)mL/s比12.00(5.00,15.00)mL/s]、残余尿量[20.00(7.00,50.00)mL比20.00(5.00,40.00)mL]、最大膀胱容量[0.00(0.00,1.00)分比0.00(0.00,1.00)分]、膀胱顺应性[1.00(0.00,2.00)分比1.00(0.00,2.00)分]、逼尿肌活动[2.00(1.00,3.00)分比3.00(0.00,4.0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组24例(55.8%),Abnormal组19例(44.2%),两组性别构成比[10例(41.7%)比9例(47.4%),χ^(2)=0.140]、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改善比例[17例(70.8%)比14例(73.7%),χ^(2)=0.029]、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改善比例[19例(79.2%)比11例(57.9%),χ^(2)=2.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normal组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改善比例高于Normal组[14例(73.7%)比8例(33.3%),χ^(2)=6.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S松解术可以改善部分手术前有膀胱功能障碍患儿的膀胱功能。对手术前无膀胱功能障碍的患儿,TCS松解术可引起部分患儿膀胱功能损害。因此后者应慎重进行TCS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神经外科手术 尿流动力学检查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坦索罗辛胶囊体内药物浓度与男性尿流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林刚 文建国 +4 位作者 任川川 毛淑平 张艳 李金升 张胜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05,共3页
目的:检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哈乐)前后尿流率变化,了解药物浓度对尿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8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哈乐前后进行尿流测定和生命体征监测。服药前测定2次,服药后每2小时测定1次。服药后8h内每小时和第10、12... 目的:检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哈乐)前后尿流率变化,了解药物浓度对尿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8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哈乐前后进行尿流测定和生命体征监测。服药前测定2次,服药后每2小时测定1次。服药后8h内每小时和第10、12、16、24、36、48、72h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尿流加速度在服药后3~6h明显增加(P<0.05),且与血药浓度曲线峰值一致;余与服药前无差异(P>0.05)。结论:哈乐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口服常规剂量(0.4mg)对青年男性尿流加速度有明显影响,对生命体征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坦索罗辛 尿流率 血药浓度 尿流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尿患儿初始尿意与强烈尿意时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琦 文一博 +3 位作者 张瑞莉 冯锦锦 何翔飞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分析遗尿患儿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两种不同情况下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结果的差异,为临床应用尿流率测定来判断遗尿患儿膀胱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2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男性60例,女性42例),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分别... 目的分析遗尿患儿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两种不同情况下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结果的差异,为临床应用尿流率测定来判断遗尿患儿膀胱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2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男性60例,女性42例),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分别进行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比较两种情况下尿流率参数(排尿量、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及每次残余尿量检查结果。结果初始尿意时测得患儿最大尿流率为(15.5±8.2)m L/s,残余尿量为(2.9±5.9)m L;强烈尿意时测得患儿最大尿流率为(19.9±9.7)m L/s,残余尿量为(5.2±6.9)m L;初始尿意与强烈尿意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随尿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尿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最大尿流率反而有下降趋势。男性与女性在初始尿意时的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强烈尿意时,男性的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女性,(18.5±8.2)m L/s vs(24.2±12.5)m L/s(P<0.05),而残余尿量没有差异。结论遗尿患儿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下尿流率-残余尿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遗尿患儿进行自由尿流率测定时不宜过度憋尿,临床上分析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结果时要考虑尿意状态和排尿量对尿流测定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 初始尿意 强烈尿意 尿流率 残余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术后尿流率联合残余尿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文建国 冯全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62-465,共4页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阴茎腹侧,可发生于由会阴部至阴茎头之间的任何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阴茎下弯。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手段。手术的目的是矫正阴茎弯曲畸形以及成形尿道...