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配方乳粉中活性菌种添加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姜艳喜 杨丽红 +2 位作者 张建友 华家才 储小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目的研究婴儿配方乳粉中活性菌种添加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使用婴儿配方乳粉基粉、预混料1、预混料2经混合制成婴儿配方乳粉,自混合机内经重力输送至粉仓暂存,开展加速试验稳定性研究,加速试验检测指标参考GB10765—2021《食品安... 目的研究婴儿配方乳粉中活性菌种添加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使用婴儿配方乳粉基粉、预混料1、预混料2经混合制成婴儿配方乳粉,自混合机内经重力输送至粉仓暂存,开展加速试验稳定性研究,加速试验检测指标参考GB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结果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菌粉可在2~8℃环境条件下保存维持活性,使用前需16~25℃清洁作业区回温。不同粉仓存储时间样品活菌数无显著性差异,经6月加速试验后,各试验组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维生素C有一定程度下降。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M1、克罗诺杆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结论研究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菌粉在乳粉生产逐级放大过程、清洁作业区暴露及灌装后不同储藏期等条件下的稳定性,为乳制品行业相关产品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 婴儿配方乳粉 干法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营养成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楼佳佳 储小军 +5 位作者 姜艳喜 赵文星 孔迎 施笑 储雪 华家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5,共9页
目的:研究特殊环境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参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2017修订试行版)的相关要求与方法,考察其在高温、高湿、光照以及加速试验等条件下品质特性和营养成分指标变化... 目的:研究特殊环境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参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2017修订试行版)的相关要求与方法,考察其在高温、高湿、光照以及加速试验等条件下品质特性和营养成分指标变化。结果:高温条件会破坏维生素K_(1)、碘、硒、叶黄素的稳定性,产生较明显的衰减;高湿环境会增加产品水分含量,影响产品物理特性,降低产品品质;光照因素会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_(1)和叶黄素带来明显衰减;加速试验条件下,维生素A、碘和叶黄素相较其他营养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减。结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应选择避光、隔湿包装材料,且包装好的商业化产品应在阴凉干燥条件下保存,研究结果可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 高温 高湿 光照 加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雯 储小军 +5 位作者 姜艳喜 赵文星 孔迎 熊丽娜 施笑 华家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43,共5页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配方需要较低的渗透压。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营养素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最后在文中阐述了该配方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群体中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渗透压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营养素指标筛选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力 姜艳喜 +3 位作者 曹煜之 曹斌 储小军 张小玲 《中国食品》 2018年第21期137-139,共3页
成熟的生产工艺与标准化的检验方法使生产加工与实验室检测偏差等损失可控或可预期,而为保证新品上市的及时性,货架期损失的评估一般通过加速实验完成,即通过识别关键指标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关键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货架... 成熟的生产工艺与标准化的检验方法使生产加工与实验室检测偏差等损失可控或可预期,而为保证新品上市的及时性,货架期损失的评估一般通过加速实验完成,即通过识别关键指标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关键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货架期的预测。但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产品的稳定性,还需同步进行长期稳定性实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文献筛选稳定性实验研究时需要考察的营养素指标,旨在为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营养素指标筛选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状 婴幼儿配方食品 稳定性研究 营养素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奶粉及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内脂肪氧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潘文 孙忱 +3 位作者 熊丽娜 李归浦 刘少莉 何光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2,74,共7页
为了解市售乳制品在货架期内脂肪氧化现状,文章以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和丙二醛含量为评价指标,检测市售国内外不同品牌婴儿配方奶粉和超高温灭菌(UHT)乳脂肪氧化程度,分析不同产地间样品脂肪氧化差异,并选择1款国产婴儿配方奶粉进行... 为了解市售乳制品在货架期内脂肪氧化现状,文章以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和丙二醛含量为评价指标,检测市售国内外不同品牌婴儿配方奶粉和超高温灭菌(UHT)乳脂肪氧化程度,分析不同产地间样品脂肪氧化差异,并选择1款国产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速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国产婴儿配方奶粉样品存放时间与过氧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国产UHT灭菌奶样品存放时间与丙二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国外生产婴儿配方奶粉样品和UHT灭菌奶样品存放时间与4个脂肪氧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加速氧化试验表明,酸价、羰基价和丙二醛含量随储藏温度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加快,且45℃储藏的奶粉过氧化值较35℃储藏的奶粉更快达到峰值,为保证婴儿配方奶粉品质需严格控制储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奶粉 UHT灭菌奶 脂肪氧化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奶粉中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及影响含量变化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琳瑶 华家才 +3 位作者 李归浦 康巧娟 高超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32,共6页
