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增强赤泥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澳 孔德文 +3 位作者 刘灿 蒋佳桐 贺润运 王玲玲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2,57,共6页
为了提升赤泥综合利用率,改善赤泥基混凝土(RMC)力学性能,以20%赤泥粉体替代水泥,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BF)掺量(0.1%、0.2%和0.3%)和长度(12 mm、18 mm和24 mm)对RMC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 为了提升赤泥综合利用率,改善赤泥基混凝土(RMC)力学性能,以20%赤泥粉体替代水泥,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BF)掺量(0.1%、0.2%和0.3%)和长度(12 mm、18 mm和24 mm)对RMC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掺入BF降低了RMC流动性;适量BF对RMC抗压强度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其最优掺量范围为0.1%~0.2%;BF长度对RMC抗压性能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规律,B4试样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46.6 MPa。随着BF掺量的增加,RMC抗折强度明显升高,但提升效果随长度的增加而减弱,B3试样28 d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5.5 MPa,较RMC提升31.0%;同时,随着BF掺量增大,BFRMC折压比呈上升趋势,韧性改善效果越明显。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预测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分别为3.29%和2.86%,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抗压强度模型预测的最优组合为纤维长度16 mm和掺量0.12%,最高抗压强度为4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赤泥基混凝土 流动性 强度 折压比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优化玄武岩纤维增强磷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庚寅 谢浪 +2 位作者 陆跃贤 孔德文 王玲玲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3,共8页
为了探明玄武岩纤维的直径、长度、掺量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磷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并实现其多目标优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设计实验,并建立了复合材料28 d抗压、抗折强度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 为了探明玄武岩纤维的直径、长度、掺量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磷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并实现其多目标优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设计实验,并建立了复合材料28 d抗压、抗折强度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直径与长度的交互作用、长度和掺量的交互作用分别是影响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关键性因素,这主要是源于基体在压缩和弯曲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和不同参数下纤维在其中所产生的应力效应不同。对纤维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条件:纤维直径为13µm、长度为9.439 mm、纤维质量分数为1.023%,该条件下复合材料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1.878、6.347 MPa,模型验证实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02%和5.09%,模型精确度高,拟合效果好,表明RSM可用于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强度预测和纤维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磷石膏 响应面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伏溶洞对深埋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
3
作者 王义乾 刘远明 +5 位作者 杨智成 王忠星 牙兰开 程家军 田茂亮 杨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249-15259,共11页
为了探索上伏溶洞对深埋软弱破碎围岩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洞洞径为8、10、12 m,以及溶洞与隧道的间距为3、4、5、6 m时,溶洞直径以及间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①当... 为了探索上伏溶洞对深埋软弱破碎围岩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洞洞径为8、10、12 m,以及溶洞与隧道的间距为3、4、5、6 m时,溶洞直径以及间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溶洞直径不变时,拱顶沉降随着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增加而减小,拱顶竖向压力随着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隧道与溶洞的间距不变时,拱顶沉降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隧道拱顶压力随溶洞直径的变化不明显。②上伏溶洞对深埋隧道的拱腰水平收敛和水平压力、拱底隆起和竖向压力无明显影响。③当溶洞直径不大于8 m,且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小于3 m时,隧道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的安全距离为3 m;当溶洞直径为8~10 m时,且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小于5 m时,溶洞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的安全距离为5 m;当溶洞直径为10~12 m时,且溶洞与隧道间的距离小于6 m,则隧道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安全距离为6 m。④本次研究发现,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且不考虑溶洞充水的状态下,隧道最危险的位置并不是位于隧道与溶洞间的最小距离处,而是位于溶洞的边缘的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 特大断面 稳定性 临界厚度 上伏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下穿桥梁桩基托换变形与力学特性
