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硕士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仕斌 孔德营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为适应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对其选修课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实践。以研究生课题研究中对于实验动物学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将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实验动物基础知识、无菌动物及其应用、常用实验动物... 为适应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对其选修课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实践。以研究生课题研究中对于实验动物学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将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实验动物基础知识、无菌动物及其应用、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实验动物及其生物安全防护、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动物及其应用、实验动物遗传工程、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实验动物福利9个部分。授课方式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综合采用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应用探索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可欣 张凤梅 +5 位作者 杨根岭 徐磊 高杰 杨青 潘永全 潘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目的为实现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稳定运行,对实验动物屏障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探索。方法利用基于物联网管理系统与移动通讯控制技术构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远程监控与报警纠错系统对动物中心屏障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该系... 目的为实现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稳定运行,对实验动物屏障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探索。方法利用基于物联网管理系统与移动通讯控制技术构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远程监控与报警纠错系统对动物中心屏障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屏障设施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检测,发现故障及时远程预警、自动采取安全措施并自动修复。结论本系统能够确保仪器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自动控制 移动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合肥医学院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磊 马晓春 +5 位作者 代军 张仕斌 龙红 赵宇艳 李长福 龙建君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1期99-102,共4页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实验动物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以满足校内外的科研需求。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对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化建设及规范...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实验动物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以满足校内外的科研需求。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对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建成后的设施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环境质量控制符合国家标准,可为科学研究提供SPF级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 实验动物设施 建设与管理
原文传递
合肥地区犬尿石症的调查及其尿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代军 马晓春 +4 位作者 徐磊 樊明川 王小兵 张仕斌 任志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130,共7页
对合肥地区96例犬尿石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标准结石定性成分分析试剂盒对96份结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分析1例典型犬膀胱结石病例(萨摩耶犬,雌性,5岁,23kg),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比重及DR数字成像,并对其膀胱结... 对合肥地区96例犬尿石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标准结石定性成分分析试剂盒对96份结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分析1例典型犬膀胱结石病例(萨摩耶犬,雌性,5岁,23kg),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比重及DR数字成像,并对其膀胱结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电镜扫描观察、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发现,96例病例中,雄性占61.29%(57/96),雌性占40.63%(39/96);7例为肾输尿管结石,44例为膀胱结石,11例为尿道结石,34例为膀胱与尿道结石。试剂盒检测发现,96份结石样品中磷酸铵镁占35.41%(34/96),磷酸钙占25.00%(24/96),草酸钙占12.50%(12/96),尿酸及尿酸盐占10.41%(10/96),复合型结石占16.67%(16/96)。调查结果为犬尿石症的诊断、治疗及今后了解合肥地区犬尿石症的流行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在实验犬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文松 严美然 +2 位作者 曹嵩 杨胜波 张仕斌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效果。方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溶液。结果从25mg/kg体重的剂量开始注射,以5mg/kg为间隔,增加到40mg/kg时,诱导期(显效时间)时间缩短了2.36min,维持时间延长了87.18min,呼吸频率增加了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效果。方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溶液。结果从25mg/kg体重的剂量开始注射,以5mg/kg为间隔,增加到40mg/kg时,诱导期(显效时间)时间缩短了2.36min,维持时间延长了87.18min,呼吸频率增加了5次/min、心跳次数逐渐减慢,肛温递减达1.61℃。结论25mg/kg的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是理想的麻醉剂量,实验犬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脑、周围神经干及骨骼肌内乙酰胆碱酯酶在死后不同时间的降解比较
6
作者 杨胜波 张永 +4 位作者 张仕斌 刘茂生 蒋彦军 李寿田 唐谦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动物死后脑、周围神经干和骨骼肌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降解的变化规律。方法 Karn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不同动物和不同组织内AchE的灰度值从死后0 h至24 h逐渐递增,即酶降解加重。三种组织内死后同... 目的探讨不同动物死后脑、周围神经干和骨骼肌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降解的变化规律。方法 Karn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不同动物和不同组织内AchE的灰度值从死后0 h至24 h逐渐递增,即酶降解加重。三种组织内死后同一时间的AchE比较,总是大脑皮质灰度值最大,坐骨神经干内次之,腓肠肌内值最小。同种动物三种组织内的AchE灰度值在动物死后同一时间与不同时间的比较,P<0.01;不同种动物同一组织内AChE在死后同一时间上的比较,P>0.05。