文章通过检测市售婴儿配方奶粉的糠氨酸质量分数和乳果糖质量浓度,分析影响糠氨酸质量分数和乳果糖质量浓度的因素。结果表明,糠氨酸质量分数为124.4~1210.3 mg/100 g蛋白质,乳果糖质量浓度为17.9~769.1 mg/L,原产地和主要原料种类对糠... 文章通过检测市售婴儿配方奶粉的糠氨酸质量分数和乳果糖质量浓度,分析影响糠氨酸质量分数和乳果糖质量浓度的因素。结果表明,糠氨酸质量分数为124.4~1210.3 mg/100 g蛋白质,乳果糖质量浓度为17.9~769.1 mg/L,原产地和主要原料种类对糠氨酸质量分数和乳果糖质量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产加工条件和贮存条件会产生影响。糠氨酸也可以作为乳制品中反映赖氨酸破坏程度的指标,市售婴儿配方奶粉的封闭赖氨酸占总赖氨酸为2.7%~20.5%,可利用赖氨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5 g/100 g蛋白质,略高于母乳平均水平(6.6 g/100 g蛋白质)。通过监测标志物的方法来控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为新鲜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标准体系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奶粉 糠氨酸 乳果糖 可利用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食品开罐存放期间和运输过程营养素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楼佳佳 华家才 +2 位作者 熊丽娜 储雪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3,共5页
研究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在开启包装后室温储存稳定性试验和运输试验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罐存放期间产品营养成分叶黄素和维生素D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叶黄素衰减程度最高... 研究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在开启包装后室温储存稳定性试验和运输试验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罐存放期间产品营养成分叶黄素和维生素D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叶黄素衰减程度最高,但所有营养素在样品开封使用一个月的过程中均符合标准要求;运输过程营养素均一性良好,产品品质稳定。研究结果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医婴儿配方食品 开罐 运输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法复合工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琳瑶 华家才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文章探究了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包括营养素的混合均匀性、加速试验营养素的衰减情况和干混前后样品的感官对比。结果表明,湿法工艺添加的12种营养素和干法工艺添加的10种营养素混合均匀度均在95%以上。加速试验... 文章探究了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包括营养素的混合均匀性、加速试验营养素的衰减情况和干混前后样品的感官对比。结果表明,湿法工艺添加的12种营养素和干法工艺添加的10种营养素混合均匀度均在95%以上。加速试验中宏量营养素和脂肪酸相对较稳定,维生素中维生素A最高衰减率为11.42%,矿物质中碘的最高衰减率为11.48%,可选择成分中叶黄素的最高衰减率为10.91%,其他营养素的衰减率相对较低,对比干混前后样品感官品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法复合工艺 婴幼儿配方乳粉 混合均匀性 加速试验 感官评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浙地区不同泌乳期母乳脂肪酸组成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光华 李归浦 +3 位作者 周兵 肖海龙 储小军 叶兴乾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9-257,共9页
研究了我国沪浙地区不同泌乳期(0~1,1~3,3~6和6~12月)母乳总脂肪酸、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和磷脂脂肪酸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母乳脂肪中的中链饱和脂肪酸(MCSFA)、C_(12:0)和C_(14:0)含量逐渐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 研究了我国沪浙地区不同泌乳期(0~1,1~3,3~6和6~12月)母乳总脂肪酸、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和磷脂脂肪酸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母乳脂肪中的中链饱和脂肪酸(MCSFA)、C_(12:0)和C_(14:0)含量逐渐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C_(18:2n-6)(LA)和C_(18:3n-3)(AL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C_(20:4n-6)(ARA)和C_(22:6n-3)(DHA)含量先显著下降而后趋于稳定,而饱和脂肪酸(SFA)、C_(16:0)和C_(18:0)含量几乎没有变化。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结构中的位置分布具有独特性:MCSFA、SFA、C_(12:0)、C_(16:0)、ARA和DHA主要结合在sn-2位上,而MUFA、C_(18:1n-9)、PUFA、LA和ALA主要分布在sn-1,3位上,且这种独特的位置分布几乎不随泌乳期的变化而变化。母乳磷脂脂肪酸中的ARA和DHA含量尽管在不同泌乳期之间有所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在母乳总脂肪酸中的含量。研究结果为我国婴儿配方乳粉的脂质母乳化特别是结构母乳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 母乳 脂肪酸组成及分布 甘油三酯sn-2位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工艺混合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姜艳喜 李归浦 +3 位作者 张建友 华家才 季杰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6,2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婴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工艺所用主要原辅料的物理特性,分析了5批次商业化生产线制备的婴儿配方乳粉的混合均匀性。结果表明,婴儿配方乳粉混合均匀性与原辅料粉体的压缩度、休止角、粒度分布等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低压缩度与低... 本文研究了婴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工艺所用主要原辅料的物理特性,分析了5批次商业化生产线制备的婴儿配方乳粉的混合均匀性。结果表明,婴儿配方乳粉混合均匀性与原辅料粉体的压缩度、休止角、粒度分布等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低压缩度与低休止角有利于粉体混合均匀,而微粉颗粒与粗粉颗粒均不利于粉体混合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干法工艺 粉体物性 混合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艳喜 楼佳佳 +2 位作者 李归浦 华家才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0,共8页
