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安静思 赵锦 王雪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194-3200,共7页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75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根据截肢与否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型组患者吸烟率高于轻型组,糖尿病病程长于轻型组,体质指数(BMI)、空腹C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轻型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及小截肢率高于轻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OR=0.754,95%CI(0.650,0.874)]、PLT[OR=1.006,95%CI(1.000,1.011)]、Hcy[OR=1.702,95%CI(1.376,2.106)]与重症糖尿病足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截肢组吸烟率高于非截肢组,BMI、Alb、Hb水平低于非截肢组,WBC、PLT、脑梗死患病率高于非截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833,95%CI(0.723,0.960)]、Alb[OR=0.921,95%CI(0.872,0.974)]与糖尿病足截肢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PLT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重症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血清Alb为重症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BMI及血清Alb为糖尿病足截肢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60-661,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川穹嗪120 mg1/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辛伐他汀20 mg1/晚、前列地尔10 ug1/日治疗,15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脉搏波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TC、LDL-C、baPW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B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辛伐他汀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脉搏波速度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治疗60例糖尿病心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HbA1C、血脂、LVMI、HsCRP、TNF-a、LVMI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糖尿病心肌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爱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 目的探究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血沉水平均有一定好转,且跟观察组患者游离甲状腺素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烦躁、发热、总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在甲状腺肿、甲状腺痛、烦躁、咽痛方面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栀子清肝汤联合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清肝汤 强的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甙元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张莹 孙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野黄芩甙元(E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 EB 对糖尿病大鼠肾病理、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lb)的影响,以及对肾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野黄芩甙元(E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 EB 对糖尿病大鼠肾病理、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lb)的影响,以及对肾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含量的影响。结果:EB 可降低糖尿病大鼠 CCr、UAlb 及系膜基质含量,降低肾内局部 AngⅡ、TGF-β_1的水平。结论:EB 可能通过降低肾组织局部 AngⅡ及 TGF-β_1的含量起到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甙元 糖尿病肾病 蛋白激酶 C 血管紧张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结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翠宁 刘洋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结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结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两组血糖各项指标水平均有下降,且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联合用药效果更优(P<0.0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为2例,白天低血糖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5/35);对照组白天低血糖为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但是极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低血糖情况,积极预防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则需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R-210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聂兴 王雪鹰 安静思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上调微小RNA-210(miR-210)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组,剩余30只建立糖尿病足模型,成功27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各9只。采用实... 目的上调微小RNA-210(miR-210)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组,剩余30只建立糖尿病足模型,成功27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各9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0表达,统计创面愈合率,观察病理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活性相关因子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VEGF-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miR-210表达均低于空白组;且miR-210上调组miR-210表达最高(P<0.05)。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干预后3 d、干预后5 d创面愈合率均低于空白组,且miR-210上调组干预后3 d、干预后5 d创面愈合率最高(P<0.05)。4组干预后5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干预后3 d(P<0.05)。干预后5 d,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IL-18、TNF-α、VCAM-1、ET水平均高于空白组,NO、NOS水平低于空白组,且miR-210上调组差异最明显(P<0.05)。干预后5 d,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R-210上调组VEGF、SDF1α、AKT、eNOS表达均高于空白组,且miR-210上调组VEGF、SDF1α、AKT、eNOS表达最低(P<0.05)。结论上调miR-210能提高糖尿病足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率,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0 糖尿病足模型 创面愈合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靶向TLR4对糖尿病所致足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硕 聂兴 崔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589-2593,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podocyte)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购买人源肾足细胞,高糖诱导建立糖尿病体外模型,转染miR-146a mimic或pcDNA3.1-TLR4及其阴性对照物。qRT-PCR检测miR-146a与TLR4的表达。通过检测细胞外酸化率(ECAR)、检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podocyte)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购买人源肾足细胞,高糖诱导建立糖尿病体外模型,转染miR-146a mimic或pcDNA3.1-TLR4及其阴性对照物。qRT-PCR检测miR-146a与TLR4的表达。通过检测细胞外酸化率(ECAR)、检测糖酵解关键酶HK2的mRNA评估足细胞的糖酵解能力;通过JC-1荧光染色与ATP试剂盒检测了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及ATP的含量。Starbase网站(https://starbase.sysu.edu.cn/)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46a与TLR4的靶向结合。结果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中miR-146a表达下调,TLR4表达上调,糖酵解能力下降,细胞膜电位下降,ATP产生减少;上调miR-146a的表达可以改善这种变化,而同时上调TLR4的表达则抑制了高表达miR-146a的改善作用。miR-146a靶向抑制TLR4的表达。结论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中miR-146a低表达,促进了TLR4的表达,抑制了足细胞的糖酵解、膜电位及ATP的含量,最终导致足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能量代谢障碍 MIR-146A TLR4 JC-1 E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并低T_3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崔福兰 周凤霞 王雪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低T3综合征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10
作者 崔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211-121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病理生理学 高血糖症/病因学 应激 血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4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静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甲巯咪唑,观察组患者采用131 I进行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甲巯咪唑,观察组患者采用131 I进行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糖水平,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二组患者甲状腺大小改变情况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多汗、怕热、多食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明显变小,好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血糖水平更明显,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更小,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 ^131I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