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胸痹概况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5期171-174,共4页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滋阴益肾、调理脾胃,尤重补益心脾。临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活血化瘀 温化痰瘀 通补开泄 活血通脉 补气温阳 滋阴益肾 调理脾胃 补益心脾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静佩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745-747,共3页
本文采用传统的针灸、按摩、熏洗等中医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开展辨证护理,包括饮食、情志调护,并对中医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了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护理体会与经验。因此全面、对症... 本文采用传统的针灸、按摩、熏洗等中医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开展辨证护理,包括饮食、情志调护,并对中医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了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护理体会与经验。因此全面、对症的中医辨证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机体功能性恢复效果显著,十分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脑卒中 康复期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护理临床实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姜美娴 于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方式在"中医护理学"临床实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中医护理专业同学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师讲解与示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方式在"中医护理学"临床实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中医护理专业同学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师讲解与示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学生采取虚拟仿真的教学方式,训练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及教师对2组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训练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观察组学生在深化理论理解、提升护理技能、强化护患沟通技巧、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 5);观察组课程教学质量在临床知识应用程度、教学效果体现、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临床反应能力、辅助实训教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课程教学质量(P<0.0 5)。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于护理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虚拟仿真和实训教学的优势互补,达到实训教学资源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中医护理 信息化教学 临床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日霞 陈淑艳 刘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42-143,共2页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方法]使用文献综述法和深入访谈法,拟定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结果]制定4周28天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重点发挥护士长作用、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沟通能力、体现中医特色。[结论]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方法]使用文献综述法和深入访谈法,拟定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结果]制定4周28天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重点发挥护士长作用、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沟通能力、体现中医特色。[结论]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为临床教学流程提供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临床教学路径 中医护理 护理教学 带教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4
5
作者 侯建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且出院后常规门诊复诊;试...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且出院后常规门诊复诊;试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干预1、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体质量指数(BMI)等变化,并使用健康依从性模型量表(CHBMS)及生活质量量表(DMQLS)对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HbA1c、2hPBG、FBG、BMI等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HBM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疾病程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护理满意度及DMQLS总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T2DM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家庭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护理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李桂烽 马影蕊 +1 位作者 梁旭 寇婉秋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析2003-2023年国内外护理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动态及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2023年11月1日。应用CiteSpace 6.2.R... 目的 探析2003-2023年国内外护理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动态及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2023年11月1日。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70篇,其中英文166篇,中文104篇。近20年护理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患者为主要研究群体;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问题实施方案、结合人工智能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研究趋势。结论 目前国外护理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深入发展,而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国内研究者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相关卫生经济学评价经验,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拓展研究领域,开展更为严谨、科学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为护理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卫生经济学评价 评价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亚凤 马影蕊 +1 位作者 张亚明 姚姝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将应用传统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将应用传统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腰部疼痛评分[(1.20±0.06)、(1.12±0.03)分]低于对照组[(3.68±1.50)、(3.52±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ODI评分[(25.18±10.15)、(16.10±10.04)分]低于对照组[(31.22±11.20)、(24.19±1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轻其疼痛,减少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品管圈 腰椎退行性变 疼痛评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霞 李彦丽 《四川中医》 2016年第1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0),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0),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FMA、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满意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在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配合使用手指点穴法,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后遗症 手指点穴 肢体运动功能 康复
原文传递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博 赵跃萍 张亚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实行一... 目的:分析与研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优化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和住院时间,还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应用价值,优势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死 高血压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亚凤 宋成林 刘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9期86-87,共2页
对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体位及饮食、术腔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轻疼痛出血等症状,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治疗措施实施,提升疗效。
关键词 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出院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化疗后骨髓抑制
11
