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黄敬 吴昊 +2 位作者 唐鑫 张翠玲 彭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81-085,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揭示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方法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检索建库至2024年10月收录的关于中医... 本研究旨在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揭示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方法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检索建库至2024年10月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的学术文献。运用CiteSpace6.4.R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541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年度发表的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机构间倾向独立研究,学者间合作关系相对较少;主要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四缝穴”“临床观察”“捏脊疗法”“用药规律”“临床观察”“数据挖掘”等方面。结论 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领域文献量逐年上升,但研究热点不多,主要集中在中医适宜技术与临床观察,覆盖面不够,各机构间合作较少,有较大合作空间。数据挖掘各医家治疗小儿疳证用药规律将是未来研究热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小儿疳证 可视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黄氏儿科流派“运脾斡旋法”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2
作者 彭玉 吴敏 +6 位作者 刘启艳 陈竹 孙海鹏 杨见辉 冷丽 庞平 叶倩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6期468-472,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为主症,可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症状多样。FD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中医根据其主症特点,归属于“腹痛”“腹胀”“痞满”“呕吐”...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为主症,可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症状多样。FD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中医根据其主症特点,归属于“腹痛”“腹胀”“痞满”“呕吐”等病范围辨治,其病因多为饮食或病后失调所致,病机为脾胃升降气机功能失调。黔中黄氏儿科流派认为小儿FD无论虚实,“脾失健运,斡旋失司”是其病机关键,亦是产生“痞满胀痛”诸症的核心病机,临证通过辨识患儿症状轻重、病程长短及山根、肉轮之形色,判断FD“痞满胀痛”证候特点与寒热虚实,创立“运脾斡旋法”,运用“运脾消痞散”辨治,以期快速恢复FD患儿“脾运”之功能及“斡旋四脏”气机之态,为中医治疗儿童FD提供临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贵州 黄氏儿科流派 运脾斡旋 运脾消痞散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主皮毛”理论及“取象比类”方法论治小儿肺系疾病
3
作者 魏家璇 杨见辉 +3 位作者 冯忠发 李蓉 赵舜 刘巧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基于中医“肺主皮毛”理论及“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探讨其在小儿肺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肺主皮毛及取象比类均为中医传统理论方法,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本文通过论述肺与皮毛的相关性,继而通过取象比类法,探讨以皮治皮的可行性及... 本文基于中医“肺主皮毛”理论及“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探讨其在小儿肺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肺主皮毛及取象比类均为中医传统理论方法,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本文通过论述肺与皮毛的相关性,继而通过取象比类法,探讨以皮治皮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从小儿“肺常不足”及腠理疏松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证皮类药材(如白鲜皮、厚朴、蝉蜕等)可改善小儿易受外邪侵袭的病理特点。本文通过验案举隅,以4岁患儿为例,采用含皮类药材的方剂治疗风痰上扰型咳嗽,疗效显著,证实了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本文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论证,可为小儿肺系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凸显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疾病 肺主皮毛 取象比类 以皮治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黄柏药对在性早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娜 李连科 +3 位作者 卢以红 杨洋 陶琼 陈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知母-黄柏在临床过程中是常用的药对,二药配伍具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知母-黄柏药对富含槲皮素、山柰酚、巴马汀、豆甾醇、芒果苷、小檗碱等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调血脂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主... 知母-黄柏在临床过程中是常用的药对,二药配伍具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知母-黄柏药对富含槲皮素、山柰酚、巴马汀、豆甾醇、芒果苷、小檗碱等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调血脂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笔者通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角度出发,阐述近年来知母-黄柏在性早熟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该药对在性早熟方面的科学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知母-黄柏 活性成分 临床应用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运用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支气管肺炎”的教学效果评价
5
作者 陶琼 彭玉 +2 位作者 杨见辉 冷丽 杜丽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8期285-286,共2页
