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科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帅 彭小婉 +1 位作者 胡丽超 张晨光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输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习教学起步晚,教学经验欠缺,难免有很多矛盾与不足。本文在阐述输血科实习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输血科实习的...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输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习教学起步晚,教学经验欠缺,难免有很多矛盾与不足。本文在阐述输血科实习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输血科实习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 输血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占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两种输血方案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骨科围手术期出现血红蛋白在100 g/L以内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开放性输血,即当Hb<10 g/d L时启动输血)与观察组(n=33...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两种输血方案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骨科围手术期出现血红蛋白在100 g/L以内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开放性输血,即当Hb<10 g/d L时启动输血)与观察组(n=33,予以限制性输血,即Hb<7 g/d L时再启动输血),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前24 h内Hb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人均用血量、人均输血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术中出现低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输血不良反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在骨科围手术期应用限制性输血方案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量,临床效果与开放性输血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输血 骨科围手术期 限制性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丽超 刘帅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过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回顾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7 818例次,对输血种类、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7 818例次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43例,发生率为0.6%,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14例次(32....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过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回顾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7 818例次,对输血种类、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7 818例次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43例,发生率为0.6%,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14例次(32.6%),过敏反应为29例次(67.4%),未发现其他输血不良反应;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遵循合理科学用血原则,大力提倡自身输血和新的输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对输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凯 韩冰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对输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反复输血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50名没有输血史的健康人士分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根据试验组患者的检... 目的分析研究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对输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反复输血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50名没有输血史的健康人士分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根据试验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把患者分为血小板抗体阴性组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增加指数(CCI)、输注有效率以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在输注1、24 h之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的CCI、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阳性组(P<0.05),而NHTR低于阳性组。结论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会直接影响到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输注 血小板 输血治疗 有效率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自异体输血对输血免疫功能、IL-10及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丽 《临床研究》 2021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自异体输血对输血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0(IL-10)及人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行肿瘤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采用异体输血...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自异体输血对输血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0(IL-10)及人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行肿瘤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采用异体输血,研究组44例使用自体输血,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及γ干扰素(IFN-γ)]。结果术后第1 d,两组CD3^(+)、CD4^(+)与CD8^(+)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7 d,对照组CD3^(+)、CD4^(+)与CD8^(+)指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研究组CD3^(+)、CD4^(+)与CD8^(+)指标与术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 d,两组IL-2、IL-10及IFN-γ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 d,两组IL-2与IFN-γ水平均低于术前,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IL-2与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均会影响行肿瘤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但采用自体输血方式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小,而异体输血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免疫功能 IL-10 IFN-Γ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丽超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7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止血、止痛、给氧、输血等治疗,于输血治疗前后采用凝血四项及血栓弹力...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止血、止痛、给氧、输血等治疗,于输血治疗前后采用凝血四项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凝血功能,记录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2种方法检出的凝血阳性率。结果经凝血四项检查,患者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值均低于输血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栓弹力图检查,患者输血后凝固时间(K)值、反应时间(R)值均低于输血前,凝固角(α-Angle)及血栓最大幅度(MA)值均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检查出的凝血阳性率高于凝血四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查与血栓弹力图在判断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血凝状态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而血栓弹力图较传统凝血四项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为输血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失血 输血 凝血四项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K-MB、NT-proBNP、PCT及CRP水平对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价值
7
作者 张袁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纳入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与否将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分为CAL发生组、CAL未发生组。检测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水平,分析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对婴幼儿川崎病及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川崎病的AUC分别为0.766、0.722、0.726、0.767、0.823,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诊断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的AUC分别为0.821、0.830、0.838、0.887、0.912,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CK-MB、NT-proBNP、PCT、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肌酸激酶同工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筛谷丙转氨酶结果偏高献血者的补救方法
8
