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程认证的《化工机械》教学分析与改进
1
作者 刘洋 赵振宁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1期578-582,共5页
《化工机械》是为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涉及化工设备材料的性质及其选择方法、化工容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等内容。随着工程认证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学组教师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对工程认证... 《化工机械》是为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涉及化工设备材料的性质及其选择方法、化工容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等内容。随着工程认证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学组教师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对工程认证和课程实践过程中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及考核内容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法,课程通过各方面细节的改进来提升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在正式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建立起工程意识。“Chemical Machinery”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covers the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methods of chemical equipment materials, basic knowledge of chemical vessel design, and design of thin-walled vessels with internal pressure. With the deepening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ers of this course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forms, teaching mean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and course practic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argeted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he course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every detail and makes the students build up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before the cours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机械 教学分析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认证导向下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吴鲲魁 张伟 +2 位作者 岳莉 钟声 张亚茹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2期695-699,共5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初次尝试解决复杂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从三大环节入手,从课程题目、课程图纸、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初次尝试解决复杂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从三大环节入手,从课程题目、课程图纸、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进行论述,从根本上提高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培养真正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The course design of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of chemical principles course, and it is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students to try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mplex 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hemical principle course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course title, course drawings and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so as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emical principle course system and trai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o can truly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煤化工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
作者 孟庆涛 朱亚明 +1 位作者 王月 贾宏敏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0期0168-0171,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煤化工”专业面临巨大挑战,为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对煤化工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社会需求,煤化工专业的重点向煤液化、煤气化和煤炭精细加工方面发展。《有机化学》作为煤化...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煤化工”专业面临巨大挑战,为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对煤化工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社会需求,煤化工专业的重点向煤液化、煤气化和煤炭精细加工方面发展。《有机化学》作为煤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所讲授的知识点能夯实学生关于煤及其衍生物的精细加工基础理论知识,对煤化工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做出了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煤化工人才为目标,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背景 煤化工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群建设助力π型人才培养研究
4
作者 朱亚明 高云 +2 位作者 程俊霞 李先春 安百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026-029,共4页
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π”型人才是根据21世纪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完全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争性性这四个特征的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以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π... 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π”型人才是根据21世纪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完全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争性性这四个特征的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以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π”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探索合适的教与学的方法意义重大。通过“课程群”建设理念,以“PBL教学法”、“5E教学法”和“生态化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教学,是培养明确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正确世界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社会主义的“π”型应用人才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群 “π”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D-3对内蒙古某钼矿的浮选实验
5
作者 李颖 刘鸿 +4 位作者 王舰 马艺闻 姜效军 张琦 崔波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61-167,173,共8页
针对内蒙古某钼矿存在嵌布状态复杂、泥化现象严重、降低尾矿品位难等问题,采用LKD-3捕收剂对其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LKD-3对辉钼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LKD-3中2,3,5-三甲基萘与碳十醇发生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吸附在钼矿... 针对内蒙古某钼矿存在嵌布状态复杂、泥化现象严重、降低尾矿品位难等问题,采用LKD-3捕收剂对其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LKD-3对辉钼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LKD-3中2,3,5-三甲基萘与碳十醇发生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吸附在钼矿物表面,增强钼矿物表面疏水性,稳定其与药剂的吸附作用,显著提高钼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浮选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KD-3对钼品位0.164%的原矿进行一粗五精二扫的闭路浮选实验,获得钼品位53.44%,钼回收率91.79%的钼精矿,比同流程、同药剂制度下采用现场煤油为捕收剂浮选闭路实验时钼精矿品位增加6.48个百分点,回收率增加4.17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提高难选钼矿生产指标、减少资源浪费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化钼矿 复合捕收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虚拟教研室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6
作者 姚颂东 朱亚明 程俊霞 《教育进展》 2025年第1期661-668,共8页