结论 AchE在不同动物死后的脑、周围神经干和骨骼肌内的降解具有死后时间依从性;骨骼肌内AchE稳定性高,降解缓慢;不同种动物同一组织内AChE在同一时间上的降解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法医学推断人死亡时间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周围神经 骨骼肌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切口疝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仕斌 雷凤琴 杨胜波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腹壁切口疝小动物模型,为腹壁疝修补术及疝补片材料评估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将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期修复组和二期修复组),每组6只,均以下腹部正中部位切除3 cm×2 cm全层腹壁组织的方法建立切口疝模型... 目的建立大鼠腹壁切口疝小动物模型,为腹壁疝修补术及疝补片材料评估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将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期修复组和二期修复组),每组6只,均以下腹部正中部位切除3 cm×2 cm全层腹壁组织的方法建立切口疝模型,其中一期修复组于建模后直接用补片修复,二期修复组于建模1周后切开原切口再用补片修复,两组均使用商业化聚丙烯补片对切口进行无张力修复评估。术后每天观察动物有无伤口感染及疝复发等并发症,两组均于补片修补术30 d后处死动物,取补片连同周围组织作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一期修复组术后恢复良好,外观无可见并发症;二期修复组在术后1周表现出典型的切口疝,经修复后愈合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疝复发等并发症;组织病理学表明补片与周围组织生物相容性良好,两组间在炎症反应、纤维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腹部切除3 cm×2 cm全层腹壁组织制作切口疝模型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腹壁疝修补术及疝补片材料的评估提供简单有效的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SD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犬狂犬病毒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大学生对该病的认知情况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代军 马晓春 +4 位作者 赵宇艳 秦廷洋 徐磊 王小兵 张仕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2,178,共6页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犬RV血清抗体流行病学情况和大学生对狂犬病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RV生物素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对合肥地区422份犬血清样品进行R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网络问卷对合肥地区大学生开展狂犬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共采集422份...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犬RV血清抗体流行病学情况和大学生对狂犬病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RV生物素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对合肥地区422份犬血清样品进行R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网络问卷对合肥地区大学生开展狂犬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共采集422份犬血清样本,其中宠物犬297例,192例免疫过狂犬疫苗,65例未免疫,40例免疫信息不详,125例流浪犬狂犬疫苗免疫信息不详。422份犬血清样品RV抗体总阳性率为43.36%(183/422),其中,宠物犬、流浪犬、雄性犬、雌性犬的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57%(168/297)、12%(15/125)、41.63%(102/245)、45.76%(81/177),犬性别与R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05),宠物犬与流浪犬RV的抗体阳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1.143,P<0.05)。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狂犬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结论合肥地区流浪犬RV抗体阳性率远低于宠物犬,应加强流浪犬管理,合肥地区大学生群体对狂犬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这对于本地区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流行病学 ELISA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秦廷洋 代军 +5 位作者 马晓春 赵宇艳 徐磊 龙建君 李长福 张仕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7,共4页
为了了解合肥市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以及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意识,采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试剂盒对合肥市320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合肥市646名大学生开展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社... 为了了解合肥市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以及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意识,采用犬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试剂盒对合肥市320份犬血清样品进行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合肥市646名大学生开展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社会调查。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犬钩端螺旋体的总阳性率为5.00%(16/320),犬钩端螺旋体病感染在来源、年龄与性别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中33.13%(214/646)的受访者认为钩端螺旋体病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有45.67%(295/646)的受访者曾经被犬抓伤或者咬伤过,56.35%(364/646)的受访者认为被犬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采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研究表明合肥市犬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并且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防范意识不足,存在较大的流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钩端螺旋体 流行病学调查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犬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晓春 代军 +3 位作者 张仕斌 秦廷洋 徐磊 高丽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为了解合肥地区犬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合肥地区收集的320份犬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合肥地区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2.5%;农村田园犬与市区宠物犬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犬的阳性率... 为了解合肥地区犬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合肥地区收集的320份犬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合肥地区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2.5%;农村田园犬与市区宠物犬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犬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年龄增长,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弓形虫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 合肥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丽丽 马晓春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124-3127,共4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球状的机会性致病菌,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2%~10%与鲍曼不动杆菌有关[1]。鲍曼不动杆菌可引起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院内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继发性脑膜炎,也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球状的机会性致病菌,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2%~10%与鲍曼不动杆菌有关[1]。鲍曼不动杆菌可引起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院内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继发性脑膜炎,也可引起脓毒血症等,特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和血流感染[2]。同时,有研究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包括肺炎(占社区感染的85%)、菌血症、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继发性脑膜炎及心内膜炎等[3].鲍曼不动杆菌毒力较弱,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通常与患者长期住院、性别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革兰氏阴性菌 动物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
