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拉善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构造变形环境与属性:问题与争论
1
作者
张进
王振义
+9 位作者
赵衡
张北航
曲军峰
杨亚琦
张义平
赵硕
刘建峰
曹鹏
杨旭
郑荣国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共32页
【研究目的】二叠纪—三叠纪是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性质、机制和时代的变形,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俯冲-碰撞-陆内3个重要演化阶段的产物。近年来的工作在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变形...
【研究目的】二叠纪—三叠纪是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性质、机制和时代的变形,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俯冲-碰撞-陆内3个重要演化阶段的产物。近年来的工作在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变形,但是对这些变形的解释和认识存在很多争论,导致对古亚洲洋关闭时限产生不同认识。【研究方法】系统介绍目前已知阿拉善不同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变形,厘定了该时期阿拉善地区的构造序列和特点。【研究结果】中二叠世晚期(270~260 Ma),在阿拉善北部形成广泛分布的线性褶皱与逆冲构造。晚二叠世末—三叠纪初,形成卷入整个阿拉善地块与中亚造山带的大型韧性剪切变形;晚三叠世,形成了切割造山带的大型左行走滑变形。以上3期变形的切割关系在阿拉善东北部狼山、中部杭乌拉、西部霍布哈尔等地区最典型。系统分析碰撞阶段和陆内阶段的变形特点,认为晚二叠世变形代表了古亚洲洋关闭碰撞阶段的变形,晚二叠世末—三叠纪初的变形代表了造山带形成之后,Pangea超大陆形成的巨型剪切变形,是中亚造山带形成后经历的第一期陆内变形,而晚三叠世变形代表了受控于板块周缘陆陆碰撞的远程效应。【结论】古大洋消失后的碰撞阶段变形与陆内变形有一定的差异,从变形角度可以有效限定古亚洲洋不同阶段的演化。以阿拉善地区为代表的中亚造山带在洋陆转换阶段内连续经历不同性质、不同方向变形的叠加,也是增生型造山带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阿拉善
古亚洲洋
二叠纪—三叠纪
变形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
2
作者
祝亚男
《科教导刊》
2022年第12期33-35,共3页
基于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地质认识实习中的反馈情况,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可将研学旅行与认识实习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提高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并为其后专业...
基于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地质认识实习中的反馈情况,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可将研学旅行与认识实习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提高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并为其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地质认识实习
研学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改良方式协同黑麦草对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效果
被引量:
3
3
作者
卢雨霞
朱健
+4 位作者
曾维
毛文件
郑汝意
王维维
范菲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1-2002,共12页
为了探究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在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甲酸钠作为煤矸石杀菌剂,并将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到煤矸石中制成不同的植生基质,以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植被恢复试验,同时监测其基...
为了探究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在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甲酸钠作为煤矸石杀菌剂,并将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到煤矸石中制成不同的植生基质,以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植被恢复试验,同时监测其基质渗滤液的理化特性、黑麦草生长状况以及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不同植生基质均能显著提高煤矸石渗滤液的pH,并显著降低渗滤液中总Fe、Mn、Cu等重金属浓度。其中,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的综合效果最佳。2)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的添加均能显著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其中添加5%菌渣、10%磷石膏和20%酒厂污泥的煤矸石基质中黑麦草生物量最大。黑麦草植株内重金属均满足《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饲料原料的限值。3)基质改良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甲酸钠杀菌明显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其余改良方式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综上,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对煤矸石中污染物溶出具有最佳控制效果,同时可快速恢复煤矸石基质植被,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基质改良
黑麦草
渗滤液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崩积体粒径的图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今星
杨根兰
+2 位作者
梁风
史文兵
江兴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084-11093,共10页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落块石所形成的崩积体往往可以反映崩塌运动过程、影响范围等。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以及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的崩积体调查方法,将粒径分析方法引入崩积体调查,对崩积体粒度分布与...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落块石所形成的崩积体往往可以反映崩塌运动过程、影响范围等。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以及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的崩积体调查方法,将粒径分析方法引入崩积体调查,对崩积体粒度分布与堆积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PCAS”统计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便捷、安全、成本低、高效和高精度的特点;将小茅坡崩积体划分为主积区、散落区、影响区,3个特征明显的区域;小茅坡崩积体粒径服从Y=A+(B/t)的逆分布规律;从纵向上看,崩积体内小块石占比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从横向上看,距崩源相同距离各区粒径组分的含量基本相同,中块石与大块石在横向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对崩塌堆积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为野外调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图像处理
粒径
识别
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拉善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构造变形环境与属性:问题与争论
1
作者
张进
王振义
赵衡
张北航
曲军峰
杨亚琦
张义平
赵硕
刘建峰
曹鹏
杨旭
郑荣国
机构
自然
资源
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科
学院
地质
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西北生态
环境
资源
研究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
地质
科
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共32页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亚造山带中段晚古生代韧性剪切系统构造特征与剪切带型金矿的形成与保存》(编号:JKYZD202309)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天山-兴安中东段关键地区成矿系统与找矿预测》(编号:DD20240075)
+5 种基金
《北方山系西拉木伦与贺根山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04)