虚拟教研室已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开展学科交流、教学研讨、资源共享。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经济、文化和信息化程度的飞速发展,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复杂。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虚拟教研... 虚拟教研室已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开展学科交流、教学研讨、资源共享。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经济、文化和信息化程度的飞速发展,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复杂。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虚拟教研室为例,分析其内部构成、组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虚拟教研室的专业建设策略。从协同创新团队组建、规章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交流、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估、专业持续改进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其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对现有教研室建设进行反思,探讨了如何推进本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可持续发展,展望了其推广及发展前景。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new form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in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capable of developing subject exchanges, teaching discussions, and resource shari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cultur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t faced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This article takes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internal composition, current composi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major constr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analyses its roles in major construction fro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eam constr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ment, teacher’s training and exchanging, teaching method reformatio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n major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exis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and looks forward to it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专业建设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煤化工方向)生产实习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超 白金锋 +4 位作者 刘洋(女) 钟祥云 刘洋 郝英锋 党永峰 《化工高等教育》 2019年第5期10-13,40,共5页
针对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煤化工方向)生产实习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本文以焦化厂的生产工艺特点和安全隐患、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为基础,分析总结了生产实习过程中高校、学生、生产企业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并对生产实... 针对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煤化工方向)生产实习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本文以焦化厂的生产工艺特点和安全隐患、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为基础,分析总结了生产实习过程中高校、学生、生产企业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并对生产实习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以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有效化解经济赔偿纠纷,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煤化工 生产实习 安全教育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对乙烯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华 金文杰 +2 位作者 胡成 代秀兰 马放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免烧结粉煤灰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填料用于深度处理乙烯化工厂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54.62 mg/L、平均SS为33.93 mg/L、平均ρ(NH3-N)为1.33 mg/L的条件下,自制免烧结粉...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免烧结粉煤灰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填料用于深度处理乙烯化工厂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54.62 mg/L、平均SS为33.93 mg/L、平均ρ(NH3-N)为1.33 mg/L的条件下,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平均COD去除率为57.14%,平均SS去除率为68.64%,平均NH3-N去除率为74.89%,均略高于普通商业陶粒BAF。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最佳反冲洗周期为2 d,并具有反冲洗耗水量小、反冲洗效果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烧结粉煤灰陶粒 曝气生物滤池 乙烯 废水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被引量:5
9
作者 钟声 吴鲲魁 王国岩 《科技信息》 2008年第5期214-215,共2页
化工原理课程在工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起着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如何优化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进... 化工原理课程在工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起着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如何优化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理论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课程 教学进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高等物理化学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丽娟 方志刚 +1 位作者 顾婷婷 张立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51期11-12,共2页
从高等物理化学课程研究内容、在交叉学科中的地位及教学现状出发,本文主要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为研究生阶段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出基本设想。
关键词 高等物理化学 课程建设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继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决定了高校的责任主体地位,这也是由学校的特殊功能和使命决定的,是由"学生"的特定身份和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特点决定的,明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地位,有利于树立全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决定了高校的责任主体地位,这也是由学校的特殊功能和使命决定的,是由"学生"的特定身份和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特点决定的,明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地位,有利于树立全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高等学校必须履行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下氧化铝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
12
作者 孙安宁 吴涛 +5 位作者 尤铭 张峻 丁梓洋 王新明 胡知之 马可 《辽宁化工》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作为绝缘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及开发在微电子产业、5G通信技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聚酰亚胺材料介电常数为3.0~4.0,难以满足现有技术要求。同时,目前关于聚酰亚胺单元结构与其高频下(10 GHz)介电性能... 作为绝缘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及开发在微电子产业、5G通信技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聚酰亚胺材料介电常数为3.0~4.0,难以满足现有技术要求。同时,目前关于聚酰亚胺单元结构与其高频下(10 GHz)介电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尚不完善。因此,此项研究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并制备出具有低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了多种改性聚酰亚胺薄膜,通过添加无机粒子改善所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的介电性能,为工业化低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薄膜量产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高频 氧化铝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鲲魁 方志刚 +1 位作者 钟声 徐桂英 《信息记录材料》 2019年第7期246-247,共2页
当今我国教育已经完善,学生学习的课时也逐渐增多,枯燥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压力剧增。尤其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教学这门科目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复杂,这门科目本身就很枯燥,如果老师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 当今我国教育已经完善,学生学习的课时也逐渐增多,枯燥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压力剧增。尤其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教学这门科目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复杂,这门科目本身就很枯燥,如果老师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感觉很痛苦。因此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要对这们课进行改革与实践,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化工原理合理课程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鲲魁 刘洋 +1 位作者 岳莉 方志刚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8期112-112,114,共2页
