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句丽研究院研究成果及其特点 |
耿铁华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
|
制衡·强化:高句丽始祖祭祀的政治寓意 |
付博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高句丽入唐移民与仕唐蕃将研究状况及其学术价值 |
孙炜冉
|
《博物馆研究》
|
2017 |
1
|
|
4
|
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的新成果 |
耿铁华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5
|
文献史学的延拓 高句丽学的创新——评张芳《〈魏书·高句丽传〉研究》 |
孙炜冉
|
《史志学刊》
|
2017 |
0 |
|
6
|
高句丽东盟大会的祭祀对象及其文化演变 |
孙炜冉
|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
2024 |
0 |
|
7
|
高句丽遗民归化日本缘由考 |
孙炜冉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高句丽文化”研究评述 |
董健
孙炜冉
李乐营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跳丸”游戏的产生及其在高句丽域内的传播 |
董健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苦心古代东北交通 孤诣秦汉东北民族——王绵厚先生访谈录 |
孙炜冉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1
|
高句丽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
耿铁华
|
《地域文化研究》
|
2025 |
0 |
|
12
|
高句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成与影响 |
耿铁华
|
《古代文明》
|
2007 |
9
|
|
13
|
高句丽后期与百济关系的和解 |
孙炜冉
|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
2017 |
5
|
|
14
|
高句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微——以鸭绿江流域经济状况为中心 |
孙炜冉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6
|
|
15
|
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耿铁华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5
|
|
16
|
高句丽粮食仓储考 |
梁启政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5
|
|
17
|
高句丽东川王、中川王及西川王考 |
孙炜冉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8
|
“通化”地名考辨及其设治原因 |
王蕾
陈广政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好太王碑发现140周年的捶拓与研究 |
耿铁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0
|
对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
王蕾
陈广政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