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93例肠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石国庆 王海波 +1 位作者 李红平 方兴国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便血的病因,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方法对93例便血儿童行肠镜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及息肉的内镜治疗。结果93例中检出大肠疾病75例(80.6%):其中大肠息肉56例(60.2%),其他疾病19例(20.5%),高频电切除息肉41例。结论肠镜检查是... 目的探讨小儿便血的病因,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方法对93例便血儿童行肠镜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及息肉的内镜治疗。结果93例中检出大肠疾病75例(80.6%):其中大肠息肉56例(60.2%),其他疾病19例(20.5%),高频电切除息肉41例。结论肠镜检查是便血儿童的首选检查方法,大肠息肉是引起儿童便血的主要原因,在肠镜下切除息肉可达止血和根治病因的目的,且安全可靠。对肠镜未能明确出血原因者,应作其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血 儿童 肠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2
作者 刘模荣 王海波 +1 位作者 李红平 周元昆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2-632,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胆碱酯酶 肝病性上消化道出血 前白蛋白 上消化道出血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消化内镜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分析
3
作者 牟海军 刘模荣 +1 位作者 陈幸幸 金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资源配置情况,以便为消化内镜质量管理、普及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由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举办消化内镜诊疗质量培训班,向参与单位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贵州地区消化内镜硬件配...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资源配置情况,以便为消化内镜质量管理、普及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由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举办消化内镜诊疗质量培训班,向参与单位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贵州地区消化内镜硬件配置落后、资源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且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内镜诊疗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应加强消化内镜硬件设施的配置,加快消化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和规范消化内镜整体操作技术,促进相关诊疗工作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调查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及特点
4
作者 庹必光 石国庆 +2 位作者 周稻菽 赵逵 文学铨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以1990年 1月~ 1999年 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 4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作胃镜检查。结果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 14 92 %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 43 75 % ;在chi...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以1990年 1月~ 1999年 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 4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作胃镜检查。结果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 14 92 %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 43 75 % ;在childA级、B级、C级肝功能病人之间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和食道静脉曲张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食道静脉曲张者 (P <0 0 1)。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 82 43 %无症状。结论门静脉高压可能是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增高的重要致病因素 ,肝硬化病人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门脉高压性胃病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的现状
5
作者 周元昆 庹必光 刘模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701-706,共6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技术水平状况,为提高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水平及培训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向参会的医师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诊疗知识不足... 目的:了解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技术水平状况,为提高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水平及培训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向参会的医师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诊疗知识不足,并存在明显的院级差异,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继续教育项目的设置、开展较不合理,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的培养状况及诊疗水平有待提高.结论:为提高贵州省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诊疗水平,在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的消化内镜室和配置专业人员,同时加强三级和二级医院的联合,改进继续教育项目的内容及形式,完善消化内镜从业人员进修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加大财政支持,缩小与发达省份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从业人员 消化内镜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和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侯常青 庹必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TRPC)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重要的阳离子通道,在呼吸道、消化道、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器官都有表达。近来的研究表明TRPC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TRPC在消化系统肿瘤发...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TRPC)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重要的阳离子通道,在呼吸道、消化道、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器官都有表达。