化工原理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文介绍了构建合理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研究,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创新地应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强调学生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培养及工程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 化工原理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本文介绍了构建合理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的研究,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创新地应用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强调学生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培养及工程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大胆尝试开发实习课件,提高认识实习质量,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理论环节 实践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腐植酸磺化工艺研究
15
作者 杨秀玲 高丽娟 +4 位作者 孟凡童 陈国燕 张迪 洪颖 李兆晶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4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褐煤腐植酸、Na2SO3、NaOH为原料对褐煤腐植酸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电导法对其磺化度进行测定;通过考察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磺化腐植酸磺化度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磺化剂与腐植酸钠溶液的液固比2:20、磺化温度50℃、磺... 以褐煤腐植酸、Na2SO3、NaOH为原料对褐煤腐植酸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电导法对其磺化度进行测定;通过考察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磺化腐植酸磺化度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磺化剂与腐植酸钠溶液的液固比2:20、磺化温度50℃、磺化时间90min;产品磺化度为17.7%;红外光谱表明,磺化腐植酸中磺酸基团明显增多,确实发生了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磺化剂 腐植酸磺化 磺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研究中温煤沥青磺化工艺
16
作者 古世强 高丽娟 +2 位作者 李卓翰 滕艳杰 张昊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对中温煤沥青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硫酸钡沉淀法测其磺化度。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磺化比对磺化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磺化比1.8,该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磺化度达13...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对中温煤沥青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硫酸钡沉淀法测其磺化度。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磺化比对磺化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磺化比1.8,该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磺化度达13.28%,水溶物含量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煤沥青 磺化剂 磺化度 正交设计 磺化煤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QI含量中温沥青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17
作者 王菲 房依林 +3 位作者 朱亚明 王莹 程俊霞 赵雪飞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以高QI含量的中温沥青(HCTP)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恒温时间和搅拌速率)对MCMB性质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对MCMB的粒度分布、表面微观形貌和... 以高QI含量的中温沥青(HCTP)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恒温时间和搅拌速率)对MCMB性质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对MCMB的粒度分布、表面微观形貌和微晶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CTP为原料制备MCMB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430℃、恒温时间4.5 h、搅拌速率12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MCMB球形度好,收率为29.62%,平均粒径为20.87μm,粒度均匀性指数为0.93;1100℃炭化处理后,MCMB的理想石墨化碳微晶质量分数为7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沥青 中间相炭微球(MCMB) 热缩聚法 粒度分布 微观形貌 微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的分析与制备综合性实验设计
18
作者 吴秀红 丛景香 +1 位作者 董林 于洪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221-223,226,共4页
针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报中存在的专业实验部分教学内容更新不足,无法与现代企业技术和最前沿专业知识同步的现状,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发了人参皂苷Re的分析与制备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 针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报中存在的专业实验部分教学内容更新不足,无法与现代企业技术和最前沿专业知识同步的现状,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发了人参皂苷Re的分析与制备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实验方案设计、产品制备与分析、数据处理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以更宽的视角关注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发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实践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性能力,即会分析问题、能找到科学的方法,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仪器分析 专业实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综合设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剂沥青的共聚合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云阳 谷紫硕 +4 位作者 岳佳兴 朱亚明 范凌云 程俊霞 赵雪飞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32-136,146,共6页
为实现煤沥青的清洁、高附加值利用,以精制软沥青(RP)为原料,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添加剂,采用共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品质浸渍剂沥青。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MLP添加量。利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傅里叶变... 为实现煤沥青的清洁、高附加值利用,以精制软沥青(RP)为原料,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添加剂,采用共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品质浸渍剂沥青。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MLP添加量。利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五种不同MLP添加量的共聚合沥青的基本性质、结构参数和热解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使用黏度计分析了产品浸渍剂沥青的黏度性质。结果表明:当MLP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在350℃下共聚合2 h得到的产物浸渍剂沥青,其软化点(SP)为85℃、甲苯不溶物(TI)质量分数为21.75%、喹啉不溶物(QI)质量分数为0.25%,结焦值(CV)为48.32%,挥发分(V)为65.38%。此外,该浸渍剂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_(ar))和支链化指数(CH_(3)/CH_(2))分别为0.656 8、0.599 9,热稳定性良好,并具有较低的浸渍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剂沥青 共聚合法 结构参数 热解特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对块矿高炉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星野 王刚 +5 位作者 李超 刘洋 隋月斯 钟祥云 徐国忠 白金锋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数比为30%∶70%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热态反应性的焦炭以及混装焦炭对高炉操作和滴落物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炭反应性从22.0%升至50.2%,软化温度逐渐减小,软熔带增厚;当焦炭反应性小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降低、透气性变差,同时滴落物中会逐渐出现难还原的Fe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增加;当焦炭反应性大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升高,透气性得到改善,难还原的Fe_(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逐渐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减少。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混装焦炭在减小软熔带厚度、改善透气性、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等方面优于单一热态性质的焦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反应性 冶金性能 块矿 透气性 软熔带 熔滴性能 滴落物质量 焦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