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孔体积分形维数的稻壳灰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韦 刘超 +2 位作者 刘化威 林鑫 张治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33-4744,共12页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下,稻壳灰(RHA)等农业副产品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研究稻壳灰等质量部分取代(0%、10%、20%、30%)硅酸盐水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稻壳灰混凝土进行表观形貌、质量损失、动弹性...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下,稻壳灰(RHA)等农业副产品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研究稻壳灰等质量部分取代(0%、10%、20%、30%)硅酸盐水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稻壳灰混凝土进行表观形貌、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试验,并通过建立孔体积分形维数模型来探究水泥浆体孔空间分布形态,揭示了稻壳灰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表面剥落损伤逐渐加剧,质量损失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相对抗压强度呈现下降趋势。此外,由于冻融循环前后的硬化水泥浆体表现出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可将其孔结构分为大孔和小孔两类。冻融循环作用下,稻壳灰介孔结构改善了小孔的孔径分布,其分形维数增加。而大孔对冻融循环更敏感,其孔隙结构会由于膨胀压的逐渐累积而发生冻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稻壳灰 冻融循环 分形维数 介孔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