近来的研究表明TRPC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TRPC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希望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另一个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通道 消化系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文学铨 赵逵 +2 位作者 高原 刘模荣 王海波 《胃肠病学》 2003年第B03期20-20,共1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肠道器质性病变的鉴别。方法:对近3年来确诊的326例IBS和298例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的病程、腹部症状和体征、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作一对照分析。IBS的诊断采用1998年制定的罗马Ⅱ标准。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生活质量 病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国庆 邓时莉 +1 位作者 王海波 吴会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54-4056,共3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抑郁、焦虑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匹维溴铵,8周...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抑郁、焦虑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匹维溴铵,8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期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腹痛、腹泻评分、症状总积分和SDS、SAS评分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同期比较,试验组腹痛、腹泻评分、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除第1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第2、4、8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显著、持久,能很好地缓解躯体症状和抑郁、焦虑状态,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药物疗法 联合 文拉法辛 匹维溴铵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模荣 文学铨 +1 位作者 赵逵 高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15-916,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疾病 功能性 结肠镜检查 腹痛 腹胀 腹泻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模荣 文学铨 +2 位作者 赵逵 宋剑 龙晓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治疗 大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残胃病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安海 王俊 +2 位作者 蔡亮蓉 赵逵 刘模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残胃病变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的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伟民 张莉 +2 位作者 聂军 罗会平 吴会超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40-542,共3页
氩气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 APC )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电凝技术 ,有止血和破坏病变组织的双重作用 ,且不易导致出血和穿孔.我们自2009 年3月以来开展对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小息肉 氩气离子凝固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计蓓 徐靖宇 庹必光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慢性炎症,无论是否由病原菌感染引起,在很多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炎微环境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增殖、侵袭、转移以及凋亡等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各种机制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肿瘤的炎性微环境主要由新生血管、淋巴细... 慢性炎症,无论是否由病原菌感染引起,在很多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炎微环境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增殖、侵袭、转移以及凋亡等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各种机制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肿瘤的炎性微环境主要由新生血管、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由它们分泌产生的各种炎症因子及细胞基质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坏死因子-Α 恶性转化 病原菌感染 成纤维细胞 慢性炎症 肿瘤细胞 肿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对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伟民 吴会超 +1 位作者 许晴晴 聂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296-3300,共5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体内胃肠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腹泻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空腹测定65例不同疾病时期、不同病程及不同疾病程度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及60例正常健康儿童中血清中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体内胃肠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腹泻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空腹测定65例不同疾病时期、不同病程及不同疾病程度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及60例正常健康儿童中血清中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以及细胞因子[内皮素、白介素(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胃肠急性期血清中5-羟色胺(1942.3g/L±512.3 g/L)、VIP(626.3 g/L±271.2g/L)、GAS(1232.9 g/L±212.3 g/L)、MOT(569.3 g/L±81.5 g/L)、内皮素(59.6g/L±11.7 g/L)、IL-10(11.4 g/L±11.9 g/L),与对照组比较除IL-10下降外,其他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型腹泻5-羟色胺(2563.3 g/L±418.6 g/L)、VIP(728.9g/L±245.3 g/L)、MOT(578.3 g/L±73.9g/L)、内皮素(54.6 g/L±10.7 g/L)高于轻、中型,而中型5-羟色胺(1789.6 g/L±385.2 g/L)、VIP(452.6 g/L±112.4 g/L)、MOT(578.3 g/L±73.9 g/L)、内皮素(37.9g/L±12.2 g/L)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型血清中GAS(1214.7 g/L±212.5 g/L)、IL-10(30.8 g/L±4.8 g/L)与轻型(1189.6 g/L±208.2 g/L)、(34.2 g/L±11.4 g/L)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中腹泻时间>3 d者血清中5-羟色胺(2296.3 g/L±456.8 g/L)、VIP(852.6 g/L±178.2 g/L)、内皮素(57.3 g/L±11.2 g/L)、IL-10(41.6 g/L±11.4 g/L),腹泻时间<3 d者分别是(1772.3g/L±245.3 g/L)、(428.6 g/L±105.3 g/L)、(29.6 g/L±11.4 g/L)、(30.8 g/L±10.6g/L),急性期中腹泻时间>3 d以上给出指标均大于腹泻时间<3 d者,而GAS、MO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理生理的改变可能与胃肠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有关,通过对相关的胃肠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能有效预测轮状病毒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胃泌素 血管活性肠肽 轮状病毒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HT29中VEGF、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元昆 赵逵 +1 位作者 金海 刘玉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β-catenin、VEGF蛋白和m RNA的表达,并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SW480、HT-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和...