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句丽研究院研究成果及其特点
1
作者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高句丽研究院成立20年来,一直坚持边学习、边研究,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办院方针,以历史与地理学院(历史系)的教师作为基本研究队伍,同时吸收校内各院系的研究人员参加调查研究,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出版著作35部,... 高句丽研究院成立20年来,一直坚持边学习、边研究,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办院方针,以历史与地理学院(历史系)的教师作为基本研究队伍,同时吸收校内各院系的研究人员参加调查研究,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出版著作35部,发表论文360多篇。高句丽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特点,其一,对高句丽历史与考古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高句丽研究院无论是从学术著作,还是学术论文,都表现出全方位的研究势头;其二,在调查研究中形成并坚持高句丽的主流学术观点;其三,不断开拓,向新的研究领域发展,以历史与考古研究为主,不断向音乐、舞蹈、体育、绘画、书法、雕塑等领域拓展;其四,高句丽研究院的成果在朝着理念新、视角新、资料新、方法新、观点新的方向努力,并取得初步成果;其五,一批年轻学者的高句丽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新人的迅速成长才是研究院的希望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研究院 研究成果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强化:高句丽始祖祭祀的政治寓意
2
作者 付博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古代东亚世界的始祖祭祀有着宣示权力合法性的特殊政治意义。高句丽作为汉唐时期东北地方政权,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始祖祭祀在高句丽政治生活中亦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高句丽王室活动的始祖祭祀散见于《三国史记》等文献记录之中,在... 古代东亚世界的始祖祭祀有着宣示权力合法性的特殊政治意义。高句丽作为汉唐时期东北地方政权,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始祖祭祀在高句丽政治生活中亦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高句丽王室活动的始祖祭祀散见于《三国史记》等文献记录之中,在文本层面上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散发性。高句丽始祖祭祀活动的进行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是王权制衡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势力的一种手段,对当时高句丽内部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史记》 高句丽 始祖祭祀 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入唐移民与仕唐蕃将研究状况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炜冉 《博物馆研究》 2017年第4期71-76,共6页
高句丽灭亡前后,有一百五十余万高句丽人移民于唐朝内地,他们基本都被唐朝政府妥善予以安臵。其中,高句丽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大量入仕唐朝,成为唐朝政府统治阶层内部一支重要的社会构成力量,为唐朝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唐朝对高句... 高句丽灭亡前后,有一百五十余万高句丽人移民于唐朝内地,他们基本都被唐朝政府妥善予以安臵。其中,高句丽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大量入仕唐朝,成为唐朝政府统治阶层内部一支重要的社会构成力量,为唐朝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唐朝对高句丽人的收容和妥善安臵,即表明了唐朝开发的民族政策,又体现了高句丽作为汉民族重要构成的历史事实,这与新罗对于高句丽遗民先利用后镇压,整个新罗社会从未出现一位高句丽仕人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唐朝 移民 入仕 蕃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的新成果
4
作者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6,25,共3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也是高句丽研究不断深入开展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我国尚没有出版一部有关高句丽研究方面的著作。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研究方面的内容散见于东北史研究的著作与文集中。截止...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时期,也是高句丽研究不断深入开展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我国尚没有出版一部有关高句丽研究方面的著作。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研究方面的内容散见于东北史研究的著作与文集中。截止到2008年12月.初步统计我国出版的高句丽研究著作已有77部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军队 战争 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史学的延拓 高句丽学的创新——评张芳《〈魏书·高句丽传〉研究》
5
作者 孙炜冉 《史志学刊》 2017年第3期88-92,共5页
张芳所著《〈魏书·高句丽传〉研究》是当前学界以《魏书》为研究基础,以《高句丽传》为研究对象的上乘佳作。这种扎实的文献史学研究方法,对于推动高句丽学的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
关键词 魏书 高句丽 张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东盟大会的祭祀对象及其文化演变
6
作者 孙炜冉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高句丽作为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文化,即高句丽东盟大会中所举行的十月祭天与隧神祭祀,其在高句丽社会发展中独具重要的文化意义。高句丽人不仅将东盟大会作为一种祈福祭祀活动,而且借此将政权加以神化,使其成... 高句丽作为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文化,即高句丽东盟大会中所举行的十月祭天与隧神祭祀,其在高句丽社会发展中独具重要的文化意义。高句丽人不仅将东盟大会作为一种祈福祭祀活动,而且借此将政权加以神化,使其成为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神格化手段。但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儒释道思想的传播以及国家封建化发展的需要,高句丽东盟大会的十月祭天与隧神祭祀也随之没落,从庙堂礼制退化为民间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祭祀 东盟大会 十月祭天 隧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遗民归化日本缘由考
7
作者 孙炜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在高句丽灭亡之后,其遗民大量迁徙至周边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以往学界一直认为日本列岛是高句丽人集团化移民中人数最少的地区,这是因为没有将后来经由新罗转道日本的移民数量计算在内。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大量高句... 在高句丽灭亡之后,其遗民大量迁徙至周边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以往学界一直认为日本列岛是高句丽人集团化移民中人数最少的地区,这是因为没有将后来经由新罗转道日本的移民数量计算在内。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大量高句丽裔官僚和豪族,这与新罗社会在“金马渚叛乱”后再未出现一位高句丽官僚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正是因为新罗境内的高句丽遗民大部分都渡去了日本,最终留在新罗境内的高句丽人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遗民 移民 渡来人 新罗 日本 报德国 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文化”研究评述