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阴茎腹侧,可发生于由会阴部至阴茎头之间的任何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阴茎下弯。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手段。手术的目的是矫正阴茎弯曲畸形以及成形尿道,恢复患者正常排尿和阴茎勃起功能。尿道狭窄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10%-20%。部分患者为无症状性尿道狭窄,如不能及时发现,可继发膀胱及上尿路损害。临床上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常集中于阴茎外观的恢复和术后尿瘘及有症状尿道狭窄的观察,而忽略了无症状尿道狭窄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术后尿瘘 残余尿 尿流率 小儿泌尿生殖系统 尿道狭窄 测定 尿道异位开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排尿异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邢栋(综述) 文建国(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年龄≤5岁)排常异常(voiding dysfunction,VD)临床多见,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夜遗尿等。尚小平等([1])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岁儿童白天尿失禁发病率为6.06%。这些VD如不治疗可能持续到儿童期,病情... 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年龄≤5岁)排常异常(voiding dysfunction,VD)临床多见,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夜遗尿等。尚小平等([1])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岁儿童白天尿失禁发病率为6.06%。这些VD如不治疗可能持续到儿童期,病情会更加复杂([2])。VD的病因很多,常不易诊断,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就VD的病因、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治疗效果 婴幼儿 诊断 排尿异常 流行病学调查 尿失禁 儿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纪要
7
作者 徐鹏超 范毛川 文建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于2024年7月3~6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本次会...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于2024年7月3~6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我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疾病的诊疗规范化、新技术开展及学术交流,会议以"重视尿动力学检查,提高疾病诊疗水平"为主题,设置了多个分论坛及国际尿控专场,涵盖了尿动力学检查、排尿排便障碍诊疗、盆底疾病诊疗、泌尿系畸形手术治疗、骶神经调控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腹腔镜和机器人微创手术、疑难病例分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外科学 尿动力学检查 新乡医学院 泌尿系畸形 疑难病例 疾病诊疗 学术会议纪要
原文传递
动态尿动力学与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文建国 朱文 +5 位作者 杨黎 崔林刚 尚小平 张瑞莉 李金升 黄晨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尿动力学(CUD)和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尿动力学参数,探讨AUM在评估女性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女性SUI患者30例。年龄32~63岁,平均(49.4±... 目的比较常规尿动力学(CUD)和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尿动力学参数,探讨AUM在评估女性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女性SUI患者30例。年龄32~63岁,平均(49.4±9.4)岁。病程1~9年,平均(4.7±2.8)年。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问卷调查,根据ICI-Q—SF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尿失禁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行CUD检查和3个周期的AUM检查,分别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AUM的SUI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O)检出率分别为90%和37%,明显高于CUD的70%和10%(P〈0.05)。对ICI.Q—SF评分为中、重度尿失禁且AUM与CUD同时检出SUI(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21例患者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发现,AUM组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ALPP)和排尿量显著低于CUD组(P〈0.05),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CUD组(P〈0.05)。结论AUM较CUD能更容易监测到患者SUI和DO的发生,SUI阳性率增高可能与AUM组患者ALPP值偏低有关。对于有临床症状而CU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行AUM检查,降低SUI和DO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动态尿动力学检查 尿失禁 压力性 膀胱 过度活动性 女(雌)
原文传递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保守治疗期间伴发慢性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晓东 李守林 +1 位作者 姜俊海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其在保守治疗期间伴发慢性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伴发慢性肾病G3期及以上者为A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其在保守治疗期间伴发慢性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伴发慢性肾病G3期及以上者为A组,伴发慢性肾病G3期以下者为B组;根据血肌酐水平,通过公式测算得到所有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收集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以及eGFR、开始间歇导尿时间、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eGFR分别为(23.6±13.8)mL·min^(-1)·1.73 m^(-2)和(89.3±17.3)mL·min^(-1)·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开始清洁间歇导尿的年龄分别为4(3,5)岁和2(2,3.25)岁。