研究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温度、光照和加速实验下所含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温对牛磺酸、碘、维生素C、VB12、叶酸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光照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1、维生素B2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加速实验条件下维生素... 研究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温度、光照和加速实验下所含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温对牛磺酸、碘、维生素C、VB12、叶酸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光照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1、维生素B2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加速实验条件下维生素C较其他营养素表现出明显的衰减。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素衰减率的研究,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素强化量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营养素 温度 光照 加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物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艳喜 华家才 +5 位作者 张建友 李归浦 曹煜之 马雯 张小玲 储小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228,共6页
根据食品营养学范畴的化学动力学原理,将产品置于高温、高湿,即温度(37±2)℃,湿度(75±5)%的条件下存放6个月。通过加快营养衰减变质速度并定期检测关键营养素指标以及限量指标,确定该条件下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显... 根据食品营养学范畴的化学动力学原理,将产品置于高温、高湿,即温度(37±2)℃,湿度(75±5)%的条件下存放6个月。通过加快营养衰减变质速度并定期检测关键营养素指标以及限量指标,确定该条件下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显示,营养素指标与限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奶粉贮藏过程中脂肪易氧化酸败,建议以后的加速试验中考虑脂肪氧化指标以及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可能含有的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指标 限量指标 加速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奶粉粉体流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光华 姜旭 +5 位作者 刘少莉 蒋学峰 瞿涛 李归浦 熊丽娜 储小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1226,共9页
流动性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粉体特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粉体粒度分布、水分与流动性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国内外14种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为研究对象,以压缩度、Carr指数为流动性评价指标,建立粉体粒度分布与压缩度的相... 流动性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粉体特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粉体粒度分布、水分与流动性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国内外14种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为研究对象,以压缩度、Carr指数为流动性评价指标,建立粉体粒度分布与压缩度的相互关系及Carr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压缩度显著高于进口奶粉,而Carr指数低于进口奶粉,细粉颗粒(≤10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显著高于进口奶粉,而粗粉颗粒(≥20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显著低于进口奶粉。细粉颗粒(0~30、0~50、0~10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与压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arr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粉颗粒(200~300、300~500、>50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与压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arr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粒度分布0~30、0~50、0~100、200~300、300~500、>500μm的颗粒体积占比分别为0.78%~1.64%、2.24%~4.81%、8.64%~16.45%、24.21%~27.64%、11.10%~16.26%、5.36%~6.65%,粒度分布宽度(径距)和均匀性(一致性)分别为1.45~1.71和0.45~0.52时,婴幼儿配方奶粉拥有较好的压缩度(范围为15%~20%)。基于最小二乘估计法建立粒度分布、水分活度及水分含量与Carr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用于改善和预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流动性。本研究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粉体粒度分布 Carr指数 压缩度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琳瑶 华家才 +4 位作者 康巧娟 赵文星 孔迎 高超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3,共5页
研究了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酸组成,以及不同脂肪来源对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1个市售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8.55%±6.15%,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40.28%±5.59%,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1.16%±2... 研究了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酸组成,以及不同脂肪来源对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1个市售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8.55%±6.15%,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40.28%±5.59%,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21.16%±2.55%。脂肪来源对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与母乳的平均质量分数较接近,但油酸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母乳的平均质量分数。本研究旨在为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酸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奶粉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工艺验证的实施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艳喜 华家才 +2 位作者 李归浦 贺燕 储小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5844-5850,共7页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要进行注册管理,而在注册相关配套文件中要求这2类产品在申请注册时需要提供工艺验证相关材料,有效的工艺验证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工艺验证在药品中的应用...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要进行注册管理,而在注册相关配套文件中要求这2类产品在申请注册时需要提供工艺验证相关材料,有效的工艺验证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工艺验证在药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药品生产工艺验证指南的学习,结合食品工厂实际与实例,研究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验证方法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工艺验证策略,并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工艺规程、工艺验证方案和工艺验证报告的内容组成提出了建议,为这2类食品的工艺验证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工艺规程 工艺验证 产品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华艳 姜艳喜 +1 位作者 华家才 储小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6,共4页
