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振薇 李焱 +3 位作者 崔桂荣 赵洪波 李沛颖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AML患者,其中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和20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AML患者及30例性... 目的:探讨LncRNA KCNQ1O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AML患者,其中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和20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AML患者及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KCNQ1OT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KCNQ1OT1在AML患者中的表达较完全缓解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均明显增高(F=14.67,P<0.001),而LncRNA KCNQ1OT1在20例AML-CR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KCNQ1OT1的表达与患者的NCCN风险分级及生存状态相关;高表达LncRNA KCNQ1OT1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LncRNA KCNQ1OT1参与调节AML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AML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LncRNA KCNQ1OT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介素1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焱 贾振薇 刘亚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7-1292,共6页
目的:检测人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探讨IL-11表达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化疗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 目的:检测人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探讨IL-11表达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化疗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8例DLBCL患者和42例反应性淋巴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患者组织和血液标本。用q 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血液中IL-11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L-1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关性分析DLBCL患者IL-11表达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IL-11表达与DLBCL患者总生存(OS)时间、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RLH患者比较,IL-11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表达显著升高(组织:7.002±0.357 vs 1.507±0.139;血液:6.700±0.337 vs1.446±0.126,均P<0.01)。IL-11表达与DLBCL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细胞症状、化疗敏感性及IPI指数相关(均P<0.01),IL-11高表达患者OS和PFS较IL-11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均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11表达、化疗敏感性和IPI指数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IL-11基因表达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732,P<0.01)。结论:IL-11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高表达,IL-11高表达DLBCL患者OS和PFS明显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严重。IL-11有望成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评判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白介素11基因 预后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及其靶基因MyD88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焱 贾振薇 +2 位作者 孔晓阳 崔桂荣 刘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miR-155及其靶基因MyD88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35例,另外选择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标本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miR-155相对表达... 目的:探讨分析miR-155及其靶基因MyD88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DLBCL患者135例,另外选择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标本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miR-155相对表达量及MyD88基因多态性,并分析miR-155及MyD88基因多态性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DLBCL组患者MyD88 L265P位点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MyD88 L265P位点突变型DLBCL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P <0.05)。DLBCL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MyD88 L265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病变部位、分期、BCL-2蛋白表达以及MyD88蛋白表达有关(t=7.461、8.804、6.487、10.812;χ^(2)=10.681、8.599、7.251、23.008;P <0.05)。miR-155低表达DLBCL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miR-155高表达患者(P <0.05)。MyD88 L265P位点野生型DLBCL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突变型患者(P <0.05)。miR-155相对表达量与MyD88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28,P=0.000)。结论:DLBCL患者表现为miR-155表达异常升高以及MyD88基因突变率升高,且miR-155表达与MyD88基因突变影响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可能成为DLBC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MyD88基因多态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TUC338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淋巴瘤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振薇 李焱 +5 位作者 孔晓阳 赵洪波 杨志峰 叶敬伟 崔桂荣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499,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UC338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淋巴瘤细胞中TUC338表达,磺酰罗丹明B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淋巴瘤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信号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UC338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淋巴瘤细胞中TUC338表达,磺酰罗丹明B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淋巴瘤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人正常T淋巴细胞H9相比,淋巴瘤细胞Daudi、U937、BC-3和Raji中TUC338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t=13.277、10.103、16.200和26.687,P=0.002、0.005、0.001和0.000)。