A、B组确诊神经源性膀胱后第1年在泌尿外科门诊随访次数分别为2(1,2)次和4(3,4.25)次。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次数A、B组分别为3(3,4)次、2(1,1.2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保守治疗期间可伴发慢性肾病,未能实施早期清洁间歇导尿、规范随访和控制发热性尿路感染是导致保守治疗期间伴发慢性肾病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慢性肾病 保守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46例3~6岁儿童排便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蔚 李守林 +10 位作者 文建国 王浩 陈进军 刘晓东 姜俊海 汪玺正 王一鹤 徐鹏超 邢栋 刁宏旺 姚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 DD(disposable diapers,DD)是指一次性纸尿裤(尿不湿)、尿片、尿垫等婴幼儿用品。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婴幼儿尿不湿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对3~6岁儿童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及排便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 目的 DD(disposable diapers,DD)是指一次性纸尿裤(尿不湿)、尿片、尿垫等婴幼儿用品。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婴幼儿尿不湿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对3~6岁儿童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及排便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我国广东省深圳市和河南省郑州市6个区30个幼儿园的6 03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使用DD和使用时长、是否可独立完成排便及开始时间、是否存在排便功能障碍(便秘、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DD使用情况儿童排便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使用DD和未用DD组患儿自主控制排便的年龄。结果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 146份,DD使用率87.9%(4 522/5 146)。使用DD组和未用DD组患儿自主控制排便年龄分别为(31.13±9.62)个月和(27.18±8.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4,P<0.001);调查发现共有337名儿童有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为6.54%,其中使用DD组的患病率为7.08(320/4 522),未用DD组患病率为2.72%(17/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3,P<0.001)。377名排便功能障碍患儿中,便秘201名(259.64%),大便失禁93名(27.60%),直肠脱垂43名(12.76%)。随DD使用时长增加,排便功能障碍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9,P<0.001)。结论学龄前儿童排便功能障碍常见,出生后长期使用DD和缺乏排便训练是学龄前儿童排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社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功能障碍 回顾性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瑜 田英 张瑞莉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4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探讨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RB患儿根据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干预模式)和干预组(n=50,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 目的探讨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RB患儿根据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干预模式)和干预组(n=50,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抑郁焦虑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童趣化理念指导下综合干预可提高RB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趣化理念 综合干预 视网膜母细胞瘤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纪要
12
作者 徐鹏超 陆伟 文建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于2022年7月16日至17日...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术会议"于2022年7月16日至17日线上召开。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倪鑫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旭院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成增院长、河南省医学会王伟秘书长、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任书伟院长、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泌尿外科陆伟教授分别进行开幕式致辞,会议由大会主席、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组长文建国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同时举办了《儿童青少年遗尿文建国2022观点》新书发布会和为信阳革命老区医务人员捐书仪式,捐赠书籍包括尿控医学专著《小儿尿动力学》《儿童青少年遗尿文建国2022观点》《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文建国2021观点》共200套。会议共录用发言120篇,安排了"院士和主委论坛"及10个专题讲座,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外科学 尿动力学 泌尿外科 新书发布会 分会主任委员 学术会议纪要 学组组长
原文传递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13
作者 王庆伟 杨琨琨 +4 位作者 王焱 王晓飞 陶德赏 张建伟 文建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ml vs.(344±55)ml、(298±53)ml vs.(450±51)ml、(456±59)ml vs.(524±54)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ml vs.(298±53)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ml vs.(450±51)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尿期LUTS 女性膀胱黏膜白斑 影像尿动力学 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
