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教学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静 李春燕 田梅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4期159-161,共3页
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推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正是其中效果明显的模式之一。分层教学即根据不同对象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个性... 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推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正是其中效果明显的模式之一。分层教学即根据不同对象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分,确保在学员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范围内稳步提升其专业素养,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具体教学上,主要采用了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工作能力、医患沟通水平、临床思维模式、语言表达能力等6大模块教学,加之组织“每周一讲”特色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风湿免疫学科水平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的提升,分层教学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风湿免疫学 住院医师 内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养阴汤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漭 陈永 +9 位作者 陈艳娟 赵静 冉娜 邓依莲 罗旭妍 潘良敏 徐飞飞 张江城 吴家欣 田梅 《合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03-609,614,共8页
目的研究联合甘草养阴汤(GCNY)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进行自身历史对照,纳入70例已确诊的RA患者。对照组为前4个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后4个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GCNY。每两月随访... 目的研究联合甘草养阴汤(GCNY)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进行自身历史对照,纳入70例已确诊的RA患者。对照组为前4个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后4个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GCNY。每两月随访评估1次,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G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两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ESR在第2、4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43.6±29.4)/(67.9±34.1),P<0.001;(44.9±30.7)/(62.3±34.2),P=0.010];观察组CRP在2、4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10.4±17.8)/(26.5±37.8),P=0.009;(10.4±10.3)/(18.0±24.9),P=0.037];观察组PLT在基线、2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HGB、RF、ALT、AST、Scr、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GCNY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降低RA相关炎症指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甘草养阴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环节干预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使用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龚黔拉 伍邦翠 +1 位作者 张焱琳 田莹莹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89-92,共4页
分析重点环节干预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风湿性疾病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重点环节干预护... 分析重点环节干预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风湿性疾病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重点环节干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长及堵管发生率。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留置针平均有效留置时长较对照组更长(P<0.05),试验组患者留置针留置96 h堵管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发现,对风湿性疾病患者实施重点环节干预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长,降低堵管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环节干预 风湿性疾病 留置针 堵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与肌肉骨骼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潘小丽 田莹莹 +2 位作者 丁明霞 郭冕(综述) 田梅(审校)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JAK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目前有多项研究发现了JAK抑制剂对MSDDs的实验模型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将从JAK/STAT信号通路、JAK抑制剂与MSDDs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 肌肉骨骼退行性疾病 JAK/STAT信号通路 JA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核酸类生物学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妃 王宇 方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105-109,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蛋白类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抗体类及抗原类,自身抗体类生物学标志物如抗氨甲酰化蛋白、抗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抗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1可监测RA患者病情,有助于早期诊断;抗原类生物学标志物如14-3-3η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蛋白类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抗体类及抗原类,自身抗体类生物学标志物如抗氨甲酰化蛋白、抗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抗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1可监测RA患者病情,有助于早期诊断;抗原类生物学标志物如14-3-3η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主穹窿蛋白等检测可提高对RA的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效能。核酸类生物标志物非编码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等,已被确定为诊断和治疗RA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 核酸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伴反复肠瘘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方岚 潘小丽 田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反复肠瘘26年,加重1月”于2023年6月16日入院。3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反复肠瘘26年,加重1月”于2023年6月16日入院。3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结肠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肠瘘 英夫利昔单抗 生物制剂治疗
原文传递
水母胶原联合SOD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刘倩 陈永 +2 位作者 唐中生 徐蕾 阮仁全 《药物资讯》 2024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观察水母胶原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JCSOD)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ex)、JCSOD低剂量组(JCSOD-L)、JCSOD高剂量组(JCSOD-H)、水母胶原组(JC)、氨糖软骨素... 目的:观察水母胶原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JCSOD)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ex)、JCSOD低剂量组(JCSOD-L)、JCSOD高剂量组(JCSOD-H)、水母胶原组(JC)、氨糖软骨素钙片组(ACc),每组5只。干预60天,结束后采集骨组织和血清,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和骨胶原纤维形态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活性氧(ROS)含量检测。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测和骨胶原纤维形态学检测提示,与Dex组相比,JCSOD-H组和JC组显著维持了骨小梁的构架,提高了骨胶原的着色深度和纹理的清晰度,JCSOD-L组和ACc组效果较差,但效果优于Dex组。ELISA法检测显示,与Dex组相比,JCSOD低、高剂量组、JC组和ACc组都显著提高了血清BALP的含量(P < 0.005),降低了骨组织ROS的含量(P < 0.005)。结论:JCSOD可以通过保持骨小梁的架构、提高骨胶原纤维的染色深度、增加BALP的表达和减少ROS的含量来减缓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小鼠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水母胶原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