作者 金日霞 曲俐 崔丽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对化疗后骨髓抑制进行综合护理(心理护理、膳食调护、口腔溃疡护理),制定个性化护士方案,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使化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化疗后骨髓抑制 虚劳 心理护理 膳食调护 口腔溃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式围产期保健护理在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晓莹 马影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妇群组式围产期保健护理对产后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1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产妇群组式围产期保健护理对产后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1例)。试验组给予群组式围产期保健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产后母乳喂养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产后护理总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产后母乳喂养率(73.33%)高于对照组(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式围产期保健护理可有效提升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缓解产后焦虑、抑郁情绪,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式围产期保健 产妇 护理满意度 母乳喂养 产后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护理干预小儿急性胃肠炎的护理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伟 赵跃萍 张亚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4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热敏灸护理干预小儿急性胃肠炎的护理疗效。方法: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共收住小儿急性胃肠炎患儿74例,以此为基础研究资料,对参与研究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则应用... 目的:分析热敏灸护理干预小儿急性胃肠炎的护理疗效。方法: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共收住小儿急性胃肠炎患儿74例,以此为基础研究资料,对参与研究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则应用热敏灸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热敏灸护理干预的优势。结果: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次数、腹泻次数、呕吐次数改善效果显著,观察组在护理后整体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小儿急性胃肠炎治疗中配合进行热敏灸护理干预各项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在治疗中的不适反应,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护理干预 小儿急性胃肠炎 护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手术期护理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75例腹部术后住院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功能训练,术后口服腹立通膏、外敷中药、电针治疗。观测临床症状、肠蠕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手术期护理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75例腹部术后住院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功能训练,术后口服腹立通膏、外敷中药、电针治疗。观测临床症状、肠蠕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12h 10例,<24h 38例,<72h 24例,>72h 3例,<72h排气率96.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胃肠功能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在外伤性脑病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建威 《四川中医》 2018年第5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在外伤性脑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在外伤性脑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5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干预后并发症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营养状况、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22%,低于对照组13.3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Fugl-Meyer、SF-36、SAS、SDS、护理质量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优良率高达97.78%,干预满意率高达84.44%、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在外伤性脑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患者护理水平显著提升,运动功能改善良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并发症率低,心理状态佳,营养好,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病 辨证施护 中医情志及饮食干预 生活质量 营养
原文传递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吕培楠 马影蕊 孔德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相关认知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SAQ)量表、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教育后,两组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的认知评分均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Q中稳定情况、疾病认知、满意度、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及总分均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HI量表亲密关系、生活态度、积极行动及总分均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改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疾病改善的希望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理论 健康教育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认知情况 生活质量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雪 李岩 +1 位作者 张晓军 汪楠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开发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研究其在胃肠专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8例胃肠专科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管理;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4例... 目的:开发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研究其在胃肠专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8例胃肠专科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管理;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加强组,采用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出院随访管理。应用改良主观全面评价法(MSGA)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指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与行为调查结果,以及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加强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加强组患者体质量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生理功能改变、并发症、皮下脂肪、肌肉消耗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37,t=11.534,t=10.755,t=10.392,t=9.735,t=10.949,t=16.855,t=30.828;P<0.05);加强组患者对疾病了解、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及动静结合所占比例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9,x^2=6.223,x2=7.861,x^2=10.570;P<0.05);加强组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结论:将开发的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应用于胃肠专科患者的随访,能降低胃肠专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管理 信息系统 手机医护终端 胃肠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英杰 马影蕊 +2 位作者 李惠平 王宇 许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192-196,共5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评价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方法:采用专家咨询、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的方法构建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职业认知、人际关系与发展、急救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有效沟通程... 目的:构建适用于评价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方法:采用专家咨询、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的方法构建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职业认知、人际关系与发展、急救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有效沟通程度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对3所三级医院的33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一级和二级指标评分均值及其权重。结果:25位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两轮提出建议的专家分别占80.95%(20/25)和57.14%(14/25);专家对各指标的判断依据系数、熟悉程度系数和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93和0.90;一级和二级指标的专家意见Kedd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883和0.858,评分有效。调查问卷各指标评分均值>3.50分,标准差<1.00分,变异系数<0.25。结论: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为急诊护士的培训体系设置、考核标准制订及岗位准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行为事件访谈法 层次分析 急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建威 王野 +1 位作者 杨硕 白一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分析比较...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清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尿微量清蛋白(UAE)由(91±14)mg/24 h降至(42±7)mg/24 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肌酐由(6.64±1.55)mmol/L降至(7.43±0.99)mmol/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三酰甘油由(1.96±0.32)mmol/L降至(1.30±0.30)mmol/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胆固醇由(6.34±1.35)mmol/L降至(4.43±0.30)mmol/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尿微量清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胆固醇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清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且可改善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离子透入 脂代谢障碍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创面治疗中的操作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英杰 马影蕊 +1 位作者 王海波 张晓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在创面治疗中的操作技术难点,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评阅近10年来VSD术中适应证及其操作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实践分析影响VSD装置临床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技术难点和存在的不足,...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在创面治疗中的操作技术难点,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评阅近10年来VSD术中适应证及其操作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实践分析影响VSD装置临床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技术难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梳理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VSD操作技术难点聚焦在颌面、会阴、皮片移植、创面植皮等特殊部位的封闭技术和引流负压值设置两方面。采用特殊贴膜技术、及时更换VSD装置以及适时调整负压值等措施,可有效提高VSD临床疗效。结论:VSD技术的有效使用应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注重适应证的应用扩展,有效应用贴膜技术及压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VSD) 适应证 封闭技术 负压值 影响因素 贴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