目的:将多元化手段运用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支气管肺炎”的教学,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率。方法:研究对象为贵阳中医学院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2班学生。通过... 目的:将多元化手段运用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支气管肺炎”的教学,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率。方法:研究对象为贵阳中医学院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2班学生。通过对比教学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内容为《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支气管肺炎。1班实施普通、传统教学方法,2班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比教学后,对2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随机课堂考核、临床见习反馈等方面评价。结果:回收有效问卷率100%;2班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改革认可度较高,对支气管肺炎掌握情况较好,认为教学改革非常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班学生认为进临床见习后,对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有全新的认识,学习积极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分组搞病案讨论能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翻转课堂后更能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记忆;结论:以分类教学法为基础、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在课堂上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支气管肺炎 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闭合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柳蔓 吕波 +1 位作者 李兰 陈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纯种SD大鼠40只,依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低剂量组和TFL高剂量组,共四组,每组1... 目的: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纯种SD大鼠40只,依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低剂量组和TFL高剂量组,共四组,每组10只。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造模方式制作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盲肠,不做穿孔处理。TFL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予3.6 g/kg体重TFL灌胃;TFL高剂量组采用相同方法造模后,按7.2 g/kg体重TFL进行灌胃处理;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按蒸馏水10 ml/kg体重灌胃,以上各组均每天干预1次,共7 d。7 d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肠黏膜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ZO-1、Occludin mRNA基因,Western blot检测ZO-1、Occludin蛋白表达;同时取出各组相同部位的肠黏膜组织,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表达对比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TFL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表达对比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显示TFL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水肿、肠黏膜绒毛受损以及基底层、固有层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透射电镜下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亦显示TFL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微绒毛密集且规则,肠细胞间呈锯齿状和互锁模式,线粒体清晰,紧密连接轻微受损。结论: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病理损害的减轻,可能是TFL上调了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改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带蛋白-1 闭合蛋白 脓毒症肠屏障损伤 紧密连接蛋白 通腑理肺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配伍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蕊菊 余常芬 孙海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配伍规律,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前期参考数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并收集年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的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配伍规律,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前期参考数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并收集年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的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然后通过采用Excel 2019和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的组方数据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0篇有关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文献,涉及药材107味药,总频次380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四种单味药是甘草、金银花、连翘和牛蒡子,药性主要为寒性药(46.05%),药味以苦味(51.58%)为主,甘味次之(37.37%);多归于肺经(56.97%),胃经和心经次之(45.79%,33.95%);共得到两药关联规则21条,核心药物组主要是金银花、连翘、黄芩、牛蒡子、甘草等配伍而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4类高频中药聚类群。结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核心配伍规律是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利咽止痛药物为主,同时配伍缓和之药以避免大寒之品伤及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配伍规律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对儿童肥胖型哮喘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杜丽 崔玉霞 +2 位作者 陶琼 曹丰 李春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007-2010,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对儿童肥胖型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肥胖型哮喘患儿119例,分为2组,对照组58例,接受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61例,给予吸入...