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问题与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洋 何川 +3 位作者 江威 韩伦英 李红日 王飞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5期128-130,共3页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力匮乏。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正处在创...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力匮乏。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正处在创新阶段,教学模块还很简单,但在不久将来学校可开设更多的模块,将理论专业知识分类、归纳,方便学生学习,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使教学更加适应临床需要。为此我们大胆推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运用大数据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这种方式传播新知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 实践教学 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普通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红梅 潘卫 +3 位作者 莫非 蔡传斌 费樱 黄海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也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本文针对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现状及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一些可供实践的改革思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也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本文针对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现状及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一些可供实践的改革思路,包括推进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课程设置改革、开放性实验及虚拟仿真实验的运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检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3
作者 黄赟 《女人坊》 2021年第23期142-144,共3页
检验医学在我国发展有一段时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更多的需求,检验医学带着这样的需求高速发展,不同医学检测技术和医学高素质人才涌现出来,检验医学成为了目前医学教育中重要... 检验医学在我国发展有一段时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更多的需求,检验医学带着这样的需求高速发展,不同医学检测技术和医学高素质人才涌现出来,检验医学成为了目前医学教育中重要学科,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和实践医学技术的综合产物,同时是多技术综合性强的医学学科,检验医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教育的深度改革,要想培养出检验医学教育人才成为高校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树强 王世君 +1 位作者 何芸 李立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4-6,13,共4页
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最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在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临床基础检验学》这一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血细胞分析仪设备价格昂贵,其教学涉及较深的理论原理和临床应用实践,导致课堂理论教学与... 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最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在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临床基础检验学》这一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血细胞分析仪设备价格昂贵,其教学涉及较深的理论原理和临床应用实践,导致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严重分离,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微课的教育资源简短、简洁、生动、泛娱乐,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学习,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学生的反馈,既能巩固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也能有效提高血细胞分析仪的理论教学效果。在血细胞分析仪理论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师通过微课进行直观逆向教学,详细讲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微课完成人性化的碎片学习培训,加深了学生对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血细胞分析仪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朱丽英 刘咏梅 +1 位作者 谢婷婷 杨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2期184-189,共6页
探讨案例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与团队基础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在113名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照组;在98名2021级医学检... 探讨案例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与团队基础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在113名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照组;在98名2021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中应用C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作为实验组。结果 超过9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C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且在学习兴趣、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实验组在病例分析成绩、实验考试总成绩及优秀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增强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TBL教学法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蔡传斌 谢婷婷 +4 位作者 费樱 王世君 蒋红梅 单婵 黄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3-436,共4页
为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贵州医科大学实际,在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构建形成了"区域一体化"育人体系及"三化驱动... 为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贵州医科大学实际,在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构建形成了"区域一体化"育人体系及"三化驱动、四面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并向贵州基层输送了大量医学检验人才。贵州医科大学的改革实践可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人才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果蔬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检测方法及尿素循环障碍患者食用分析
7
作者 叶新玉 李子樱 +8 位作者 唐淑军 孙丽萍 赵云霞 肖伟敏 顾亚萍 匡慧颖 陈欣 杨国武 黄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苯甲醚,再取上清液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分离,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并通过内标法定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5 mg/100 g,定量限为5.0 mg/100 g,回收率在80.0%~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1%。对市场常见的49种蔬菜和50种水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豆类、薯芋类、葱蒜类、菌类、瓜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其中豆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绿叶菜类(P<0.01);在水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果类、西甜瓜类、聚复果类、浆果类、柑果类、香蕉类、壳果类,核果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壳果类(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更多地摄入绿叶菜类、壳果类等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少的果蔬,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与(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比值较高的小白菜、木耳、大葱、椰汁、桂圆、柚子等果蔬。另外,应减少对土豆、南瓜、长豆角、香瓜、红李、黄桃等比值较低果蔬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蔬菜 水果 尿素循环障碍 日常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对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
8