与NC-siRNA组相比,TUC338-siRNA组穿过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t=30.508,P=0.000),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t=16.872、18.371,P=0.000、0.000),在24、48和72 h的OD_(530)吸光值均明显偏低(P<0.05)。结论:在淋巴瘤细胞中TUC338表达量明显增加,沉默TUC338表达能够有效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UC338 淋巴瘤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TGF-β1诱导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9和TIMP-1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栗志英 马景红 +6 位作者 齐秀芳 单铁英 杨志红 马瑞晴 魏天慧 董付存 张素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分析双氢青蒿素(DHA)对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分泌MMP-9和TIMP-1的影响,探讨DHA对子宫内膜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消化子宫内膜组织并滤出其中的间质细胞。据不同的孵育方法细胞被设... 目的分析双氢青蒿素(DHA)对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分泌MMP-9和TIMP-1的影响,探讨DHA对子宫内膜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消化子宫内膜组织并滤出其中的间质细胞。据不同的孵育方法细胞被设成4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培养;DHA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DHA;TGF-β1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TGF-β1;TGF-β1+DHA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TGF-β1和DHA。通过吸光度值观察4组细胞的增殖结果;分析每组培养液中分泌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衡量细胞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其抑制剂-1(TIMP-1)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DH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吸光度值(0.1299±0.0023)升高,培养液中Ⅰ型胶原(0.7246±0.0036)分泌量上升,细胞内MMP-9的含量(0.0394±0.0024)稍微升高(P>0.05),TIMP-1的含量(0.7288±0.0620)明显升高(P<0.05),MMP-9/TIMP-1的值(0.0514±0.0035)减少(P<0.05)。TGF-β1+DHA组与TGF-β1组相比,细胞的吸光度值(0.1210±0.0028)下降,培养液中Ⅰ型胶原(0.5723±0.0036)分泌量降低,细胞内MMP-9的含量(0.0812±0.0031)明显升高(P<0.05),TIMP-1的含量(0.4529±0.0433)明显降低(P<0.05),MMP-9/TIMP-1的值(0.1546±0.0195)增加(P<0.05)。结论DHA能抑制TGF-β1作用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并能调节TGF-β1作用的细胞内MMP-9和TIMP-1的水平来达到拮抗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范红娟 栗志英 +4 位作者 李俊娇 张素华 蔡安盛 姚晓华 杜相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1-3天的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双氢青蒿素组、TGF-β1组。采用MTT比色法对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计算,使用PCR法检测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荧...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1-3天的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双氢青蒿素组、TGF-β1组。采用MTT比色法对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计算,使用PCR法检测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荧光法检测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双氢青蒿素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活力均低于TGF-β1组。与TGF-β1组比较,双氢青蒿素组的TGF-β1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均低。双氢青蒿素组的Smad2、Smad3蛋白表达低于TGF-β1组。结论双氢青蒿素对SD乳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振薇 贾振珩 关江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贫血风险的老年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琥珀...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贫血风险的老年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琥珀酸亚铁组与联合用药组,各32例。术后,琥珀酸亚铁组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琥珀酸亚铁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琥珀酸亚铁组(96.88%vs.75.00%,χ^(2)=4.655,P=0.031)。治疗14 d后,2组RBC、Hb水平与HCT低于治疗前,但联合用药组高于琥珀酸亚铁组(P<0.05或P<0.01);2组HHS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琥珀酸亚铁组(P<0.01)。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可有效预防贫血,并减轻贫血程度,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贫血 老年人 当归补血汤 琥珀酸亚铁 血常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miR-125和钙网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焱 刘晓燕 +3 位作者 崔桂荣 孔晓阳 杨琳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195(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归档的资料齐全完整的8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微小RNA-195(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归档的资料齐全完整的8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另外选取7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 R-195、mi R-125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钙网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与DLBCL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对DLBCL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mi R-195表达量降低,mi R-125、钙网蛋白表达量升高(P<0.001)。