原文传递
基于TCGA数据库对前列腺癌中免疫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鹤 王焱 +6 位作者 底斐瑶 底泽亚 席镤 文一博 冶卓 任川川 文建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临床意义,为治疗PCa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Ca转录数据与临床数据,获取PCa中lncRNA;再下载与免疫相关的基因集;对获取的免疫基因与lncRNA采用Pear...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临床意义,为治疗PCa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Ca转录数据与临床数据,获取PCa中lncRNA;再下载与免疫相关的基因集;对获取的免疫基因与lncRN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共表达以确定与免疫相关的lncRNA,再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确定关键的lncRNA;采用R软件中的"ggplot package"和"survival package"分析这些lncRNA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与预后价值。我们使用lnc2RNA数据库分析lncRNA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与PCa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最后使用Starbase、David在线网站确定有预后价值的lncRNA的靶基因和靶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AL162586.1、AC138028.4、SLC25A25-AS1、AC002553.1、AC004816.1、LINC00641、AC027796.4是免疫相关且关键的lncRNA,其表达量随着N等级的升高而升高;AL162586.1和SLC25A25-AS1表达量随着T等级升高而升高。SLC25A25-AS1和LINC00641在肿瘤组织中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有差异。基因本体论(GO)富集结果显示SLC25A25-AS1主要分布于细胞膜、通过剪接体对mRNA剪接进行负调控,并与核苷酸结合;在KEGG富集中主要富集在剪接体通路。结论lncRNA已成为PCa新的研究方向,其中SLC25A25-AS1可能是通过剪接途径影响PCa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前列腺癌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 文建国 +1 位作者 徐鹏超 徐春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72-282,共11页
排尿和排便异常是儿童就医的常见问题。儿童泌尿门诊约40%的患儿有排尿功能异常,其中25%~30%患者同时存在便秘[1]。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ladder and bowel dysfunction,BBD)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伴发反复尿路感染... 排尿和排便异常是儿童就医的常见问题。儿童泌尿门诊约40%的患儿有排尿功能异常,其中25%~30%患者同时存在便秘[1]。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ladder and bowel dysfunction,BBD)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伴发反复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al ureteral revlux,VUR),可导致肾脏损害[1-3]。然而临床上对儿童BBD的诊疗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诊断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与小儿外科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鑫 谭李红 +6 位作者 舒强 陈方 高亚 文建国 崔华雷 李索林 汤绍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5-318,共4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学已经进入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小儿外科临床医生如何理解精准医学并在实践中应用精准医学理念开展工作,本刊特邀请部分小儿外科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就精准医学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发表笔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学已经进入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小儿外科临床医生如何理解精准医学并在实践中应用精准医学理念开展工作,本刊特邀请部分小儿外科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就精准医学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发表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领域 小儿外科 医学理念 临床医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流加速度和最大尿流率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文建国 崔林刚 +4 位作者 孟庆军 任川川 李金升 吕宇涛 张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7-839,共3页
目的比较尿流加速度(UFA)和最大尿流率(Qmax)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00)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0例健康者进行前列腺体积、UFA和Qmax测定。以P—Q图梗阻区作为参考标准,比较uFA和Qmax诊断BOO的灵敏度和特... 目的比较尿流加速度(UFA)和最大尿流率(Qmax)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00)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0例健康者进行前列腺体积、UFA和Qmax测定。以P—Q图梗阻区作为参考标准,比较uFA和Qmax诊断BOO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BPH组UFA明显低于非BPH组(P〈0.05)。以UFA〈2ml/s。和Qmax〈10ml/s作为诊断B00参考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5%与81%、63%,与参考标准P—Q图提示梗阻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55比0.35。