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常用藤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玲
《光明中医》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总结了常用藤类药的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介绍运用藤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关键词
藤类药/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淑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8期75-76,共2页
各临床医家治病各有特点,而其中奥妙都是临床经验丰富,通过长期临证四诊,抓住疾病证候特征,方药运用自如;而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要素是辨识证候和遣方用药;方药、证候在临床实践中是重中之重。例如: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临证指要》中,...
各临床医家治病各有特点,而其中奥妙都是临床经验丰富,通过长期临证四诊,抓住疾病证候特征,方药运用自如;而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要素是辨识证候和遣方用药;方药、证候在临床实践中是重中之重。例如: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临证指要》中,论苓桂术甘汤证临床应用特征是,第一是水色,面部黧黑,或是水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证候
舌脉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对比中学习脉诊
3
作者
曲淑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脉诊是中医诊疗方法四诊之一,历代中医临床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学是实践医学,跟师学习,一方面秉承理论,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感悟,相比较而言,脉诊是初学者难以学习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胸中明了,指下难明,其结果是重视舌诊而轻视脉...
脉诊是中医诊疗方法四诊之一,历代中医临床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学是实践医学,跟师学习,一方面秉承理论,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感悟,相比较而言,脉诊是初学者难以学习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胸中明了,指下难明,其结果是重视舌诊而轻视脉诊,不注意比较各种疾病证候脉象的不同,失去了很多学习脉诊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脉诊
对比法
中医药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含量、红细胞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
17
4
作者
殷彩梅
于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12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二组,二组均行抗感...
目的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12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二组,二组均行抗感染、碳酸氢钠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口服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并于关节疼痛处外敷双柏散治疗,对比二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4.29%高于对照组74.55%(P<0.01);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低,即红(2.26±0.55)分、肿(2.16±0.47)分、热(2.31±0.50)分、痛(2.11±0.38)分低于对照组(4.26±0.78)分、(4.10±0.98)分、(4.33±0.88)分、(4.51±0.87)分(P<0.01);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即BUA(354.28±72.41)μmol/L与ESR(5.22±0.58)mm/h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有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
双柏散
血尿酸
红细胞沉降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常用藤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玲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风湿免疫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文摘
本文总结了常用藤类药的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介绍运用藤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关键词
藤类药/类风湿关节炎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淑芹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附院
风湿
免疫
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8期75-76,共2页
文摘
各临床医家治病各有特点,而其中奥妙都是临床经验丰富,通过长期临证四诊,抓住疾病证候特征,方药运用自如;而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要素是辨识证候和遣方用药;方药、证候在临床实践中是重中之重。例如: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临证指要》中,论苓桂术甘汤证临床应用特征是,第一是水色,面部黧黑,或是水斑,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证候
舌脉象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对比中学习脉诊
3
作者
曲淑芹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附院
风湿
免疫
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文摘
脉诊是中医诊疗方法四诊之一,历代中医临床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学是实践医学,跟师学习,一方面秉承理论,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感悟,相比较而言,脉诊是初学者难以学习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胸中明了,指下难明,其结果是重视舌诊而轻视脉诊,不注意比较各种疾病证候脉象的不同,失去了很多学习脉诊机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脉诊
对比法
中医药学方法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含量、红细胞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
17
4
作者
殷彩梅
于静
机构
辽宁
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风湿免疫科
出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编号:L2010347)
文摘
目的分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12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二组,二组均行抗感染、碳酸氢钠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口服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并于关节疼痛处外敷双柏散治疗,对比二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4.29%高于对照组74.55%(P<0.01);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低,即红(2.26±0.55)分、肿(2.16±0.47)分、热(2.31±0.50)分、痛(2.11±0.38)分低于对照组(4.26±0.78)分、(4.10±0.98)分、(4.33±0.88)分、(4.51±0.87)分(P<0.01);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即BUA(354.28±72.41)μmol/L与ESR(5.22±0.58)mm/h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有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
双柏散
血尿酸
红细胞沉降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常用藤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王玲
《光明中医》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曲淑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对比中学习脉诊
曲淑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治疗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血尿酸含量、红细胞沉降的影响
殷彩梅
于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