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光华 黄桂林 +4 位作者 蒋练 宋庆高 满城 陈尚 胡小华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9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11例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皮瓣均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移植...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11例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皮瓣均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移植是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皮瓣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组织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持续性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2 位作者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记录化疗的主要... 目的: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持续动脉灌注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董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on dendritic cells,TI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癌前病变及30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中CD1a、HLA-DR的表达进行检...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on dendritic cells,TI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癌前病变及30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中CD1a、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细胞形态特征确定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依据Sprinzl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分级,对其活化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DC活化率: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和口腔鳞癌组(P<0.01);而口腔鳞癌组略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CD1a表达阳性的DC活化率均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③CD1a表达阳性的DC浸润程度与活化率间呈正相关(r=0.615,P<0.01)。结论:①口腔鳞癌中TIDC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且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加重。②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反映了组织局部的免疫状况,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的一项指标。③肿瘤组织中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D1A HLA-DR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及p53预测口腔鳞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张林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在行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及p53预测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经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口腔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中Caspase-3及p53的表达及化疗后的病理学变化,分析Ca...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在行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及p53预测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经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口腔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中Caspase-3及p53的表达及化疗后的病理学变化,分析Caspase-3及p53不同表达者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Caspase-3表达阳性者有效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而p53表达阳性者有效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2)Caspase-3表达阳性同时p53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而Caspase-3表达阴性同时p53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27.78%,显著低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结论:在预测口腔鳞癌行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和p53均可作为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而且两项指标的表达水平联合预测显著高于单项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P53 动脉灌注 新辅助化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桂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作为口腔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口腔癌的新诱导化疗或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本文对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口腔癌 选择性动脉灌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口腔鳞状细胞癌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林 黄桂林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口腔鳞癌中34%为舌癌、30%为口底癌、颊粘膜癌与牙龈癌各为16%和11%,