作者 祝丽双 王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对于ALT>45 U·L^(-1)且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者重复初筛检测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如仍>45 U·L^(-1)则进行相应干预措施,献血后采用速率法复检ALT,比较干预前后献血合格率及血液ALT报废率情况。结果 对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ALT水平在45~50 U·L^(-1)者,嘱其安静休息30 min复测ALT。结果显示,在安静休息30 min后,ALT轻度偏高的献血者,初筛ALT检测值越低,复测ALT合格率越高,实施补救措施的献血员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9%。对于安静休息30 min后复测ALT仍不合格者,嘱其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熬夜,5~7 d后1 250名该类人员参与献血健康检查,其中430名初筛ALT合格,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7%。结论 对于初筛ALT不合格献血员,通过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可使部分ALT异常的献血者降至正常,提升献血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用血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丙转氨酶 初筛 无偿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丽超 王献春 彭小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5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疑难配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病患者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最多见,占82.4%(14/17),多以同种抗...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疑难配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病患者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最多见,占82.4%(14/17),多以同种抗体产生为主,占85.7%(12/14),其中Rh系统抗体占66.7%(8/12);输血5次以上的血液病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输血1-5次的患者。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中网织红细胞与网织血小板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琨 杨谊 王敬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376-137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过程中联合检测网织红细胞(RET)及网织血小板(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MM患者(MM组),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过程中联合检测网织红细胞(RET)及网织血小板(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MM患者(MM组),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和MM组(化疗前和化疗后第5、10、15、20天)WBC、PLT、RET相关参数。结果化疗前,MM组WBC和PLT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IRF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RET、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检测参数均开始下降,WBC、PLT、RET分别在化疗后第20、15、15天回升。IRF和IPF分别在第10天开始回升。结论在MM化疗过程中,IRF和IPF反应骨髓功能的变化情况比WBC和PLT更早,是监控骨髓造血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网织红细胞 网织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丽超 李佳丽 杨占甲 《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传统凝血指标,评估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状态,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抽取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和TEG,根据TEG结果指导...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传统凝血指标,评估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状态,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抽取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和TEG,根据TEG结果指导血液成分输注,术后评价凝血功能的调控效果。结果经TEG指导血液成分输注后,32例患者在术后24h的凝血四项及TEG检测结果与术前检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血栓等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使用TEG监测肝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态,可以很好指导血液成分合理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凝血功能 成分输血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及其可溶性剪切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胡丽超 李佳丽 +3 位作者 杨占甲 王敬真 程自想 高凯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membrane-bound full-length,flTF)及其可溶性剪切体(alternatively spliced tissue factor, asT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结肠...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membrane-bound full-length,flTF)及其可溶性剪切体(alternatively spliced tissue factor, asT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flTF及asTF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与肿瘤转移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flTFmRNA表达水平[5.53(4.80~13.32)]高于癌旁组织[0.36(0.0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组织中asTFmRNA表达水平[1.26(0.74~2.02)]高于癌旁组织[0.11(0.06~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flTF的表达水平[8.64(5.98~12.71)]高于无转移的结肠癌组织(2.25(1.57~5.32)、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asTF表达水平[5.19(4.96~7.84)]高于无转移组(0.67(0.2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F及asTF在结肠癌中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结肠癌侵袭与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可溶性剪切体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血糖变异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李佳丽 《交通医学》 202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强化治疗期血糖变异性(GV)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57例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AML(非M3型)住院患者,采用七时间点法测定末梢血糖值。根据血糖水平标准差计算GV,血糖水平标准差≥1.4 mmol/L为存在GV,<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强化治疗期血糖变异性(GV)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57例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AML(非M3型)住院患者,采用七时间点法测定末梢血糖值。根据血糖水平标准差计算GV,血糖水平标准差≥1.4 mmol/L为存在GV,<1.4 mmol/L为不存在血糖变异(NGV)。其中31例为GV组,26例为NGV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化疗毒副反应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WBC、Hb、PL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及FAB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V组WBC、中性粒细胞、Hb和PLT最低值显著低于NGV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Hb<60 g/L持续时间、PLT<20×10^(9)/L持续时间长于非NG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V组患者继发感染、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NG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毒性、皮疹、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和治疗相关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V组复发率67.74%(21/31),高于NGV组的38.4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V组中位生存时间(OS)69.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62.5个月,分别高于GV组的44.6个月和43.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巩固强化期存在GV可能与化疗期间毒副作用增加和预后不良相关,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对GV的监测,并进行及时干预,降低GV水平,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巩固强化治疗 血糖变异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佳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181-182,共2页
目的:了解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实施临床细菌检验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血标本采集方式,并对临床检验的合格率和阳性率进... 目的:了解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实施临床细菌检验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血标本采集方式,并对临床检验的合格率和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标本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13.3%和7.8%,观察组标本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5.6%和13.3%。两组检验结果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标本采集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率,在实际操作时应熟练掌握正确采集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以便为检验准确率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临床检验 血标本采集法 准确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占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诊断为AL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0例)...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诊断为AL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和TGF-β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 m RNA水平。