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遵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确诊膝骨关节炎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案例排序的奇偶性为标准进行分组,30例偶数患者为对照组,30例奇数患者为观察组。对...目的探究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遵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确诊膝骨关节炎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案例排序的奇偶性为标准进行分组,30例偶数患者为对照组,30例奇数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护理,2组均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锻炼依从性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Harris hip score,HS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HSS评分分别为(67.18±9.52)分、(87.42±8.53)分,高于对照组的(60.31±8.26)分、(81.96±7.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85±0.34)分,低于对照组的(4.1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在护理中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与遵医性,降低疼痛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鼻氧管、氧气面罩和氧袋面罩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鼻氧管吸氧氧疗(鼻氧管组),40例接受氧气面罩吸氧氧疗(氧气面罩组),41例接受氧袋面罩吸氧氧疗...目的探讨鼻氧管、氧气面罩和氧袋面罩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鼻氧管吸氧氧疗(鼻氧管组),40例接受氧气面罩吸氧氧疗(氧气面罩组),41例接受氧袋面罩吸氧氧疗(氧袋面罩组)。对比三组患者吸氧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监测结果[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_(2))],OI<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pH值、PaO_(2)、PaCO_(2)、OI、Sp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48 h后的pH值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P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且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OI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4、48 h后的SpO_(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8.32±3.82)d、治疗有效率为70.7%、气管插管率为19.5%;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9.34±4.36)d、治疗有效率为67.5%、气管插管率为22.5%;鼻氧管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12.35±4.64)d、治疗有效率为56.3%、气管插管率为31.3%。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均短于鼻氧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面罩、氧袋面罩吸氧氧疗应用于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较鼻氧管吸氧氧疗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遵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确诊膝骨关节炎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案例排序的奇偶性为标准进行分组,30例偶数患者为对照组,30例奇数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护理,2组均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锻炼依从性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Harris hip score,HS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HSS评分分别为(67.18±9.52)分、(87.42±8.53)分,高于对照组的(60.31±8.26)分、(81.96±7.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85±0.34)分,低于对照组的(4.1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在护理中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与遵医性,降低疼痛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
文摘目的探讨鼻氧管、氧气面罩和氧袋面罩三种吸氧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接受鼻氧管吸氧氧疗(鼻氧管组),40例接受氧气面罩吸氧氧疗(氧气面罩组),41例接受氧袋面罩吸氧氧疗(氧袋面罩组)。对比三组患者吸氧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监测结果[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_(2))],OI<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pH值、PaO_(2)、PaCO_(2)、OI、Sp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48 h后的pH值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P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且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治疗24、48 h后的OI高于氧气面罩组及鼻氧管组同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4、48 h后的SpO_(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8.32±3.82)d、治疗有效率为70.7%、气管插管率为19.5%;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9.34±4.36)d、治疗有效率为67.5%、气管插管率为22.5%;鼻氧管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为(12.35±4.64)d、治疗有效率为56.3%、气管插管率为31.3%。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均短于鼻氧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袋面罩组及氧气面罩组患者的OI<300 mm Hg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气管插管率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面罩、氧袋面罩吸氧氧疗应用于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较鼻氧管吸氧氧疗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