4
作者 程家军 刘远明 +5 位作者 郑滔 王文杰 牙兰开 王忠星 田茂亮 杨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665-15675,共11页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铁线路与既有桥梁桩基的交叉工程冲突,为保证高架桥的安全和同步完成地铁隧道的施工,需对高架桥进行桩基托换。以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花果园西站—花果园东站区间隧道下穿贵黄路高架桥为研究对象,...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铁线路与既有桥梁桩基的交叉工程冲突,为保证高架桥的安全和同步完成地铁隧道的施工,需对高架桥进行桩基托换。以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花果园西站—花果园东站区间隧道下穿贵黄路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桩基托换全过程和隧道施工穿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研究托换过程中桥梁变形与桩基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托换技术和托换承台作为承载结构对桥梁进行桩基托换,桥梁上部结构荷载在既有桩截断后能有效传递给托换体系,桥墩呈先隆起后沉降再趋于稳定的规律,桥梁与桩基变形与托换体系受力均在安全范围内,托换桩受力与沉降并不均匀;隧道施工穿越并未对新建托换体系造成太大影响,该桩基托换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托换 数值模拟 地铁隧道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中庭式地铁车站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5
作者 姚贵 张志明 +2 位作者 袁勇 禹海涛 吴彦霖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土-中庭式地铁车站系统的地震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利用经验证的模型开展了模拟分析,从场地响应、车站结构变形特征及应力响应三个方... 为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土-中庭式地铁车站系统的地震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利用经验证的模型开展了模拟分析,从场地响应、车站结构变形特征及应力响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土-中庭式地铁车站系统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车站结构周围场地存在明显应力集中,顶底板周围土体的竖向位移明显大于场地其他位置;中庭式地铁车站结构存在明显的摇摆运动,站厅层横梁、站台层横梁和柱子变形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庭式地铁车站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不同配置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包恩和 张梓涵 +1 位作者 赵亚涛 李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342-13347,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柱箍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的力学性能影响,以柱箍筋不同配置形式为主要研究参量,浇注4根RC柱试件。对各试件进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剪切变形、轴向变形、刚度退化及能量耗散系数... 为进一步明确柱箍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的力学性能影响,以柱箍筋不同配置形式为主要研究参量,浇注4根RC柱试件。对各试件进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剪切变形、轴向变形、刚度退化及能量耗散系数等。结果表明:对柱箍筋进行加密有增大试件的最大承载力和控制试件破坏之前的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作用,随着箍筋加密区的增大,试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提升;而柱箍筋加密对试件的屈服荷载、初始刚度、第二刚度及刚度退化等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箍筋不同布置 滞回性能 轴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泡沫磷石膏胶凝材料力学和保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靖东 刘鹏 +5 位作者 李元 陈明胜 于可 黄彦森 罗旭 武宁波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3,共5页
将磷石膏应用于建筑行业是解决磷石膏堆积问题、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磷石膏制备的半水磷石膏作为基材,可制备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的轻质复合保温建筑材料。本试验采用物理发泡的方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泡沫掺量... 将磷石膏应用于建筑行业是解决磷石膏堆积问题、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磷石膏制备的半水磷石膏作为基材,可制备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的轻质复合保温建筑材料。本试验采用物理发泡的方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泡沫掺量、无水硫酸钙晶须(ACSW)掺量和水料比对泡沫磷石膏基复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泡沫掺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强度持续降低,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随ACSW掺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导热系数无明显变化;水料比增加,材料的力学强度持续降低,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加。当泡沫掺入量为8%,ACSW掺入量为3.5%,水料比为0.3时,制得的泡沫半水磷石膏复合保温材料性能最佳,其28 d抗折强度为0.65 MPa,28 d抗压强度为2.44 MPa,导热系数为0.1440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半水磷石膏 无水硫酸钙晶须 胶凝材料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P_(5)含量对其工程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星 杨文超 +3 位作者 魏伟琼 敖大华 张胜 徐永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07,122,共6页