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对儿童肥胖型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肥胖型哮喘患儿119例,分为2组,对照组58例,接受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61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评估治疗效果、肺通气功能、炎症水平、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2%,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标志物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可提高儿童肥胖型哮喘的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和哮喘控制,且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型哮喘 布地奈德 维生素D 治疗效果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万全“育婴四法”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冯忠发 杨见辉 +3 位作者 粟艳艳 魏家璇 陶琼 杜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5期395-398,共4页
万全提出“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其中,预养以培其元包括做好备孕,避免伤害、确保健康生育;胎养以保其真则需小儿父母注意精神调摄、品德修养、饮食起居,运动、胎教等以确保胎儿健康发... 万全提出“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其中,预养以培其元包括做好备孕,避免伤害、确保健康生育;胎养以保其真则需小儿父母注意精神调摄、品德修养、饮食起居,运动、胎教等以确保胎儿健康发育;蓐养以防其变包括小儿从新生儿期到婴儿期的调护、防治疾病,调护蓐母身体等;鞠养以慎其疾包括小儿从幼儿期到学龄前期的日常调护、饮食营养、疾病防治及早期教育等方面。充分挖掘万全“育婴四法”学说的内涵,将“育婴四法”学说与小儿的生长发育联系起来,对当今小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全 育婴四法 生长发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陈竹教授从肺脾分期论治小儿鼻鼽的临床经验
10
作者 杜丽 陈竹 +2 位作者 陈娜 陶琼 杨洋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小儿鼻鼽是儿科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一般不会危及患儿生命,但会降低患儿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鼻鼽具有较好疗效,且历史悠久。陈竹教授认为,小儿鼻鼽临床上有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的不同,急性期多数为本虚标实,缓解期或/和恢... 小儿鼻鼽是儿科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一般不会危及患儿生命,但会降低患儿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鼻鼽具有较好疗效,且历史悠久。陈竹教授认为,小儿鼻鼽临床上有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的不同,急性期多数为本虚标实,缓解期或/和恢复期常以本虚多见,本虚以脾肺两虚为主,脾肺两虚在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均有发生,治疗上重在调理肺脾,分期论治小儿鼻鼽,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鼻鼽 肺脾两虚 分期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灯火疗法联合小儿推拿对小儿腹泻患者腹泻次数、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正连 刘志伟 +2 位作者 陈竹 钟明桃 陈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究爆灯火疗法联合小儿推拿对小儿腹泻患者腹泻次数、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 目的探究爆灯火疗法联合小儿推拿对小儿腹泻患者腹泻次数、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爆灯火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泻次数、免疫功能(IgA、IgG、IgM)、肠道菌群(肠球菌、乳杆菌、酵母样真菌)及症状体征(脱水、大便性状、腹泻、发热)。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肠球菌、乳杆菌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酵母样真菌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水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止泻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爆灯火疗法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显著降低腹泻次数,改善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小儿推拿 爆灯火疗法 腹泻次数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幼龄哮喘大鼠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倩倩 陈竹 +2 位作者 张芷瑞 徐嘉励 陈紫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37-442,共6页
目的 探讨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幼龄哮喘大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 目的 探讨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幼龄哮喘大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基因表达水平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水平的影响,同时对四者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索运脾泻肺化痰汤调控MAPK信号通路及改善哮喘症状的机制。