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促红素注射液与罗沙司他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作者 侯西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30-32,180,共4页
目的:探讨人促红素注射液与罗沙司他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铁剂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人促红素注射液与罗沙司他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铁剂治疗,观察组采取人促红素注射液+罗沙司他联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Hct、RBC、MC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Hct、RBC、MCV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b、TSAT、SF、TIBC、S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Hb、TSAT、SF、TIBC、S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促红素注射液+罗沙司他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纠正贫血症状,提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轻铁代谢紊乱,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人促红素注射液 罗沙司他 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护理对老年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秀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5期263-264,共2页
目的观察安全护理对老年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肾病患者2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对... 目的观察安全护理对老年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肾病患者2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试验组在实施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护理措施。统计住院期间的不安全事件,内容包括压疮情况、感染、跌倒、水肿情况及住院舒适度。结果对照组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15.56%)高于试验组(2.96%),P<0.05。试验组舒适度为(8.51±0.58),高于对照组(6.79±0.83),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肾病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干预,既降低了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还提升了患者的心理满意度及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安全护理 干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元臣 张志刚 +1 位作者 朱本燕 王晓莹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早期患者体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某院治疗的CKD早期患者。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检测hs-cTnT的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影响hs-cTn...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早期患者体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某院治疗的CKD早期患者。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检测hs-cTnT的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影响hs-cTnT的主要因素。结果:共324例患者hs-cTnT含量升高(中位数0.012μg/L)。CKD早期患者中,年龄、胱抑素C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hs-cTnT水平正相关(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体内hs-cTnT水平明显上升(P<0.05);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hs-cTnT水平负相关(P=0.003)。结论:CKD患者体内hs-cTnT水平升高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师应对hs-cTnT水平升高的原因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慢性肾脏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马秀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222-223,共2页
目的:本文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的分析,对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风险管... 目的:本文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的分析,对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透析护理情况、护理投诉情况、不规范护理情况、医嘱护理情况、意外情况的发生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医嘱护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及不规范护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98.56%)高于对照组(86.96%),P〈O.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了风险管理,并通过实证分析,针对其准确性,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进行了有效识别,并可以在血液透析的关键环节,做到了对潜在风险的辨析,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救治鱼胆中毒致多器官损害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贺 王现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2-332,共1页
民间常服用鱼胆来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因而中毒时常出现。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液净化(CBP)成功抢救1例鱼胆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鱼胆中毒 多器官损害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次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性心包炎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现秋 朱本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HD)基础上加用高频次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39例,在每周常规3次HD治疗的基础上,每周再加用2次HP治疗(...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HD)基础上加用高频次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39例,在每周常规3次HD治疗的基础上,每周再加用2次HP治疗(先行HP2h,后继续常规HD2h),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心脏彩超、脉压差、心脏射血分数(EF)、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血磷、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变化。结果HD+HP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闷、气促、心包积液患者例数较HD+HP前明显减少(分别为1比39例、1比39例、0比39例),脉压差明显增大(mmHg:30.59±4.22比24.97±5.98,1mmHg=O.133kPa),EF明显增加(0.52±0.03比0.38±0.05);血BUN(mmol/L:24.23±3.29比39.38±4.08)、SCr(μmol/L:382.74±42.83比828.69±68.58)、血磷(mmol/L:1.89±0.20比2.09±0.29)、PTH(ng/L:529.11±73.25比822.67±92.63)、β2-MG(nmol/L:25.90±3.19比34.23±4.75)、Hey(μmol/L:21.69±3.27比30.54±2.41)均明显下降,血钙明显升高(mmol/L:2.14±0.18比2.12±O.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lb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34.69±3.09比36.56±3.72,P〉0.05)。结论在常规HD基础上加用高频次HP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可有效降低中分子毒素,明显改善尿毒症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心包炎 高频次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中分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评估透析充分性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现秋 王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9期2969-297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水平在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邹城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位室模型尿素指数(sp KT/V)将患者分为透...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水平在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邹城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位室模型尿素指数(sp KT/V)将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Kt/V≥1.3)和透析不充分组(Kt/V<1.3),检测两组患者透析前NT-pro BNP水平,探讨血清NT-proB NP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结果透析充分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NT-proB NP水平分别为(215.5±67.8)pg/ml、(168.5±62.5)pg/ml,均低于相应时间的透析不充分组[(357.5±147.5)pg/ml、(307.5±125.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患者透析前NT-pro BNP水平分别为(215.5±67.8)pg/ml、(357.5±147.5)pg/ml,均明显高于透析后([168.5±62.5)pg/ml、(307.5±125.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NT-proB NP与spK t/V、e 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7和-0.3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对透析充分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97.7%、82.1%、79.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NT-pro BNP水平,可以用于透析充分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利钠肽 透析充分性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