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水来源胃癌原代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文静 张忠献 +4 位作者 王尧河 石海亮 赵瑞华 宗红 曹风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以胃癌患者腹水来源的胃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出一种相对成熟的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方法:对腹水来源胃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纯化,获得能够稳定传代的胃癌转移... 目的:以胃癌患者腹水来源的胃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出一种相对成熟的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方法:对腹水来源胃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纯化,获得能够稳定传代的胃癌转移瘤细胞系,并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绘制细胞增殖曲线、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例能够稳定传代的腹水来源胃腺癌细胞株(命名为CFJ),细胞形态一致,表达上皮性生物标志物,细胞核呈现明显的异型性,能在裸鼠皮下成功构建移植瘤模型,增殖和转移能力强,可见裸鼠纵隔、腋窝等多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胃癌转移性腹水可以成为建立原代肿瘤细胞的很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胃癌 原代培养 转化 成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mIL-21的溶瘤痘苗病毒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王继伟 +5 位作者 王鹏举 张忠献 褚永超 吕鹏威 谷元廷 王尧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2-477,共6页
目的:观察溶瘤痘苗病毒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JC、TUBO和4T1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比较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的体外... 目的:观察溶瘤痘苗病毒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JC、TUBO和4T1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比较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用TCID_(50)法检测病毒在三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复制能力,用ELISA法检测两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上清液中m IL-21的水平。建立三阴性乳腺癌4T1和Her-2扩增型乳腺癌TUBO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两种病毒的治疗作用。结果: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中均具有复制能力,低剂量的病毒就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VVΔTKΔN1L-m IL-21感染的细胞上清中检测到高表达的m IL-21蛋白。在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病毒治疗无明显效果(P>0.05);在TUBO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两种病毒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或P<0.01),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P<0.01)。结论: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细胞中具有特异性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体内两种病毒对Her-2扩增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illin和FAK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庞霞 王鹏举 +3 位作者 刘红涛 李晟磊 张红新 高冬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9-611,共3页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两者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59例食管癌组织、2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6例正常食...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两者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59例食管癌组织、2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xillin和FAK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axillin和FAK 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75%和79.66%,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8.15%和40.74%)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56%和11.11%)(均P<0.05)。此外,paxillin和FAK mRNA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进一步paxillin和FAK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axillin和FAK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5,P=0.000)。结论联合检测paxillin和FAK mRNA表达有望为食管癌的分子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桩蛋白 FAK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蛋白表达下调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FAK及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峰 王鹏举 +4 位作者 刘红涛 王艳鸽 李晟磊 陈奎生 高冬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626-2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桩蛋白(paxillin)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FAK及MM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3组,即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及paxillin siRNA组.利用paxillin 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 目的:探讨下调桩蛋白(paxillin)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FAK及MM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3组,即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及paxillin siRNA组.利用paxillin 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axillin、FAK及MMP-2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未处理组及对照siRNA组相比,显著性具有差异(F=294.843,P=0.000).同时,paxillin siRNA组EC9706细胞中FAK及MMP-2表达也明显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04.925,P=0.000;F=131.236,P=0.000).结论:Paxillin表达的下调能直接降低食管鳞癌中FAK及M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蛋白 小干扰RNA 免疫细胞化学 蛋白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6/11型L2片段的高效表达及免疫效果评价
5
作者 任皎 张忠献 +4 位作者 赵莉 郝明强 田厚文 谭文杰 阮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L2 N端融合蛋白,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用重叠PCR将HPV6和HPV11次要衣壳蛋白L2基因5'端片段融合,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后与Al(OH)3佐剂配伍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用E... 目的: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L2 N端融合蛋白,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用重叠PCR将HPV6和HPV11次要衣壳蛋白L2基因5'端片段融合,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后与Al(OH)3佐剂配伍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以基于假病毒的体外中和试验评价中和抗体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3种融合蛋白均能产生针对同型别L2蛋白的高滴度特异性Ig G抗体,滴度为1∶10 000~1∶200 000;体外中和试验显示,3种融合蛋白均能诱发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针对同型别的滴度最高可达1∶3200,对于高危型能产生一定水平的交叉中和抗体,滴度为1∶50~1∶800。结论:HPV6/11 L2融合蛋白能够诱发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及交叉中和抗体,为HPV L2新型预防性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融合蛋白 预防性疫苗 中和抗体 次要衣壳蛋白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乳腺癌组织标本库标准化程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国丛 王金礼 +4 位作者 王尧河 常庆龙 杨红星 王阳 赵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乳腺癌标本库的标准化程序,为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及信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术中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标本,并收集部分患者血标本提取血清、血浆及淋巴细胞,所有组织标... 目的:探讨建立乳腺癌标本库的标准化程序,为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及信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术中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标本,并收集部分患者血标本提取血清、血浆及淋巴细胞,所有组织标本均深低温保存。采用一套信息管理体系对于标本进行管理。结果:共收集22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组织及血样标本共520份,其中导管内癌2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全套标本者19例;标本留取时间平均为(19.38±10.16)min;随机抽取20份肿瘤组织提取DNA和RNA作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0%。结论: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及信息管理体系,将为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物质与信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库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新型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华 许琨 +5 位作者 王鹏举 姜国忠 高冬玲 王继伟 曹风雨 王尧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对人鼻咽癌细胞C666.1的体内外治疗作用。方法用细胞毒性检测法(MTS法)测定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和对照病毒d11520对鼻咽癌细胞C666.1的杀伤作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检On,0Ad-TD... 目的探讨新型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对人鼻咽癌细胞C666.1的体内外治疗作用。方法用细胞毒性检测法(MTS法)测定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和对照病毒d11520对鼻咽癌细胞C666.1的杀伤作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检On,0Ad-TD-RFP和d/1520不同时间点(24h、48h、72h、96h)在鼻咽癌细胞C666-1中的复制能力;人鼻咽癌细胞C666-1BALB/c裸鼠皮下成瘤,检测Ad-TD-RFP和d/1520对肿瘤大小的影响。结果新型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和对照病毒d/1520对鼻咽癌细胞C666-1的50%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7.6±3.2)pt/细胞和(174.1±4.0)p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01)。在鼻咽癌细胞C666-1中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96h)Ad-TD-RFP是d/1520复制能力的3-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6、23.4、20.8和17.3,P值均〈0.001)。磷酸盐缓冲液组、d11520治疗组和Ad.TD.RFP治疗组在治疗67d后,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约为(1765.5-4-713.9)mm。、(1036.9±623.8)mm。、(420.8±238.7)mm3,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P〈0.05)。结论新一代溶肿瘤腺病毒Ad-TD-RFP在体内外对鼻咽癌细胞C666-1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将来鼻咽癌病毒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腺病毒科 溶瘤病毒疗法 细胞系 肿瘤
原文传递
溶瘤病毒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金礼 王尧河 贾国丛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1年最新报告,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尽管目前治疗效果已有较大改善,但是病灶一旦复发或者远处转移,传统治疗方法...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1年最新报告,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尽管目前治疗效果已有较大改善,但是病灶一旦复发或者远处转移,传统治疗方法只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患者,因此,临床上需要研究更有效的方法以取代或辅助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从而治疗或缓解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乳腺肿瘤 基因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