方法 将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0只;以卵清白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天与第8天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混合液1 mL,第15天起以1%卵清白蛋白雾化激发,每次30分钟,并隔日1次;第16天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只大鼠依次灌胃运脾泻肺化痰汤生药剂量40 g/kg、20 g/kg、10g/kg,西药组以0.01%布地奈德雾化吸入20分钟,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0.9%生理盐水2 mL,每天一次定时,连续四周,第44天进行取材;以蛋白质印记法测定肺组织中p38MAP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中ERK、JNK的基因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肺组织中HYP浓度;同时分析各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肺组织中ERK、JNK基因表达水平及HY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肺组织中p38MAP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ERK及JNK基因表达水平和HYP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肺组织中p38MAP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ERK及JNK基因表达水平和HYP浓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肺组织中p38MAP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ERK及JNK基因表达水平和HYP浓度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运脾泻肺化痰汤可减轻幼龄哮喘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抑制了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泻肺化痰汤 支气管哮喘 卵清白蛋白 幼龄大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体实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玉教授活血通络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匡卜敏 彭玉 +3 位作者 刘启艳 高娜 黄格言 庞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本文从肺炎喘嗽发生瘀血的理论基础、肺络气血瘀阻等方面总结彭玉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诊治经验,即以活血通络法辨治肺炎喘嗽,灵活把“活血通络”法运用其中。文章通过对彭玉教授经验理论的整理,对以“活血通络”法治疗小儿肺炎喘... 本文从肺炎喘嗽发生瘀血的理论基础、肺络气血瘀阻等方面总结彭玉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诊治经验,即以活血通络法辨治肺炎喘嗽,灵活把“活血通络”法运用其中。文章通过对彭玉教授经验理论的整理,对以“活血通络”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验案的举隅,为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提供有效的理论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喘嗽 彭玉 治法 活血通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小儿慢乳蛾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欢 陈竹 邱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慢乳蛾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常因病情缠绵反复难愈,影响儿童正常健康生活和学习。因此,临床儿科工作时常关注本病有效防治。陈竹教授提出从伏邪理论探讨小儿慢乳蛾的病因病机,认为小儿慢乳蛾与儿童体质有密切联系,伏邪是慢乳蛾发生的重要... 慢乳蛾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常因病情缠绵反复难愈,影响儿童正常健康生活和学习。因此,临床儿科工作时常关注本病有效防治。陈竹教授提出从伏邪理论探讨小儿慢乳蛾的病因病机,认为小儿慢乳蛾与儿童体质有密切联系,伏邪是慢乳蛾发生的重要原因。小儿慢乳蛾是以正虚为前提,痰、热、瘀邪,三者蛰伏喉核,相互搏结,伏邪致病。发病形式分为伏邪自发和再感诱发。总治疗原则是引邪透达,祛邪扶正。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灵活把握“祛邪”与“扶正”之间的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伏痰者,治则以豁痰透达、健脾消肿。伏热者,实证则清化透热、解毒消肿;虚证则养阴清热、清毒消肿。伏瘀者,则以活血祛瘀、通络消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乳蛾 伏邪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肝同治”理论治疗小儿鼻鼽病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欢 陈竹 陈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1期71-75,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通窍汤治疗前后小儿鼻鼽病肺经伏热证症状、体征和血清嗜酸粒细胞(EOS)、鼻腔分泌物EOS变化,客观评价清热通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病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招募60例小...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通窍汤治疗前后小儿鼻鼽病肺经伏热证症状、体征和血清嗜酸粒细胞(EOS)、鼻腔分泌物EOS变化,客观评价清热通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病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招募60例小儿鼻鼽病受试者,并符合肺经伏热证中医辨证分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口服清热通窍汤,每日1剂;对照组予口服辛夷鼻炎丸,每日2次,均连服14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病情,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脱落1例。(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79.3%(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血EO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治疗后鼻腔分泌物EO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随访情况:观察组复发20例(66.7%),低于对照组25例(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窍汤能明显改善鼻鼽患儿症状,降低鼻腔分泌物EOS水平,抑制鼻高反应、鼻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鼽病 肺经伏热证 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玉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经验介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启艳 彭玉 +3 位作者 施堉粱 江雪 杨见辉 刘彩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总结彭玉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诊治经验。认为婴儿湿疹的疹痒、疹红、疹之渗水可辨内风外风、毒与热、湿邪轻重;病程长短、皮疹特点可辨虚实,治疗中皮疹的疹色形态变化可辨转归。彭玉教授治... 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总结彭玉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诊治经验。认为婴儿湿疹的疹痒、疹红、疹之渗水可辨内风外风、毒与热、湿邪轻重;病程长短、皮疹特点可辨虚实,治疗中皮疹的疹色形态变化可辨转归。彭玉教授治疗婴儿湿疹主张卫气同调,内外合治,用药清轻宣透,顾护脾胃,为临床治疗婴儿湿疹提供新的诊察思路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湿疹 彭玉 病源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脾复方制剂及硫酸锌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启艳 詹伟 +4 位作者 高娜 张力文 庞平 李春 彭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5期375-380,共6页
