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取61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过程全程监视与准确记录,对检验过程中采用的设备、应用时间等情况准确记录,对影响微... 目的探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取61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过程全程监视与准确记录,对检验过程中采用的设备、应用时间等情况准确记录,对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效调查。结果本研究误差标本118例,误差率19.09%。实验室检测标本类型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菌培养脑脊液、蛋白定量、其他,准确率分别为78.03%、86.13%、76.09%、81.82%、82.09%;影响因素主要有实验室人员素质以及采集标本质量等。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阴性菌320例(51.78%),革兰阳性菌244例(39.48%),真菌54例(8.74%),其中真菌所占比例低于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红霉素类、β-内酰胺类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方面均大于50.00%;大肠埃希菌在头孢类以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方面均大于50.00%。结论对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使检验效果显著提高,借助耐药性实验分析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5期91-92,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对不同检验方法对... 目的对比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对不同检验方法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8例患者经不同检验方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显示:镜检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为90.63%,培养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为82.81%,凝集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为81.25%,镜检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比培养法、凝集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9、6.6476,P=0.0233、0.0099);培养法与凝集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P=0.7447)。结论与凝集法、培养法相比,镜检法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对念珠菌的检出率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念珠菌阴道炎的首选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镜检法 培养法 凝集法 检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桂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A组,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依据资料分为多支病变(52例)、单支病变组(48例),...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A组,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依据资料分为多支病变(52例)、单支病变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100例),均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上述体检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组冠心病患者的总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20±2.19)μmol/L、直接胆红素浓度为(2.50±1.01)μmol/L、间接胆红素浓度为(7.59±2.16)μmol/L,尿酸浓度为(370.63±80.66)μmol/L,均与健康体检者具有显著差异,其多支病变组冠心病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亦与单支病变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中判定疾病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尿酸水平 冠心病 检测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董航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5期27-28,共2页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尿常规和生化检验两种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诊断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糖尿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尿常规和生化检验两种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诊断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糖尿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尿液检查措施,观察组采用则为生化检验,分析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结果从检验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6.6%,对照组为91.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措施能对患者身体的多想指标功能进行分析,其操作简单便利,准确度高,可以值得信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尿液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洋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80例,均接受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结果中血常规指标水平与采血时间。结果静脉采血检测结...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80例,均接受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结果中血常规指标水平与采血时间。结果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均高于末梢采血结果,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末梢采血加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显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与末梢采血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9,P=0.530);平均静脉采血时间[(15.21±1.21)s]短于平均末梢采血时间[(40.26±4.6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8,P=0.000)。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于末梢血,采血时间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检验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亮 马吉芳 王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6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各种常见肝病诊断上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法测定血清TBA,与传统肝功能指标ALT、GGT作对比,并对其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做探究。结果各类肝胆疾病的TBA均较健康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总胆...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各种常见肝病诊断上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法测定血清TBA,与传统肝功能指标ALT、GGT作对比,并对其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做探究。结果各类肝胆疾病的TBA均较健康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总胆汁酸测定较传统的ALT,GGT敏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疾病 总胆汁酸 检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随机抽取本院72例腹泻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全部患儿都进行常规诊疗技术,其中对比组患儿不予以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试验组患儿...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随机抽取本院72例腹泻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全部患儿都进行常规诊疗技术,其中对比组患儿不予以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试验组患儿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两组患儿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长、治疗时长以及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试验组患儿的97.22%比对比组的80.56%高(χ^2=5.0625,P=0.02445);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长与治疗时长分别为(3.17±0.45)d、(5.26±0.58)d,都短于对比组患儿的(5.20±0.88)d、(7.31±1.14)d(t1=12.3232,P1=0.0000;t2=9.6164,P2=0.0000);试验组患儿家长十分满意21例、满意15例、满意度100.00%,优于对比组患儿家长的十分满意17例、满意14例、满意度86.11%(χ^2=5.3731,P=0.0204)。结论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可缩短腹泻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对患儿治疗效果与家长满意度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的检验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邵雨竹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6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60名)。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血小板参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出血组与...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60名)。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血小板参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出血组与无出血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压积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分布宽度与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P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未出血组,而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压积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与血小板参数用于诊断肝硬化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6期116-117,共2页
