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办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291-291,共1页
目的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的规范管理工作,有效的避免出现控制与预防疫情漏报现象发生。方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监督,有效的提高医院各科室对传染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应用核查与督导向结合的方法,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 目的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的规范管理工作,有效的避免出现控制与预防疫情漏报现象发生。方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监督,有效的提高医院各科室对传染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应用核查与督导向结合的方法,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结果对医院传染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后,医院疫情漏报现象显著降低,有效的提升了医院传染病的防止水平,确保医护人员与患者身体健康。结论对医院传染病管理进行规范,有助于提高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在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中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大幅度的降低了瞒报、漏报以及错报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管理方法 疫情报告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公共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丽 于润吉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9期41-42,共2页
辽宁省公共卫生机构从1998年开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源上切断了卫生服务收入与服务提供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在预防腐败和遏制"创收"的同时,也为减轻财政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是,挫伤了职工的工... 辽宁省公共卫生机构从1998年开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源上切断了卫生服务收入与服务提供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在预防腐败和遏制"创收"的同时,也为减轻财政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是,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导致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收入大幅下降。为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特别是要解决激励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支两条线”管理 公共卫生机构 财政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乙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3期30-32,共3页
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工作环境特殊,加上服务对象疾病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若是未注意个人的防护,出现职业危害的风险较大,且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新时期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导致医院传染科的格局出... 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工作环境特殊,加上服务对象疾病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若是未注意个人的防护,出现职业危害的风险较大,且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新时期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导致医院传染科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传染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比医院其他科室更高。因此临床应总结导致新时期传染科护士出现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本文对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科 职业危害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如何有效实施 被引量:6
4
作者 富阳光 《财会学习》 2022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有利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关键词 医院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措施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主被动联合阻断研究
5
作者 纪桂芳 闫淑新 +1 位作者 徐忠 高双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本文报告我院自1999年引进HBV母婴传播的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技术,改变抚顺地区既往单纯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滞后形势,填补抚顺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方法HBaAg阳性孕妇,产前三个月起每月注射HBIG200^U实施干预阻断。新生儿出生后... 目的本文报告我院自1999年引进HBV母婴传播的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技术,改变抚顺地区既往单纯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滞后形势,填补抚顺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方法HBaAg阳性孕妇,产前三个月起每月注射HBIG200^U实施干预阻断。新生儿出生后6-24h内同时注射HBIG和HBVac,新生儿半月龄,复注HBIG,常规基础上新生儿增加2月龄,注射HBVael次。跟踪观察新生儿HBVM5年。结果观察HBaAg阳性母亲41例,其新生儿42例(含双胞胎一对)宫内感染率7.14%。HBaAg阳性1例,为双阳性母亲所生。按公式,母婴阻断率为93.08%。双阳性母亲联合免疫阻断组14例,新生儿14例中,HBsAg阳性3例,母婴阻断率为91.6%。单苗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54.55%,联合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67.86%,经统计学处理,二组差异明显P<0.05,x^2=11.232。联合组优于单苗组。二组新生儿均无HBeAg,HBV-DNA阳性者;随访中无不良反应者。结论我院采用HBIG和HBVac主动被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确切,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联合免疫 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主动脉无冠窦瘤破入右心房1例
6
作者 郭秋景 邵春燕 +1 位作者 姚玉琳 王玉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2年第3期178-179,共2页
患者,男,3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随年龄增长,病人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左右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高调返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胸片... 患者,男,3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随年龄增长,病人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左右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高调返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胸片示:肺血增多,心脏呈二尖瓣型,左心室增大.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为0.20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无冠窦瘤破入右心房 超声诊断 误诊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窦瘤破裂 病例报告 无冠窦瘤破入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累托原理在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65,共1页
病历不仅是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客观记录,也是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及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医院的质量管理中病历质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关键词 病历质量管理 应用 医疗水平 疾病发生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赛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病情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院内...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病情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院内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总结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及患者对临床服务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出院后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生活行为、坚持锻炼及病情自我监测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ST、TBIL、ALT等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值常规组均高于干预组,但AST值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76.67%,干预组为90.00%,干预组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大部分患者表示满意度较高,住院期间注重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正确用药,自我病情监测,坚持健康生活习惯,大部分患者遵医行为较好,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遵医行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静 刘璐璐 +1 位作者 金介旺 高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2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b、TBil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AST、Alb、TBil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可有效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患者肝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前列地尔 乙型肝炎 肝硬化腹水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志茹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6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ECLIA和ELISA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临床检验... 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ECLIA和ELISA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在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验中,ECLIA检出率与ELIS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检验中,ECLIA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浓度HBsAg的批间检测中,ECLIA、ELISA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批内检测中,ECLIA检测的重复性低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浓度、低浓度的HBsAg检测中,ECLIA检测的重复性低于ELISA,批内、批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给予ECLIA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可作为临床上较佳的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阳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水痘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宝君 赵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6期123-125,共3页
