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96999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智慧 马璇岚 陈佐勋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与喉罩通气管建立气道在急诊科老年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裴天容 代群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774-3775,共2页
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是急症科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气管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大;另外,其刺激迷走神经会出现反射性心搏骤停,加重患者的病情。喉罩通气管(LMA)既能自主呼吸,又能实施正压通气,而且喉罩有操作简单、耗时少... 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是急症科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气管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大;另外,其刺激迷走神经会出现反射性心搏骤停,加重患者的病情。喉罩通气管(LMA)既能自主呼吸,又能实施正压通气,而且喉罩有操作简单、耗时少、初学者也很容易操作等优点,在临床麻醉及急救复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比较气管插管与LMA建立气道在急诊科老年患者救治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合肥市急诊老年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探讨合肥市疾病分布情况以进行针对性防治。方法选取该市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急诊死亡者334例,统计患者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季度等病情资料,使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急诊老年死亡病例的... 目的探讨合肥市疾病分布情况以进行针对性防治。方法选取该市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急诊死亡者334例,统计患者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季度等病情资料,使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急诊老年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死亡病例的性别分布、死因分布、死亡时间及季度分布。结果死因分布:按频率排列为心脑血管病、创伤和猝死、消化系统病、呼吸系统病、中毒等,其中心脑血管病最多见;季度分布:第一和第四季度死亡较多,而第二和第三季度较少;死亡时间分布:急诊死亡最多发于0∶00~6∶00;性别分布:男女之间死亡率差异明显,综合男女比例为1.34∶1。结论应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制定防治措施,包括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创伤和猝死疾病,注重凌晨时间段的急救护理;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死亡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急性中毒病人402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智慧 张小军 潘勇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59-560,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压力的增大,人们接触各种药物、化学品的机会越来越多,以至有意或无意接触有毒物质造成中毒的病人增多.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资料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有着宝贵价值,而我国近25年来文献仅见少量报告.为使医务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压力的增大,人们接触各种药物、化学品的机会越来越多,以至有意或无意接触有毒物质造成中毒的病人增多.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资料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有着宝贵价值,而我国近25年来文献仅见少量报告.为使医务工作者对目前急性中毒的发病、毒物类型、中毒途径及原因等流行病学特点有所了解,现将我院急诊科近一年收治的402例急性中毒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急诊科 病人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2012—2016年某三甲医院鼠咬伤15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军 段海真 +3 位作者 任达福 宋仁杰 钱明 喻安永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520-2521,共2页
目的对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2—2016年就诊的鼠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鼠咬伤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完善鼠咬伤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157例鼠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对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2—2016年就诊的鼠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鼠咬伤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完善鼠咬伤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157例鼠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咬伤月份、咬伤部位及是否入院处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57例鼠咬伤患者就诊,性别无差异性;咬伤部位以手部、足部及头面部常见,婴幼儿咬伤病例较多并且病情相对较重。结论鼠咬伤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尤其对婴幼儿伤害较大,咬伤可导致婴儿终身残疾,应引起重视,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科 咬伤和蜇伤/流行病学 咬伤和蜇伤/预防和治疗 婴幼儿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培训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跃勤 谢楠 +2 位作者 邓仁丽 赵远莲 沈毅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00-301,共2页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最集中、病情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之一,具有"三集中"的特点,即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急危重患者,集中了众多先进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装置,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由于病人要求既高又...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最集中、病情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之一,具有"三集中"的特点,即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急危重患者,集中了众多先进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装置,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由于病人要求既高又急,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率也是最高的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综合能力 急诊科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平车使用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其梅 王婷婷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2X期542-542,共1页
平车作为院内接送患者的运载工具,给危重或不能行走的患者出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提供了方便,但有一些医院在平车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而且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急诊科患者大多危重,平车使用频繁,此问题尤其显... 平车作为院内接送患者的运载工具,给危重或不能行走的患者出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提供了方便,但有一些医院在平车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而且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急诊科患者大多危重,平车使用频繁,此问题尤其显得突出,并潜在一定的隐患。为了保证医疗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现就急诊科平车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急诊科 平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因素理论在急诊科非医务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娅 马秀 周会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4期3834-3836,共3页
医院急诊科服务质量的好坏,部分取决于非医务人员的工作,而对非医务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稳定其队伍、激发其内在动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及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双因素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非医务人员的现状及特... 医院急诊科服务质量的好坏,部分取决于非医务人员的工作,而对非医务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稳定其队伍、激发其内在动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及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双因素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非医务人员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作用,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人员管理 医院 双因素理论 非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实习生在急诊科轮转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
9
作者 李竹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42-43,共2页
随着目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医学知识的更新日益迅速,医学本科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为社会及基层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融入临床工作、适应临床工作需求,就需要在其实习期间加强其临床工作能力的培训,... 随着目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医学知识的更新日益迅速,医学本科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为社会及基层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融入临床工作、适应临床工作需求,就需要在其实习期间加强其临床工作能力的培训,然而,实习生的能力培养离不开自主学习,作为未来的医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个人而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对当代信息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故加强实习生在实习轮转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拟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出发谈一谈如何加强实习生在急诊科轮转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实习生 急诊科 临床实践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33
10
作者 肖烨 吴永清 +3 位作者 蒋德玉 沈毅 裴天容 颜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4-954,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院内转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烨 蒋德玉 +2 位作者 沈毅 裴天容 颜丽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患者 急诊抢救 严重创伤 急救时间 高峰期 社会生活 急救护理 早期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德玉 沈毅 +4 位作者 涂天勤 赵代军 李林飞 王小鹏 彭月航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595-6596,共2页