目的关于在血常规检验当中血液标本检验之前的混匀静止时间对于整体检验结果的影响性。方法本文以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来自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检验科进行身体检验的50名健康体检者。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 目的关于在血常规检验当中血液标本检验之前的混匀静止时间对于整体检验结果的影响性。方法本文以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来自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检验科进行身体检验的50名健康体检者。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混匀处理,同时分两个批号校准品进行仪器校准,每个批号的校准品分别选择5支,并且将其标注为标本1~5。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分别设置为0、10、20、30、40 s,所选择标本进行反复10次检验,并对其中的主要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10~20 s内检验,WBC、RBC、Hb、PLT等不同的参数值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在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标本检验之前的混匀静止时间应合理控制在10~20 s,这样能够实现对各个技术参数值稳定性的控制,对于提升整体检验的准确性存在最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血液标本 混匀静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尿常规检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雨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4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给予解决措施,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尿常规检验,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收集... 目的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给予解决措施,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尿常规检验,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收集时间、尿液标本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了解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措施处理。对其检验流程进行了解,并分析影响因素,制定出解决方案。结果在4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中,发现存在尿液检验不合格的有12例,占3.0%。对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解,影响因素包括容器不达标、标本污染、收集时间不当、标本量少、送检时间长、标记不明确、仪器操作不当、尿试纸条保存不当、检验指标等因素。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尿常规检验流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对各个操作环节进行规范处理,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的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常规检验 结果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临床接收的7 000份检验微生物的标本检测情况,根据接收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3 500份)和观察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 50... 目的探讨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临床接收的7 000份检验微生物的标本检测情况,根据接收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3 500份)和观察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 500份),采集标本,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对照组血培养、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9.21%、90.24%,均高于观察组的84.06%、8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分泌物及穿刺、尿液及大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3.67%、85.27%,均高于观察组的69.55%、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标本为两组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最高,共检出2 188份,占比31.26%,其次依次为伤口分泌物及穿刺21.81%、血培养17.14%、尿液及大便13.24%。结论不同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以实际检验结果为根据,进行相应指导,提高检验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及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从而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临床标本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段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静 《当代医学》 2021年第4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未全面落实微生物检验规范阶段的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A时段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全面落实微生物检验规范阶段的500份微生物...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未全面落实微生物检验规范阶段的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A时段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全面落实微生物检验规范阶段的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B时段研究对象,比较2个时段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结果2个时段的粪便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时段血液标本、尿液标本、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均高于A时段,痰液标本、脓液标本阳性率均低于A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不同时段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可了解微生物标本的质量情况,进而为微生物标本检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本 不同时段 检验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血脂水平的检测分析与临床检验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晶 王娟 +1 位作者 赵静 荣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7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抽清晨空腹血3mL,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正常值:总胆固醇:3.0~6.0mmol/L,三酰甘油0.28~1.8mmol/L。对血总胆醇和血三酰甘油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并加以比值分...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抽清晨空腹血3mL,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正常值:总胆固醇:3.0~6.0mmol/L,三酰甘油0.28~1.8mmol/L。对血总胆醇和血三酰甘油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并加以比值分析。结果①血总胆固醇水平,男子组:1组、2组、3组与5组的发病率有明显区别,4组与5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女子组:3组与5组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组发病率与5组有显著差异。②血三酰甘油水平,男子组:2组、4组与5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组发病率明显大于5组。女子组:1组、2组、3组与5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4组与5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与降低心脑血管的病死率的密切关系,使我们看到,控制高脂血症,是关系到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水平 检测分析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治疗的65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把全部粪便标本取样后予以细菌培养处理。对所有患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观察,并比较检出病... 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治疗的65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把全部粪便标本取样后予以细菌培养处理。对所有患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观察,并比较检出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5份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经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0株菌株,检出率76.92%;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弧菌属、其他菌种分别有17株、11株、9株、7株、6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4%、22%、18%、14%、12%;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弧菌属、沙门菌属等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70.59%、90.91%;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为77.78%;弧菌属对头孢哌酮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1.43%、71.43%;其他菌种对头孢噻肟与头孢三嗪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0%、50%。