目的:对重症水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重症水痘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30例重症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分析重症水痘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目的:对重症水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重症水痘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30例重症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分析重症水痘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情况,分析其病因,并对其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进行探讨。结果:临床特点方面,临床表现以体质弱、高热、精神萎靡、嗜睡、疱疹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均出现异常;并发症主要有肝损伤、肺部感染、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脑炎。病因方面,所有患者均无水痘疫苗接种史,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密切相关。经对症治疗后,29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重症水痘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经对症治疗,可有效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水痘 临床特点 病因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8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重症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不良...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重症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重症乙肝患者可减轻其不良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治疗气滞湿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IL-17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敬 庄国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气滞湿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效果及对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乙肝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气滞湿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效果及对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乙肝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按照病情分别制定合适的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IL-17、IL-10,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的58.0%(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IL-17、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TBIL、ALT、IL-17、IL-10均低于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气滞湿阻型乙肝的效果显著,且IL-17和IL-10均在乙肝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IL-17 IL-10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郝颖 邹笑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2期168-169,共2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接受抗病毒治疗的80例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患者,随机分为A组(26例)、B组(27例)和C组(27例),A组分别使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B组使用AZT+3TC+依非...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接受抗病毒治疗的80例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患者,随机分为A组(26例)、B组(27例)和C组(27例),A组分别使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B组使用AZT+3TC+依非韦仑(EFV)、C组使用替诺福韦(TDF)+3TC+EFV治疗,分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35例,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5例,生活质量提高不显著15例,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变化4例,死亡1例。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调查所有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只要艾滋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规律地进行治疗,并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服用针对病情的药物,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淑兰 刘大川 韩忠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5期151-152,共2页
目的艾滋病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感染者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愈该病的方法和预防的疫苗。本文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措施,对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所存在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9月... 目的艾滋病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感染者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愈该病的方法和预防的疫苗。本文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措施,对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所存在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艾滋病病例439例,通过探讨艾滋病患者现存及潜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人文关怀和特色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采取相应的人文关怀措施,帮助艾滋病患者不断找回失去的自信和责任,燃起生的希望,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是艾滋病护理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只有加强以奉献爱心和关怀关爱为基础的人文关怀,强化特色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源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遏制艾滋病在社会的进一步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艾滋病 生存质量 作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祁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9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 目的探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8、0.143,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42、15.952,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2.5%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庞玉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60-161,共2页
目的对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 目的对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 抗病毒药物 乙肝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媛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9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3.33%,观察组体质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防止脂肪肝的进一步恶化,还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脂肪肝 满意度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宣教、中医护理以及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小乙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7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中医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中医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1.75±2.6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61.85±2.85)分,与对照组的(61.80±2.55)、(61.90±2.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7.35±1.50)分,SDS评分为(38.50±1.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85±1.85)、(49.45±1.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医护理及心理干预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健康宣教 中医护理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街晓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9期144-145,共2页
目的分析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41.95±19.04)U/L、ALT(63.82±23.75)U/L、PCⅢ(105.98±52.14)ng/L、Ⅳ-C(67.92±19.98)ng/L、LN(118.90±60.98)ng/L、HA(118.12±70.3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8.03±20.84)U/L、(84.12±26.95)U/L、(147.02±75.13)ng/L、(87.16±20.75)ng/L、(213.05±99.78)ng/L、(206.12±90.61)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水飞蓟宾葡甲胺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