针对某300 m级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配制了不同P_(5)含量的试验料,对P_(5)含量对土料击实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的影响开展了试验研究。确定了该工程防渗砾石土料的第一、第二含砾量特征值分别为37%和60%。最大干密度... 针对某300 m级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配制了不同P_(5)含量的试验料,对P_(5)含量对土料击实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的影响开展了试验研究。确定了该工程防渗砾石土料的第一、第二含砾量特征值分别为37%和60%。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分别随着P_(5)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降低,但当P_(5)含量在60%~75%之间时,最大干密度出现持平,直至P_(5)含量增加到80%后才出现降低,最大干密度出现持平段的原因可能与颗粒破碎有关。随着P_(5)含量增加,土料的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渗透系数逐渐增加,渗透特征坡降逐渐降低,土料渗透变形破坏模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砾石土 P_(5)含量 击实特性 压缩模量 强度参数 渗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磷石膏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莹蓥 孔德文 +2 位作者 崔庚寅 谢浪 王玲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1-2531,共11页
通过在磷石膏基复合材料(PGC)中掺入不同直径、长度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BF),探究BF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的掺入能显著降低PGC的溶蚀率。随着BF掺量的增加,试样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强度整体提高,且与绝干强度变化机制类似,其... 通过在磷石膏基复合材料(PGC)中掺入不同直径、长度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BF),探究BF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的掺入能显著降低PGC的溶蚀率。随着BF掺量的增加,试样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强度整体提高,且与绝干强度变化机制类似,其中干湿循环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约22.3%和100.3%,冻融循环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则分别提高了近46.5%和124.0%。同时,PGC的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强度系数整体随着BF掺量的增多而增大,干湿循环抗压和抗折强度系数分别上升至0.95和0.92,冻融循环抗压和抗折强度系数分别增长至0.71和0.62,这表明PGC耐久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此外,BF直径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纤维改性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磷石膏基复合材料 耐久性能 溶蚀率 干湿循环强度 冻融循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法在岩溶地区基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伟琼 杨文超 徐永旺 《四川水泥》 2022年第9期130-132,共3页
对基桩进行承载力的检测中,自平衡法与传统的堆载法、地锚横梁法相比,具有简单、经济、省时、安全、可靠、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等优点。利用自平衡法对贵州溶岩地区甲乙工程的基桩承载力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涉及平衡点的选取、荷载箱的埋设... 对基桩进行承载力的检测中,自平衡法与传统的堆载法、地锚横梁法相比,具有简单、经济、省时、安全、可靠、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等优点。利用自平衡法对贵州溶岩地区甲乙工程的基桩承载力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涉及平衡点的选取、荷载箱的埋设、检测流程的遵循以及试验成果的整理。实践证明:自平衡法检测工程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经济省时、准确可靠,适合在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上开展相关检测。但其操作过程对桩身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法 基桩承载力 检测 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铁路列车荷载对新建下穿隧道动力响应规律
11
作者 杜碧涛 刘远明 +3 位作者 陈会宇 陈庆芝 陈林全 滕召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3134-13142,共9页
在岩溶地区,列车振动荷载已成为引起铁路周边地表岩溶塌陷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新建地铁隧道在岩溶地层中开挖时,列车荷载对隧道、地表及地层的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以贵阳地铁3号线下穿川黔铁路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了在最... 在岩溶地区,列车振动荷载已成为引起铁路周边地表岩溶塌陷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新建地铁隧道在岩溶地层中开挖时,列车荷载对隧道、地表及地层的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以贵阳地铁3号线下穿川黔铁路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了在最不利围岩和列车动载条件下,隧道拱顶无溶洞、有溶洞和溶洞注浆3种工况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溶洞存在及对其注浆加固对地表位移动力响应的影响范围大致为3.3倍洞径以内,有溶洞时地表最大瞬时沉降发生在路基中线与隧道中线交叉处,为2.74 mm,而对其注浆加固后此处的沉降为2.16 mm,减小了21.2%;对溶洞进行注浆加固后隧道支护结构产生了相对更大动力响应,最大瞬时位移和主应力均发生在隧道拱顶,分别为-1.41 mm和-0.36 MPa;地层竖向应力从地表到隧道拱顶衰减最明显的是有溶洞的情况,从-0.076 6 MPa衰减到-0.008 4 MPa,衰减率为89.03%。可见,对铁路与隧道之间的地层溶洞注浆加固后,在保证新建隧道安全的情况下,明显改善降低了列车动载引起的地表瞬时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岩溶地层 注浆加固 地铁隧道 数值计算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劣化的岩石热-水-力耦合模拟
12