结论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弧菌属、其他菌种,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临床需对其予以相应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影响与检验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亮 刘晓华 王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7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EB病毒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SLE和8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PCR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病毒DNA;用ELISA检测了血清EB病毒壳抗原的Ig G(VCA-Ig G)抗体。结果 SLE组外周血DNA检出率(34%)明显高于正... 目的探讨EB病毒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SLE和8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PCR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病毒DNA;用ELISA检测了血清EB病毒壳抗原的Ig G(VCA-Ig G)抗体。结果 SLE组外周血DNA检出率(3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SLE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B病毒VCA-Ig G检出率分别为50%和1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SLE与EB病毒感染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PSTEIN-BARR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检验评价
16
作者 桂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于2016年9月20日至2017年10月25日收治的研究对象为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同期选取研究对象为33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且对66例受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总...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于2016年9月20日至2017年10月25日收治的研究对象为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同期选取研究对象为33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且对66例受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受检人员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即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1.48±0.56)mg/L、总胆固醇(4.89±1.05)mmol/L、三酰甘油(1.89±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9±0.65)mmol/L高于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1.03±0.21)mg/L、总胆固醇(4.12±0.52)mmol/L、三酰甘油(1.05±0.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36±0.125)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32±0.12)mmol/L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68±0.36)mmol/L,P值<0.05。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且实施相应治疗措施,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A检测肝病的临床意义与检验学研究
17
作者 温晶 荣阳 +2 位作者 王娟 赵静 孙秀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9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检测肝脏病变的生化指标与预后。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肝病患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重症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HA含量明显比健康成人高,长期高水平被动者预后极差。结论血清HA的检测有助于判...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检测肝脏病变的生化指标与预后。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肝病患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重症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HA含量明显比健康成人高,长期高水平被动者预后极差。结论血清HA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肝脏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并以及疾病的转归,对早期诊断肝硬化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肝病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的体外与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勇 吕华 刘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并与对照药头孢氨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和影印法测定头孢克洛与头孢氨苄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 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并与对照药头孢氨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和影印法测定头孢克洛与头孢氨苄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 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并比较其杀菌与抑菌作用 ;同时测定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并与头孢氨苄做对照观察。结果 :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等有明显抗菌作用 ,强于对照药头孢氨苄 ,但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较差 ;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的 ED5 0 分别为 (5 .2 2± 1.0 9) m g/ kg和 (12 .5 7± 2 .87) mg/ kg。结论 :头孢克洛对临床常见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感染细菌的小白鼠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抗菌作用 头孢氨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富江 田振红 郭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对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3-2017年在辽宁省某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IgM,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MP-... 目的对2013-2017年辽宁省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3-2017年在辽宁省某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IgM,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MP-IgM检出阳性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5年间,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例的MP-IgM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4%、10.06%、5.45%、7.87%和19.13%。2013年MP-IgM抗体阳性率全年基本保持在10%以下,从2016年10月起到2017年全年,MP-IgM抗体阳性率均在10%以上。9~16岁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14.04%,264/1880),其次为0~8岁(11.51%,1294/11247),55岁以上的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低(3.39%,47/1386)。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辽宁省某地区全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4~8月份阳性率最低,12月最高,秋冬季为高流行季节,2017年全年高流行,7月最低,这可能与辽宁省的气候特点相关,具体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提示在辽宁,需要秋冬季做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呼吸道感染 被动凝集法 预防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b或TPOAb抗体增高与甲状腺激素变化关系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富江 郭伟 田振红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调查某地区血清TGAb或TPOAb增高人群中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首次检测血清TGAb或TPOAb增高样本,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身抗体增高样本中38.2%(1 372/3 590)的表现为FT3或FT... 目的调查某地区血清TGAb或TPOAb增高人群中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首次检测血清TGAb或TPOAb增高样本,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身抗体增高样本中38.2%(1 372/3 590)的表现为FT3或FT4水平异常。2 090例样本TGAb和TPOAb两项抗体联合增高。FT3或FT4水平异常在TGAb和TPOAb两项抗体联合增高的样本中占45.0%(941/2 090)。17.2%(360/2 090)的样本表现为FT3和FT4结果正常,TSH结果异常(升高和降低)。结论 GAb和TPOAb的检测对甲状腺疾病(包括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血清促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