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480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β-catenin、VEGF蛋白和m RNA的表达,并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SW480、HT-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29、SW480细胞中VEGF、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W480、HT-29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中,阿司匹林对其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量效、时效关系;除6 h干预组外,余各组阿司匹林均可抑制VEGF、β-catenin蛋白和m RNA的表达(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HT-29的生长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SW480、HT-29中VEGF、β-catenin 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具有显著的下调效应;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β-catenin的表达,同时调节VEGF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结肠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的配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晓英 朱成凤 +2 位作者 黄芸 王俊 熊弦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11期1054-1054,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高频电切除 结肠巨大息肉 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国庆 黄芸 +1 位作者 王红 吴会超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U)最重要的致病因子。目前对Hp阳性PU患者的基本治疗策略是在以PPI为基础的1周三联疗法根除Hp后,继续用3周PPI以确保溃疡愈合和症状缓解。本文观察埃索美拉唑1周三联短程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球...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U)最重要的致病因子。目前对Hp阳性PU患者的基本治疗策略是在以PPI为基础的1周三联疗法根除Hp后,继续用3周PPI以确保溃疡愈合和症状缓解。本文观察埃索美拉唑1周三联短程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埃索美拉唑 三联疗法 疗效观察 治疗 三联短程疗法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国庆 文学铨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11期1019-1019,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并发症 低钠血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体外逆转肝癌耐药Bel-7402/ADM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明镇 赵逵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6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哇巴因体外逆转肝癌耐药Bel-7402/(阿霉素)ADM细胞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正常Bel-7402作为对照组,ADM大剂量间断冲击法建立Bel-7402/ADM模型作为耐药组,采用Real-Time-PCR检测哇巴因干预前后肿瘤多药耐药性(MDR-1... 目的研究哇巴因体外逆转肝癌耐药Bel-7402/(阿霉素)ADM细胞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正常Bel-7402作为对照组,ADM大剂量间断冲击法建立Bel-7402/ADM模型作为耐药组,采用Real-Time-PCR检测哇巴因干预前后肿瘤多药耐药性(MDR-1)RNA表达,噻唑蓝溴化四唑(MTT)检测哇巴因耐药性并计算其耐药倍数、逆转倍数。结果耐药组对ADM耐药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耐药组耐药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哇巴因干预后对照组和耐药组IC50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耐药组逆转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耐药组在哇巴因干预前后MDR-1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MDR-1RNA表达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哇巴因可通过降低MDR-1RNA表达体外逆转肝癌耐药Bel-7402/ADM细胞,值得临床推广,但哇巴因是否还参与其他耐药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肝癌 耐药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大肠息肉内镜治疗106例
20
作者 文学铨 赵逵 +2 位作者 宋剑 陈安海 龙晓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研究老年患者大肠息肉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及内镜治疗和随访的体会.结果:106例老年患者男65例,女41例,年龄60-87岁,平均69.4岁,伴随其他器官疾...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研究老年患者大肠息肉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及内镜治疗和随访的体会.结果:106例老年患者男65例,女41例,年龄60-87岁,平均69.4岁,伴随其他器官疾病23例,占21.7%;106例患者中共检出息肉213颗,息肉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64.3%),次为升结肠和回盲部(15%);多发及带蒂息肉分别约占1/3,息肉直径大于2cm占21.1%,息肉与癌并存占11.3%;病理检查癌变率占腺瘤的27.9%,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无一例癌变;癌变的息肉除一例外直径均大于2cm.内镜下治疗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并发出血一例,并发症发生率占0.9%.术后有72例患者随访,随访率达67.9%,息肉复发率为29.2%,复发的息肉腺瘤.结论:(1)内镜下摘除息肉创伤小,安全有效且能反复应用,特别适合于老年人.本组老年患者有21.3%伴有其他器官疾病,术中均能耐受,术中及术后其合并症无加重现象.(2)息肉分肿瘤性(腺瘤)和非肿瘤性息肉,腺瘤是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老年人大肠息肉以腺瘤居多,本组病例占57.5%,且癌变率高达27.9%,摘除腺瘤打断了腺瘤—腺癌的序贯过程,因此,可有效的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3)本组病例术后随访中息肉复发率为29.2%,复发的息肉中85.7%为腺瘤,且有一例息肉癌变,因此,腺瘤样息肉切除后定期结肠镜复查是很有必要的,他对预防大肠癌的再发生有很重要的作用.(4)我们认为对老年患者在结肠下作息肉摘除术,术前必须处理好其基础疾病合并症,充分的肠道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题,操作者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及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加强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肠息肉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