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瑛 郭兵 +7 位作者 陆德琴 张小龙 石明隽 谢汝佳 韩冰 杨婷 孙兰 杨勤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索问题式(P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形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级临床各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小班形式进行病例讨论的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以大班形式进行病例讨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和理论考试成... 目的:探索问题式(P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形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级临床各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小班形式进行病例讨论的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以大班形式进行病例讨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和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I课件作为概括性总结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勤 杨婷 +3 位作者 方丽 韩冰 肖瑛 谢汝佳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育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试卷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红 潘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生理学 试卷 难度指数 区分度 信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理学试卷分析看实验课对生理学教学的重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娅 陈粲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课 生理学教学 生理学 生理学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迪成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反映教学内容复杂、抽象,难学难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充分备课,精选教材内容外,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比较法有利于删繁就简,能较好地达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和化玄为... 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反映教学内容复杂、抽象,难学难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充分备课,精选教材内容外,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比较法有利于删繁就简,能较好地达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和化玄为实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一、选用比较法的条件首先必须选择好比较的对象:(1)求同:找出事物、现象彼此间的相同性、相似性;2.求异:找出事物、现象彼此间的相对性、相异性、相反性。其次,一定要选好比较的指标,并安排好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比较法的应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现将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比较法简述如下。 (一)在生理学中,有些事物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 生理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视觉系统结构和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菊生 伍卫华 殷松生 《医学动物防制》 1991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本文综合报道蚊视觉系统结构、光电反应,和在暗适应状态下复眼 ERG 光谱敏感件(Sλ)研究结果,并与其他昆虫作了比较.
关键词 视觉系统 结构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醇对牛蛙交感神经节B细胞电生理特性及突触传递的快速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必达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在离体灌流的72只牛蛙交感神经节标本上,电刺激节前纤维,细胞内记录B细胞的电活动。观察皮质醇对B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和突触传递的快速作用。29个B细胞,给予1μmol/L皮质醇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和超射值及膜时间... 在离体灌流的72只牛蛙交感神经节标本上,电刺激节前纤维,细胞内记录B细胞的电活动。观察皮质醇对B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和突触传递的快速作用。29个B细胞,给予1μmol/L皮质醇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和超射值及膜时间常数均无明显变化,但输入阻抗增加和膜电容减少却变化明显;电刺激节前纤维,细胞内记录183个B细胞的动作电位,给予皮质醇05~3min,部分B细胞的突触传递发生脱漏甚至完全阻断,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上述结果提示,皮质醇对牛蛙交感神经节B细胞的突触传递具有快速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不经基因组机制,可能是皮质醇通过N受体介导而引起。也提示在应激反应时,皮质醇可能快速调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交感神经节 突触传递 牛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M—Ⅱ型电脑生理信息处理机的研制
8
作者 易必达 殷松生 张加奇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生物电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该装置以国产Z-80cpu微处理机为核心主件,能对二路生物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分析,并对采集的信号和处理结果以多种形式输出,是生物科学领域内进行教学实验和科研的一种先进智能仪器。
关键词 自动数据处理 生理信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刘迪成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73-74,共2页
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时所遇到的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难学难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查与总结,证明比较法有利于删繁就简,能达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和化玄为实的效果。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生理学问题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和提... 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时所遇到的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难学难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查与总结,证明比较法有利于删繁就简,能达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和化玄为实的效果。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生理学问题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 比较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TGF-β_1和MAPK_(1/3)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兵 肖瑛 +2 位作者 万昌武 桂华珍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MAPK1/3和F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蛋白质;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组织形态;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正常肾小管可见少量MAPK1/3表达,而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1周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并且随着病程发展而增加。MAPK1/3和FN从糖尿病两周开始表达亦呈持续增加,并且与TGF-β1及肾重/体重比呈正相关。糖尿病1周时MAPK1/3与TGF-β1无显著相关,但与FN呈正相关。结论大鼠糖尿病状态诱导肾小管表达TGF-β1并激活MAPK1/3,MAPK1/3介导高糖和TGF-β1的信号而促进FN的生成和沉积,在糖尿病肾脏肥大和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MAPK 糖尿病大鼠 表达 FN 肾小管 动态观察 光镜观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AKT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明隽 肖瑛 +2 位作者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75-4378,共4页
目的观察Akt1和Akt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 w和24 w组,每一时点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S... 目的观察Akt1和Akt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 w和24 w组,每一时点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皮质Akt1、Akt2、TGF-β1、α-SMA和FN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Akt1、Akt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组化显示DM各组TGF-β1、α-SMA和FN阳性染色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以12 w增多最为明显,分别为19.67±2.73、9.50±3.45、22.17±2.79,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显示DM各组Akt1及Akt2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免疫组化显示Akt1与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4,r=0.532,P<0.01),Akt2与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9,r=0.743,P<0.01)。结论 Akt1、Akt2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 AKT2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纤连蛋白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田酸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内ChAT和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心瑞 潘娅 +2 位作者 李清春 董宇华 蒋乃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为了研究冈田酸(OA)对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冈田酸进行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及皮层中ChAT和GFAP的表达。结果发现:OA注射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为了研究冈田酸(OA)对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冈田酸进行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及皮层中ChAT和GFAP的表达。结果发现:OA注射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站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及皮层中ChAT表达减少(P<0.01),而GFAP阳性反应物表达明显增多(P<0.01)。以上结果提示:OA的神经毒性可以诱导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其可能机制是OA导致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功能低下,以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田酸 学习记忆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浆ET-1、MDA、NO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光义 蒋乃昌 贺志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2,共2页