作者 谭智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液氮冷浸造成岩石的劣化损伤可以考虑为低温环境下的热-水-力耦合问题。为研究极低温对岩石强度和应变的影响,基于饱和岩石的水-冰相变热传导方程、水分迁移方程和应力应变方程,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中的系数型偏微分方程模块(PDE)进行... 液氮冷浸造成岩石的劣化损伤可以考虑为低温环境下的热-水-力耦合问题。为研究极低温对岩石强度和应变的影响,基于饱和岩石的水-冰相变热传导方程、水分迁移方程和应力应变方程,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中的系数型偏微分方程模块(PDE)进行二次开发,自定义了液氮冷浸造成岩石劣化的数学模型。然后对饱和岩石试样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冷浸作用下岩石的温度、水分和冻胀变形的变化规律。此外,基于液氮冷浸对岩石造成的劣化作用,文中提出利用液氮冷浸作为地下工程中辅助破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冷浸 热-水-力耦合 水/冰相变 数值模拟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技术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硬岩破碎影响研究
13
作者 周级 《湖南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针对以往微波辅助破岩的不足之处,使用铜箔将页岩进行包裹,然后对处理过后的页岩进行不同时间的微波照射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并比较微波作用下不同时间的试件裂纹、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对岩石的劣化作用与微波照射时... 针对以往微波辅助破岩的不足之处,使用铜箔将页岩进行包裹,然后对处理过后的页岩进行不同时间的微波照射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并比较微波作用下不同时间的试件裂纹、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对岩石的劣化作用与微波照射时间呈正比,但其作用效果将会逐渐下降;在相同微波照射情况下,与未使用铜箔包裹的试件相比,使用铜箔包裹的试件并不会直接发生破坏,而会保留一定的强度;微波对岩石的劣化作用随着微波作用深度逐级递减。研究成果可为试验研究和工程中微波辅助破碎硬岩的应用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破岩 试验研究 页岩 单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方式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丁丁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第8期158-16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温度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及冷却方式对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增大,300℃前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变化不大,质量损失率在2%以下,呈线性上...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温度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及冷却方式对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增大,300℃前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变化不大,质量损失率在2%以下,呈线性上升,300℃后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增加速率加快,也呈线性增加。总的来说300℃前,混凝土高温前和混凝土高温后的质量损失率变化不大,400℃和500℃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较大。(2)空气冷却下随着处理混凝土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先升高,而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单轴抗压强度开始快速降低,水冷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单轴抗压强度单调下降。对比同样温度下的水冷和气冷应力-应变曲线可知,水冷却下的混凝土峰值强度低于空气冷却下的混凝土峰值强度,说明水冷却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远大于空气冷却。(3)在经历了不同温度作用后,混凝土的表观颜色发生了变化,常温状态下混凝土颜色为暗灰色,随着温度的增加,混凝土颜色逐渐变浅。高温处理后的混凝土破坏裂纹主要为竖向裂纹,当混凝土经历了400℃和500℃水冷却时,混凝土破坏后有横向裂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安全 混凝土 高温处理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桩基下隐伏溶洞顶板稳定性的评估
15
作者 库雁兵 张永强 +2 位作者 张建国 杜立勋 王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岩溶在我国分布较广泛,诸多工程建设中岩溶影响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而岩溶区桩基下隐伏溶洞稳定性最可靠的评估指标包括溶洞的顶板变形以及溶洞本身的变形。在溶洞周围材料重力作用及桩基上外部荷载作用下,如何明确桩基下隐伏的岩溶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较广泛,诸多工程建设中岩溶影响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而岩溶区桩基下隐伏溶洞稳定性最可靠的评估指标包括溶洞的顶板变形以及溶洞本身的变形。在溶洞周围材料重力作用及桩基上外部荷载作用下,如何明确桩基下隐伏的岩溶溶洞顶板安全厚度、溶洞形状等因素。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溶洞顶板的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估,以指导岩溶区桩基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设计、施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桩基 下伏溶洞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桩基下伏岩溶治理方法研究
16
作者 高志兵 李志达 +2 位作者 李星 康文义 黄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35-38,共4页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采空区,如何提高岩溶地区公路地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地基处理的新课题。文章在总结公路下伏岩溶区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岩溶发育条件和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岩溶形成的规...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采空区,如何提高岩溶地区公路地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地基处理的新课题。文章在总结公路下伏岩溶区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岩溶发育条件和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岩溶形成的规律及分布规律。利用下伏溶洞桩基荷载传递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针对公路岩溶段的处治方案,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桩基 下伏岩溶 岩溶治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特大断面隧道的适宜施工工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义乾 刘远明 +4 位作者 田娇 杜碧涛 陈林全 王忠星 牙兰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23-8732,共10页