关键词 VX2 口腔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冰冻切片在口腔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弦 易杰 +3 位作者 胡小华 姚礼 张霓霓 黄桂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利用术中靶动脉灌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同时进行冰冻切片检查,为颈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16例初诊诊断为cN0的口腔鳞癌患者,在经一个周期的靶动脉持续灌注抗癌药物诱导化疗后进行手术,术中经靶动脉灌注亚甲蓝。... 目的:利用术中靶动脉灌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同时进行冰冻切片检查,为颈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16例初诊诊断为cN0的口腔鳞癌患者,在经一个周期的靶动脉持续灌注抗癌药物诱导化疗后进行手术,术中经靶动脉灌注亚甲蓝。将蓝染的SLN纵向剖成两半,一半术中冰冻,检查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另一半SLN及术后所有的颈淋巴结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行HE及CK19、CK(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40枚SLN中,冰冻检查发现2例患者的2枚SLN阳性,与术后HE、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连续切片检查结果相符。其余14例患者的32枚SLN术中冰冻、HE检查阴性,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发现2枚SLN存在微转移灶。所有术中冰冻检查阴性的38枚SLN中,36枚经HE、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均为阴性。SLN转移阳性4例,阳性率25%(4/16);SLN假阴性率为12.5%(2/16);总符合率87.5%(14/16)。结论:靶动脉灌注亚甲蓝定位SLN的术中冰冻诊断,可能成为口腔鳞癌颈淋巴清扫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动脉灌注 亚甲蓝 前哨淋巴结 冰冻切片 颈淋巴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感染伤口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毛小泉 谢文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9-20,60,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模型建立的规范方法及细菌用量。方法:40只成年健康大白兔,每只兔两侧颌面部各做1个伤口,每个伤口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为滴入加涂擦法,对照侧为滴入加注射法接种细菌。观察伤... 目的:寻找一种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模型建立的规范方法及细菌用量。方法:40只成年健康大白兔,每只兔两侧颌面部各做1个伤口,每个伤口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为滴入加涂擦法,对照侧为滴入加注射法接种细菌。观察伤口感染情况。结果:3×108cfu/mL以上:实验侧2例伤口感染,8例轻微感染;对照侧1例伤口感染,9例轻微感染。9×108cfu/mL以上:实验侧11例伤口感染,1例轻微感染;对照侧5例伤口感染,7例轻微感染。结论:接种细菌量少于3亿,难以建立明显感染伤口;9亿以上注入法成功率低,而涂擦法能行之有效地建立伤口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接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清创缝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毛小泉 谢文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寻找感染伤口清创缝合规范合理的术式,为临床感染伤口清创缝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健康大白兔,于颌面部两侧及后大腿伤口接种金葡菌,选取已成功感染的兔20只。实验侧作特殊清创处理,对照侧作传统常规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 目的:寻找感染伤口清创缝合规范合理的术式,为临床感染伤口清创缝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健康大白兔,于颌面部两侧及后大腿伤口接种金葡菌,选取已成功感染的兔20只。实验侧作特殊清创处理,对照侧作传统常规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侧:颌面部1期愈合19例,2期愈合1例;后大腿1期愈合12例,2期愈合8例。对照侧:颌面部1期愈合0例,2期愈合20例;后大腿1期愈合0例,2期愈合2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伤口,通过特殊清创处理能达到1期愈合;肢体感染伤口同方法处理效果不及颌面部,但比常规处理效果好。以封闭式负压灌洗引流为主的特殊清创措施治疗感染伤口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伤口感染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2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董平 徐锋 《合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易杰 张霓霓 姚礼 张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同时保存腮腺浅叶功能。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涎瘘,外形满意;暂时性面瘫发生2例(11.76%)。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面瘫基本消失。结论:应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能有效保存腺体功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术 功能性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庆高 石冰 +2 位作者 郑谦 满城 黄桂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先天性唇裂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裂13例,均伴双侧完全性腭裂;双侧不完全性唇裂9例,均无腭裂;混合性唇裂4例,...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先天性唇裂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裂13例,均伴双侧完全性腭裂;双侧不完全性唇裂9例,均无腭裂;混合性唇裂4例,均伴单侧完全性腭裂。应用原长法的原则进行唇裂整复,术中解剖口轮匝肌,复位后进行框式缝合;唇珠的形态由侧唇红唇肌肉瓣完成;红唇缘原有自然形态完整保存;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结果术后患儿创面均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均较满意,唇弓形态好,无口哨畸形。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外形均较好。26例均获随访10d^3个月,双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有较好的鼻尖及鼻孔形态,均不需进行二期手术;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有一定的鼻尖及鼻孔形态,仅遗留鼻小柱过短;混合性唇裂患儿两侧鼻翼基脚稍不对称。结论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时,对传统的整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并进行适当完善和修改,另加一定的缝合技巧,可在术后近期静态与动态均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唇裂 鼻畸形 整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下颌下腺模型中涎腺干/祖细胞分离及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桂林 姜群 +3 位作者 王天果 潘光华 王春宇 张霓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涎腺干/祖细胞,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落;挑取集落后梯度稀释法纯化获得类上皮单克隆细胞(...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涎腺干/祖细胞,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落;挑取集落后梯度稀释法纯化获得类上皮单克隆细胞(涎腺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 cells,SGP);利用α6β1整合素、层粘蛋白、β1整合素、角蛋白19分别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SGP细胞α6β1整合素、层粘蛋白、β1整合素、角蛋白19抗体阳性。结论: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能分离出具有组织干细胞特征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下颌下腺模型 涎腺干/祖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春宇 黄桂林 +4 位作者 张霓霓 张跃荣 宋庆高 潘光华 方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64-8468,共5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流产胎儿下颌下腺中分离、单克隆培养获得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CK19,Lamin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90.1和CD117的表达。