8
作者 董健 孙炜冉 李乐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4-33,共10页
目前的中国学界的"高句丽文化"研究呈现出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观点的研究态势,但是与韩国学界的相关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双方不同的国家学术环境造成的,韩国将高句丽史视作"国史"予以研究,投入了极... 目前的中国学界的"高句丽文化"研究呈现出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观点的研究态势,但是与韩国学界的相关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双方不同的国家学术环境造成的,韩国将高句丽史视作"国史"予以研究,投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而高句丽史在中国只是古代东北史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才造成了双方重视程度的巨大差异。日本对"高句丽文化"方面的研究多偏重于墓葬和城址的研究,而朝鲜也因国内高句丽遗迹丰富的优势多注重考古文化的研究,但是因其特殊的政治氛围,使其对传世文献的解读过于随意和偏激,与韩国多种观点林立的态势不同,虽然二者都受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但朝鲜学界的高句丽文化研究呈现出偏执性和单一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文化 中国 日本 韩国 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丸”游戏的产生及其在高句丽域内的传播
9
作者 董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1-26,共6页
跳丸是诞生于我国先秦时期的古老游艺活动,后经西域伎人新技艺的改良,成为盛行于汉代的重要的百戏技艺之一。高句丽作为汉代兴起于中国东北的边疆民族政权,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中原文化的营养,随着其国力的强盛,高句丽的民俗文... 跳丸是诞生于我国先秦时期的古老游艺活动,后经西域伎人新技艺的改良,成为盛行于汉代的重要的百戏技艺之一。高句丽作为汉代兴起于中国东北的边疆民族政权,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中原文化的营养,随着其国力的强盛,高句丽的民俗文化等也都受到中原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跳丸游艺活动由中原传到高句丽,成为高句丽社会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喜爱的娱乐活动,这在古墓壁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印证。以高句丽为中转,跳丸又被继续东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地区。在以跳丸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中,高句丽充当了重要的枢纽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丸 高句丽 百戏 娱乐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心古代东北交通 孤诣秦汉东北民族——王绵厚先生访谈录
10
作者 孙炜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王绵厚先生是中国高句丽研究的标志性人物,在高句丽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亦对古代东北交通和秦汉东北民族颇有造诣。对王绵厚先生的访谈,旨在通过对其学术生涯的回顾,梳理古代东北交通和秦汉东北民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相关高句... 王绵厚先生是中国高句丽研究的标志性人物,在高句丽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亦对古代东北交通和秦汉东北民族颇有造诣。对王绵厚先生的访谈,旨在通过对其学术生涯的回顾,梳理古代东北交通和秦汉东北民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相关高句丽问题的学术史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绵厚 高句丽 东北交通 东北民族 山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11
作者 耿铁华 《地域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在新中国第一代高句丽研究学者的引领帮助下,我从事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已经40多年。在高句丽文物遗迹保护管理、调查发掘、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获得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对于青年学者或许会有所帮助。学习、研究高句丽历史并不... 在新中国第一代高句丽研究学者的引领帮助下,我从事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已经40多年。在高句丽文物遗迹保护管理、调查发掘、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获得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对于青年学者或许会有所帮助。学习、研究高句丽历史并不是很难的事,相对来讲,正史与其他历史文献记载的内容不是很多,已经发表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也都在可以掌握、阅读的范围之内。只要肯于坚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刻苦钻研,了解我国高句丽研究的过程,主要论著和文章,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掌握高句丽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研究 发展 趋势
原文传递
高句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成与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耿铁华 《古代文明》 2007年第4期62-74,共13页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三教合一 儒教 佛教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后期与百济关系的和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炜冉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高句丽与百济的军事对抗始于公元369年,至6世纪前叶,双方在一个半世纪的拉锯战中互有胜负。在双方实力处于相持不下的阶段,高句丽内部分化出意图向北发展的"征北派"和继续向南挤压百济的"征南派"。而从此后高句丽与南朝的朝贡疏离... 高句丽与百济的军事对抗始于公元369年,至6世纪前叶,双方在一个半世纪的拉锯战中互有胜负。在双方实力处于相持不下的阶段,高句丽内部分化出意图向北发展的"征北派"和继续向南挤压百济的"征南派"。而从此后高句丽与南朝的朝贡疏离情况便能看出高句丽国内"征北派"和"征南派"的竞争情况。自安臧王以后,经历了安原王犹豫不决的对外观望,到阳原王由"征南派"变为"征北派"的反转,最后形成了平原王明确的以保持南部和平、重新将国家发展方向扭转向西北的重大国策转变,从此高句丽与百济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敌对状态,开始了逐步结盟、共同压制新罗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百济 征南派 征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微——以鸭绿江流域经济状况为中心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炜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3-70,共8页
