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纹理分析对高原藏区脑囊虫病所致颅内囊性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柯嘉 卜玉莲 +5 位作者 冯崇义 杜时巍 和正英 张伊冰 赵俊文 潘自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9-456,共8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在高原地区脑囊虫病和其他病因引起的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30例脑囊虫病(脑囊虫病组)和20例其他病因(对照组)引起的颅内囊性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进行诊断,包括T1WI、T...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在高原地区脑囊虫病和其他病因引起的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30例脑囊虫病(脑囊虫病组)和20例其他病因(对照组)引起的颅内囊性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进行诊断,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1WI增强。利用3D-slicer软件手动勾画囊性变囊腔的感兴趣区(ROI),并提取相应的影像组学纹理参数数据,包括第10和第90百分位数、四分位距、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数、偏度、峰度、方差、均匀性、值域、均方根、能量和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来源囊性变的MRI图像纹理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囊性变病理来源的效能。结果:FLAIR的纹理参数对鉴别诊断价值最大,其脑囊虫组的熵、四分位距、最大值、值域、方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均匀性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方差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55,其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0%。增强T1WI纹理参数中,脑囊虫病组的熵和四分位距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偏度和均匀性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均匀性的AUC最大,为0.875,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33%。T2WI纹理参数中,脑囊虫病组的峰度和均匀性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峰度的AUC最大,为0.84,其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而2组的T1WI的纹理参数中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高原藏区不同来源颅内囊性变的常规MRI纹理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纹理分析能为脑囊虫病所致颅内囊性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量化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变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会军 潘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迪庆州人民医院诊治的71例肺栓塞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病例行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不同方式下的临床诊断检出...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迪庆州人民医院诊治的71例肺栓塞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病例行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不同方式下的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X线诊断的检出率是81.69%,CT诊断的检出率是98.59%,CT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CT诊断急性广泛性肺栓塞、急性广泛性亚肺栓塞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方式,但是两组准确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可清晰观察患者血管显示数与栓塞数,对患者症状的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效果较好,可清晰观察患者动脉血管情况及栓塞数,临床诊断检出率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患者 多层螺旋CT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队列研究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兴利 王玲 +9 位作者 王世平 彭艳 梁正荣 普福顺 杨俊涛 周军 和正英 吴丽芝 吕梁 程晓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中国作为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是未来将面临的重大问题。该类疾病在不同地域、人群中患病率差异明显,目前关于高海拔地区骨质疏松症、肌少症的大样本研究数据匮乏,云南省作为高海拔地区,尚无此类疾病患病率的大... 中国作为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是未来将面临的重大问题。该类疾病在不同地域、人群中患病率差异明显,目前关于高海拔地区骨质疏松症、肌少症的大样本研究数据匮乏,云南省作为高海拔地区,尚无此类疾病患病率的大样本数据,不利于疾病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云南省不同海拔区域的多中心进行骨质疏松症、肌少症筛查的队列研究。本研究主要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获益与潜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该队列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肌减少症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会军 潘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7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于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毗邻迪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检查诊断与CT检查诊断,将患者的手术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别观察两...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于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毗邻迪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检查诊断与CT检查诊断,将患者的手术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别观察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关于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总检出率情况,并将X线检查诊断与CT检查诊断方式检测出的骨折塌陷距离、劈裂距离与手术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比X线检查诊断与CT检查诊断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情况。结果:手术病理关于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总检出率为100.00%,X线检查诊断方式关于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总检出率为75.00%,差异显著(χ^(2)=45.000,P<0.001);CT检查诊断方式关于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总检出率为95.00%,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χ^(2)=57.000,P=0.000);相比于手术结果,X线检查诊断方式关于骨折塌陷距离、劈裂距离检出结果明显较短,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手术结果,CT检查诊断方式关于骨折塌陷距离、劈裂距离检出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诊断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35.00%与90.00%,明显高于X线检查诊断方式的15.00%与66.67%,差异显著(χ^(2)=12.500、15.622,P=0.000、0.000),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3.33%与5.00%,明显低于X线检查诊断方式的15.00%与25.00%,差异显著(χ^(2)=45.302、36.750,P=0.000、0.000)。结论:相比于X线检查诊断方式,CT检查诊断方式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 膝关节损伤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