作者 杨元 彭睿 +9 位作者 刘泽莹 邹雪 李霞 元辉雄 龙合花 王腾 岑明杰 郭兵 朱丽英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5)、糖尿病20周组(n=5)、糖尿病28周组(n=5)和糖尿病36周组(n=5)。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blood glucose,BG)、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形态学及纤维化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4 trimethylation,H3K4me3)、精氨酸酶1(argin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4/80、α-SMA、SMYD2、CD86、CD206和CD163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糖(normal glucose,NG)+敲减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siNC)组、高糖(high glucose,HG)+siNC组、NG+SMYD2敲减(SMYD2 siRNA,siSMYD2)组和HG+siSMYD2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糖尿病28周和糖尿病36周组的BG、SCr和BUN均增高(P<0.05),肾组织可见肾小管萎缩、扩张及胶原纤维沉积,H3K4me3、arginase-1、MMP9、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CD86、CD206、CD163和F4/80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α-SMA主要表达在肾间质,SMYD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2)与NG+siNC组相比,HG+siNC组SMYD2、H3K4me3、arginase-1、CD163、Col I、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Smad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减SMYD2后上述指标水平降低(P<0.05)。结论:SMYD2可通过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DKD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SMYD2蛋白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巨噬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某三甲医院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谷俊莹 周芮 +2 位作者 程新 刘宝 钟筑宁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78-280,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人体皮肤、呼吸道、肠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广泛应用和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广泛开展,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人体皮肤、呼吸道、肠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广泛应用和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广泛开展,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机会性病原菌,并且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汉族老年人群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健 黄韻祝 +2 位作者 杨国珍 蹇孝丽 方礼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14-5516,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与贵州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体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00例健康人及142例T2DM患...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与贵州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体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00例健康人及142例T2DM患者Apo A5-1131T>C、56C>G基因型,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同时测定所有对象的血脂、血糖水平。结果 1T2DM组和对照组的Apo A5-1131T>C位点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06),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0.349);2对照组和T2DM组的Apo A5-1131C等位基因(TC+CC)携带者的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TT)(P<0.05);3未发现Apo A5基因56C>G基因多态性。结论 Apo 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贵州汉族老年人群T2DM的发病风险有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且C等位基因与TG水平增高有关;未检测出Apo A5基因56C>G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型糖尿病(T2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机制及潜在应用策略
11
作者 冉亚琴 陈曦 +1 位作者 谢晏讷 袁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7880-7888,共9页
背景:众多研究指出细胞焦亡在肿瘤进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研究显示,细胞焦亡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开发有效的细胞焦亡治疗策略已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综合分析细胞焦亡的机制,探究细胞焦... 背景:众多研究指出细胞焦亡在肿瘤进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研究显示,细胞焦亡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开发有效的细胞焦亡治疗策略已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综合分析细胞焦亡的机制,探究细胞焦亡在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以“pyroptosis,breast cancer,inflammasome,gasdermin,caspase,drug resistance,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发表的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此次研究内容相关性差、信息陈旧或观点重复且缺乏权威性的文献,最后纳入12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细胞焦亡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它通过激活Gasdermin家族蛋白来执行,在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长期或不当的治疗可导致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细胞焦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克服耐药性缺陷。细胞焦亡能够触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促进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释放,进而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细胞焦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预后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生存期。细胞焦亡机制研究可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如靶向诱导焦亡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实现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乳腺癌 炎症小体 Gasdermin家族蛋白 caspase家族蛋白 预后价值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对L92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王自林 牟秋菊 +2 位作者 刘宏杰 申玉雪 祝丽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1-779,共9页
背景:在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活性氧的过量生成可能会损害L929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从而延缓创面修复,因此保护成纤维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对于促进创面愈合非常重要。目的:评估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硫酸软骨素/富血小板血浆(CMC-OCS/PRP)水... 背景:在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活性氧的过量生成可能会损害L929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从而延缓创面修复,因此保护成纤维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对于促进创面愈合非常重要。目的:评估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硫酸软骨素/富血小板血浆(CMC-OCS/PRP)水凝胶对H2O2刺激下L929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CMC-OCS/PRP水凝胶,表征水凝胶的微观形貌、降解性能、清除H2O2与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及生物相容性。取生长状态良好的L929细胞,分5组培养:对照组常规培养,H2O2组加入H2O2,CMC-OCS组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硫酸软骨素水凝胶浸提液+H2O2,PRP组加入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浸提液+H2O2,CMC-OCS/PRP组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硫酸软骨素/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浸提液处理+H2O2,每组先加入水凝胶浸提液处理6 h,然后再加入H2O2处理24 h。培养结束后,检测细胞活性氧及丙二醛水平,细胞凋亡、胶原纤维Ⅰ蛋白表达。在加入H2O2的情况下,将上述水凝胶浸提液分别与L929成纤维细胞直接或间接共培养36 h,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①CMC-OCS/PRP水凝胶具有均匀相互关联的多孔结构及良好的降解能力,体外可有效清除H2O2与羟基自由基,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②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氧与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细胞铺展面积减少(P<0.05),胶原纤维Ⅰ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H2O2组比较,CMC-OCS组、CMC-OCS/PRP组细胞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PRP组、CMC-OCS组、CMCOCS/PRP组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细胞铺展面积增加(P<0.05),CMC-OCS/PRP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RP组、CMC-OCS组、CMCOCS/PRP组胶原纤维Ⅰ蛋白表达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细胞迁移数量减少(P<0.05),迁移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与H2O2组比较,PRP组、CMC-OCS组、CMC-OCS/PRP组细胞迁移数量、迁移面积均增加(P<0.05),并且以CMC-OCS/PRP组增加最显著;④在氧化应激条件下,CMC-OCS/PRP水凝胶可改善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抗细胞凋亡并保护细胞伸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羧甲基壳聚糖 氧化硫酸软骨素 水凝胶 L929细胞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13