方法 :将 10 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血浆内皮素 (ET 1)、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头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显著减少 ,血浆ET 1... 方法 :将 10 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血浆内皮素 (ET 1)、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头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显著减少 ,血浆ET 1、MDA水平显著降低 ,NO水平明显回升。结论 :头针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促进其修复 ,从而维护ET 1/NO拮抗平衡而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针灸疗法 头针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nail1参与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开云 娄晶磊 +4 位作者 肖瑛 石明隽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文旨在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关系。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 本文旨在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关系。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大鼠DM,按病程分为2、4、8、12、16、20、24周、16周胰岛素治疗(16wA)、20周胰岛素治疗(20wA)和24周胰岛素治疗(24wA)组(n=6)。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一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Snail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E-钙黏素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肾皮质Snail1、TGF-β1和E-钙黏素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Snail1和E-钙黏素mRNA表达。结果显示:(1)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Scr、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1)。(2)TGF-β1和Snail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见于DM各组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从16周开始在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蛋白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未见α-SMA蛋白表达;DM组大鼠E-钙黏素蛋白阳性染色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3)DM组大鼠肾皮质TGF-β1和Snail1蛋白以及Snail1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则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E-钙黏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TGF-β1和Snail1呈相反变化。结果提示,TGF-β1和Snail1可能参与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胰岛素治疗可抑制两者表达并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NAIL1 E-钙黏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抑制性Smads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勤 韩冰 +1 位作者 谢汝佳 程明亮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早期肾脏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Smad6、Smad7蛋白及...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早期肾脏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Smad6、Smad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在正常及DN大鼠肾小管均有BMP-7、Smad6、Smad7蛋白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DN大鼠BMP-7、Smad6蛋白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且BMP-7的mRNA表达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状态;而Smad7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状态。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在DN大鼠肾脏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果提示,作为TGF-β超家族信号分子的一员,BMP-7信号及抑制性Smad通路在DN肾纤维化发生早期可能起重要的反馈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7 SMAD6 SMAD7 转化生长因子-β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瑞霞 郭兵 +4 位作者 崔龙 石明隽 肖瑛 方开云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SnoN、TGF-β1、Smad2/3、APC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SnoN蛋白的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M2大鼠肾组织中SnoN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DM4组明显减少(P<0.01),至8周时减少为正常对照组的42%。DM2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Smad2/3、APC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并随病程进展而增加(P<0.01);DM4和DM8组,SnoN蛋白表达的减少与TGF-β1、Smad2/3、APC表达增多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增多,可能通过APC依赖的泛素化作用使SnoN蛋白降解,从而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质Smad2/3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胞内信号蛋白Smad2/3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动态观察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勤 谢汝佳 +5 位作者 韩冰 肖瑛 杨婷 方丽 龙义国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b lotting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TGF-β1、Sm ad2/3蛋白及mRNA表达,并以RT-PCR方法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胶原-3(COL-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结果:TGF-β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Sm ad2/3蛋白主要以胞浆表达阳性为主,部分呈胞核表达阳性;Sm ad2/3蛋白及mRNA从2周起表达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6周DN组大鼠肾脏TGF-β1、Sm ad2、CTGF、COL-Ⅲ、PA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Sm ad2/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形成的信号转导过程,伴随着Sm ad2/3信号蛋白表达的增多及入核增加,CTGF、COL-Ⅲ、PAI-1等基因转录增加,导致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这是细胞因子TGF-β1导致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展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质Smad2/3 信号转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开云 娄晶磊 +4 位作者 肖瑛 石明隽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742,共6页
目的:观察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20、24周以及16周A、20周A和24周A组,其中A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 目的:观察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20、24周以及16周A、20周A和24周A组,其中A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个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Snail1和纤连蛋白(FN)的蛋白及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nail1蛋白表达。结果: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A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DM组(P<0.05,P<0.01)。Snail1免疫组化阳性染色见于各组DM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A组见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DM组肾皮质Snail1、F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组显著低于DM组(P<0.01)。Snail1与FN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Snail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糖、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Snail1基因和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Snail1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NAIL 1 纤连蛋白类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VEGF表达的动态观察及其与AngⅡ、PKC、ERK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翠 田陈 +3 位作者 郭焕 肖瑛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17,320,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激酶Cα(PKC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d、1周、2周、4周...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激酶Cα(PKC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d、1周、2周、4周、8周组,每组均设相应正常对照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AngⅡ、VEGF、PKCα、ERK、FN(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VEGF蛋白质;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改变;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DM大鼠肾小管AngⅡ的表达从3d、VEGF和PKCα的表达从1周、ERK和FN的表达从2周开始均显著升高,并随着病程发展而逐渐增高,DM4周和DM8周时,AngⅡ、VEGF、PKCα、ERK和FN的表达相互间均呈正相关,且均与24h尿蛋白、肾重体重比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状态诱导肾小管PKCα激活后介导VEGF生成增多,从而促进蛋白尿及肾脏肥大的发生;高糖-AngⅡ-VEGF-ERK通路可能参与糖尿病肾脏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糖尿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拟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ChA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清春 蒋天盛 +2 位作者 吕心瑞 潘娅 蒋乃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海马OA(Okadaic acid)微量注射,银杏内酯灌胃。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烟碱型胆碱能受体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ChAT的表...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海马OA(Okadaic acid)微量注射,银杏内酯灌胃。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烟碱型胆碱能受体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ChA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烟碱型胆碱能受体表达减少(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1),烟碱型胆碱能受体表达增多(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P<0.05)。结论银杏内酯提高拟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改善模型鼠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学习记忆 烟碱型胆碱能受体 胆碱乙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