研究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在加速试验状态下,配方中营养素成分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特医配方奶粉经加速储藏试验(37℃,RH75%)6个月,宏量营养素、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基本无衰减,但维生素A、维生素D、泛酸、碘、硒有不同程度... 研究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在加速试验状态下,配方中营养素成分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特医配方奶粉经加速储藏试验(37℃,RH75%)6个月,宏量营养素、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基本无衰减,但维生素A、维生素D、泛酸、碘、硒有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中营养素衰减率的研究,为营养素强化量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乳粉 营养素 稳定性 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对黄酒贮藏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调控及品质变化研究
17
作者 方若思 夏婷 +2 位作者 林晨琪 周湖淇 肖功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3-1410,共8页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存在于黄酒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的一种潜在致癌物,其前体物为尿素和瓜氨酸。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是一种在乳酸菌精氨酸代谢过程中参与瓜氨酸降解的酶。前期研究发现OTC与EC呈负相关性,并构建了若干个OTC定点突变...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存在于黄酒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的一种潜在致癌物,其前体物为尿素和瓜氨酸。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是一种在乳酸菌精氨酸代谢过程中参与瓜氨酸降解的酶。前期研究发现OTC与EC呈负相关性,并构建了若干个OTC定点突变菌株。本研究在黄酒贮藏过程中添加突变/野生型OTC,分别分析了自然发酵组、不添加OTC酶的对照组、单位点突变组和双位点突变组中EC、主要代谢物、挥发性风味物质、氨基酸、电子舌等含量的变化规律,探究其对EC代谢和黄酒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双位点突变的H140A-Q143W-OTC可显著降低EC浓度至20%;同时,黄酒的味觉、氨基酸和有机酸差异不显著,但对风味物质有所影响。本研究结果为黄酒企业进行EC阻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 氨基甲酸乙酯 黄酒贮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MC、瓜尔胶和黄原胶的复配胶在含乳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文星 楼佳佳 +2 位作者 姚红 孔迎 华家才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1期75-80,共6页
CMC、瓜尔胶、黄原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得其可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应用于乳制品中。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CMC、瓜尔胶、黄原胶为正交因素,研究其复配后对含乳饮料感官、离心沉降率的综合影响。经过正交优化后,含乳饮料的感官、... CMC、瓜尔胶、黄原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得其可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应用于乳制品中。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CMC、瓜尔胶、黄原胶为正交因素,研究其复配后对含乳饮料感官、离心沉降率的综合影响。经过正交优化后,含乳饮料的感官、离心沉降率优于对照组,含乳饮料的最优配方为:蔗糖8g,脱脂乳粉3.5g,CMC0.4g,瓜尔胶0.03g,黄原胶0.01g,柠檬酸0.35g,柠檬酸钠0.06g,加水至100g。同时可折算出复合稳定剂配方为(以每100g计):CMC90.9g,瓜尔胶6.8g,黄原胶2.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C 瓜尔胶 黄原胶 蛋白质 含乳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面条关键加工工艺及营养素损失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平 曹斌 +1 位作者 李琳瑶 管雪青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1期136-139,143,共5页
本文通过比较营养素混合均匀性,确定了较优的和面时间,通过比较加工前后营养素的含量确定和面及烘干过程营养素的损失率。结果显示,较优的和面时间为6 min。和面过程中维生素A和铁的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8.8%、4.4%,损失率分别为32.7%、... 本文通过比较营养素混合均匀性,确定了较优的和面时间,通过比较加工前后营养素的含量确定和面及烘干过程营养素的损失率。结果显示,较优的和面时间为6 min。和面过程中维生素A和铁的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8.8%、4.4%,损失率分别为32.7%、24.1%。烘干过程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损失率分别为8.2%,5.8%,维生素B1、铁、锌、钙含量无明显变化。以上实验数据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工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面条 维生素损失 混合均匀性 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脂肪球膜(MFGM)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巧娟 华家才 +4 位作者 李琳瑶 赵文星 熊丽娜 孔迎 储小军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8期31-37,共7页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作为母乳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逐渐得到重视并开始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得到应用。但是,受母乳乳脂肪球膜研究样本量的限制,目前乳脂肪球膜(MFGM)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作为母乳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逐渐得到重视并开始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得到应用。但是,受母乳乳脂肪球膜研究样本量的限制,目前乳脂肪球膜(MFGM)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使用量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乳脂肪球膜(MFGM)应用的普及,检测方法也需进一步规范标准化。本文综述了乳脂肪球膜(MFGM)的结构与成分及乳脂肪球膜(MFGM)的检测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应用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膜蛋白 乳脂肪球膜磷脂 检测方法 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