绘制人唾液腺干/祖细胞生长曲线,评价体外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人唾液腺干/祖细胞胞浆表达上皮细胞标志CK19及Laminin;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90.1,CD29及CD117的表达率分别为99.69%,98.83%及67.27%;体外培养也表现出高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较高的传代数等组织干细胞特性。提示人胎儿下颌下腺中能分离出具有组织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下颌下腺 人唾液腺干/祖细胞 分离培养 体外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下颌下腺摘除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桂林 陈尚 +3 位作者 蒋练 满城 宋庆高 潘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颌下区小切口摘除下颌下腺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在颌下区作30mm长的切口,对6例慢性下颌下腺炎的患者进行了腺体摘除术。术中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结果:手术时间40~80min,所有病例无面神经损伤,创口小。结论:改良小... 目的:探讨采用颌下区小切口摘除下颌下腺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在颌下区作30mm长的切口,对6例慢性下颌下腺炎的患者进行了腺体摘除术。术中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结果:手术时间40~80min,所有病例无面神经损伤,创口小。结论:改良小切口行下颌下腺摘除术切口短而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下颌下腺 口腔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岳鹏 黄桂林 +3 位作者 胡小华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然后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所有化疗泵插管都获成功。术中显影剂准确...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然后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所有化疗泵插管都获成功。术中显影剂准确灌注入靶动脉;化疗前行亚甲蓝灌注,病变区域显色良好。化疗后8例患者的目标肿瘤病灶长径总和缩小率≥30%。结论: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定位准确、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灌注化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齿拔除后羟基磷灰石恢复牙槽骨高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桂林 程贤书 +3 位作者 姜群 陈伟 满城 陈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拔除下颌智齿后,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塞牙槽窝,修复第二磨牙牙槽骨高度的方法。方法:拔牙术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于牙槽窝内,术后12周进行第二磨牙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附着、龈指数的检查。结果:第二磨牙牙槽高度... 目的:研究拔除下颌智齿后,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塞牙槽窝,修复第二磨牙牙槽骨高度的方法。方法:拔牙术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于牙槽窝内,术后12周进行第二磨牙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附着、龈指数的检查。结果:第二磨牙牙槽高度得到较好修复。结论:智齿拔除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有利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高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齿拔除 羟基磷灰石 牙槽嵴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修复术对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庆高 石冰 +2 位作者 左晖 邓典智 郑谦 《西部医学》 2005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UCLP的唇腭裂均修复组与仅唇裂修复组,上颌骨相对于颅底均有明显的后退,并且上颌骨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小。软组织测量中,UCLP的上唇面积、上白唇高、上唇长度、口裂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上红唇高差异无显著性。鼻底凸度、上唇凸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下唇凸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唇裂手术对UCLP上颌骨向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软组织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唇裂修复术 腭裂修复术 上颌骨 上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缘骨膜牵张成骨不同阶段的组织学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庆高 邓金勇 +2 位作者 陈尚 黄桂林 蒋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1-144,149,共5页
目的对腭裂裂隙缘的骨膜进行牵张,研究新骨形成的过程及规律,初步探讨骨膜牵张成骨方法修复腭裂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杂种幼犬8只制作腭裂动物模型,采用安置骨膜牵张器的方法对裂隙缘的一侧骨膜进行牵张,牵张力为(2.45±0.20)N。在... 目的对腭裂裂隙缘的骨膜进行牵张,研究新骨形成的过程及规律,初步探讨骨膜牵张成骨方法修复腭裂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杂种幼犬8只制作腭裂动物模型,采用安置骨膜牵张器的方法对裂隙缘的一侧骨膜进行牵张,牵张力为(2.45±0.20)N。在牵张器放置后20、30、40、60d各处死动物2只,未放置一侧为对照侧。结果裂隙缘骨膜受牵张后,新生成骨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而增多,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组织在增生的成骨细胞作用下,钙化沉积成新骨,并逐渐改建成熟。结论新骨形成是沿牵张方向的膜内成骨方式完成的,在骨膜牵张器放置20d后牵张区已有新骨形成,随着牵张时间的延长,成骨量逐渐增加,40d时的成骨活动最活跃,至60d时新骨钙化程度较成熟,以骨改建和塑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骨膜牵张成骨 腭裂整复术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室共培养中人羊膜上皮细胞诱导分化为腺泡细胞样细胞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霓霓 黄桂林 +3 位作者 王军胜 宋庆高 赵玉洁 王钰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双室共培养1、2周,hAECs中α-淀粉酶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共培养前的3.38倍及6.6倍。结论:hAECs具有向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 人羊膜上皮细胞 腺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