作者 王联 谢娜 +3 位作者 赵珮伶 陈浩 李芏酉 王豫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65-4974,共10页
背景: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学作用,并且不具有精神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日渐增加,但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对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 背景: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学作用,并且不具有精神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日渐增加,但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对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选取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6组培养:对照组常规培养24 h,单纯药物组加入大麻二酚培养24 h,造模组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24 h,造模+低剂量药物组、造模+高剂量药物组、造模+阳性对照组均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1,5μmol/L大麻二酚或水飞蓟素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2)动物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不造模,造模组、造模+低剂量药物组、造模+高剂量药物组、造模+阳性对照组通过胆管结扎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3周后分别腹腔注射4,8 mg/kg大麻二酚或水飞蓟素,1次/d,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肝脏病理形态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p-Smad2/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Smad7蛋白表达降低(P<0.05);两种剂量大麻二酚处理可改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SC-T6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且以造模+高剂量药物组改善作用更明显;(2)体内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含量增加(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升高(P<0.05);两种剂量大麻二酚干预可减轻造模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且以造模+高剂量药物组效果更明显;(3)结果表明,大麻二酚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抑制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信号转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HSC-T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胡华丽 邓发滑 +5 位作者 刘远程 王斯奇 张静馨 禄婷婷 黄海 韦四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83-3991,共9页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RNA-seq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核细胞样本,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利用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验证,通过GEPIA数据库统计分析17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骨髓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随后使用重组慢病毒技术及CRISPR/Cas9-SAM技术分别构建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系,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敲低/过表达效率。接下来,使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最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qRT-PCR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GEPIA数据库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具有更差的生存期;②敲低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敲低效率为70%,成功构建了稳定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表达的U937细胞,过表达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表达是Vector组的4倍,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③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促进U937细胞的增殖但对U937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④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而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U93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lncKIAA0125 WNT/Β-CATENIN U937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及因子调控的作用
15
作者 田侦丽 张小旭 +1 位作者 方兴艳 谢婷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56-4964,共9页
背景:肝脏作为砷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成为砷毒性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焦点。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IHA正常人肝细胞株暴露于0,10,20,30μmol/L亚砷酸钠48 h,光学... 背景:肝脏作为砷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成为砷毒性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焦点。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IHA正常人肝细胞株暴露于0,10,20,30μmol/L亚砷酸钠48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单试剂COD-PAP法、单试剂GPO-PAP法及酶微板法检测细胞上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汁酸水平,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Edu-488渗入法检测细胞增殖,PI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核因子4α、胆固醇7α-羟化酶及法尼醇X受体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0μmol/L亚砷酸钠)相比,随着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MIHA细胞活性逐渐降低;细胞上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逐渐增高,总胆汁酸水平逐渐降低;细胞内脂质含量逐渐增多;细胞停滞于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多;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肝细胞核因子4α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胆固醇7α-羟化酶与法尼醇X受体mRNA表达水平下降;肝细胞核因子4α、胆固醇7α-羟化酶、法尼醇X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2)亚砷酸钠具有细胞毒性,显著降低MIHA细胞活性,诱导细胞脂肪变性,阻滞细胞增殖,诱发细胞凋亡等损伤;亚砷酸钠可下调肝细胞核因子4α蛋白表达以及胆固醇7α-羟化酶、法尼醇X受体的转录和蛋白表达,进一步引起肝细胞的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MIHA细胞 胆固醇7Α-羟化酶 法尼醇X受体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油红O染色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hCMEC/D3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影响
16
作者 杨洪涛 许永劼 +4 位作者 周勇君 王双 黄昶煜东 朱丽英 潘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5536-5542,共7页
