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迂曲在老年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及预后指导价值分析
1
作者 李文涛 黄一 +3 位作者 李晓冰 王山 林青 高传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89-7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迂曲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冠状动脉迂曲与该类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3例为AHCM组,根据性别、年龄、高...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迂曲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冠状动脉迂曲与该类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3例为AHCM组,根据性别、年龄、高血压配对非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点、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电话+病历随访患者至2023年12月30日,主要终点是恶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的复合结局,复合终点是主要终点+全因再住院的复合结局,比较两组发病密度,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AHCM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匹配,两组患者平均年龄(65.7±4.9)岁,最小年龄均>60岁,但AHCM组患者LVEF和左心室最大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AHCM组心尖厚度中位数为20 mm。AHCM组冠状动脉迂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4%比41.9%,P<0.001),冠状动脉迂曲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经过3.1年随访,AHCM组复合终点发病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7.4/人年比5.9/人年,RR=2.06,95%CI 1.35~3.14,P<0.001),而冠状动脉迂曲评分(HR=1.10,95%CI 0.88~1.38,P=0.385)并非AHCM患者复合终点不良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AHCM患者易伴发冠状动脉迂曲,且程度更重;冠状动脉迂曲并非老年AHCM患者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迂曲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