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B症状无关,与免疫表型、Ann Arbor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IPI评分、结节累及、Ki-67指数有关,非生发中心来源、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乳酸脱氢酶>245 U/L、IPI评分3-5分、结节累及≥2处、Ki-67指数≥75%的DLBCL患者mi R-195表达水平降低,mi R-125、钙网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 R-195与mi R-125呈负相关(r=-0.536),mi R-125与钙网蛋白呈负相关(r=-0.545);mi R-125与钙网蛋白呈正相关(r=0.523)。ROC曲线显示,与mi R-195、mi R-125和钙网蛋白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DLBCL的预测价值较高(P<0.001)。结论:mi R-195在DLBCL中表达降低,mi R-125、钙网蛋白表达升高,且随着疾病的分期与IPI评分的升高,mi R-195降低加剧,mi R-125、钙网蛋白升高加剧,三者可能共同参与DLBCL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95 微小RNA-125 钙网蛋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cgga162在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李焱 贾振薇 +5 位作者 刘吉祥 叶敬伟 孔晓阳 杨志峰 刘晓燕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Circ_cgga162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6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和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患者血清中Circ_cg... 目的:探讨Circ_cgga162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6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和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患者血清中Circ_cgga162的表达,分析Circ_cgga16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SPSS软件,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法(Kaplan-Meier)分析Circ_cgga162的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irc_cgga162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MCL患者血清中Circ_cgga16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H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Circ_cgga16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B症状、LDH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CL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Ann Arbor分期、骨髓浸润及Ki67的表达均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irc_cgga162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Ann Arbor分期、Circ_cgga162表达、MIPI、骨髓浸润及Ki67均是影响MCL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nn Arbor分期、Circ_cgga162表达及MIPI均是影响M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Circ_cgga162在MCL患者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MCL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Circ_cgga16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10
作者 陈浩 师亮 +2 位作者 李玉红 郭晓玲 潘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s)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60例MM患者不同时期的Angs血清浓度,观察其与MM临床分期、肿瘤量分级和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MM患者血清中Ang-2较正常对...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s)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60例MM患者不同时期的Angs血清浓度,观察其与MM临床分期、肿瘤量分级和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MM患者血清中Ang-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Ang-1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患者Ⅱ期的Ang-2血清水平显著低于Ⅲ期。不同肿瘤量分级的MM患者血清Ang-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治疗有效者,血清Ang-2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Ang-1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者,其血清Ang-1、Ang-2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患者血清Ang-2水平测定对MM的发病机制研究、病情评价、疗效监测、预后预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生成素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ZFAS1靶向miR-34b-5p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11
作者 贾振薇 贾振珩 +1 位作者 关江峰 李焱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究LncRNA ZFAS1是否通过调节miR-34b-5p促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lymphoma,DLBCL)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30例DLBCL患者肿瘤组织及DLBCL细胞株中LncRNA ZFAS1和miR-34b-5p转录... 目的探究LncRNA ZFAS1是否通过调节miR-34b-5p促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lymphoma,DLBCL)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30例DLBCL患者肿瘤组织及DLBCL细胞株中LncRNA ZFAS1和miR-34b-5p转录水平。将含有敲低ZFAS1序列的载体和抑制或过表达miR-34b-5p的序列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转染到SU-DHL-4细胞,RT-qPCR检测敲低和过表达效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ZFAS1和miR-34b-5p的靶向关系。最后SU-DHL-4细胞随机分组为对照组、sh-ZFAS1组、miR-34b-5p inhibitor组和shRNA-ZFAS1+miR-34b-5p inhibitor组,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DLBCL患者和细胞系中ZFAS1的表达量增加,而miR-34b-5p的表达量减少,同时ZFAS1靶向负调节miR-34b-5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sh-ZFAS1组miR-34b-5p的表达量增加,miR-34b-5p inhibitor组miR-34b-5p的表达量减少。