从目前鸭绿江流域出土的高句丽器物及遗存可以看出,高句丽的农业已经广泛使用铁器,其经济模式因受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影响,长期处于以渔猎经济为主导、而农业经济为辅助的状态,其手工业和商业因与中原交流频繁,深受中原影响。
关键词 高句丽 农业 渔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报世界遗产前后,对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文物遗迹进行整体性保护,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实践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实践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规划中,...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报世界遗产前后,对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文物遗迹进行整体性保护,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实践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实践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规划中,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为了今后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所需要的研究和工作还应更切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粮食仓储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启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在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农业与渔猎并重的社会经济。随着农业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从高句丽农业发展与粮食仓储、高句丽仓储的管理及...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在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农业与渔猎并重的社会经济。随着农业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从高句丽农业发展与粮食仓储、高句丽仓储的管理及高句丽仓储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有关高句丽粮食仓储方面的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粮食 仓储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东川王、中川王及西川王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炜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31-38,共8页
在《三国史记》的记载中,东川王、中川王和西川王是高句丽历史上三位中庸之君,既没有卓越的政治业绩,亦没有骄奢淫逸的劣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高句丽连遭山上王时期的西部涓奴部的分裂、东川王时期的毌丘俭攻破丸都两次重创之后... 在《三国史记》的记载中,东川王、中川王和西川王是高句丽历史上三位中庸之君,既没有卓越的政治业绩,亦没有骄奢淫逸的劣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高句丽连遭山上王时期的西部涓奴部的分裂、东川王时期的毌丘俭攻破丸都两次重创之后,正是经过该三王的励精图治,才使得高句丽疆域和内部统治重新恢复至发歧(拔奇)叛乱之前的局面,为美川王和故国原王时期能够再次走上扩张之路奠定基础。后来撰史者为该三王命名的王号,反映就是三人在位期间对高句丽内部疆域的巩固、收复和强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东川王 中川王 西川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化”地名考辨及其设治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蕾 陈广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3-46,共4页
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统治者析岫岩州,设通化、怀仁、宽甸三县,自始通化设治。清统治者以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的含义将通化地域取名为"通化",含有通归王化之意。文中从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对通化设治原因进行论证,阐述了清... 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统治者析岫岩州,设通化、怀仁、宽甸三县,自始通化设治。清统治者以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的含义将通化地域取名为"通化",含有通归王化之意。文中从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对通化设治原因进行论证,阐述了清末通化设治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化 考辨 设治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太王碑发现140周年的捶拓与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铁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1877年(光绪三年)怀仁设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的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迄今正好140周年。好太王碑发现后,经过火焚除苔,捶拓出完整拓本,传入京师和域外,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期间对于碑石发现与火焚除苔的时间,完整拓本的出现以及拓... 1877年(光绪三年)怀仁设县,书启关月山在通沟的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迄今正好140周年。好太王碑发现后,经过火焚除苔,捶拓出完整拓本,传入京师和域外,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期间对于碑石发现与火焚除苔的时间,完整拓本的出现以及拓本的类型、保存、研究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同说法和意见。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调查研究所得,对140年来好太王碑的捶拓、拓本分类、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太王碑 捶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蕾 陈广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高句丽民族在其生存和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即统称高句丽民族文化。通过阐述高句丽民族文化及其历史特点,民族文化在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句丽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高句丽民族... 高句丽民族在其生存和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即统称高句丽民族文化。通过阐述高句丽民族文化及其历史特点,民族文化在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句丽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高句丽民族文化是衡量高句丽民族进步的重要尺度之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民族文化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