《狼山儿驼庙幅、巴彦哈拉幅1∶5万构造填图典型示范试点》(编号:12120115069601)
《北山-阿拉善关键构造带专题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2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拉善北部蛇绿混杂岩形成机制、变形过程与构造环境》(批准号:4197224)
《中亚造山带中段(北山)俯冲-增生结构与造山带变形:三维大地电磁探测与韧性剪切变形的联合约束》(批准号:U2344215)
《阿拉善地块主要断裂系统性质、阶段和构造背景研究》(批准号:41572190)。
文摘
【研究目的】二叠纪—三叠纪是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性质、机制和时代的变形,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俯冲-碰撞-陆内3个重要演化阶段的产物。近年来的工作在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变形,但是对这些变形的解释和认识存在很多争论,导致对古亚洲洋关闭时限产生不同认识。【研究方法】系统介绍目前已知阿拉善不同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变形,厘定了该时期阿拉善地区的构造序列和特点。【研究结果】中二叠世晚期(270~260 Ma),在阿拉善北部形成广泛分布的线性褶皱与逆冲构造。晚二叠世末—三叠纪初,形成卷入整个阿拉善地块与中亚造山带的大型韧性剪切变形;晚三叠世,形成了切割造山带的大型左行走滑变形。以上3期变形的切割关系在阿拉善东北部狼山、中部杭乌拉、西部霍布哈尔等地区最典型。系统分析碰撞阶段和陆内阶段的变形特点,认为晚二叠世变形代表了古亚洲洋关闭碰撞阶段的变形,晚二叠世末—三叠纪初的变形代表了造山带形成之后,Pangea超大陆形成的巨型剪切变形,是中亚造山带形成后经历的第一期陆内变形,而晚三叠世变形代表了受控于板块周缘陆陆碰撞的远程效应。【结论】古大洋消失后的碰撞阶段变形与陆内变形有一定的差异,从变形角度可以有效限定古亚洲洋不同阶段的演化。以阿拉善地区为代表的中亚造山带在洋陆转换阶段内连续经历不同性质、不同方向变形的叠加,也是增生型造山带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造山带
阿拉善
古亚洲洋
二叠纪—三叠纪
变形属性
Keywords
orogenic Belt
Alxa
Paleo Asian Ocean
Permian-Triassic
deformation Properties
分类号
P534.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
2
作者
祝亚男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教导刊》
2022年第12期33-35,共3页
基金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5)47号)
文摘
基于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地质认识实习中的反馈情况,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可将研学旅行与认识实习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提高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并为其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地质认识实习
研学旅行
Keywords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major
geological cognition practice
study travel
分类号
G642.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P62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改良方式协同黑麦草对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效果
被引量:
3
3
作者
卢雨霞
朱健
曾维
毛文件
郑汝意
王维维
范菲菲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
喀斯特
环境
生态系统
教育部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贵州
省农业科
学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1-2002,共12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864号)。
文摘
为了探究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在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甲酸钠作为煤矸石杀菌剂,并将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到煤矸石中制成不同的植生基质,以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植被恢复试验,同时监测其基质渗滤液的理化特性、黑麦草生长状况以及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不同植生基质均能显著提高煤矸石渗滤液的pH,并显著降低渗滤液中总Fe、Mn、Cu等重金属浓度。其中,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的综合效果最佳。2)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的添加均能显著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其中添加5%菌渣、10%磷石膏和20%酒厂污泥的煤矸石基质中黑麦草生物量最大。黑麦草植株内重金属均满足《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饲料原料的限值。3)基质改良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甲酸钠杀菌明显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其余改良方式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综上,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对煤矸石中污染物溶出具有最佳控制效果,同时可快速恢复煤矸石基质植被,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矸石
基质改良
黑麦草
渗滤液
微生物群落结构
Keywords
coal gangue
substrate improvement
ryegrass
leachat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崩积体粒径的图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今星
杨根兰
梁风
史文兵
江兴元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084-1109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7046,42007271)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117号)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00)。
文摘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落块石所形成的崩积体往往可以反映崩塌运动过程、影响范围等。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以及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的崩积体调查方法,将粒径分析方法引入崩积体调查,对崩积体粒度分布与堆积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PCAS”统计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便捷、安全、成本低、高效和高精度的特点;将小茅坡崩积体划分为主积区、散落区、影响区,3个特征明显的区域;小茅坡崩积体粒径服从Y=A+(B/t)的逆分布规律;从纵向上看,崩积体内小块石占比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从横向上看,距崩源相同距离各区粒径组分的含量基本相同,中块石与大块石在横向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对崩塌堆积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为野外调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无人机
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图像处理
粒径
识别
堆积体
Keywords
unmanned air vehicle
pores(particles)and cracks analysis system(PCAS)
image processing
particle size identification
collapsed deposit
分类号
P64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拉善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构造变形环境与属性:问题与争论
张进
王振义
赵衡
张北航
曲军峰
杨亚琦
张义平
赵硕
刘建峰
曹鹏
杨旭
郑荣国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
祝亚男
《科教导刊》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改良方式协同黑麦草对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效果
卢雨霞
朱健
曾维
毛文件
郑汝意
王维维
范菲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崩积体粒径的图像识别与分析
徐今星
杨根兰
梁风
史文兵
江兴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