目的观察10%理脾复方制剂和硫酸锌含药血清对结肠平滑肌细胞(CSMCs)增殖及其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探索两者药物治疗厌食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幼龄大鼠中取10只培养大鼠CSMCs,余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理脾复方制剂组,硫酸锌... 目的观察10%理脾复方制剂和硫酸锌含药血清对结肠平滑肌细胞(CSMCs)增殖及其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探索两者药物治疗厌食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幼龄大鼠中取10只培养大鼠CSMCs,余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理脾复方制剂组,硫酸锌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饮用水;硫酸锌组灌胃给予20 mg/kg硫酸锌口服溶液;低、中、高剂量理脾复方制剂组分别灌胃给予2.4、4.8、9.8 g/kg理脾复方制剂,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2 h后采血制备含药血清。将各组含药血清稀释至10%后作用于大鼠CSMCs 9个时间点,采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检测各含药血清组对CSMCs增殖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含药血清组干预大鼠CSMCs最佳增殖起始点时细胞中瘦素(LP)、神经肽Y(NPY)、CCK-8蛋白浓度、蛋白相对表达量、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10%不同剂量理脾复方制剂及硫酸锌含药血清均能促进大鼠CSMCs增殖,最佳增殖起始时间为24 h。各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组均能增加大鼠CSMCs中LP、NPY蛋白浓度、蛋白相对表达量、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降低CCK-8蛋白浓度、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理脾复方制剂和硫酸锌可促进CSMCs增殖,影响CSMC中的LP、NPY、CCK-8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厌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理脾复方制剂 硫酸锌 结肠平滑肌细胞 瘦素 神经肽Y 八肽胆囊收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相关疾病的调研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琼 彭玉 +3 位作者 冷丽 杜丽 曹丰 杨见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8期170-171,共2页
目的调查小儿眼眶下皮肤(也称为肉轮)颜色,形态,大小与小儿疾病,体质的关联性,为中医儿科临床医师诊疗疾病提供丰富的望诊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小儿体质与小儿肉轮形色变化的关联性奠定基础,为建立贵阳市儿童小儿体质数据库作铺垫。方法设... 目的调查小儿眼眶下皮肤(也称为肉轮)颜色,形态,大小与小儿疾病,体质的关联性,为中医儿科临床医师诊疗疾病提供丰富的望诊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小儿体质与小儿肉轮形色变化的关联性奠定基础,为建立贵阳市儿童小儿体质数据库作铺垫。方法设计小儿临床病例收集表。设计相关体质问卷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制定四种肉轮颜色变化的比色卡。临床医生填写病例资料,指导监护人完成问卷。研究人员完成统计分析。结果肉轮异常病例中<6岁儿童最多;肉轮以青色,中等大小为多。结论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肺脾系疾病关联性十分明显。以RRI,感冒,咳嗽,泻泄,厌食,食积等疾病关联性最密切,其中排名前三位疾病为:RRI,感冒,咳嗽;肉轮异常小儿通常为气虚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肉轮 体质 相关疾病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名医朱世扬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探析
19
作者 杨胜敏 彭玉 +2 位作者 王世敏 朱明珠 蒋兴燕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61-164,共4页
本文对《诚求集》中所记载的小儿泄泻理法方药以及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探析其作者朱世扬对小儿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相关诊治经验。《诚求集·泄泻》是清代名医朱世扬综合历代著名医家对于泄泻的记载,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对其进行总... 本文对《诚求集》中所记载的小儿泄泻理法方药以及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探析其作者朱世扬对小儿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相关诊治经验。《诚求集·泄泻》是清代名医朱世扬综合历代著名医家对于泄泻的记载,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对其进行总结后所著。朱世扬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分析认为,泄泻主要是由调护失当、外感淫邪、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辨证分型以冷泻、热泻、食积泻、脾虚泻、五更泻五种为主;治疗上可立清理、淡渗、补虚、消脱四法。本文主要是对朱世扬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泄泻 诚求集 临床经验 医案 朱世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名医朱世扬治疗小儿疳证的经验探析
20
作者 杨胜敏 彭玉 +2 位作者 王世敏 朱明珠 蒋兴燕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4期87-89,共3页
文章以《诚求集》中所记载的小儿疳证理法方药以及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探析其作者朱世扬对小儿疳证的病因、病机以及兼证的诊治经验。《诚求集》是清代名医朱世扬综合历代著名医家对于疳证的记载,对其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分析,病... 文章以《诚求集》中所记载的小儿疳证理法方药以及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探析其作者朱世扬对小儿疳证的病因、病机以及兼证的诊治经验。《诚求集》是清代名医朱世扬综合历代著名医家对于疳证的记载,对其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分析,病因病机上认为疳证主要由于饮食不节致为受损、或病久耗伤气血所致;辨证上继承了古人五脏疳的分型;治疗上以健脾消疳为主,兼以消积导滞、清心除烦、清热泻火等法,对于现代临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疳证 诚求集 临床经验 医案探析 朱世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