12
作者 高丽丽 代军 马晓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了解合肥地区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合肥市区及周边农村收集的32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H3N2亚型CIV抗体整体阳性率为8.44%(27/320);农村田园... 为了解合肥地区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合肥市区及周边农村收集的32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H3N2亚型CIV抗体整体阳性率为8.44%(27/320);农村田园犬抗体阳性率(9.24%)高于市区宠物犬(7.96%),但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犬的抗体阳性率(8.79%)高于雌性(7.97%),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的青年犬抗体阳性率最高(9.63%),其次为幼犬(8.62%),3岁以上犬最低(6.2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合肥地区存在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感染,相关部门应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地区 犬流感 H3N2亚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暴发感染调查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冉靖北 许光阳 沈会川 《中国养兔杂志》 2000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家兔 豆状囊尾蚴病 流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并肺、肝转移致家犬死亡一例
14
作者 杨敏 许光阳 冉靖北 《合肥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乳房肿瘤 肺转移 肝转移 病理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马晓春 代军 +2 位作者 徐磊 张仕斌 高丽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目前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该菌常见于重症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血流、腹腔、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软组...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目前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该菌常见于重症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血流、腹腔、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软组织等感染,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膜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对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及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廷洋 代军 +3 位作者 马晓春 赵宇艳 徐磊 张仕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042-4045,共4页
目的研究老龄大鼠肠道组织衰老与自噬水平变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老龄(24月龄)雄性SD大鼠为老龄组,青年(5月龄)雄性SD大鼠为青年组,分析两组肠道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肠道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的浓度变化。结... 目的研究老龄大鼠肠道组织衰老与自噬水平变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老龄(24月龄)雄性SD大鼠为老龄组,青年(5月龄)雄性SD大鼠为青年组,分析两组肠道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肠道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的浓度变化。结果老龄组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绒毛高度较青年组显著萎缩变短,十二指肠与结肠隐窝深度显著缩短,回肠和结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变小(均P<0.05),老龄组肠道组织LC3-Ⅱ表达量较青年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衰老过程中,大鼠肠道组织萎缩,LC3-Ⅱ显著上调,自噬流受阻可能是加剧肠道衰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肠道 退行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 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及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
17
作者 高杰 曾纹鑫 +4 位作者 韩文莉 徐磊 韦莉 潘永全 陈飞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7-952,共6页
目的:预测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retinol-binding protein 3,RBP3)的T细胞抗原表位,评价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DNAMAN软件比对树鼩RBP3蛋白与人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lbinding p... 目的:预测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retinol-binding protein 3,RBP3)的T细胞抗原表位,评价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DNAMAN软件比对树鼩RBP3蛋白与人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lbinding protein,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分析树鼩RBP3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与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相互作用的抗原位点,合成上述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片段评价其致B10.RIII小鼠的葡萄膜炎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根据DNAMAN比对分析,树鼩RBP3与人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50%、82.81%、82.23%、82.94%、82.63%。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显示,RBP3含有47个潜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优势表位和34个鼠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4+T细胞抗原表位。合成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能够诱导出B10.RⅢ小鼠的全葡萄膜炎疾病和刺激其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树鼩RBP3蛋白包含较多CD4+T细胞抗原表位,选择并合成所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和致小鼠葡萄膜炎的活性,可为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树鼩新型模型的抗原筛选及葡萄膜炎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 抗原表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