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迁西栗蘑迅速崛起启示录
1
作者 徐绍义 高宪章 +1 位作者 李维 王新荣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3期36-37,共2页
迁西栗蘑迅速崛起启示录□徐绍义高宪章李维国王新荣以盛产“京东板栗”而闻名的河北省迁西县,在继续抓紧板栗这一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于1992年9月份起下大力量狠抓了“栗蘑人工栽培”的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和规模生产,... 迁西栗蘑迅速崛起启示录□徐绍义高宪章李维国王新荣以盛产“京东板栗”而闻名的河北省迁西县,在继续抓紧板栗这一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于1992年9月份起下大力量狠抓了“栗蘑人工栽培”的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和规模生产,使这一新型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作物 栗蘑 农业生产 河北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西板栗走向产业化缘探——迁西县实施“四化刀战略做大做强板栗产业富民兴县的调查
2
《唐山经济》 2016年第3期33-36,共4页
迁西县紧紧依托“七山一水分半田”纯山区资源禀赋,不断探索山区综合开发新路径,大力实施以板栗为主的“产业强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推进板栗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市场化、品牌化“四化”建设,有效融合三次产业,实现板栗产业转... 迁西县紧紧依托“七山一水分半田”纯山区资源禀赋,不断探索山区综合开发新路径,大力实施以板栗为主的“产业强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推进板栗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市场化、品牌化“四化”建设,有效融合三次产业,实现板栗产业转型发展、换挡升级,带动生产加工、商贸流通、旅游餐饮等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建设 板栗产业 迁西县 产业化 山区综合开发 调查 兴县 富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科学发展风帆建山区特色新村——迁西县东荒峪镇青杨树村建设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3
《唐山经济》 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
迁西县东荒峪镇青杨树村共有72户,214口人,农村“两委”干部3人,党员19人。近年来,该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积极发展新经济,建设新环境,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走出了一条具有山... 迁西县东荒峪镇青杨树村共有72户,214口人,农村“两委”干部3人,党员19人。近年来,该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积极发展新经济,建设新环境,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2004年以来,该村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百强党支部、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精品村,2007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山区特色 迁西县 杨树 文明生态村 文明单位 新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职能 强化服务——关于河北省迁西县供销合作社促农增收的经验介绍
4
作者 郭振辉 温宝胜 吕纪水 《中国合作经济》 2012年第5期39-40,共2页
2007年,河北省迁西县供销合作社完成企业改制后,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农服务上来,先后恢复建立专业公司7个、基层社7个,在乡镇、中心村兴办了大中型超市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20个,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 2007年,河北省迁西县供销合作社完成企业改制后,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农服务上来,先后恢复建立专业公司7个、基层社7个,在乡镇、中心村兴办了大中型超市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20个,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形成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使农民生产走上科学化、组织化、规范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河北省 经验介绍 强化服务 村级综合服务站 农民专业合作社 职能 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对赤松毛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金 陈华盛 《河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4-39,共6页
通过河北省抚宁县英武山地区试验,说明鸟类对赤松毛虫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在4龄时,鸟类捕食可使虫口减少7.7%~26.7%。在5龄时,鸟类捕食可使虫口减少35%~44.4%。
关键词 赤松毛虫 鸟类 捕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毛主席身边
6
作者 王春俊 尹玉录 《党史博采(上)》 1998年第8期20-21,共2页
我自1964年2月应征到中央军委警卫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整整工作了10年。伟人的品格和行为规范令我终生难忘,件件往事也历历在目。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64年8月在北戴河海滨。当时中央首长都在北戴河开会,5日上午9点多钟,全连集合后,指... 我自1964年2月应征到中央军委警卫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整整工作了10年。伟人的品格和行为规范令我终生难忘,件件往事也历历在目。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64年8月在北戴河海滨。当时中央首长都在北戴河开会,5日上午9点多钟,全连集合后,指导员说要领我们去见毛主席,听到这个喜讯,同志们都显得格外激动。除站岗放哨值勤的人外,剩下的40多人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来到毛主席路过的白薯地里假装拔草。约10点左右,毛主席从海边浴场走来,他身穿白衬衣,灰裤子,手里拄着一根竹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皮拖鞋 白薯 整工作 大食 厨师 警卫团 外激 衬衣 北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家的捎间屋
7
作者 杜峙呈 《党史博采(上)》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所谓捎间屋,就是建在大房一侧,借山墙压的小屋,大多是农家用来备柴草,放家什的。30年代初,黑洼村的万国来家也盖有这样一间东捎间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那时去过万家的革命者们却都知道它的用处可不一般,无不记得它。 万国来,号... 所谓捎间屋,就是建在大房一侧,借山墙压的小屋,大多是农家用来备柴草,放家什的。30年代初,黑洼村的万国来家也盖有这样一间东捎间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那时去过万家的革命者们却都知道它的用处可不一般,无不记得它。 万国来,号明远,祖籍迁西县东寨村,弟兄6人,他排行老三,所以人称“万老三”。因家中购置滦河西黑洼村山地百亩,1921年正月,万国来与长兄、五弟先后迁居黑洼。万国来依山傍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 党组织 特委 游击队员 迁安 迁西县 汉奸 子弹袋 滦河 村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峰口——爱国主义的焊接点
8
作者 张书明 《党史博采(上)》 1995年第12期19-20,共2页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急切地赶赴群山环抱中的潘家口水库,从水库大坝处乘上一叶轻舟,犁着青峰倒影,向东行驶了五六里,便来到当年震惊中外的长城抗战的发生地——喜峰口。 喜峰口古称松亭关,位于迁西...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急切地赶赴群山环抱中的潘家口水库,从水库大坝处乘上一叶轻舟,犁着青峰倒影,向东行驶了五六里,便来到当年震惊中外的长城抗战的发生地——喜峰口。 喜峰口古称松亭关,位于迁西县与宽城县交界处,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相传在很久以前,有无名氏久戍边关不归,其父思儿心切,千里寻访,适相遇于此关下,父子俩相抱大笑,喜极而死,人们遂改称此关为“喜逢”口。后借谐音,明永乐年间,又演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家口水库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焊接点 二十九军 迁西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枢纽工程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根据地 凡尔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留呼唤在人间——记李魁元烈士
9
作者 林永丰 张书明 《党史博采(上)》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革命烈士李魁元发自60年前的呼唤依然萦统于我们的耳际。 那是1940年6月23日的事情。烈士被群敌押赴刑场——迁安城外的黄土山。说也凑巧,烈士的同乡刘仲迁当时正在那里看山,所以真真切切地目睹了李魁元慷慨就义的悲壮一幕:面对敌人的屠... 革命烈士李魁元发自60年前的呼唤依然萦统于我们的耳际。 那是1940年6月23日的事情。烈士被群敌押赴刑场——迁安城外的黄土山。说也凑巧,烈士的同乡刘仲迁当时正在那里看山,所以真真切切地目睹了李魁元慷慨就义的悲壮一幕:面对敌人的屠刀,李魁元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厉声喝道:“老子还有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元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迁安县 党史研究 敌人 民族统一战线 八路军 政策和策略 汉奸 部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枪声
10
作者 杜峙呈 《党史博采(上)》 1998年第11期21-23,共3页
那枪声,远离现在已经近60年了。我们这辈人是没有听见的,但我们在不断地追寻着,追寻着……觉得那枪声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仿佛近在昨天,近在耳畔。 那枪声,凄厉而又沉重。
关键词 平陆 党组织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九·一八”事变 抗日游击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左”倾盲动主义 王明“左”倾错误 十月革命 敌后抗日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