与miR-34b-5p inhibitor组相比较,sh-ZFAS1和miR-34b-5p inhibitor共转染组中miR-34b-5p的表达量增加。敲低ZFAS1的表达抑制SU-DHL-4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同时升高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结论LncRNA ZFAS1通过下调miR-34b-5p促进SU-DHL-4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ZFAS1 miR-34b-5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蔡安盛 栗志英 +5 位作者 张素华 姚晓华 杜相珠 行红燕 郭永泽 马景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0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乳鼠的心肌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置为:对照组、AngⅡ组、DHA组和DHA+AngⅡ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乳鼠的心肌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置为:对照组、AngⅡ组、DHA组和DHA+AngⅡ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分析细胞孵育液中所含的Ⅰ型胶原蛋白(ColⅠ)以及纤黏连蛋白(FN)的水平;免疫印迹法分析胞质内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DHA组的细胞数、细胞悬浮液中ColⅠ和FN含量、细胞中α-SMA和TGF-β1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细胞(0.1272±0.0026)显著增殖(P<0.05);细胞悬浮液中ColⅠ(0.8397±0.0371)和FN(0.7555±0.0820)含量均增加(P<0.05);胞质内α-SMA(0.229±0.029)和TGF-β1(0.193±0.023)的量增多(P<0.05)。与AngⅡ组相比,DHA+AngⅡ组的细胞数量(0.1201±0.0021)显著下降;细胞悬浮液中ColⅠ(0.6213±0.0216)和FN(0.5581±0.0463)含量均减少(P<0.05);细胞中α-SMA(0.097±0.014)和TGF-β1(0.048±0.007)蛋白含量下降(P<0.05)。结论AngⅡ能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分泌活性,而双氢青蒿素能拮抗AngⅡ的这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HMGB-1在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刘晓燕 刘亚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探讨HMGB-1在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8例,将初诊后未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单独分为一组(白血病组),良性血液病患者为一组(良性组),健康志愿者分为一组(参照组),选... 探讨HMGB-1在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8例,将初诊后未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单独分为一组(白血病组),良性血液病患者为一组(良性组),健康志愿者分为一组(参照组),选择ELISA方法检测每位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以POC曲线表示血浆HMGB-1水平诊断白血病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白血病组血浆HMGB-1水平为12.784 2 ng/mL,治疗后血浆HMGB-1水平为3.896 5 ng/mL;良性组HMGB-1水平为6.229 3 ng/mL;参照组HMGB-1水平为3.779 1 ng/mL。从结果来看,白血病组治疗前HMGB-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和良性组、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HMGB-1诊断白血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诊断临界值为8.668 2 ng/mL,诊断白血病的敏感度为76.39%,特异度为91.03%。结论 研究总结出,血浆HMGB-1水平变化与白血病患者病情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且血浆HMGB-1变化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以参照HMGB-1变化水平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也能作为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06例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剑峰 楚玉兰 +6 位作者 钟云峰 谢春如 王超 常娟 贾晓冬 陈建春 李焱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血液病诊断中心106例微小残留病阳性B-ALL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利用CD10...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血液病诊断中心106例微小残留病阳性B-ALL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利用CD10、CD13/CD33、CD19、CD38、CD58、CD45等LAIP抗体进行B-ALL微小残留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D19均阳性;27例(25.4%)CD34阴性或者弱阳性;23例(21.7%)CD10阴性或者弱阳性,24例(22.6%)CD10强阳性,共47例(44.3%)CD10表达减低或增强;98例(92.5%)CD58强阳性;64例(60.4%)CD13/CD33阳性或弱阳性;33例(31.1%)CD38阴性或弱阳性;21例(19.8%)CD45阴性。15例(14.1%)6种LAIP同时阳性,30例(28.3%)5种LAIP同时阳性,42例(39.6%)4种LAIP同时阳性,13例(12.3%)3种LAIP同时阳性,5例(4.7%)2种LAIP同时阳性,1例(0.9%)1种LAIP阳性。结论CD58、CD13/CD33、CD10、CD38、CD34抗原组合可以很好地区分肿瘤性原始/幼稚B淋巴细胞和正常B祖细胞,对于B-ALL微小残留病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肿瘤 残余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骨髓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常娟 陈辉树 +2 位作者 李焱 孔晓阳 潘建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12期754-755,共2页
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例骨髓活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骨髓活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弥漫性增生的CD3阳性的小淋巴细胞背景中,存在少量CD20阳性的不典型... 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例骨髓活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骨髓活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弥漫性增生的CD3阳性的小淋巴细胞背景中,存在少量CD20阳性的不典型大细胞,数量不到淋巴细胞总数的10%,分布于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CD163阳性)的背景中,不易辨认,瘤细胞核大,呈泡状核,有一定异型性,偶见双核细胞,核仁明显,呈嗜碱性。骨髓间质广泛纤维化。结论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时通常伴有纤维化,如果原发灶不明显,骨髓活组织检查及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法则对诊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