背景:血脑屏障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研究高糖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对预防高糖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高糖对hCMEC/D3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hCMEC/D3细胞分别以常规糖培养基(葡萄... 背景:血脑屏障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研究高糖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对预防高糖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高糖对hCMEC/D3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hCMEC/D3细胞分别以常规糖培养基(葡萄糖浓度25 mmol/L)和高糖培养基(葡萄糖浓度55 mmol/L)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将hCMEC/D3细胞系建立单层细胞血脑屏障模型,每日监测细胞跨膜电阻值变化,通过苯酚红透过率检测单层细胞的通透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ZO-1、Occludin、Claudin-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4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②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交织成致密网状,突触间相互连接;高糖组细胞生长受抑,细胞间突触连接减少;③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跨膜电阻值降低(P<0.05),单层细胞膜苯酚红通透性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增加(P<0.0001),Caspase-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Bcl-2、ZO-1、Occludin、Claudin-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01,P<0.01,P<0.0001,P<0.0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荧光表达降低(P<0.001);④高糖组细胞上清液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高糖诱导hCEMCE/D3细胞凋亡增加,通透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 通透性 细胞凋亡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ACTG1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胃癌细胞HGC-27凋亡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李寿敏 兰冰雪 +4 位作者 潘莉 孙铭 崔淼淼 韦四喜 黄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γ-肌动蛋白(ACTG1)对人胃癌细胞(未分化)(HGC-27)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低ACTG1 HGC-27细胞系;通过DNA测序及Western blot验证ACTG1敲低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 目的探讨下调γ-肌动蛋白(ACTG1)对人胃癌细胞(未分化)(HGC-27)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低ACTG1 HGC-27细胞系;通过DNA测序及Western blot验证ACTG1敲低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Bcl2)以及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稳定敲低ACTG1的HGC-27细胞系。与Control组相比,ACTG1蛋白水平在sgACTG1-1组和sgACTG1-2组显著下降。与Control组细胞凋亡率相比,sgACTG1-1组和sgACTG1-2组细胞凋亡率(10.11%±0.46%,14.67%±0.17%vs 6.54%±0.67%)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8,-20.28,均P<0.01);与Control组相比,sgACTG1-1组和sgACTG1-2组Bax蛋白水平(0.89±0.02,1.00±0.08 vs 0.71±0.03)显著升高(t=-8.14,-5.87),Bcl2蛋白水平(0.49±0.06,0.39±0.06 vs 0.65±0.07)显著下降(t=3.0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trol组相比,sgACTG1-1组和sgACTG1-2组AKT蛋白水平(0.95±0.10,0.43±0.09 vs 1.17±0.06)和p-AKT蛋白水平(0.38±0.08,0.28±0.12 vs 0.70±0.14)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12.13;3.44,3.85,均P<0.05)。结论下调ACTG1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HGC-27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肌动蛋白 人胃癌细胞(未分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x8a基因在早期斑马鱼胚胎中空间和时间特异性表达
18
作者 张乙进 杨雁竹 +3 位作者 罗红 莫大双 舒莉萍 江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索snx8a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Snap Gene 6.0.2软件对由NCBI数据库上拷贝的人类SNX8、斑马鱼Snx8a和Snx8b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利用转化连接、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原位杂交探针质粒;通过收... 目的探索snx8a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Snap Gene 6.0.2软件对由NCBI数据库上拷贝的人类SNX8、斑马鱼Snx8a和Snx8b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利用转化连接、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原位杂交探针质粒;通过收集不同发育时相的野生斑马鱼胚胎进行全胚胎原位杂交,观察斑马鱼早期胚胎中snx8a的空间表达情况、使用RT-qPCR检测斑马鱼早期发育不同时期snx8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斑马鱼Snx8a较Snx8b与人的SNX8同源性更高;对构建的原位杂交探针质粒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探针质粒序列正确、质粒可用;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斑马鱼snx8a基因在胚胎一细胞期就开始表达,之后特异表达于斑马鱼头部及尾部造血区;RT-qPCR结果显示,snx8a基因表达逐渐升高,在胚胎12 hpf时达到峰值(P<0.05)。结论斑马鱼snx8a基因为母源性基因,其可能与斑马鱼神经发育和造血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snx8a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胚胎原位杂交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露丹 周丹 +2 位作者 刘宝 曹慧军 费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目的探讨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点。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医院不同标本分离的所有需氧菌(真菌、分枝杆菌除外)32277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 目的探讨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点。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医院不同标本分离的所有需氧菌(真菌、分枝杆菌除外)32277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各年度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分布、细菌类别分布、不同标本来源的细菌分布和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28.1%和71.9%,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不动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尿液、伤口脓液及血标本居首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9.1%和84.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3%~0.9%和5.4%~19.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4%~18.9%和61.4%~79.2%;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结论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及不动杆菌属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联合PBL教学法在骨髓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芳 李艳玲 +3 位作者 申涌 聂微 朱丽英 符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6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医学检验骨髓细胞学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业的60名本科实习生,... 目的探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医学检验骨髓细胞学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业的60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各30名,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理论部分考核成绩、临床实践部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分别为(93.77±0.51)分、(92.90±2.72)分(、93.10±2.73)分,高于对照组的(83.57±0.56)分、(84.03±3.19)分、(85.90±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认为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积极性,提升细胞形态辨认能力,提升临床沟通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减轻骨髓细胞学习压力的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检验专业骨髓细胞学检查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PDCA联合PBL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在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明环循环 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医学检验 临床实习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