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腹主动脉瘤术后中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肖骏琦 段青 +4 位作者 刘建平 叶荣 段训洪 乐志标 刘凤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术后中远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瘤体直径、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休克、血肌酐水平等。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术后中远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瘤体直径、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休克、血肌酐水平等。观察术后随访中远期死亡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中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6~59个月,平均(21.30±4.52)个月。根据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87)与死亡组(n=20)。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和合并冠心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瘤体直径、平均失血量、休克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史、瘤体直径、休克和血肌酐水平为影响术后中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主动脉瘤术后中远期死亡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死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中远期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满 黄满秀 +1 位作者 阳书华 刘凤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86-888,906,共4页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血管外科并行下肢动脉造影的11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共148条病变血管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狭窄和ABI数值分别将病变血管...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血管外科并行下肢动脉造影的113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共148条病变血管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狭窄和ABI数值分别将病变血管分为正常组、狭窄组及闭塞组。将ABI与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ABI与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结果:ABI对血管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与血管造影并无明显差异(P> 0. 05);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均是其降低的重要因素(P <0. 05),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均与ABI呈负相关(P <0. 05)。结论:ABI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方案,同时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均能影响ABI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C反应蛋白 血同型半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凤恩 刘建平 +7 位作者 肖骏琦 段青 徐贤赟 唐金红 叶荣 乐志标 方萃福 张人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足发病及介入手术术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糖尿病足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单纯组),健康体检者40例(正常组);术前抽血检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足发病及介入手术术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糖尿病足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单纯组),健康体检者40例(正常组);术前抽血检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水平;糖尿病足组患者于术后第1、3、7天复查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及踝肱指数(ABI)。结果:术前正常组、单纯组与糖尿病足组血清Cys C和C-RP平均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2例糖尿病足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糖尿病足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血清Cys C、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时间点两者水平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8 3)。术后随访24月中,前12个月再次返院治疗者13例,后12个月再次返院治疗者1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前Cys C水平,前者较后平均水平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的一项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足介入手术疗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刺激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青 段训洪 +6 位作者 乐志标 刘建平 叶荣 肖骏琦 方萃福 陈涛 刘凤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电压刺激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住院治疗的CVL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高电压刺激组患者给予高电压刺激治疗及常规换药,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高电压刺激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住院治疗的CVL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高电压刺激组患者给予高电压刺激治疗及常规换药,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换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溃疡完全愈合率、溃疡面积以及渗液量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高电压刺激组患者的溃疡完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时,高电压刺激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溃疡渗液量均较多,且肉芽组织生长不明显。治疗2周后,肉眼可观察到两组患者的溃疡面渗液量均逐渐减少,以高电压刺激组患者渗液量减少更明显,且颜色较黄且粘稠;两组均观察到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生长,以高电压刺激组患者更为明显。结论:高电压刺激治疗CVLU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刺激 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小肠移植后血流动力学、新陈代谢和电解质的变化
5
作者 刘志勇 易坚 邹小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麻醉方案以评估猪原位肠移植的移植再灌注之后血流动力学、新陈代谢和电解质的变化。方法把长白猪分为Ⅰ组(n=6,无免疫抑制)和Ⅱ组(n=9,使用免疫抑制剂)两组。手术时,使用乙酰丙嗪、吗啡、氯胺酮(10 mg/kg)和阿托品等术前... 目的建立一种麻醉方案以评估猪原位肠移植的移植再灌注之后血流动力学、新陈代谢和电解质的变化。方法把长白猪分为Ⅰ组(n=6,无免疫抑制)和Ⅱ组(n=9,使用免疫抑制剂)两组。手术时,使用乙酰丙嗪、吗啡、氯胺酮(10 mg/kg)和阿托品等术前用药。麻醉诱导药为地西泮和氯胺酮。并用赛拉嗪、氯胺酮、愈创甘油醚维持麻醉。对受体猪用异氟烷吸入麻醉。对血流动力学、新陈代谢和电解质进行4次测定(M0:切皮后;M1:灌输前10 min;M2和M3:移植再灌输后10、20 min)。结果Ⅰ组和Ⅱ组移植再灌注之后血压降低,心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在M2和M3期升高,在灌注之后代谢性酸中毒、K+明显升高。结论根据有无免疫抑制剂的再灌注之后血流动力学、新陈代谢和电解质的改变,判断这种麻醉方法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麻醉 血流动力学 新陈代谢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 被引量:8
6
作者 方萃福 刘凤恩 +8 位作者 唐莹 段青 刘建平 唐金红 肖骏琦 叶荣 段训洪 乐志标 周为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1,共2页
回顾性研究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资料。39例患者中30例应用介入技术,其中21例行PTA,12例PTA+PTS治疗,治疗后2d、1个月及3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技术患者(均P<0.05),差... 回顾性研究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资料。39例患者中30例应用介入技术,其中21例行PTA,12例PTA+PTS治疗,治疗后2d、1个月及3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技术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介入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狭窄或闭塞 支架置入术 患侧肢体 回顾性研究 球囊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