此外,该实验检测AL化疗后缓解的Th17及CD4+CD25+Foxp3+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h17(CD3+CD4+IL-17+)细胞比例为(1.51±0.27)%,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比例为(3.37±0.48)%,显著高于对照组[(1.2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00)。研究组血清IL-17为(28.12±6.3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4.41±6.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0.000);研究组血清TGF-β为(38.41±8.4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RORγT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Foxp3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P=0.000)。与化疗前比较,化疗6个月后研究组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细胞水平降低,血清IL-17以及TGF-β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患者的Th17细胞、CD4+CD25+Foxp3+细胞及其分泌蛋白IL-17、TGF-β和转录因子显著增加,定期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其分泌蛋白有助于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监测和预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调节性T细胞 IL-17 TGF-β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1基因启动子-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占甲 李丽娟 《交通医学》 202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ITP患者127例,其中急性ITP组66例,慢性ITP组61例,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正常对照组。提取血液DNA,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 目的:探究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ITP患者127例,其中急性ITP组66例,慢性ITP组61例,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正常对照组。提取血液DNA,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紫外分析仪观察酶切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急性ITP组、慢性ITP组患者NF-κB1-94del/ins ATTG等位基因频率的期望值与观察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慢性ITP组DD基因型分布显著升高,WW基因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D基因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组与慢性ITP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慢性ITP和对照组,慢性ITP组D等位基因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慢性ITP组W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ITP患者年龄、性别、Hb、R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W基因型患者PLT高于DD型和WD型,CRP、RF水平低于DD型和WD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型与WD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是影响IT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是影响IT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F-κB1-94del/ins ATTG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占甲 《青岛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分组,其中42例缺铁性贫血为研究A组,42例非缺铁性贫血为研究B组...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分组,其中42例缺铁性贫血为研究A组,42例非缺铁性贫血为研究B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3组CHr、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并比较其诊断IDA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研究A组予以铁剂、输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及对照组CHr含量。结果3组CHr、MCV、MCH及H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CHr、MCV、MCH均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与研究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CHr、MCV、MCH及H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MCV、MCH及Hb诊断IDA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诊断IDA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MCV、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CHr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后CHr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后CHr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r可作为IDA重要诊断指标,在IDA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必要时可联合MCV、MCH及Hb等其他网织红细胞参数,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法联合Xpert MTB/RIF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旦岭 吴争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5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法联合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2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法、Xpert MTB/RIF及基因芯...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法联合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2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法、Xpert MTB/RIF及基因芯片法联合Xpert MTB/RIF处理痰标本。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参照,比较不同方法对利福平耐药的检出符合率。结果 基因芯片法联合Xpert MTB/RIF对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基因芯片法、Xpert MTB/RI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法联合Xpert MTB/RIF对利福平耐药的检出符合率高于基因芯片法、Xpert MTB/RI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芯片法联合Xpert MTB/RIF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可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基因芯片法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HCⅡ与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杨占甲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193-193,共1页
目的:探讨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法和液基细胞学(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500例宫颈HCⅡ、LBC、HCⅡ+LBC及病例活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500例LBC异常占10... 目的:探讨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法和液基细胞学(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500例宫颈HCⅡ、LBC、HCⅡ+LBC及病例活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500例LBC异常占10.6%,HCⅡ异常占6.4%,HCⅡ+LBC异常占11.2%;106例检测阳性患者按要求做阴道镜病理活检,检测出的宫颈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74.5%、15.1%、6.6%、2.8%、0.9%;HCⅡ+LBC联合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17.7%、56.2%、85.7%、100%、100%;单独的HCⅡ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45.6%、62.5%、71.4%、100%、100%,单独的LBC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52.5%、65.5%、78.3%、100%、100%,随着病理恶性等级增高阳性率增高。结论:HCⅡ+LBC联合检测法与单独的HCⅡ检测法和单独的LBC检测法都是宫颈癌筛查的好方法。HCⅡ检测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敏感性高,LBC检测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特异性比较高,二者联合检测法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阳性率,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HCⅡ检测法 LBC检测法 HCⅡ+LBC联合检测法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预测早期流产及指导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吴争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9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早期流产及指导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57例早期复发性流产(RSA)未孕者为观察组,同期问诊105例正常健康未孕者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随机均分为治疗组29例与非治疗组2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早期流产及指导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57例早期复发性流产(RSA)未孕者为观察组,同期问诊105例正常健康未孕者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随机均分为治疗组29例与非治疗组28例,治疗组接受抗凝治疗,非治疗组不干预妊娠。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TEG参数,和治疗组与非治疗组TEG参数及早期妊娠丢失率,以此对TEG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结果RAS非孕者MA值明显高于健康非孕者(P<0.05),RAS治疗组患者经抗凝药物治疗后R值明显升高与MA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妊娠丢失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TEG能有效预测早期流产,并通过指导抗凝治疗可降低早期流产患者妊娠丢失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早期流产 抗凝治疗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