为探索高地应力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适宜施工方法,以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探索不同高地应力下的3种施工工法[三台阶、CD(cross diaphragm)法、双侧壁导坑法]的适宜性,从围岩变形、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评价... 为探索高地应力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适宜施工方法,以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探索不同高地应力下的3种施工工法[三台阶、CD(cross diaphragm)法、双侧壁导坑法]的适宜性,从围岩变形、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评价施工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Ⅴ级围岩:当隧道埋深为300、400 m时,适用三台阶法施工;当埋深为500 m时,适用CD法施工;当埋深为600 m时,适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当隧道埋深为300~600 m时,都适用三台阶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隧道 特大断面 施工工法 数值模拟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侨蔚 刘远明 +2 位作者 欧洵 黄城 李应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时,开挖面内不同土岩厚度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保持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不变,建立7种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沉降规律,并利用双... 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时,开挖面内不同土岩厚度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保持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不变,建立7种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沉降规律,并利用双线隧道的44组地表沉降数据,拟合出适用于当地复合地层的Peck分段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数值模拟的沉降曲线均为W形,地表最大沉降位于先行隧道上方;穿越红黏土层时地表更易受到扰动而产生不均匀沉降,随着土岩厚度比的减小,模拟曲线对称性增强,左右隧道的沉降差缩小,整体沉降值基本表现为减小趋势;总结土岩厚度比与修正系数的关系,图表显示Peck分段公式能较好地预测贵阳上软下硬地层的沉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龄期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
19
作者 许应杰 陈红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龄期对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SRAC)断裂机理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28 d和300 d龄期的MSRAC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Fracture process zone,FPZ)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MS... 为研究龄期对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SRAC)断裂机理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28 d和300 d龄期的MSRAC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Fracture process zone,FPZ)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MSRAC的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延长,MSRAC的名义刚度、断裂能、起裂断裂韧度和失稳断裂韧度得到明显改善,其局部微裂纹和宏观裂纹的相互作用也明显增加,但长龄期MSRAC的失效特征更加迅速和剧烈,软化阶段的脆性显著增加。此外,在裂纹失稳扩展时,MSRAC的FPZ宽度和面积随着龄期延长而增加,FPZ长度则相反。在FPZ完全扩展时,MSRAC的FPZ长度随龄期延长而降低,FPZ宽度则相反,FPZ面积是不敏感的。相比28 d龄期的MSRAC,长龄期的MSRAC具有更加强烈的骨料联锁效应,其次生裂纹和损伤范围也更加明显和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机制砂 长龄期 断裂参数 断裂过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某水电站深厚砂卵砾石层坝基承载力及变形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20
作者 郑星 魏伟琼 +2 位作者 徐永旺 钟鹏举 顾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针对新疆叶尔羌河某水电站深厚砂卵砾石覆盖层坝基,采用刚性承压板法开展原位承载力及变形试验研究,采用直径为50 cm和75 cm的承压板分别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积形成的深厚密实砂卵砾石层具有相当高的承载能力,加载至3 MPa以上仍未... 针对新疆叶尔羌河某水电站深厚砂卵砾石覆盖层坝基,采用刚性承压板法开展原位承载力及变形试验研究,采用直径为50 cm和75 cm的承压板分别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积形成的深厚密实砂卵砾石层具有相当高的承载能力,加载至3 MPa以上仍未出现较明显的破坏现象,且比例界限并不明显,判断其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结合试验曲线及沉降与承压板直径之比即S/d值进行选取。采用不同直径的承压板试验所得到的加载曲线未表现出明显不同,获得的变形模量在同一水平,表明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承压板直径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砂卵砾石层 承载力 变形特性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