结论UFA可以作为诊断BPH患者B00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颈梗阻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出生时轻度窒息史对出生七天后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燕 文建国 +5 位作者 王亚仑 孙素珂 张凤 王艺 李燕 晋朝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出生时轻度窒息对出生7d后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28d内、无下尿路疾患的34例有轻度窒息病史的新生儿及33例无窒息史新生儿,其中窒息史组正常体重(ANW)16例,体重(2.83±0.31)kg,年龄(11.1±2... 目的 探讨出生时轻度窒息对出生7d后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28d内、无下尿路疾患的34例有轻度窒息病史的新生儿及33例无窒息史新生儿,其中窒息史组正常体重(ANW)16例,体重(2.83±0.31)kg,年龄(11.1±2.7)d;低体重(ALW)18例,体重(1.68±0.54)kg,年龄(14.5±7.6)d。无窒息史组正常体重(NANW)18例,体重(3.24±0.43)kg,年龄(11.8±2.2)d和低体重(NALW)15例,体重(1.88±0.32)kg,年龄(15±8.3)d。各组均进行12h(9am~9pm)自由排尿观察,记录排尿频率、每次排尿量、B超测量排尿后残余尿量、排尿时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结果 共记录排尿533次。ANW组排尿次数(9.5±2.7)次,明显高于NANW组(7.7±2.3)次(P〈0.05),但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W组与NALW组排尿次数、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W组排尿次数(9.5±2.7)次、排尿量(17.7±5.8)ml,明显高于ALW组(7.7±2.3)次,(13.5±6.1)ml,但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NW组排尿量(21.1±11.0)ml明显高于NALW组(13.1±6.2)ml(P〈0.05),但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排空率和排尿时清醒百分率在ANW组和NANW组中均较高,二者差异不明显;在ALW组和NALW组中差异也不明显。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轻度窒息史可能对正常体重儿排尿次数有明显影响;对新生儿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排尿
原文传递
蓝光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素珂 文建国 +6 位作者 李真珍 贾智明 牛建华 谢佳丰 吴军卫 黄书满 吕宇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HB)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3~14d确诊为轻中度HB的新生儿26例.观察HB新生儿同日内蓝光治疗期(12:00-16:00)和间歇期(无蓝光照射)(08:00-12:00)各4h的自由排尿情况,HB新生...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HB)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3~14d确诊为轻中度HB的新生儿26例.观察HB新生儿同日内蓝光治疗期(12:00-16:00)和间歇期(无蓝光照射)(08:00-12:00)各4h的自由排尿情况,HB新生儿按常规持续匀速静脉液体治疗.每次排尿前后尿垫重量的差值记作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通过超声测得.分别记录排尿时间、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比较蓝光治疗期和间歇期相关参数的异同.结果 共进行了112例次排尿观察,蓝光治疗期45次,蓝光治疗间歇期67次.每次排尿量2.1 ~ 103.3 mL,平均(19.73±13.16) mL.患儿多不能完全排空膀胱,常有残余尿.蓝光治疗期残余尿测得率为75.6%(34/45例),残余尿(11.73±10.81) mL;蓝光治疗间歇期残余尿测得率为77.6%(52/67例),残余尿(13.65 ±9.72) mL.蓝光治疗期HB新生儿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和排尿总量分别为(1.73±1.00)次、(16.26 ±9.34) mL和(30.83 ±24.45) mL,显著低于蓝光治疗间歇期[(2.58±0.70)次、(20.84±9.05) mL和(54.32 ±30.2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蓝光治疗期和间歇期HB新生儿的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光治疗对HB新生儿排尿方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 婴儿 新生 排尿方式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幼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文建国 任川川 +8 位作者 吕宇涛 邢璐 杨黎 李真珍 王焱 苏志强 夏明亮 王庆伟 程敬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幼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幼鼠24只,随机分为PUUO组、PUUO+EPO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PUUO组和PUUO+EPO组幼鼠采用输尿管腰大肌埋植法建立左侧输...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幼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幼鼠24只,随机分为PUUO组、PUUO+EPO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PUUO组和PUUO+EPO组幼鼠采用输尿管腰大肌埋植法建立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PUUO+EPO组术后给予EPO腹腔注射(500U/kg),首次于术后1h给予,其余隔天1次,共4次;PUUO组给予同等剂量9g/L盐水。假手术组仅分离输尿管,不包埋。术后1周处死大鼠,取左侧’肾脏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AQP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UUO组内髓集合管AQP2阳性染色弱于PUUO+EPO组和假手术组,经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PUUO组AQP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UUO+EPO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为0.290±0.016、0.640±0.106和0.840±0.134,P〈0.05)。经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幼鼠肾脏组织中AQP2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表达最多,PUUO+EPO组次之,PUUO组表达最少(3组ACt值分别为-7.60±0.18、-9.70±0.54和-10.80±0.31,P〈0.05)。结论EPO有阻止PUUO幼鼠肾脏AQP2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 水通道蛋白2 肾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