目的:对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急诊抢救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与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对封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急诊抢救室的救治死亡例数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抢救成功率情... 目的:对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急诊抢救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与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对封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急诊抢救室的救治死亡例数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抢救成功率情况,并观察实施前后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分析其实施效果。结果:急诊抢救室共抢救了10 437例患者,其中有20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98%,实施封闭管理模式后急诊抢救室共抢救了9 439例患者,其中有88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9.08%,实施后抢救成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封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急诊抢救室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统计结果平均为(2.8±0.6)h,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后,急诊抢救室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统计结果平均为(2.0±0.5)h,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有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通过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救治死亡例数有了显著的下降,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也有了明显的缩短。对急诊抢救室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应继续实施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封闭式管理模式 感染情况 患者满意度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瑞烈 吴思翼 +3 位作者 黄发贵 梁昌强 陆元兰 周满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88-2089,共2页
目的讨论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在该院中选择进行急诊抢救的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60例,患者死亡时间在实施手术后48 h以内,回顾性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做相应回归分析,并明确患者与死亡相关的危险... 目的讨论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在该院中选择进行急诊抢救的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60例,患者死亡时间在实施手术后48 h以内,回顾性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做相应回归分析,并明确患者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在确定危险因素情况下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结果半数以上急诊患者为外伤前来抢救,采用COX回归分析可知,单因素中有心率、p H值、乳酸等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在三种因素中心率为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损伤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结论心率、p H值、乳酸等3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老年危重病患者的死亡,三者改变主要是由于血液灌注不足、组织供氧缺乏,因此,在危重病抢救中应尽量保证患者的心率、p H值、乳酸保持在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危险因素 抢救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天喜 段海真 +4 位作者 刘安平 张小军 胡权 杨辉军 喻安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首届实习生临床技能竞赛结果及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带教及培训经验,以期达到提高医学实习生实践技能及技能操作水平。方法我院医学临床实习基地24家、共组成25支代表队、每队4名组员参赛;采用单循环多站式的比赛方... 目的通过对我院首届实习生临床技能竞赛结果及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带教及培训经验,以期达到提高医学实习生实践技能及技能操作水平。方法我院医学临床实习基地24家、共组成25支代表队、每队4名组员参赛;采用单循环多站式的比赛方法,共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综合等6站,每站均由技能操作和理论答题两部分组成。结果合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2队及贵州省人民医院分获前三名;不同实习基地间比较,差距明显,高等级实习医院技能成绩优于较低等级实习医院;同级医院间比较,教学医院实习技能培训效果更好。结论高等级医院更重视医学实习生带教工作,带教能力更强,临床实习效果更好;教学医院带教老师经验更丰富,技能培训条件优于其他实习基地,学生临床实习积极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临床技能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条件下气管插管238例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满红 王瑞烈 +1 位作者 单立婧 段梦婷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47-247,共1页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氧供应,气管插管无疑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保持气道通畅的可靠方法。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气管插管成功率。我们特...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氧供应,气管插管无疑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保持气道通畅的可靠方法。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气管插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气管插管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气管插管 急诊抢救室 原因分 呼吸功能障碍 危重患者 插管成功率 气道通畅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寇雉 王小鹏 +2 位作者 宋仁杰 段海真 涂天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235-1236,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60例,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其他疾病因素、并发症因素和医师本身因素四个方面。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要充分认识其发病...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60例,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其他疾病因素、并发症因素和医师本身因素四个方面。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要充分认识其发病率高和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仔细了解病史,认真做好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以降低该病的误诊率,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急诊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高峰时段的APN+NN排班模式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园园 陈美 +2 位作者 马秀 何婧 江智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3期2154-215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高峰时段的APN+NN排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8-12月实施传统的APN排班模式,于2017年1-5月实施APN+NN排班模式,比较排班调整前后在岗执业护士数量、收治患者数量、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APN+NN排班... 目的探讨急诊高峰时段的APN+NN排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8-12月实施传统的APN排班模式,于2017年1-5月实施APN+NN排班模式,比较排班调整前后在岗执业护士数量、收治患者数量、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APN+NN排班模式后,在岗执业护士数量减少,收治患者量增多的情况下,急救物品药品、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有所增加,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与调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急诊高峰时段的APN+NN排班模式能够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可为其他科室或医院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诊高峰时段 排班模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特点 被引量:11
18
作者 蔡洪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4-332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急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出血原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活动性出... 目的分析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急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出血原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活动性出血比例较高,因胃溃疡、胃癌而出血明显较多,血尿素氮(BUN)水平较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低(P<0.05)。结论老年ANVUGIB病情较重,需尽快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非静脉曲张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昌强 周先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6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 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 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氧饱和度 监测 急诊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多发伤患者应用集束化干预对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美 彭佑勇 +2 位作者 代群燕 伍邦翠 罗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9期2484-248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多发伤患者接受集束化干预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72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集束... 目的探讨急诊多发伤患者接受集束化干预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72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集束化干预,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恢复及炎性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感染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3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RP与WB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多发伤患者接受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率,控制炎性指标水平,也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急诊多发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