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陶俐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8,共1页
金秋十月,和风送暖。中国档案学会于10月29日至31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组织召开了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这是首届中国的档案工作者年会。大会的主题是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环境、新理念、新技术。这次大会是一次盛会,是全国档案工作者期... 金秋十月,和风送暖。中国档案学会于10月29日至31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组织召开了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这是首届中国的档案工作者年会。大会的主题是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环境、新理念、新技术。这次大会是一次盛会,是全国档案工作者期待已久并广泛支持的,参加大会的代表有一千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档案馆、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大家欢聚一堂,非常兴奋,互相认识,广泛交流,现场观摩,共同磋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中国档案学会 档案保护技术 科研单位 跨越式发展 春城昆明 档案局局长 日至 重点档案抢救 企业档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朝“钦定新清语”(十一)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虹 程大鲲 佟永功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41-48,共8页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颁发上谕加以推广,此即“钦定新清语”。本部分收录乾隆四十七年至六十年间都虞司、会计司、盛京将军衙门为抄送“钦定新清语”给盛京内务府的咨文1 0件,内容涉及骑射围猎、人名、地名、官职、生活用品等。
关键词 乾隆朝 钦定新清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朝“钦定新清语”(十)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虹 程大鲲 佟永功 《满语研究》 2004年第2期66-76,共11页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颁发上谕加以推广,此即“钦定新清语”。本部分收录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六年间都虞司、会计司为抄送“钦定新清语”给盛京内务府咨文17件,内容涉及礼仪、人名、地名、官职、生活用语等。
关键词 乾隆朝 钦定新清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太极时期禁烟政策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大鲲 《满语研究》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烟草在明末传到中国后,迅速传播,当时的明政府和占据东北的清政府都很快认识到种烟吸烟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危害,先后均加以查禁,为此清政府特别发布告示严禁旗人种烟吸烟。后清太宗皇太极根据形势,将烟草政策调整为允许民间自种、严禁走... 烟草在明末传到中国后,迅速传播,当时的明政府和占据东北的清政府都很快认识到种烟吸烟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危害,先后均加以查禁,为此清政府特别发布告示严禁旗人种烟吸烟。后清太宗皇太极根据形势,将烟草政策调整为允许民间自种、严禁走私进口。这些政策见诸于当时档案及典籍的记载,真实再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的禁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禁烟政策 政策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满文改革的初始时间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虹 《满语研究》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满语文被清代统治者尊崇为“国语”、“国书”。作为清王朝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满语文曾经享有极高的显赫地位并发挥过重要作用。满文从创制、改革、完善、衰落史实经研究考证基本清晰,只是关于老满文改革的初始时间学界尚有不同说法,... 满语文被清代统治者尊崇为“国语”、“国书”。作为清王朝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满语文曾经享有极高的显赫地位并发挥过重要作用。满文从创制、改革、完善、衰落史实经研究考证基本清晰,只是关于老满文改革的初始时间学界尚有不同说法,本文对此进行辨析,确认巴克什达海于天命年间开始着手改革老满文,天聪六年完成并加以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 创制 改革 达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二十九年盛京包衣粮庄比丁册(四)
6
作者 程大鲲 孙建冰 《满语研究》 2008年第1期72-82,共11页
关键词 包衣 盛京 康熙 夫妇 龙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二十九年盛京包衣粮庄比丁册(二)
7
作者 程大鲲 孙建冰 《满语研究》 2006年第2期41-48,共8页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三旗管领下人丁的家庭人口状况,包括其本人及子女的身份、名字、属相、年岁等信息,是研究清代人口问题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内务府 满文 档案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二十九年盛京包衣粮庄比丁册(三)
8
作者 程大鲲 孙建冰 《满语研究》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三旗管领下粮庄人丁的家庭人口状况,包括其本人及子女的身份、名字、属相、年岁等信息,是研究清代人口问题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内务府 满文 档案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二十九年盛京包衣粮庄比丁册(一)
9
作者 程大鲲 孙建冰 《满语研究》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 盛京上三旗包衣(即盛京内务府)粮庄初设于顺治初年,为清朝皇室庄园。清朝对包衣三旗下人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规定他们离开居住地都要向该管官请假,并规定每三年清查一次人口,称做比丁。盛京上三旗包衣粮庄比丁档册详细记载着盛京内务府三旗管领下人丁的三代人口,包括身份、名字,以及其父、祖的身份、名字等信息,是研究清朝人口问题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内务府 满文 档案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二十九年盛京包衣粮庄比丁册(五)
10
作者 程大鲲 孙建冰 译编 《满语研究》 2008年第2期84-93,共10页
关键词 包衣 盛京 康熙 夫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清代官爵名称的翻译
11
作者 程大鲲 《满语研究》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有一套完备的统治体系和机构,更有独特的典章制度,诸如八旗制以及其特有的官爵名称等。清代典章制度是随着政权的巩固逐步建立起来的,因而有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清代的官爵名称,无论是满文还是汉文...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有一套完备的统治体系和机构,更有独特的典章制度,诸如八旗制以及其特有的官爵名称等。清代典章制度是随着政权的巩固逐步建立起来的,因而有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清代的官爵名称,无论是满文还是汉文,大多呈现出历史演变的轨迹。同一满文官爵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汉文对应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官号 爵号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丰九年三姓八旗人丁户口册(一)
12
作者 扎昆 《满语研究》 2009年第1期69-78,共10页
三姓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市,清代归吉林将军统辖。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副都统1人,统协领2人,佐领、骁骑校各15人,防御8人。额设八旗满洲领催120名、前锋40名、骁骑1360名。另设笔帖式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清咸丰九... 三姓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市,清代归吉林将军统辖。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副都统1人,统协领2人,佐领、骁骑校各15人,防御8人。额设八旗满洲领催120名、前锋40名、骁骑1360名。另设笔帖式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清咸丰九年(1859)三姓八旗人丁户口册,记载了当时三姓1445户共10844名旗人名字、职官、年龄等情况,册中对每户人口数目、每族户数人口数目及族长名字职官、每佐领下户数人口数目分别做了统计,全面反映了当时三姓旗人的户口结构。遗憾的是档案前面两页略有残损,残损内容能够确认字数的用"□"表示,不能确认字数的用"……"表示。册中有部分披甲因于是年比丁后阵亡或病故,故其名字旁有不同笔迹标注之"dain de tuheke"或"nimeme akū oho",编译时添注于括号内表示以保持其内容之完整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姓 八旗 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